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2)
2023(100)
2022(85)
2021(87)
2020(64)
2019(97)
2018(88)
2017(188)
2016(115)
2015(116)
2014(104)
2013(128)
2012(133)
2011(90)
2010(74)
2009(61)
2008(75)
2007(73)
2006(59)
2005(57)
作者
(260)
(198)
(192)
(183)
(121)
(98)
(79)
(79)
(71)
(70)
(69)
(67)
(66)
(59)
(57)
(54)
(54)
(54)
(51)
(49)
(49)
(48)
(47)
(45)
(43)
(40)
(40)
(39)
(38)
(36)
学科
文化(468)
(294)
经济(294)
产业(265)
市场(264)
文化产业(261)
文化市场(261)
方法(214)
(212)
企业(212)
理论(206)
教育(192)
(162)
业经(161)
经济理论(148)
企业经济(135)
研究(134)
中国(132)
管理(123)
思想(122)
(120)
政治(120)
思想政治(115)
政治教育(115)
治教(115)
德育(111)
地方(109)
事业(103)
专题(92)
专题研究(92)
机构
学院(1398)
大学(1392)
管理(405)
研究(359)
理学(351)
理学院(343)
管理学(332)
管理学院(328)
(323)
(323)
师范(322)
经济(311)
(290)
师范大学(257)
(239)
中国(222)
科学(196)
中心(186)
教育(186)
(180)
北京(167)
(166)
职业(152)
技术(150)
图书(141)
(140)
财经(139)
商学(138)
书馆(137)
商学院(137)
基金
项目(818)
研究(697)
科学(621)
基金(515)
社会(437)
社会科(412)
社会科学(412)
(395)
国家(390)
科学基金(333)
文化(329)
教育(326)
编号(323)
(312)
成果(304)
基金项目(271)
(264)
(218)
资助(211)
项目编号(211)
课题(208)
(190)
规划(188)
大学(182)
(182)
重点(180)
(171)
自然(170)
(170)
阶段(170)
期刊
研究(578)
(465)
经济(465)
教育(387)
管理(278)
中国(238)
学报(234)
大学(219)
图书(212)
学学(185)
书馆(183)
图书馆(183)
科学(171)
(160)
科技(131)
(120)
财经(112)
科技管理(108)
(104)
(103)
论坛(103)
(102)
(102)
发展(84)
(84)
社会(80)
财经大学(80)
社会科(78)
社会科学(78)
现代(76)
共检索到212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图书馆  [作者] 曾主陶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程红兵  
今天很多校长在谈论学校文化时、在撰写有关学校文化的论文中,总喜欢用一些大的概念,热衷于讲一些理论性的话题,很多时候是把大学教授所传播的一些新概念、新理论、新思想再来讲述一遍。而在我看来,所谓优秀的学校文化,其实就是学校有位用心办学的校长,有一群用心教学生的老师,有许多非常可爱的孩子们。学校以自己的行为向社会做出神圣而又庄严的教育承诺,这种承诺不是"给我一个孩子,还你一个栋梁"那种广告式的商业宣传。真正的学校教育承诺是没有商业利益在里面的,学校对社会的承诺是实实在在的,不是空头许愿,不是只说不做,而是切实的教育行为,就像种菜一样,过程和结果一样美好。我曾到过上海市浦东新区三林北校,走进学校...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李守福  
日本的文化与日本的教育李守福日本的民族文化是在日本所处的自然环境中,和在为这种自然环境所决定的生产和生活方式基础上形成并发展起来的。在前资本主义社会,各国的经济结构大体上可以分为农业经济、游牧经济、农牧混合经济三种类型。三种不同经济形态的社会经济结构...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吴涤新  
梅花是原产中国的名花,公元710~784年间传入日本.作者在介绍中国对日本艺梅理论的影响、梅花品种传入及选育、日本在梅花审美意识中对中华梅文化传承的同时,还对日本梅花祭的特点、梅纹章的应用以及梅花在绘画和工艺品中的地位等方面加以阐述.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钱津  
文化是发展的摇篮,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提高消费中的文化含量,就提高了消费层次和消费质量,从根本上提高人的素质。这是尹世杰教授在其新著《消费文化学》一书中所阐述的观点。该书由湖北人民出版社出版。尹世杰教授通过十多年来对于消费经济学的研究,认为市场经济越发展,消费文化问题越重要,并进一步提出要把消费文化作为一门新的独立学科进行研究,探索其作用、发展趋势和内在规律。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央珍  贾华  
教育是文化交流的重要途径,汉藏教育领域的合作和交流源远流长。文章旨在介绍汉藏教育文化交流的历史进程,从双向的角度探讨汉藏文化通过教育渠道相互影响的情况,并分析汉藏教育文化交流相互学习的特点和学校所具有的增进汉藏民族同心同德、团结一致的功能。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谢翌  邱霞燕  李亚培  潘安童  
当前我国研究生培养主要实行导师制,所衍生的"师门文化"也表现为"导师中心"取向,缺乏"学生立场"。研究生教育改革的关键在于文化的重建,需要重视"师门文化"的丰富与超越,重视以"学生、学术、学习"为中心的"学门文化"的建设。"学门文化"是一种师生共享愿景、价值观、信念与做事方式相统合的有机整体,是引领学生成长的意义之网。"好导师"必定善于经营个性化的"学门文化",这也是导师领导力的重要内涵。Y老师领导的"X学门"主要从学门愿景、学门规约、"学门领地"、学门仪式与典礼、学门做事文化、学门课程、学门故事等方面进行育人文化构建的探索,为研究生教育文化的建设提供了一种有价值的参考。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沈晓敏  
本世纪初,日本教育界提出了"传统与文化教育",取代了原来的"传统文化教育"概念。"传统与文化教育"比"传统文化教育"有更宽的视野,更深的内涵和更远的追求。它从过去、现代、未来相互联系的角度谋求文化的传承和创造,不仅重视从过去传承下来的文化遗产,而且重视现代文化以及可传承至未来的新文化的创造。也不仅仅局限于培养学习者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心,更重视在理解传统文化基础上的文化创造力的培养。"传统与文化教育"的理念正通过一系列文化发展政策、课程改革措施以及地方和学校有计划的教育实践得以落实。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赵惠莉  顾坤华  
高职文化是一种哲学、一种精神、一种力量、一种气质、一种形象、一种品质,是高等职业教育发展过程中积淀形成的办学理念和价值追求,被高职人普遍认同、内化和奉行,具有个性鲜明的文化特质,既有大学的普遍特点,又有高职的独特要义。然而,现实中存在高等职业教育本质异化、高等职业教育功能弱化、高职文化内涵演义化、高职人才培养目标功利化、高职人才培养模式短视化等困惑。因此,高职文化重构要以大学理念兴校、以职业精神立校、以特色文化强校,进一步促进高等职业教育内涵的提升,给经济社会发展和学生成长成才以正能量。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蔡磊  陈培瑞  
本文分析、归纳了新生文化与传统文化相互激荡碰撞的表现及由此生成的向好变化与异化现象,提出了古今融合、推陈出新的思路与举措。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唐文昊  
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历史悠久、源远流长,长期在世界文化发展长河中处于领先地位,历经数千年的岁月洗礼。在经历了朝代更迭、聚散分合以及各种战争灾害后,华夏大地的各民族还是凝聚为一体,形成了多元一体的华夏文化。从历史文化的角度来看,华夏文化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存在不同的发展状态,随着不同时期、不同环境和不同民族的文化发展,逐渐构成了多元文化相互融合的特色。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邢秀茶  何俊华  茹荣芳  边东书  
在对不同类型学校调研与访谈基础上,以主体发展性、主体内隐的价值观念与假设、主体的生活方式为判断,对当前中学学校文化样态的现状进行了梳理,对当前主要的学校文化样态——考试文化与成功文化现状进行了描述与分析。提出了理想的学校文化样态——主体发展的学校文化样态。即:以促进主体长远发展为主旨;体现育人本质的组织文化特征;充满理性精神的科学探究与充满专业情意的个人成长成为学校主体人的主要生活方式。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穆志刚  
"博士"一词与我国传统文化中的"博士"概念不同,其指的是现代教育体系下的"学术型博士"卡耐基曾经将博十培养的最终目标界定为学科的"‘看护人",博士生应该成为该学科在未来学术发展的重要继承人厂在博士生培养及学术训练时,我们看到学科不同,其文化传统、学科价值理念与学科知识之间也存在本质性差异:王东芳著的《学科文化视角下的博士生培养》(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7年11月出版)一书,为我们认知博士培养
关键词: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杨旻旻  
素有"世界屋脊"之称的美丽的青藏高原,哺育了藏族这一神密的少数民族族裔。在西藏的100多万人口中,藏族占绝大多数,占比高达95.5%。藏族是中国56个民族之中最为古老的少数民族之一。从地理分布来看,藏族同胞主要生活在西藏、四川、青海、甘肃、云南等地。目前,中国藏族同胞生活的主要疆域青藏高原,东接中原汉地的九州,在藏、羌、汉等民族融合的过程中,藏区与中原地区产生了密切的政治、经济、文化、艺术联系。由地理文化的融合,为藏族各族裔支系带来了千差万别的文化与艺术差异,进一步孕育和丰富了地理文化碰撞中的艺术诉求与艺术表达。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梁云   刘丹  
<正>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快,文化软实力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国际影响力的重要指标。历史文化名城作为一个国家历史积淀和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其保护和利用水平直接关系国家文化软实力的提升。本文以《发现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一书为例,探讨在当下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对文化软实力提升的现实意义,并探索具体的保护路径。
关键词: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