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109)
2023(8926)
2022(7641)
2021(7208)
2020(6029)
2019(13672)
2018(13415)
2017(25085)
2016(12845)
2015(14061)
2014(13963)
2013(13849)
2012(13113)
2011(11883)
2010(12150)
2009(11298)
2008(11414)
2007(10789)
2006(9457)
2005(8746)
作者
(36896)
(30765)
(30423)
(28889)
(19474)
(14647)
(13974)
(11930)
(11555)
(11089)
(10264)
(10217)
(9793)
(9789)
(9339)
(9270)
(9202)
(8890)
(8817)
(8740)
(7713)
(7405)
(7369)
(7064)
(6900)
(6864)
(6836)
(6781)
(6240)
(6099)
学科
(55149)
经济(55090)
管理(42360)
(41776)
(38874)
企业(38874)
方法(20102)
技术(17838)
业经(15715)
中国(15373)
数学(14366)
数学方法(14065)
(13288)
理论(12994)
(12581)
技术管理(12205)
地方(12158)
产业(11548)
(10689)
(10431)
(10404)
(8967)
贸易(8955)
农业(8729)
(8639)
(8555)
(8426)
教育(8363)
(8240)
(7985)
机构
大学(188642)
学院(185568)
管理(75423)
(74663)
经济(73078)
理学(64281)
理学院(63579)
管理学(62452)
管理学院(62072)
研究(61142)
中国(46206)
(40514)
科学(36146)
(33640)
(29937)
(29802)
中心(28339)
(26719)
研究所(26585)
师范(26483)
财经(26111)
北京(25784)
(25394)
业大(23971)
(23797)
(23539)
(22007)
经济学(21681)
师范大学(21250)
技术(20627)
基金
项目(119100)
科学(95910)
研究(90397)
基金(86089)
(73897)
国家(73252)
科学基金(64424)
社会(58416)
社会科(55396)
社会科学(55385)
(47691)
基金项目(45516)
教育(41495)
自然(40214)
自然科(39440)
自然科学(39432)
(39211)
自然科学基金(38795)
编号(36377)
资助(33388)
成果(30997)
(30750)
创新(27602)
重点(26252)
(26141)
(25684)
课题(25049)
国家社会(23943)
项目编号(23461)
教育部(22587)
期刊
(91430)
经济(91430)
研究(57783)
中国(45244)
管理(34546)
教育(28385)
学报(26923)
科学(26218)
(26151)
(23701)
大学(21334)
学学(18925)
技术(18740)
农业(15859)
图书(15689)
业经(14892)
(14407)
金融(14407)
经济研究(13579)
财经(13093)
科技(12452)
(11711)
书馆(11697)
图书馆(11697)
技术经济(11387)
问题(10820)
(10347)
论坛(10347)
(9459)
(9253)
共检索到29587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邓晓辉  
项目组织因其资源整合的灵活性被文化创意产业各部门广泛采用,但却在激发创新、控制成本和应对不确定性等方面呈现出优劣势的伴生性。项目组织的固有缺陷皆因"临时性"而起,构建项目网络是产业界和学术界应对这一问题的主要选择。项目网络的基本结构具有二维属性,共时的横向项目网络通过把关机制、中介机制为文化创意项目提供场域支持,历时的纵向网络通过职业发展机制、人员激励机制和关系型创新机制为文化创意项目建立特定的事件联系,在充分保持项目组织灵活性和创意优势的同时,兼顾了组织协调效率和市场价值实现。现有文献在文化创意产业项目网络的可得性、绩效提升机制等方面尚存有较大研究空间,可以作为今后的主要研究方向。
[期刊]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孟昌  翟慧元  
对网络产业中双边市场的研究是产业组织理论的重要进展,它提供了一个考察企业行为的新视角。在回顾网络外部性概念的基础上,考察了双边市场理论的起源、特征及分类,综述了双边市场企业的价格策略和最新进展的代表性文献。最后对双边市场中反垄断问题的文献进行了评论。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刘容  
本文从创意城市的概念、构成要素、类型、评价、发展策略及创意城市网络化发展等方面对创意城市研究谱系及发展动向进行系统梳理,并进行相关评述。认为从创意城市到创意城市网络的研究不是静止孤立的,研究具有历时性、跨地域性、综合性、跨学科性。我国创意城市和创意城市网络研究应具有中国特色。创意城市之间关系,创意城市网络中城市的层级研究、创意城市网络有效性评估等都是未来应关注的重点。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Stephen P.Borgatti  Pacey C.Foster  任博华  董春艳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综述并分析了组织研究中新兴的网络范式。首先,我们围绕着现有的研究领域组织文献,对近期研究成果进行了常规的综述。然后,我们对这些研究进行分析,建立了一组区别网络研究的维度,包括因果关系的方向、分析的层次、解释目标和解释机制。在此基础上,我们用后两个维度建立了一个2×2的表格,把网络结果研究交叉分类成4个典型:结构性社会资本,资源的社会可得性,蔓延和环境塑造。我们注意到,与网络领域的传统研究相比,越来越多的研究更关注于对主体的理解。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曹贤忠  曾刚  司月芳  
网络与区域经济增长是经济地理学研究的热点领域之一。本文基于当前相关研究,对区域经济增长过程中关注越来越多的网络、知识等要素进行了总结归纳,并引进了网络资本的概念,即组织间对关系的投资。网络能促进组织间的知识流动,而知识具有优越性、排他性和可混合性等特性,这三个特性则能较好地测度网络资本。有学者尝试将网络资本纳入区域经济增长模型,这对于组织网络以及知识流动程度的衡量更加精确,为区域经济增长的相关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区域经济增长的实质可看作本地与非本地网络资本综合作用的结果。在未来研究中,可加强不同空间尺度网络资本与区域经济增长的关系机理、不同组织网络间知识流动驱动力及机制,以及典型区域或产业的案...
[期刊] 产经评论  [作者] 贺亮  龚唯平  
本文从创意产业的外延内涵、集群网络组织以及产业组织链等角度入手,对现有文献进行了述评。研究表明,创意产业定义及分类的差异源自于各国发展水平等因素的差异;创意集群的网络化特征主要体现在生产网络、创意网络以及社会网络三个方面;而创意产业价值链形成包括"价值扩散"与"分工协作"两条途径。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徐丹丹  孟潇  卫倩倩  
文化创意产业自20世纪90年代起步发展至今,作为知识经济社会中新的财富创造形式,引起了国际社会的普遍关注,并成为发达国家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和扩大对外贸易的主导产业,其在GDP中所占的比重也超过了传统制造业。文化创意产业世界范围内的迅猛发展,引起了广大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并做了大量研究。文章以"产业发展"为出发点,对近年来国外学者关于国外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研究做初步的梳理,以期对中国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有所帮助。
[期刊]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刘明宇  芮明杰  
农民土地的直接权利只是表明了农民所拥有的土地禀赋,更重要的是考察在市场交换过程中农民实现的土地权利。在城乡土地二元分割状态下,农民的土地发展权因市场的不平等交换而被侵蚀,但是单一市场的研究不能充分揭示这一问题。通过文献述评,可以提出基于产业链视角的进一步的研究方向,将农民土地权利的实现置于农地城市流转的纵向结构中进行考察,全面分析价格歧视、权利限制和信息不对称对农民土地权利实现的影响,才能提出保护农民土地权利的有效政策。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李勇军  黄柏青  
文化创意产业的兴起是知识化、信息化和全球化的结果,被赋予了许多新的使命,它具有高固定成本投入与低再生产与复制成本、需求的不确定性等经济与政治属性。围绕"创意→投入→生产→销售→最终消费者购买"这一基本产业链过程,逐渐形成了一个融合市场、科层和网络治理机制的组织网络。这一网络围绕文化产业链、生态和政治与地理空间的展开会有更为具体的网络形态,并形成多级网络构成。
[期刊] 情报杂志  [作者] 崔凯  冯献  
[目的/意义]城镇化加速推进影响着各类要素的相互渗透和融合。利用信息流引领技术流、资金流、人才流向农业农村汇集,对于推进城乡信息的共享、交流、协同,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以及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具有重要意义。[方法/过程]采用文献分析法,前瞻性地从农村信息供需两方面系统梳理了农村信息传播的国外前沿研究理论和方法,主要包括信息接受、传播模式以及地区案例等内容。[结果/结论]在"互联网+"背景下开展农村信息传播领域研究,要把握国外多维度、多学科的理论前沿,结合国情和城乡发展目标,在理论适用性和政策针对性方面开展具体实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冯巨章  
现有研究表明,集团利益的公共性会导致集团成员普遍的搭便车行为,形成“集体行动的困境”。不同学者从不同的视角认为小集团、有选择性的激励、提供非集体收益、强制、组建有正规组织的社团、意识形态、利他主义和社会资本等能克服搭便车行为,促进合作,走出集体行动的困境。
[期刊] 地方财政研究  [作者] 常晋  刘明慧  
政府购买公共服务问题自十八届三中全会之后成为学术界研究的一个热门话题。为了进一步推进政府购买公共服务的理论体系构建和应用研究,适时地对相关研究进行梳理是十分必要的。本文系统收集与整理了国内外相关文献,从政府购买公共服务的内涵、范围、方式、绩效评价和地方政府实践五个方面进行了比较全面的阐释和评析,并提出了未来政府购买公共服务研究的方向。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王晓  崔友平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增长在片面追求技术进步的同时,并没有均衡考虑对就业的影响,这导致中国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严重失调。在这种情况下,借鉴国内外关于技术进步与就业的相关研究文献就显得很有意义。通过对国内外相关文献的梳理,发现关于技术进步对就业影响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是对技术进步就业效应的研究,即技术进步对就业总量和结构影响的研究;二是将技术进步的就业效应纳入经济增长和政策框架中进行研究。因此,通过借鉴这些研究文献的结论和成果,并制定适合中国国情的经济政策,对更好地发挥技术进步的就业创造效应,进一步缓解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的矛盾具有重要意义。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张东廷  
企业传达自身状态需要对外披露信息,而其中智力资本信息的披露,近年来受到研究者的广泛关注。本文从信息披露的理论基础、企业披露信息的选择、披露方式的改良与创新与信息披露的影响因素四个方面梳理国外研究智力资本信息披露的相关文献,整理出研究脉络和结论,并对目前研究中亟待解决的问题进行分析,以期对未来研究提供可借鉴的思路。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彭华涛  
本文指出中国情境下社会网络对于二次创业的反哺已较为普遍,经典的等价交换原则、经济理性假设以及资源守恒定律等不能有效解释这一现象。通过国内外相关文献的归纳与整理,得出非等价交换理论、非经济理性理论、责任不对等理论以及资源不守恒等理论对于构建中国情境下二次创业的社会网络理论框架并解释该现象具有较强的适用性和指导性。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