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2217)
- 2023(17599)
- 2022(15089)
- 2021(14017)
- 2020(11603)
- 2019(26601)
- 2018(26584)
- 2017(50971)
- 2016(27302)
- 2015(30502)
- 2014(30694)
- 2013(30524)
- 2012(28563)
- 2011(25700)
- 2010(26108)
- 2009(23919)
- 2008(23155)
- 2007(20570)
- 2006(18422)
- 2005(16623)
- 学科
- 济(128445)
- 经济(128330)
- 管理(77657)
- 业(75328)
- 企(61814)
- 企业(61814)
- 方法(47295)
- 数学(39439)
- 数学方法(39058)
- 中国(35060)
- 地方(33587)
- 农(32733)
- 业经(29427)
- 学(25941)
- 财(24731)
- 技术(23112)
- 农业(22564)
- 制(20929)
- 理论(19894)
- 贸(19626)
- 贸易(19607)
- 和(19530)
- 易(18827)
- 地方经济(18627)
- 环境(18569)
- 银(18108)
- 银行(18063)
- 融(17969)
- 金融(17965)
- 行(17408)
- 机构
- 大学(387581)
- 学院(387051)
- 济(162458)
- 经济(159006)
- 管理(151476)
- 研究(136138)
- 理学(129506)
- 理学院(127971)
- 管理学(125972)
- 管理学院(125242)
- 中国(102085)
- 京(85606)
- 科学(82099)
- 财(71835)
- 所(68223)
- 研究所(61618)
- 中心(61056)
- 农(60046)
- 江(59198)
- 财经(56451)
- 北京(55150)
- 业大(54902)
- 范(53836)
- 师范(53395)
- 经(51098)
- 院(49462)
- 经济学(48680)
- 州(48211)
- 农业(46272)
- 经济学院(43453)
- 基金
- 项目(256796)
- 科学(202299)
- 研究(192228)
- 基金(183883)
- 家(158790)
- 国家(157367)
- 科学基金(135580)
- 社会(121763)
- 社会科(115326)
- 社会科学(115299)
- 省(101303)
- 基金项目(98082)
- 教育(87248)
- 自然(85558)
- 划(84501)
- 自然科(83534)
- 自然科学(83517)
- 自然科学基金(82041)
- 编号(79007)
- 资助(74285)
- 成果(64694)
- 发(59092)
- 重点(57299)
- 创(56058)
- 部(55864)
- 课题(55190)
- 创新(51699)
- 国家社会(49528)
- 项目编号(48223)
- 教育部(48118)
- 期刊
- 济(191732)
- 经济(191732)
- 研究(122395)
- 中国(83100)
- 管理(59225)
- 学报(57032)
- 农(55274)
- 科学(54421)
- 财(53426)
- 教育(48326)
- 大学(43665)
- 学学(40226)
- 农业(38230)
- 技术(36008)
- 融(35777)
- 金融(35777)
- 业经(31001)
- 经济研究(30411)
- 财经(27669)
- 问题(24738)
- 经(23950)
- 图书(23878)
- 技术经济(21036)
- 业(20380)
- 科技(19928)
- 现代(18369)
- 理论(18287)
- 坛(17701)
- 论坛(17701)
- 商业(17670)
共检索到59993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周晶 曹麦
本文在界定文化创意产业内涵的基础上,分析了北京市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现状,并运用灰色预测模型预测未来北京市文化创意产业对其经济增长的贡献。预测结果显示,2020年北京市文化创意产业将创造增加值6402亿元,吸收从业人员294万人,分别占北京市GDP和北京市从业人员的比重为14.8%和20.7%。最后,本文针对北京市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
关键词:
文化创意产业 灰色预测模型 经济增长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姜玲 王丽龄
集聚带来效益在很多产业领域得到证实,但是在文化创意产业领域全面集聚是否是有效的?论文针对文化创意产业集聚效益及其在产业间的差异,应用CES模型分析了北京市文创产业三大类细分产业的集聚效益及动因。研究发现,大多数文化创意产业的集聚总体上能够产生正效益,但某些细分产业的集聚达到一定程度后可能会出现负变化。进一步通过动因分析,提出分类引导集聚的必要性与建议。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段杰 张娟
文化创意产业具有高附加值、强渗透性的特点,对区域经济增长的贡献越来越大。深圳市创意产业发展迅速,2010年文化创意产业占GDP的比重达到6.7%,已成为深圳市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本文在分析文化创意产业内涵的基础上,深入剖析深圳文化创意产业对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并利用灰色预测模型预测未来5年深圳市文化创意产业对区域经济增长的贡献。
关键词:
文化创意产业 经济增长 灰色预测 深圳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梁玢
文化创意产业作为一个新兴业态,在全球的经济发展中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但由于文化创意产业在我国起步较晚,其发展仍然落后于世界发达国家和地区,劳动生产率相对较低已成为制约产业发展的主要因素。本文将从北京市文化创意产业劳动生产率为切入点,通过横向和纵向对比,找出文化创意产业发展中的问题,剖析可能的原因,并提出战略建议。
关键词:
文化创意产业 劳动生产率 北京市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宋泓明
文化创意产业的迅速崛起已成为文化产业的一种新的发展趋势。从整体来看,我国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实践已远远先于理论,缺少理论指导成为制约我国文化创意产业快速、健康发展的瓶颈。本文选择文化创意产业集群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北京市朝阳区文化创意产业集群发展现状的实证研究,提出创意产业集聚区发展的政策建议,为理论研究和文化创意产业集群的具体实践提供借鉴。
关键词:
文化创意产业 产业集群 产业政策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张弘 昝杨杨
产业融合是信息化社会中的产业创新,是新常态下我国培育新动能、发展新产业的重要途径。本文以北京文化创意产业为例,采用2008-2015年数据,运用灰色关联法分析推动文化创意产业融合发展的影响因素及其影响程度,并提出相应对策。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李连友 李宾
本文利用投入产出分析方法,以北京市2002年和2007年投入产出表为依据,通过编制包括文化创意产业在内的四部门投入产出表,分析了北京市文化创意产业对经济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大力发展北京市文化创意产业的政策建议。
[期刊] 教育与经济
[作者]
刘亚荣 张兴
现代教育经济学认为,教育的社会经济效益表现为多方面,主要是教育培养的各级各类劳动者在社会生产过程中发挥作用,使经济得到增长。计算教育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是教育经济学中的一个难点。许多学者都采用不同的方法进行过研究,主要方法有前苏联的劳动简化法;美国舒尔茨的教育收益率法,丹尼森的因素分析法。究其根源,其实都是生产函数法的变形。其中劳动简化法中系数的确定一般采用以劳动工资高低、教育年限长短或教育费用大小为简化依据。运用这些方法计算的结果,教育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大约都在20%—30%左右。这些方法都有模糊性和不尽如人意的地方,本文也试图对这个指标的计算进行研究。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张辉 王晓霞
对比北京和全国的情形,本文分析了导致北京市产业结构变迁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不显著的若干因素。结合对现有文献中有关结构效应的争论的分析,本文在产业结构变迁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方面得出了一般性结论:产业结构变迁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不仅和不同产业之间的资源配置效率的差距有关,也和资源在产业之间的转移方向有关。当不同产业之间的资源配置效率的差距较大时,产业结构变迁对经济增长的贡献较大,这导致了一个经济体的不同发展阶段的结构效应是不同的,经济发展水平越高,经济增长越依赖于技术进步。同时,由于工业化进程中资源转移往往发生于三大产业之间,较少发生于三大产业内部的各行业之间,三大产业内部的产业结构变迁对三大产业各自的产出...
关键词:
产业结构变迁 技术进步 经济增长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张弘 昝杨杨
产业融合是信息化社会中的产业创新,是我国培育新动能、发展新产业的重要途径。本文以北京文化创意产业为例,通过建立产业融合的动力机制模型,采用北京市2010-2016年数据,运用灰色关联法定量分析每个动力因素的影响程度。研究结果表明:技术创新、政府政策、市场需求与企业间竞争合作的确是推动北京文化创意产业融合的动力因素;其中,技术创新和政府政策是最重要的动因,而市场需求与企业间竞争合作的推动作用有待提高。最后提出相应的融合发展路径:应积极发挥互联网的引导作用、完善政策规划、提高文化消费能力、形成良性循环的文创产业链来推动北京文创产业的融合创新发展。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安景文 刘颖 朱伟
基于规模报酬可变的RD-Malmquist指数模型,本文从细分行业视角构造决策单元,采用两投入两产出的变量设计,对2006~2012年北京市文化创意产业及其细分行业的全要素生产率(TFP)变化进行测算与分解,并重点分析了效率变化的原因。即在技术进步推动下产业整体TFP显著提高,但技术效率呈现负增长,规模效率下降是主要原因;产业发展仍不成熟,受环境变化影响产业及其细分行业TFP波动性较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安景文 刘颖 朱伟
基于规模报酬可变的RD-MalMquist指数模型,本文从细分行业视角构造决策单元,采用两投入两产出的变量设计,对2006~2012年北京市文化创意产业及其细分行业的全要素生产率(tFP)变化进行测算与分解,并重点分析了效率变化的原因。即在技术进步推动下产业整体tFP显著提高,但技术效率呈现负增长,规模效率下降是主要原因;产业发展仍不成熟,受环境变化影响产业及其细分行业tFP波动性较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刘飒 王强
随着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政策倾斜等一系列因素的影响,北京市文化创意产业取得快速发展。本文采用模糊数学的实证分析方法,针对北京地区的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状况进行研究,从管理能力、生产能力、需求能力和智力能力等4个方面建立了北京市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水平的指标评价体系,通过测算得出北京市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处于较高水平,并进行了相关的实践检验分析和政策梳理。
关键词:
北京市 文化创意产业 实证研究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冯秀珍 聂巧
本文从投入产出角度出发,将技术转移投入要素分为技术转移经费、技术人员和技术知识三部分。以经济产值为产出,利用投入产出变量间的协整关系和因果关系,构建具有滞后影响的贡献度模型。重点从滞后性角度考察了2001-2011年北京市高技术产业技术转移中各投入要素对经济发展的贡献。结果表明高技术产业技术转移投入要素促进了北京的经济发展且经济贡献均有滞后性。经费要素经济贡献滞后性小,技术人员和技术知识的贡献滞后较大,北京市每年GDP增长主要受到技术转移活动中前1年的经费要素投入以及前3年的技术人员和技术知识投入的推动。最后本文为进一步提升高技术产业技术转移活动中各投入要素的效率和效益提出建议,以更好的促进北...
关键词:
技术转移 投入要素 经济发展 贡献滞后性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黄柏青 李勇军
在创新驱动发展模式下,都市创意农业发展有助于我国都市农业现代化的发展,有助于新型城市化背景下的城乡统筹发展,有助于我国生态文明建设,也有助于避免乡村的衰败。为此,在"创意+"农业产业链再造的情况下,以北京市为例,探讨其创意农业发展的实践,分析认为北京创意农业属于政府和市场双向驱动型创新模式,并在特定的时空范围内形成创意园、示范区、农场、展会等实践形态,需要通过调控-引导机制、平台搭建和评价机制、创新和协同发展机制、利益分享机制和品牌与产权保护机制予以落实。
关键词:
创意农业 创新驱动 都市农业 模式 机制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