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695)
2023(13993)
2022(11952)
2021(10909)
2020(9142)
2019(21364)
2018(21089)
2017(40157)
2016(21665)
2015(24406)
2014(24528)
2013(24519)
2012(23463)
2011(21155)
2010(21483)
2009(19835)
2008(19778)
2007(18082)
2006(15831)
2005(14462)
作者
(63290)
(53154)
(52806)
(49923)
(33655)
(25511)
(24244)
(20651)
(20024)
(18992)
(17907)
(17790)
(16898)
(16748)
(16389)
(16248)
(16088)
(15686)
(15205)
(15152)
(13318)
(13155)
(12784)
(12115)
(12032)
(11885)
(11855)
(11656)
(10681)
(10642)
学科
(98497)
经济(98408)
(62471)
管理(61012)
(50294)
企业(50294)
方法(37228)
数学(31058)
数学方法(30797)
地方(29265)
中国(29210)
(28995)
业经(24207)
技术(21508)
(20273)
农业(19620)
(18343)
(17354)
(16851)
贸易(16834)
(16139)
地方经济(15453)
(15419)
银行(15390)
(15364)
(15129)
金融(15126)
理论(15049)
(14855)
环境(14625)
机构
学院(311208)
大学(308314)
(128821)
经济(125941)
管理(118210)
研究(108508)
理学(100363)
理学院(99096)
管理学(97536)
管理学院(96888)
中国(82407)
(68354)
科学(66239)
(57784)
(55090)
(53436)
中心(50474)
(50326)
研究所(49581)
业大(45568)
财经(44852)
(44001)
北京(43877)
师范(43616)
农业(41527)
(40485)
(40312)
(39112)
经济学(38574)
师范大学(34842)
基金
项目(201303)
科学(158299)
研究(151158)
基金(141802)
(122350)
国家(121180)
科学基金(103831)
社会(95113)
社会科(90086)
社会科学(90060)
(82398)
基金项目(76237)
教育(68779)
(68315)
自然(64808)
自然科(63262)
自然科学(63246)
编号(62645)
自然科学基金(62123)
资助(55925)
成果(51151)
(49646)
(46418)
重点(45418)
课题(44597)
(43375)
创新(42572)
发展(40298)
(39634)
国家社会(38194)
期刊
(153357)
经济(153357)
研究(95229)
中国(71163)
(49997)
学报(45262)
(44935)
管理(44926)
科学(43997)
教育(39633)
大学(34363)
农业(33891)
学学(31751)
(30388)
金融(30388)
技术(29652)
业经(27232)
经济研究(23294)
财经(21849)
问题(20643)
(19352)
(18978)
技术经济(17490)
图书(16767)
科技(16682)
商业(15390)
(15168)
(14955)
论坛(14955)
现代(14706)
共检索到48593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姜玲  王丽龄  
集聚带来效益在很多产业领域得到证实,但是在文化创意产业领域全面集聚是否是有效的?论文针对文化创意产业集聚效益及其在产业间的差异,应用CES模型分析了北京市文创产业三大类细分产业的集聚效益及动因。研究发现,大多数文化创意产业的集聚总体上能够产生正效益,但某些细分产业的集聚达到一定程度后可能会出现负变化。进一步通过动因分析,提出分类引导集聚的必要性与建议。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池建宇  姚林青  
本文使用北京市各区县2008-2010年的面板数据对北京市文化创意产业的集聚效应进行了实证分析。分析结果表明:北京市文化创意产业的集聚效应很显著,而且郊区县的集聚效应大于市区。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宋泓明  
文化创意产业的迅速崛起已成为文化产业的一种新的发展趋势。从整体来看,我国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实践已远远先于理论,缺少理论指导成为制约我国文化创意产业快速、健康发展的瓶颈。本文选择文化创意产业集群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北京市朝阳区文化创意产业集群发展现状的实证研究,提出创意产业集聚区发展的政策建议,为理论研究和文化创意产业集群的具体实践提供借鉴。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张弘  昝杨杨  
产业融合是信息化社会中的产业创新,是新常态下我国培育新动能、发展新产业的重要途径。本文以北京文化创意产业为例,采用2008-2015年数据,运用灰色关联法分析推动文化创意产业融合发展的影响因素及其影响程度,并提出相应对策。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钟韵  刘东东  
我国大城市的文化创意产业是借城市更新置换出来的土地而集聚发展起来的。本文以广州市为例,在阐释近年来借城市更新而发展起来的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用地特征的基础上,试图分别从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两个角度,评估集聚区已产生的效益和预期的效益。研究显示,广州的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可以从多方面对城市产生积极的影响,但由于存在一些尚未解决的问题,其效益仍未能全面体现。总体而言,集聚区的社会效益比较容易实现,也较为明显,经济效益则有待进一步提升。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梁玢  
文化创意产业作为一个新兴业态,在全球的经济发展中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但由于文化创意产业在我国起步较晚,其发展仍然落后于世界发达国家和地区,劳动生产率相对较低已成为制约产业发展的主要因素。本文将从北京市文化创意产业劳动生产率为切入点,通过横向和纵向对比,找出文化创意产业发展中的问题,剖析可能的原因,并提出战略建议。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周晶  曹麦  
本文在界定文化创意产业内涵的基础上,分析了北京市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现状,并运用灰色预测模型预测未来北京市文化创意产业对其经济增长的贡献。预测结果显示,2020年北京市文化创意产业将创造增加值6402亿元,吸收从业人员294万人,分别占北京市GDP和北京市从业人员的比重为14.8%和20.7%。最后,本文针对北京市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谢永琴  肖雅薇  
文化创意产业作为新兴产业,对我国经济发展和产业转型升级具有重要意义。产业集聚效应是反映某一产业在当地发展速度与效率的重要指标之一。因此,通常来讲,要分析某一地区的经济发展规模与速度,主要是利用对产业集聚效应的测算结果来衡量的。本文以北京市文化创意产业为例,以不变替代弹性生产函数为基础,通过对北京市文化创意产业的相关指标进行回归分析,测算北京市文化创意产业的集聚效应,并在深入分析北京市文化创意产业集聚效应影响因素的基础上,给出了相关的政策建议。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蒋三庚  王莉娜  
本文运用北京区域统计年鉴(20112016年)16个区县文化创意产业数据,研究北京市16区县的文化创意产业集聚水平对第三产业比重、文化创意产业产值的影响。研究发现,北京市16区县的文化创意产业集聚水平差异明显,其中海淀区集聚水平最高,门头沟最低。文化创意产业集聚水平的提高有利于第三产业比重的提升和文化创意产业自身产值的提高。人均消费支出的作用方向与文化创意集聚水平相同,但固定资产投资和政府财政支出的作用则不明显。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刘飒  王强  
随着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政策倾斜等一系列因素的影响,北京市文化创意产业取得快速发展。本文采用模糊数学的实证分析方法,针对北京地区的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状况进行研究,从管理能力、生产能力、需求能力和智力能力等4个方面建立了北京市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水平的指标评价体系,通过测算得出北京市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处于较高水平,并进行了相关的实践检验分析和政策梳理。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张弘  昝杨杨  
产业融合是信息化社会中的产业创新,是我国培育新动能、发展新产业的重要途径。本文以北京文化创意产业为例,通过建立产业融合的动力机制模型,采用北京市2010-2016年数据,运用灰色关联法定量分析每个动力因素的影响程度。研究结果表明:技术创新、政府政策、市场需求与企业间竞争合作的确是推动北京文化创意产业融合的动力因素;其中,技术创新和政府政策是最重要的动因,而市场需求与企业间竞争合作的推动作用有待提高。最后提出相应的融合发展路径:应积极发挥互联网的引导作用、完善政策规划、提高文化消费能力、形成良性循环的文创产业链来推动北京文创产业的融合创新发展。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鞠立新  
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对我国深化文化体制改革作出新部署,这意味着文化体制改革开始进入全面实施阶段。在这一利好机遇期,北京市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方式转变改革如何突破难点的探析显得尤为重要。近年来,为贯彻落实中央关于文化改革发展的战略部署,北京市文化创意产业持续加快发展,在取得成绩的同时,我们要清醒地认识到北京市文化体制改革已进入深水区阶段,改革难点凸显,尤其是存在着依靠投资拉动的数量扩张和外延发展,内容创新力不足所导致的文化消费增长乏力和结构不合理,缺乏精品节目和世界品牌以致国际竞争力不强等问题。本研究认为,只有深化文化体制改革、转变发展方式,才能发挥文化创意产业的溢出效应,获得更大的增长空间。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李明彧  
北京市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势头强劲,已成为首都经济增长的支柱产业,但北京市内部各区县发展并不均衡。本文通过构建文化创意产业综合水平评价体系,运用主成分分析法评价出各区县水平差异状况。在统筹研究分析的基础上,把16区县归纳为传统特色文化区、文化科技融合区、文化创意产业综合提升区、文化创意产业潜力挖掘区和生态文化发展区5个功能区。以便于各区县因地制宜充分发挥资源和产业特色优势,推动北京市文化创意产业整体水平提升。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赵雅萍  吴丰林  
在对文化创意产业相关研究进行梳理的基础上,从产业经济学与空间经济学的视角,开展符合北京市实际的文化创意产业空间布局研究。在北京市文化创意产业发展过程中,城市文化创意产业集聚效应的发挥和重要文化创意单元、文化创意产业结构的升级,产业空间的竞争与合作,基础设施导向和推动以及各级政府宏观政策的调控与引导都是推进北京市文化创意产业空间结构优化的重要机制。
[期刊] 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曹淑艳  
当前建设世界城市已成为全球化时代世界主要国家或地区获取更大发展空间的战略选择。2008年北京奥运会为北京市向建设世界城市目标的迈进提供了机遇,文化创意产业对世界城市产业中心建设有良好的推动作用,特别是对国际化程度和城乡一体化进程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