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162)
- 2023(11472)
- 2022(9366)
- 2021(8552)
- 2020(6856)
- 2019(15278)
- 2018(14680)
- 2017(28131)
- 2016(15021)
- 2015(16882)
- 2014(16823)
- 2013(16089)
- 2012(14765)
- 2011(13134)
- 2010(13357)
- 2009(12631)
- 2008(11346)
- 2007(10121)
- 2006(9054)
- 2005(7937)
- 学科
- 济(60812)
- 经济(60756)
- 管理(35952)
- 业(34342)
- 企(27731)
- 企业(27731)
- 中国(26256)
- 融(25322)
- 金融(25314)
- 银(23034)
- 银行(23016)
- 行(22396)
- 地方(20910)
- 方法(19911)
- 农(18264)
- 业经(17331)
- 数学(15228)
- 制(15077)
- 数学方法(15031)
- 财(13298)
- 理论(13244)
- 农业(12755)
- 产业(12525)
- 学(11653)
- 体(11203)
- 中国金融(11014)
- 环境(9495)
- 地方经济(8873)
- 发(8856)
- 技术(8786)
- 机构
- 学院(205298)
- 大学(198351)
- 济(78233)
- 经济(76074)
- 管理(72617)
- 研究(71034)
- 理学(61361)
- 理学院(60544)
- 管理学(59403)
- 管理学院(59010)
- 中国(58383)
- 科学(44593)
- 京(43005)
- 财(36466)
- 所(34883)
- 中心(34396)
- 农(34056)
- 江(32466)
- 研究所(31763)
- 范(30462)
- 师范(30102)
- 业大(29228)
- 财经(28664)
- 州(27348)
- 北京(26844)
- 院(26826)
- 农业(26618)
- 经(25655)
- 经济学(24072)
- 师范大学(24048)
- 基金
- 项目(139451)
- 科学(109000)
- 研究(105221)
- 基金(96973)
- 家(84066)
- 国家(83269)
- 科学基金(71182)
- 社会(66170)
- 社会科(62726)
- 社会科学(62712)
- 省(58649)
- 基金项目(52339)
- 划(47789)
- 教育(46531)
- 编号(43823)
- 自然(43693)
- 自然科(42587)
- 自然科学(42577)
- 自然科学基金(41740)
- 资助(38336)
- 成果(34804)
- 发(33857)
- 课题(31840)
- 重点(31716)
- 创(29699)
- 部(28163)
- 创新(27675)
- 发展(27638)
- 展(27215)
- 国家社会(26930)
共检索到31391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尹宏 眭海霞
文化体育旅游融合是产业融合化、低碳化、智能化发展趋势的重要标志。作为新经济活动最为活跃的领域,文化体育旅游具有天然耦合性和产业关联性,兼具经济、文化和社会功能,有着相似的产品特性、价值取向和受众对象。从西部超大城市成都探寻文体旅产业融合的实践中,可以发现城市文化体育旅游产业融合仍处于起步阶段,还存在融合领域不宽广、合作机制不顺畅、政策扶持不到位等问题。推动文体旅产业融合,要从规制创新、资源耦合、资产通用、市场共享入手,优化协同推进的制度安排,强化体育资源的文旅延伸,促进场馆设施的复合利用,注重重大活动的综合统筹,形成以文化创意为引领、以体育赛事为助推、以旅游市场为载体的文体旅产业深度融合、良性互动的发展格局。
关键词:
文体旅产业融合 机制模式 城市路径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郑正真
成都公园城市建设应精准把握文化、商贸、旅游、体育融合发展的新态势,以文化为灵魂、商贸为依托、旅游为载体、体育为推手,推进文化、商贸、旅游和体育的功能复合、业态聚合、空间整合,全力厚植其融合发展的新优势,将经济社会发展同生态文明建设统筹起来,以深度融合促进经济要素有序流动、资源高效配置、产业提档升级、品质优化提升、消费潜能有效释放,助力成都打造生态优美宜居宜业城市环境,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江广金
本文通过对体育产业与旅游产业特点的分析,发现体育产业具有内涵复杂、消费需求巨大化、对空间依赖性较大的特点,而旅游产业则具有无边界综合性以及空间包容性。在二者共同市场需求及共享资源的对接基础上,可通过复合经营模式,形成三种可操作的产业融合方式,分别为渗透融合、重组融合、延伸融合,且每种融合方式各具特点。
关键词:
体育产业 旅游产业 产业对接 产业融合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杜建军
本文以系统科学为指导,从品牌市场分析、品牌定位、品牌设计与开发、品牌营销、品牌管理五方面构建了民俗体育文化旅游品牌塑造系统。
关键词:
民俗体育文化旅游 品牌塑造 产业融合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刘晓明
在产业融合视域下,旅游与体育具有较强的关联性和紧密融合的现实需求,文章对我国体育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动力机制、融合的基础条件及其面临的制度、能力、需求以及中介服务等障碍进行了分析。研究认为,可以通过政府、企业和市场三方的推动,使体育与旅游两大产业在资源、产品、市场等方面进行全方位的对接,形成渗透型融合、重组型融合和延伸型融合三种有效路径。最后,文章基于政府管理层面和企业创新层面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产业融合 体育旅游 障碍 路径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宋昌耀 殷婷婷 李国平
京张体育文化旅游带是北京冬奥会背景下重点打造的经济带,深入研究其产业融合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基于工商注册数据、文本挖掘和调研访谈内容,分析京张体育文化旅游带产业融合发展状况。研究结果表明:京张体育文化旅游带体育、文化和旅游产业布局均呈现点状、面状和带状的空间特征,资源禀赋、交通设施、经济发展是影响京张体育文化旅游带产业布局的重要因素;旅游产业的集聚优势和专业化程度在张家口市的10个区县表现突出,北京市文化产业的集聚规模和专业发展优于张家口市的文化产业,体育产业区域发展不均衡性显著;京张体育文化旅游带产业融合程度较低的原因包括区域融合障碍、市场融合障碍、部门诉求差异、资源分布差异、思想认识不足以及支撑体系落后,未来应重点提升理念认识、优化产业选择、完善支撑体系、创新融合模式,以促进产业融合发展。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张冰 余可
体育旅游产业是一个交叉学科的名词,其内容涉及多个领域,"互联网+"时代对于体育和旅游产业这个"命运共同体"的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和逻辑分析法等,基于互联网+视域从政府、市场、产品等几个方面,对体育与旅游产业融合进行分析和研究。结果表明,体育与旅游产业在未来会在渗透融合、重组融合和延伸融合三种途径下,逐步融合,并且"互联网+"为体育与旅游的跨界产业融合提供了有效的平台。
关键词:
体育旅游 互联网+ 产业融合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张冰 余可
体育旅游产业是一个交叉学科的名词,其内容涉及多个领域,"互联网+"时代对于体育和旅游产业这个"命运共同体"的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和逻辑分析法等,基于互联网+视域从政府、市场、产品等几个方面,对体育与旅游产业融合进行分析和研究。结果表明,体育与旅游产业在未来会在渗透融合、重组融合和延伸融合三种途径下,逐步融合,并且"互联网+"为体育与旅游的跨界产业融合提供了有效的平台。
关键词:
体育旅游 互联网+ 产业融合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银元 李晓琴
城市文脉在城市旅游形象定位中的重要性日益突出,本文在文脉研究的基础上提出城市文脉现实载体概念,并对其构成进行分析,并以成都为例,提炼出"天府"、"古蜀"、"悠闲"的成都城市文脉的核心特点,最后结合成都城市文脉核心特点提出"古蜀天府,悠闲成都"城市旅游形象定位。
关键词:
城市文脉 现实载体 城市旅游形象
[期刊] 旅游科学
[作者]
张新成 高楠 王琳艳 宋晓
文章尝试从理论认知、指标构建、实证检验3个层面探究文化和旅游产业融合质量评价、驱动机制及培育路径,旨在为促进文化旅游产业融合高质量发展提供理论参考。基于产业融合的自组织过程视角构建了文化和旅游产业融合质量评价体系,运用Bayesian时空层次模型探究了2008—2019年31个省(区、市)两个产业融合质量水平及时空演化规律,并运用多案例定性比较和典型案例网络文本分析提出了文化和旅游产业融合质量驱动机制及培育路径。研究发现:(1)我国文化和旅游产业融合质量水平呈现阶段性上升趋势,东部、中部和西部地区间以及地区内部差异明显,是空间非均衡差异的主要来源。(2)东中西三大地区局部时空趋势的线性演化速度符合马太效应特征,热点地区发展速度最快,多数温点区呈现由负转正的上扬周期,部分温点和冷点区整体增长速度缓慢。(3)多案例地驱动机制分析可知,内部驱动力是文化和旅游产业融合质量提升的充分必要条件,发展要素是内生力,发展效应是内源力,发展环境是调控力。外部驱动力是必要而非充分条件,创新发展是核心力,协调发展是集聚力,绿色发展是共生力,开放发展是影响力,共享发展是支撑力。(4)长三角典型个案的内容分析提炼出了推进融合目标的高质量顶层设计,强化融合载体的规模集聚效应,聚焦融合基础的核心价值观引领,优化融合主体的内部结构,拓展融合业态的交叉领域,激发融合环境的正外部性效应共六大关键培育路径。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兰苑 陈艳珍
促进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相互融合,发展文化旅游业,有利于山西省产业结构升级改造和山西经济转型发展。首先从理论上对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融合的必然性、动力机制与融合路径进行研究,然后结合山西省文化旅游业的发展现状,对山西省文化旅游业的发展提出若干对策。
关键词:
文化 旅游 文化旅游业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马洁
在我国实施农村城镇化的战略背景下,乡村旅游产业作为"三农"经济发展中的重要支撑,是繁荣农村经济和提升地区文化竞争力的主导性作用力量,而网络经济的迅速发展也使得文化旅游产业和现代信息技术的融合在农村地区具备更加广阔的应用前景,包括信息技术拓展市场、信息技术规划旅游景区、多媒体虚拟技术展示以及信息化服务管理等在内的多项融合路径为"十二五"期间乡村旅游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明确的指示路径,本文对此进行重点分析。
关键词:
乡村旅游 产业融合 信息技术 三农经济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赵强军
高质量发展对少数民族特色旅游资源开发提出高要求。少数民族具有特色体育旅游资源,开发少数民族体育旅游资源对推进少数民族地区旅游业发展具有重要的价值功能,有利于推动少数民族地区产业结构优化,推进乡村振兴与少数民族体育旅游资源融合发展,实现乡村振兴发展。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黄玮 李锋
随着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人们对体育与旅游活动的需求逐渐增加,将两者融为一体的体育旅游活动开始受到人们的喜爱,体育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将成为新趋势。在研究我国体育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内在动力、发展趋势及典型案例的基础上,分析了制约体育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促进体育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相关对策。
关键词:
体育旅游产业 融合发展 对策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黄玮 李锋
随着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人们对体育与旅游活动的需求逐渐增加,将两者融为一体的体育旅游活动开始受到人们的喜爱,体育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将成为新趋势。在研究我国体育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内在动力、发展趋势及典型案例的基础上,分析了制约体育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促进体育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相关对策。
关键词:
体育旅游产业 融合发展 对策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