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838)
2023(2875)
2022(2264)
2021(2414)
2020(1844)
2019(4312)
2018(4354)
2017(6323)
2016(4691)
2015(5417)
2014(5739)
2013(4796)
2012(4538)
2011(4161)
2010(4366)
2009(3731)
2008(3684)
2007(3451)
2006(3079)
2005(2994)
作者
(10123)
(8224)
(8110)
(7970)
(5305)
(4019)
(3986)
(3493)
(3142)
(3067)
(2875)
(2775)
(2691)
(2643)
(2620)
(2611)
(2588)
(2547)
(2522)
(2464)
(2426)
(2160)
(2072)
(2043)
(1935)
(1935)
(1924)
(1783)
(1760)
(1751)
学科
教育(19451)
中国(9786)
(8232)
理论(8063)
(7721)
经济(7717)
教学(6087)
思想(4365)
政治(4219)
研究(4157)
管理(3853)
文化(3746)
思想政治(3660)
政治教育(3660)
治教(3660)
德育(3626)
(3553)
发展(3450)
(3350)
(3328)
高等(3201)
改革(3175)
学法(2897)
教学法(2897)
教育改革(2790)
学校(2751)
(2748)
企业(2748)
经济学(2738)
方法(2731)
机构
大学(59709)
学院(53796)
教育(26559)
研究(22939)
(20440)
师范(20374)
师范大学(17028)
(14753)
科学(13188)
管理(11541)
职业(11513)
(11268)
(11134)
经济(10685)
技术(10669)
北京(10392)
教育学(10330)
研究所(10177)
(10143)
中国(9362)
理学(9350)
理学院(9058)
中心(8714)
管理学(8666)
管理学院(8509)
(8006)
职业技术(7919)
(7807)
教育学院(7600)
技术学院(6981)
基金
研究(30873)
项目(30135)
科学(24522)
教育(23471)
成果(16998)
基金(16904)
社会(16228)
编号(16070)
社会科(14861)
社会科学(14860)
课题(14713)
(13514)
(13508)
(13494)
(13347)
国家(13164)
规划(10516)
科学基金(10047)
项目编号(9727)
(9387)
研究成果(9279)
(8824)
重点(8575)
年度(8536)
(8424)
(8310)
(8226)
(8202)
阶段(8176)
教育部(7887)
期刊
教育(46398)
研究(27647)
中国(21584)
(14323)
经济(14323)
职业(11044)
技术(8432)
学报(7827)
技术教育(7191)
职业技术(7191)
职业技术教育(7191)
大学(7069)
科学(6019)
图书(5563)
高等(5482)
(5246)
论坛(5246)
成人(4940)
成人教育(4940)
高等教育(4803)
学学(4593)
(4514)
(4453)
(4408)
书馆(4387)
图书馆(4387)
发展(3924)
(3924)
职教(3817)
管理(3695)
共检索到9495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庞守兴  
文化反哺是"在急速的文化变迁时代所发生的年长一代向年轻一代进行广泛的文化吸收的过程"。随着知识经济的发展、社会变迁的加剧、现代文化工业的崛起,作为文化知识的传播者,教师们经常会发觉自己离现代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郑金洲  
教育反哺是子代向亲代传递知识、进行教化的逆向教育过程。随着"后喻文化"时代的到来,教育反哺正成为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目标多元、内容弥散、方法隐蔽、效果滞后是当今教育反哺的主要特征。教育反哺颠覆了教育原有的表现形式,消解了教师的权威,扩展了学生在教育活动中的空间,使教育从结构到形态、从内容到形式、从目的到手段,都有了新的变化,赋予了教育以新的意义。认识反哺、调整正哺、走向互哺,是教育工作者应有的选择。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秦万山  
当下对教育公平的研究,大多依据社会公平理论从外部对教育公平问题进行探讨,而忽视了从教育活动的具体过程出发从内部考察教育的公平问题,从而使教育公平失去了本真的教育学性格。本文从教育学的立场出发认为,教育公平的本质在于促进人的发展,主要体现为课程、教学与评价问题。为此,应该提倡参与式的课程开发与实施模式、对待公平的教学交往和理解性的评价取向。
关键词: 教育公平  
[期刊] 教育学报  [作者] 范涌峰  廖其发  
比较教育学面临文化屏障和文化殖民两种文化上的规约,这种文化上的规约似乎已经严重影响到了比较教育学的学科合理性和解释力。然而实际上,文化规约并不意味着比较教育学学科合理性的消融。超越文化规约的根本途径恰恰在于以主体间性哲学作为理论基础,以文化作为立足点和基本视野进行比较教育学研究;此外,比较教育研究者还须致力于提升自身国际化的文化素养和东西方话语转换技术,建立基于主体间性哲学理念的比较教育学话语言说秩序。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石中英  
教育学的性质问题是一个困惑教育学界长达三百多年的问题。文章扼要地分析了教育学活动的主体、对象、概念、思维方式和知识基础等要素 ,揭示了它们与一定的价值立场和文化传统的内在关联 ,从整体上凸现了教育学的文化性格 ,说明了近代以来教育学“科学化运动”的局限性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叶肇芳  李利  
本文依据多元智力理论对职业教育进行重新定位,并探讨这一理论对职业教育课程建设、教学改革和师资建设等方面的借鉴价值和指导意义。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王斌  
本文提出的教师心理的性别差异,涵义是指在学校教育过程中,由于性别因素,教育者的心理特征显示出不尽相同的规律性。简言之,就是指男女教师反映在心理层面上的差别。当今教育理论的探索,正由粗放走向精细。因而,从教育学视角出发,观照教师心理的性别差异这个人们既熟悉又易忽视的问题,对深化现代化教育研究不无裨益
[期刊] 教育学报  [作者] 徐继存  
教育学是一门高度实践性的学科,它并不只是由一些普遍性的概念、命题和判断构成,而是需要大量的"实践理性"和"技艺",需要许多难以言表、难以交流和共享的知识。教育学既是一种可以言说的知识,一套自恰、不矛盾的命题,一套可以演绎成篇的逻辑,也很可能是教育学者种种认识迷误叠加的结果。相对于复杂的教育实践,教育学知识永远是不足的,教育学者个体所拥有的教育学知识是极其有限的,甚至可以说是无知的。因此,教育学者要认识到自己只是"建议者",而不是"决策者"。恪守这一界限,不仅有利于削减试图用理性的教育学知识改造和影响教育的致命的自负,克服唯理性主义的迷误,葆有对教育的一份敬畏和谦卑之心,也有助于教育学者自觉地养...
[期刊] 开放教育研究  [作者] 何光全  
在构建终身教育体系和学习型社会的背景下,成人教育学日益成为一个重要的学科或研究领域。然而,在我国作为一个学科或研究领域的成人教育学还没有引起人们的足够重视。本研究围绕成人教育学的基本假设、概念和命题的争论展开深入研究,有助于人们进一步认识和了解成人教育学极不平凡的发展历史和特殊使命。20世纪70年代以来,世界范围内围绕成人教育学旷日持久的争论的重要意义在于,它不仅丰富了成人教育学的内涵,促进了成人教育的发展,而且引发了人类教育史上的又一次革命。对于中国的成人教育工作者而言,至少我们应该知道:今天再也不能简单地以儿童教育学的方法来处置有关成人的教与学的问题了。
[期刊] 教育学报  [作者] 彭丹  
幼态持续是一种重要的进化方式,是人类区别于其他亲缘物种的关键。幼态持续是通过身体发展的延迟,对祖先的幼年特征的保留。从分子生物学层面来看,幼态持续的实质就是通过基因调节系统的改变,使得一些发育特征的出现时间和发展速率被延迟。人类的进化和发育不仅需要一个延长的童年期,而且在形态、行为和心灵上,人类会终生保留部分的幼年特征。幼态持续思想从进化的视角认识了儿童和童年,这为更深刻地认识童年期、童年期的游戏,以及更好地处理儿童和成人的关系提供了教育启示。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张荣伟  
人的个体生命的存在具有多样性,其存在形式主要有"二元对立论"、"二元一体论"和"一体多元论"三类观点。个体生命存在的"三元一体论"将个体生命分为身体、心智和灵魂三个相互依赖而又相对独立的部分,由此引发出"基于身体存在的个体生命"、"基于心智存在的个体生命"和"基于灵魂存在的个体生命"三种个体生命形式,由此形成的生命(化)教育(学)的核心思想是教育要朝向人的身体、适宜人的身体和成全人的身体;教育要朝向人的心智、适宜人的心智和成全人的心智;教育要朝向人的灵魂、适宜人的灵魂和成全人的灵魂。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肖绍明  扈中平  
戴伊克的批判话语研究综合社会认知心理学等多学科方法,研究社会认知在社会结构和社会话语之间的协调作用,通过心理模式、语境模式、事件模式研究生产和再生产意识形态的具体过程,并根据"意识形态方块"等方法研究意识形态话语结构的各个层面。教育学批判话语的权力分析从话语/社会分析、批判语境分析和交际事件分析三个阶段阐释话语结构和权力结构的交互状态。这种批判话语研究范式能更好地揭示教育问题,体现教育学研究的人文精神。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庄西真  
最近,江苏省教育厅的领导叫我把江苏省获得2018年国家教学成果奖(职业教育)的成果编辑出版,这件事情促使我思考教学成果来自何处,去向何方。"教化之本,兴于学校"。一直以来,教学始终是职业学校的核心工作,集中体现了制度化职业学校的价值和特征。教学工作之所以如此重要,是因为它承载了人类经验代际传承与发展的重要任务,间接乃至直接推动了人类社会的进步。在职业学校和工作场所里,学校教师和企业师傅通过课堂讲授、问题启发、榜样示范、练习纠错等方式协助学生掌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陈俊珂  
以文化反哺的视角对研究生导师的角色及研究生身份的特殊性进行了重新审视。在此基础上,提出重构研究生导师权威的路径:实现角色的转换;与研究生合作共享;塑造人格权威;加强专业权威。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