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0613)
2023(14953)
2022(12726)
2021(11352)
2020(9745)
2019(21889)
2018(21324)
2017(41024)
2016(22252)
2015(24675)
2014(24499)
2013(24395)
2012(22885)
2011(20742)
2010(20512)
2009(19182)
2008(19136)
2007(17399)
2006(14825)
2005(13030)
作者
(67200)
(56350)
(56335)
(53201)
(35626)
(27302)
(25478)
(21915)
(20994)
(19845)
(19043)
(18776)
(17919)
(17740)
(17473)
(17427)
(17337)
(16618)
(16236)
(16095)
(14179)
(13748)
(13623)
(12808)
(12670)
(12557)
(12440)
(12380)
(11322)
(11284)
学科
(100126)
经济(100033)
(65637)
管理(65209)
(54455)
企业(54455)
方法(45947)
数学(39645)
数学方法(39363)
(25923)
中国(24672)
地方(24569)
(23226)
业经(22626)
技术(20314)
(19704)
(19187)
贸易(19178)
(18548)
农业(17651)
(16503)
(14780)
产业(14600)
(14504)
财务(14486)
财务管理(14451)
环境(14343)
(14314)
金融(14311)
理论(14223)
机构
学院(325947)
大学(325155)
(136198)
经济(133584)
管理(125846)
研究(111566)
理学(109825)
理学院(108509)
管理学(106828)
管理学院(106191)
中国(81601)
科学(70558)
(67302)
(60830)
(59156)
(57073)
研究所(52293)
业大(52095)
中心(51489)
(48835)
农业(48364)
财经(48194)
(43780)
经济学(42141)
(41894)
北京(41691)
师范(41369)
(40181)
(38776)
经济学院(38499)
基金
项目(225830)
科学(178358)
基金(164513)
研究(159327)
(146032)
国家(144827)
科学基金(123437)
社会(103189)
社会科(98054)
社会科学(98027)
(90003)
基金项目(88331)
自然(81022)
自然科(79155)
自然科学(79130)
自然科学基金(77786)
(76025)
教育(72596)
资助(65463)
编号(62113)
重点(51823)
(51568)
(50560)
(49445)
成果(49074)
创新(47517)
课题(43493)
科研(43474)
国家社会(43089)
计划(42927)
期刊
(144060)
经济(144060)
研究(89243)
中国(60660)
学报(56562)
(53728)
科学(50999)
管理(45344)
(44847)
大学(41568)
学学(39636)
农业(36162)
教育(30876)
(27506)
金融(27506)
技术(26352)
业经(24475)
财经(24175)
经济研究(23624)
(20905)
(20797)
问题(19758)
科技(17742)
技术经济(17278)
(16435)
商业(16332)
(16306)
(14975)
统计(14955)
资源(14604)
共检索到46694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谭娜  彭飞  
本文从中国各省市地区的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建设情况与其所在区域的文化产业优势入手,在初步分析两者相关性基础上,进一步采集省级和地市级层面数据对两者的影响关系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发现,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的建设对区域文化产业优势形成没有直接显著影响,而地区文化性因素、经济实力因素、城市开放程度和技术性因素对区域文化产业优势形成的影响不一。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叶前林  刘海玉  朱文兴  
文章利用2003—2019年长江经济带11个沿江省份的面板数据,在运用区位熵测度文化创意产业集聚水平的基础上,进一步采用固定效应模型对文化创意产业集聚的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结果显示:(1)沿江省份文化创意产业集聚水平及发展态势具有明显的空间异质性。总体上,中西部地区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发展势头较好,发展潜力较大;东部地区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基础较为雄厚,但其发展速度有所放缓。(2)不同的因素对文化创意产业集聚的影响与作用程度存在差异。其中,潜在市场、资源禀赋、人力资本、政府扶持对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具有显著的正向作用,但潜在市场、政府扶持的影响作用并不显著;基础设施、地区包容度对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具有负向作用但并不显著。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黄娟  
本文以北京为例,介绍了北京市文化创意产业聚集区发展现状;重点探讨了文化创意产业聚集区形成的自然生成型和政府主导型两种机制各自的特点、优点和缺点;结论表明文化创意产业聚集区的培育需要两种机制共同发挥作用。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池建宇  姚林青  
本文使用北京市各区县2008-2010年的面板数据对北京市文化创意产业的集聚效应进行了实证分析。分析结果表明:北京市文化创意产业的集聚效应很显著,而且郊区县的集聚效应大于市区。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袁海  
笔者利用2005年~2008年省级面板数据,对影响中国文化产业集聚的经济地理与产业政策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政府的财政支持促进了文化产业集聚,而金融服务对文化产业集聚的影响不显著;(2)文化消费需求、文化企业数量、人力资本水平与城市化对文化产业集聚有正面影响;(3)沿海区位与文化资源禀赋有利于文化产业集聚,在控制新经济地理与产业政策因素影响下,经济地理因素对文化产业集聚的影响不再显著。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戈雪梅  周安宁  
文化创意产业园区的建设对动漫产业的空间集聚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但动漫产业的空间集聚不仅仅是通过建设园区就可以实现的,文化创意产业园区的建设以及动漫产业的空间集聚影响因子众多,应该从专业化与分工、产业分化与产业链的构建与完善角度,考虑政府政策扶持与企业区位选择的互动、地区经济发展与社会文化、价值观的嵌入等方面综合分析。文章在相关文献综合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一个动漫产业空间集聚影响因子分析模型框架并构建了一个影响因子体系,对江苏省动漫产业的发展进行了初步分析。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综合版)  [作者] 贾佳  葛夏欢  
发展文化创意产业集群是政府推动文化产业大发展的重要举措。我国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消费者调查表明,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的被认可度与消费者年龄有密切关系,休闲需要超越其他需求成为消费者前往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的首要目的。因此,集聚区在未来发展中应把提升休闲品质、完善公共文化服务、培养潜在消费者、增强品牌凝聚力作为增强竞争力的重要手段,纳入其整体发展规划。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王克婴  张翔  
20世纪中期以来,世界城市经历了从工业城市到现代创意城市的演变与发展。城市演变与发展的关键在于城市产业经济的结构变迁导致了城市空间结构的巨大变化:文化产业在国际创意大都市中心城区的集聚改变了中心城区的功能、改变了过去单中心的城市形态而构建了多中心的城市形态,并带来了国际创意大都市人口、土地及就业密度的变化。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钟韵  刘东东  
我国大城市的文化创意产业是借城市更新置换出来的土地而集聚发展起来的。本文以广州市为例,在阐释近年来借城市更新而发展起来的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用地特征的基础上,试图分别从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两个角度,评估集聚区已产生的效益和预期的效益。研究显示,广州的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可以从多方面对城市产生积极的影响,但由于存在一些尚未解决的问题,其效益仍未能全面体现。总体而言,集聚区的社会效益比较容易实现,也较为明显,经济效益则有待进一步提升。
[期刊] 国际商务研究  [作者] 陈祝平  黄艳麟  
本文应用产业竞争模型、产业创新理论和交易成本理论证明:创意产业集聚区之所以形成,除了因为它具有外部性规模经济的优势外,还因为它促进内部的竞争,推动创新和节约交易成本。竞争、创新和节约也是创意产业集聚区形成的3个重要机理。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张洁瑶  
集聚区已成为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默认形式。本文研究了文化创意产业集聚的知识流动路径问题,从知识属性的视角,通过文献分析整理了知识的类型划分和流动特征,并总结出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知识是以依赖实践的隐性知识为主。进一步细分了初期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的创意主体,基于此构建了集聚区创意主体之间隐性和显性知识流动路径。研究结论为中国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形成有效合作提供了可行的发展路径,使集聚区从硬件设施建设发展成为产业协同合作建设。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姜玲  王丽龄  
集聚带来效益在很多产业领域得到证实,但是在文化创意产业领域全面集聚是否是有效的?论文针对文化创意产业集聚效益及其在产业间的差异,应用CES模型分析了北京市文创产业三大类细分产业的集聚效益及动因。研究发现,大多数文化创意产业的集聚总体上能够产生正效益,但某些细分产业的集聚达到一定程度后可能会出现负变化。进一步通过动因分析,提出分类引导集聚的必要性与建议。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陈桂玲  赵倩  
当今世界,文化创意产业已不再仅仅是一个理念,而是有着巨大经济效益的直接现实,文化创意产业成为各国所瞩目的新的经济增长点,它作为国家"软实力"在经济领域的体现,已形成全球蜂起的发展趋势。改革开放以来,上海市成为我国经济发展最快的地区,上海市的文化创意产业发展迅速,各方面都取得了一定的成就,对上海经济的贡献也日益加大。本文研究并分析了上海市文化创意产业集聚效应,对上海文化创意产业的集聚发展有重大意义。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陈汉欣  
首先分析了深圳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6个特点,进而对集聚区的形成因素作了简要阐述,在此基础上指出深圳文化创意产业园与基地发展迅猛,并对典型园区与基地作了扼要介绍;同时阐述了深圳发展文化创意产业的优势与不足;指出文化创意产业有"反经济周期"调节规律性的特点,使深圳文化创意产业在当前全球金融危机形势下,实现逆市飘红,深圳将成为中国发展文化创意产业的先锋城市。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熊建练  吴茜  任英华  
基于文化产业集聚指标和动态面板模型,文章从静态和动态两方面分析了我国文化产业空间集聚特征和动态规律。研究表明:高度集聚的文化产业主要集中在录像制品发行、艺术表演团体、录音制品发行、文物保护管理机构和艺术表演场馆等行业。公益性文化产业在全国范围内分布均匀,而经营性文化产业主要集中在东部地区,特别是广东、浙江、江苏和上海这四个省市。文化产业集聚变化是平均回复效应和随机效应共同作用的结果。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