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258)
- 2023(5800)
- 2022(4854)
- 2021(4443)
- 2020(3615)
- 2019(8257)
- 2018(8052)
- 2017(14757)
- 2016(7512)
- 2015(8134)
- 2014(8076)
- 2013(8115)
- 2012(7686)
- 2011(6637)
- 2010(6762)
- 2009(6216)
- 2008(6214)
- 2007(5667)
- 2006(4947)
- 2005(4344)
- 学科
- 济(34872)
- 经济(34852)
- 业(29116)
- 企(26560)
- 企业(26560)
- 管理(26359)
- 技术(15980)
- 地方(12532)
- 技术管理(11585)
- 业经(11463)
- 方法(11306)
- 产业(10151)
- 中国(9824)
- 农(9499)
- 数学(7920)
- 数学方法(7852)
- 地方经济(6893)
- 理论(6692)
- 农业(6654)
- 制(5971)
- 和(5742)
- 财(5724)
- 学(5620)
- 结构(5378)
- 划(5268)
- 教育(4981)
- 环境(4820)
- 体(4778)
- 融(4514)
- 金融(4511)
- 机构
- 学院(108084)
- 大学(105010)
- 济(45706)
- 管理(45122)
- 经济(44928)
- 理学(38995)
- 理学院(38530)
- 管理学(38076)
- 管理学院(37827)
- 研究(34600)
- 中国(24904)
- 江(24180)
- 京(22168)
- 科学(20068)
- 财(19075)
- 中心(16306)
- 所(15966)
- 范(15463)
- 师范(15330)
- 财经(15042)
- 州(14758)
- 研究所(14358)
- 业大(13611)
- 经(13390)
- 农(13355)
- 经济学(13334)
- 院(12811)
- 商学(12682)
- 商学院(12548)
- 北京(12531)
- 基金
- 项目(73999)
- 科学(60845)
- 研究(58659)
- 基金(52459)
- 家(44410)
- 国家(43976)
- 科学基金(39361)
- 社会(39272)
- 社会科(37358)
- 社会科学(37351)
- 省(33140)
- 基金项目(28677)
- 教育(26243)
- 划(25362)
- 编号(23353)
- 自然(23279)
- 自然科(22726)
- 自然科学(22724)
- 创(22494)
- 自然科学基金(22399)
- 创新(19814)
- 资助(18613)
- 成果(18566)
- 发(18432)
- 课题(17137)
- 重点(16958)
- 江(16131)
- 国家社会(15782)
- 部(15716)
- 发展(15621)
共检索到16756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谢海涛
文化创意产业的时兴给文化的发展带来了新的契机,使文化自身具备了经济学的表征,然而在促进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同时怎样处理民族文化的认同,在立足文化认同的同时强化本土优势文化的输出机制,这是当下亟待解决的问题,这对中部崛起及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语境下的文化定位有着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
文化 认同 产业 经济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张杰 李莱
我国各地区资源禀赋差异较大,地方政府要提高竞争优势,就必须结合本地区实际情况,走差异化和特色化道路。青海经济发展落后,发展文化创意产业必须有别于东部发达地区。青海缺乏技术、人才以及现代化设施,不能按照发达地区发展经验来设计发展方向,类似于民族文化主题公园、民族生态文化博物馆、民族文化歌舞剧、高原特色旅游、文化民俗村等模式更适合青海的发展。因此,发掘自身的比较优势文化资源,注重"原创性",创新发展模式对欠发达地区发展文化创意产业更具有可行性。
关键词:
青海 民族文化 文化创意产业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郑雪英
当前,全球正兴起创意产业的热潮。创意产业可以引导我国产业结构优化的方向,只有立足本民族独特的文化资源,走差异化的道路,才能在世界创意产业发展浪潮中有鲜明的个性和强劲的竞争力。我国发展创意产业也应该立足于我国本民族文化资源,突出民族个性和自身优势,利用优秀的民族传统发展创意产业,创意产业的发展才有持久发展的营养和动力。
关键词:
创意产业 民族文化 传承与繁荣
[期刊] 常州工学院学报(社科版)
[作者]
赵建雷
江苏文化创意产业在近年获得快速发展,但在产业转型升级背景下面临着新的困难和挑战。因文化内容作为文创产业的内核,所以以苏派文化驱动江苏文化创意产业实现新增长的实现路径研究已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经研究发现,苏派文化的地理根植性能对江苏文化创意产业形成"内生性"驱动,并为文创产品的多样性提供创新基础;苏派文化的强影响力与高认同度是江苏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重要优势,文创产品的设计、推广应重视苏派文化认同的作用;苏派文化认同的维系依赖于地方文化生态的构建,江苏文化创意产业参与构建的过程即是实现新增长的重要途径;以"价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李新安
文化创意产业作为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一种新的产业发展方向,已成为各省实现经济转型和发展模式创新的重要产业。但是相对于东部地区,作为文化资源丰富的中西部地区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却相当薄弱。文章利用因子分析法对我国东部和中西部一些省市发展文化创意产业的影响因素的做了对比研究,并分析了东部和中西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差距的原因,得出了中西部地区应根据自身的特点和因子优势,发展不同类型文化创意产业的一些结论。
关键词:
特色文化 文化创意 因子分析 集群发展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张懿玮 刘士林
促进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对于城市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具有重要意义。但产业政策要取得预期效果,必须充分考虑各地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不同水平。本文从产业生命周期的角度指出文化创意产业在不同的发展阶段,有不同的要素支撑。政府只有充分考虑产业的不同发展阶段,围绕不同的工作重点,依据支撑要素,出台不同的产业政策,才能真正促进文化创意产业的又快又好发展。
关键词:
文化创意产业 产业生命周期 支撑要素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汪霏霏 王进
在梳理各个领域的认同研究的基础上,试图搭建一个对文化产业新的解释框架。文化创意产业既有产业属性又有精神文化属性,认同作为文化创意产业生产、销售与消费中的重要价值要素和价值实现媒介,作为企业组织的管理要素,作为产业集聚中的产业组织要素,在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中起到重要作用。利用认同理论,对无法用传统经济学解释的文化产业生产消费、产业组织的一些现象给出有说服力的解释。
关键词:
认同 文化创意产业 价值要素 产业组织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袁园
文化创意产业园区作为一种新兴的城市空间,从属性上来看既是经济空间又是文化空间。无论从文化创意产业独特的双重属性规律来看,还是因应当下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深化发展对新文化空间和文化产品的多样化需求趋势,将文化创意产业园与公共文化服务融合发展,对于提高公共资源使用效率,形成更具持续性的创意生态,都不失为一条别样的创新路径。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袁园
文化创意产业园区作为一种新兴的城市空间,从属性上来看既是经济空间又是文化空间。无论从文化创意产业独特的双重属性规律来看,还是因应当下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深化发展对新文化空间和文化产品的多样化需求趋势,将文化创意产业园与公共文化服务融合发展,对于提高公共资源使用效率,形成更具持续性的创意生态,都不失为一条别样的创新路径。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成尚荣
母语教育是全球化语境中的一个重要命题。全球化是一个与多样性、多元化同时进行的过程,连接着文化的本土化。加强母语教育的实质是强化民族文化认同感。认同不仅是一种身份的定位,而且是一个开放的系统和参与的过程。文化认同的关键是文化自觉,加强母语教育既要关注母语根源性这一基本属性,又要关注母语的言说、表达方式的深层定义。强化民族文化认同感的同时,要善于发现别人、吸纳多元文化,自觉地担负起发现自己、丰富人类文化的崇高使命。
关键词:
文化 全球化 民族文化认同 母语教育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李平生
文化创意旅游是以文化旅游为基础,加上创意元素而形成的。文化旅游创意产业是制作和营销文化创意旅游产品,直接满足游客消费的旅游企业群,是在文化产业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但属于新的产业形态。行业范围虽与文化产业大体相同,但内涵和外延与文化产业不完全一致。主要源于个人创意和知识产权开发。产业运行需要新的机制和模式,以及与之相适应的政策体系。
关键词:
文化 旅游 创意 产业
[期刊] 上海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闻媛
英国工党政府在20世纪末提出的"创意产业"概念迅速取代了传统的"文化产业"概念,并成为许多国家的政策术语,随之而来的政策取向也由传统的美学价值、社会价值转为经济价值和市场价值。这种从国家话语向市场思维的政策演变在一定程度上淡化、掩盖甚至隐瞒了经济中的文化意义,阻碍了对文化本身的考察与关注。文化问题不是经济和市场所能全部解释的,文化价值也是难以被化解为经济价值的。在中国,文化产业的实践远远超前于学术理论的建构。文章提出系统整体观的"文化经济"概念,开辟了一种渗透、融合、开放、共识的交往契机,以价值取向取代权力导向和利益导向,呈现出文化政策的未来发展方向,昭示了文化价值的回归。
[期刊] 上海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闻媛
英国工党政府在20世纪末提出的"创意产业"概念迅速取代了传统的"文化产业"概念,并成为许多国家的政策术语,随之而来的政策取向也由传统的美学价值、社会价值转为经济价值和市场价值。这种从国家话语向市场思维的政策演变在一定程度上淡化、掩盖甚至隐瞒了经济中的文化意义,阻碍了对文化本身的考察与关注。文化问题不是经济和市场所能全部解释的,文化价值也是难以被化解为经济价值的。在中国,文化产业的实践远远超前于学术理论的建构。文章提出系统整体观的"文化经济"概念,开辟了一种渗透、融合、开放、共识的交往契机,以价值取向取代权
[期刊] 广东商学院学报
[作者]
钟健夫
文化产业是现代的,创意产业是后现代的;文化产业是工业经济,创意产业是知识经济;文化产业是全球标准化,创意产业是全球多样化;文化产业网下生产销售,创意产业网上生产销售;文化产业是机械复制,创意产业是数码复制;文化产业是集中生产,创意产业是分散生产;文化产业是大众消费,创意产业是分众消费;文化产业会自发成长,创意产业需扶持倡导发展我国文化创意产业,应走综合现代化的发展道路
关键词:
创意产业 文化产业 综合现代化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赵科 杨丽宏
为考察民族认同、民族文化认同和主流文化认同对少数民族学生幸福感的影响,本研究采用民族认同量表、多民族青少年文化认同问卷和多元幸福感问卷对云南省德宏州960名少数民族学生进行测查。结果表明:少数民族学生具有积极的民族认同、民族文化认同和主流文化认同,少数民族学生具有良好的幸福感。民族认同、民族文化认同和主流文化认同与少数民族学生幸福感具有显著的正相关。民族认同对少数民族学生幸福感具有直接的正向预测作用,主流文化认同可单独地中介民族认同与少数民族学生幸福感的关系。民族文化认同—主流文化认同在民族认同与少数民族学生幸福感之间起链式中介作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