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025)
- 2023(9400)
- 2022(7897)
- 2021(7271)
- 2020(6145)
- 2019(13295)
- 2018(12810)
- 2017(24374)
- 2016(12433)
- 2015(13924)
- 2014(13305)
- 2013(12914)
- 2012(12053)
- 2011(10617)
- 2010(11112)
- 2009(10823)
- 2008(10105)
- 2007(9450)
- 2006(8377)
- 2005(7553)
- 学科
- 济(51017)
- 经济(50973)
- 业(43305)
- 管理(40279)
- 企(39793)
- 企业(39793)
- 融(25395)
- 金融(25394)
- 银(23079)
- 银行(23066)
- 行(22425)
- 中国(21491)
- 方法(18620)
- 技术(17249)
- 业经(16035)
- 地方(14983)
- 数学(14262)
- 数学方法(14010)
- 制(13932)
- 财(13695)
- 农(13097)
- 产业(12397)
- 技术管理(12055)
- 理论(11399)
- 中国金融(11046)
- 务(9469)
- 财务(9447)
- 财务管理(9427)
- 体(9415)
- 农业(9086)
- 机构
- 学院(172920)
- 大学(170276)
- 济(72739)
- 经济(71177)
- 管理(66667)
- 理学(56802)
- 理学院(56231)
- 研究(55550)
- 管理学(55226)
- 管理学院(54900)
- 中国(49361)
- 京(35165)
- 财(34329)
- 科学(31546)
- 中心(28217)
- 江(27279)
- 财经(26832)
- 所(26475)
- 经(24129)
- 研究所(23624)
- 农(23443)
- 州(22837)
- 经济学(22782)
- 北京(22195)
- 范(22066)
- 师范(21838)
- 业大(21648)
- 经济学院(20521)
- 院(20087)
- 财经大学(19896)
- 基金
- 项目(111424)
- 科学(89118)
- 研究(85413)
- 基金(79480)
- 家(67656)
- 国家(67004)
- 科学基金(58929)
- 社会(55979)
- 社会科(53330)
- 社会科学(53315)
- 省(46761)
- 基金项目(41864)
- 教育(38303)
- 划(37036)
- 自然(35273)
- 自然科(34562)
- 自然科学(34557)
- 自然科学基金(33998)
- 编号(33813)
- 资助(31076)
- 创(30074)
- 成果(27746)
- 创新(27021)
- 发(25954)
- 重点(25144)
- 课题(24270)
- 部(23320)
- 国家社会(23142)
- 项目编号(21782)
- 发展(21666)
共检索到27545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孙学文
文化创意产业作为一种新型产业,在促进我国经济发展、转换增长模式上起着重要的作用。近十几年来,文化创意产业发展迅猛,由过去的稀少到现在的过剩,究其原因是在文化产业建设的潮流中,多数产业项目无明确规划,仓促上马,圈地抢资源,借文化产业搞房地产开发,铺大摊子、产业发展同质化严重。如何才能使文化创意产业创建主导产业,确立自主的知识产权和品牌,提升创意人才呢?如何通过文化产业的动力机制转换,对文化产业的作用给予足够的重视,利用文化产业的成果或理念,提高传统产业的时代性、文化性和结构性,提升与当代社会需求的契合度,实现传统产业的飞跃发展与转型呢?文章指出,站在自身资源和市场角度,提升文化创意产业在传统产业...
关键词:
文化创意 传统产业 创新融合与渗透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王冲 易魁
新基建为文化创意产业的蓬勃发展创造了扎实的物质平台,而文化创意产业同样以其新颖的思维创新反哺前者成长。然而,除却浮于表面的直接干预,隐匿于新基建和文化创意产业系统内部的作用规律才是促进其二者可持续发展的源动力。基于此,本研究以系统动力学技术为依托,以理清创造与创新辩证逻辑关系为引领,通过数值仿真模拟论证了新基建对文化创意产业之显著涌现作用的存在。在理论启示层面,提出了存在于新基建与文化创意产业间以涌现作用与闭环反馈为基础的增效发展规律。在实践启示层面,研究认为文化创意产业发展须稳抓新基建平台跳板,发挥涌现作用的促动价值,充分释放全要素生产率,以系统观念指导产业高质量发展。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蔡丹红 龚春杨
对于在互联网时代已经建立品牌影响力的企业来说,关心的是传统产业品牌如何与互联网的融合问题,这背后关系到对互联网时代的理解、对品牌深刻、准确的解读,本文首先阐述了品牌与品牌关系的本质,提出了互联网时代传统企业面临的挑战以及为什么需要融合创新,最后,指出互联网时代传统产业品牌融合创新的路径。
关键词:
互联网时代 品牌关系 品牌融合 品牌创新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王鹏
融合互动是产业集成的一种有效形式,有助于在产业边缘地带激发出全新的产品和服务方式,形成互生互赢的多重效应。澳门博彩业与文化创意产业具备融合互动的基本条件,博彩业的发展拓宽了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空间,而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则丰富了澳门博彩业的内涵和外延。澳门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离不开博彩业与文化创意产业,只有充分发挥各自优势,构建长期有效的合作机制与发展策略,大力促进博彩业与文化创意产业的融合互动,才能创造出最大效益,并为澳门博彩业乃至整体经济的适度多元化发展创造条件。
关键词:
澳门 博彩业 文化创意产业 融合互动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周锦 熊佳丽
不同产业的融合发展,是当前社会经济增长的重要推动力。农业与文化创意产业融合发展,促进了两个产业的创新发展。本文基于产业融合背景下,分析农业和文化创意产业的融合发展机制,一方面农业为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提供客观载体,另一方面文化创意产业为农业发展提供创新动力。两个产业融合的创新模式,分别是农业+文化+旅游、农业+创意+动漫、农业+文化+制造业和农业+创意+互联网。在此基础上,探讨了农业与文化创意产业融合可以在文化融合、技术融合、市场融合和产业融合上实现创新发展路径。
关键词:
农业 文化创意产业 产业融合 创新路径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周锦 熊佳丽
不同产业的融合发展,是当前社会经济增长的重要推动力。农业与文化创意产业融合发展,促进了两个产业的创新发展。本文基于产业融合背景下,分析农业和文化创意产业的融合发展机制,一方面农业为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提供客观载体,另一方面文化创意产业为农业发展提供创新动力。两个产业融合的创新模式,分别是农业+文化+旅游、农业+创意+动漫、农业+文化+制造业和农业+创意+互联网。在此基础上,探讨了农业与文化创意产业融合可以在文化融合、技术融合、市场融合和产业融合上实现创新发展路径。
关键词:
农业 文化创意产业 产业融合 创新路径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孔令刚 蒋晓岚
产业融合现象使得产业的边界产生交叉或模糊,从而诞生很多新的行业。在产业融合基础上形成的新产品、新产业,成为经济发展的新增长点,加快了产业结构升级的步伐。从产业边界模糊与产业融合的角度,说明文化创意成为产业的可能性。在中国这样的文化资源大国,要把握产业融合发展趋势,推进产业融合下的政府规制改革,整合文化资源,把文化资源转化为文化创意产业。
关键词:
产业融合 文化创意产业 政府规制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谢宏斌
文化创意产业作为具有高创新性、高附加值性和高融合性等功能的新兴产业,有利于催生新的产业形态和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是优化产业结构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推动力量。文章认为,促进科技与文化的融合是推动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有效途径,应构筑适应科技与文化融合的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政策体系、创新科技与文化融合模式、推进新兴科技和文化融合的产业集群和业态发展,以增强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内生动力和核心竞争力,进而实现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
产业融合 高新技术 文化 文化创意产业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张弘 昝杨杨
产业融合是信息化社会中的产业创新,是我国培育新动能、发展新产业的重要途径。本文以北京文化创意产业为例,通过建立产业融合的动力机制模型,采用北京市2010-2016年数据,运用灰色关联法定量分析每个动力因素的影响程度。研究结果表明:技术创新、政府政策、市场需求与企业间竞争合作的确是推动北京文化创意产业融合的动力因素;其中,技术创新和政府政策是最重要的动因,而市场需求与企业间竞争合作的推动作用有待提高。最后提出相应的融合发展路径:应积极发挥互联网的引导作用、完善政策规划、提高文化消费能力、形成良性循环的文创产业链来推动北京文创产业的融合创新发展。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胡林荣 陈锋 刘冰峰
陶瓷是与生俱来的技术与文化的结合体,技术与文化在经历了工业经济的洗礼后再次逐步走向融合,创意陶瓷产业在此背景下如何发展是值得我们深思的。本文探讨了技术与文化关系演变的内涵与特征,从注重文化传承、遵循适宜性原则、扩大产业规模、完善政策体系、促进多元融资等方面提出了技术与文化融合下的创意陶瓷产业升级与发展策略。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陈骏
众创时代,大学应当成为全社会创新创业的"源头活水"与"发动机"。作为国内领先的综合性、研究型大学,南京大学将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有机融合,以原始创新为先导,以全过程、全覆盖为目标,以全方位协同育人为保障,坚持育人内涵与外延拓展并重,努力为国家和社会培养富有创新精神、勇于投身实践的引领型创新创业人才。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陈骏
众创时代,大学应当成为全社会创新创业的"源头活水"与"发动机"。作为国内领先的综合性、研究型大学,南京大学将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有机融合,以原始创新为先导,以全过程、全覆盖为目标,以全方位协同育人为保障,坚持育人内涵与外延拓展并重,努力为国家和社会培养富有创新精神、勇于投身实践的引领型创新创业人才。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孙寿山
本文认为,文化创意产业的核心是创新,是文化资源与其他生产要素的紧密结合,主要特征是文化与经济、科技在互相渗透、互相交融、互为条件的前提下优化创新、快速发展。新闻出版业是推动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重要源头之一,在落实新闻出版业"十一五"发展规划中,要着力发挥文化创意在出版内容创新和企业出版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利用文化创新成果推动新闻出版产业又好又快发展。第一,要牢牢把握有利于我国文化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大力推动文化体制机制创新、内容形式创新和传播手段创新,更加自觉、更加主动、更加坚定地在建设创新型国家的进程中率先实现文化创新。第二,进一步推动以数字化为代表的新技术在新闻出版产业的深入推广和应用,发展...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马骊
山西作为文化资源大省,根植于华夏文明,历史底蕴深厚,促使山西文化和科技融合发展有利于山西文化创意产业产生飞跃式的发展。文章从山西省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现状入手,分析山西省文化创意产业和科技融合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创新山西省文化创意产业和科技融合发展的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
文化创意产业 科技创新 融合发展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易华 玉胜贤
商业模式创新是地区提升文化创意产业竞争力的关键因素之一。文章从拉力和推力角度两方面,深入剖析了地区文化创意产业商业模式创新动力因素,以图为我国文化创意产业商业模式创新提供有益的借鉴。
关键词:
文化创意产业 商业模式 创新动力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