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000)
- 2023(5694)
- 2022(4854)
- 2021(4438)
- 2020(3717)
- 2019(8214)
- 2018(8276)
- 2017(14620)
- 2016(7588)
- 2015(8202)
- 2014(8151)
- 2013(8002)
- 2012(7507)
- 2011(6488)
- 2010(6791)
- 2009(6481)
- 2008(6439)
- 2007(6004)
- 2006(5321)
- 2005(5002)
- 学科
- 业(29242)
- 管理(28794)
- 企(27142)
- 企业(27142)
- 济(26084)
- 经济(26049)
- 技术(14544)
- 技术管理(11548)
- 中国(9991)
- 方法(9324)
- 业经(9157)
- 农(7703)
- 制(7542)
- 理论(7095)
- 财(6802)
- 地方(6304)
- 教育(6255)
- 数学(6241)
- 数学方法(6132)
- 银(5804)
- 银行(5801)
- 产业(5635)
- 行(5623)
- 学(5401)
- 和(5250)
- 农业(5151)
- 划(5067)
- 融(4844)
- 金融(4843)
- 策(4821)
- 机构
- 大学(105296)
- 学院(105172)
- 管理(43148)
- 济(41963)
- 经济(40905)
- 理学(36327)
- 理学院(35964)
- 管理学(35522)
- 管理学院(35294)
- 研究(32986)
- 中国(25897)
- 京(22028)
- 财(20658)
- 江(18828)
- 科学(18041)
- 中心(16211)
- 财经(15438)
- 范(15404)
- 师范(15286)
- 所(15169)
- 州(15039)
- 北京(13886)
- 经(13795)
- 研究所(13267)
- 经济学(12255)
- 院(12049)
- 师范大学(12031)
- 农(11990)
- 商学(11819)
- 业大(11787)
- 基金
- 项目(67178)
- 科学(55134)
- 研究(53883)
- 基金(48051)
- 家(40507)
- 国家(40048)
- 科学基金(35941)
- 社会(35902)
- 社会科(33987)
- 社会科学(33982)
- 省(28231)
- 教育(25470)
- 基金项目(25223)
- 划(22973)
- 编号(21633)
- 自然(21210)
- 创(20937)
- 自然科(20821)
- 自然科学(20819)
- 自然科学基金(20512)
- 成果(18593)
- 创新(18291)
- 资助(17457)
- 课题(15957)
- 重点(15003)
- 发(14973)
- 制(14605)
- 部(14576)
- 国家社会(14506)
- 业(14234)
共检索到17441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
[作者]
刘永华
文化传统的创造与社区的变迁──关于龙岩适中兰盆胜会的考察刘永华适中镇位于福建省龙岩市南部,处于龙岩市、漳平市、南靖县与永定县的交界处。自宋元以来,随着山区的渐次开发,来自四面八方的移民迁入这一带定居,逐渐形成了一批新的聚落。适中就是经过几个世纪的发展...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王洪席
在全球化的时代语境下,不同的教学与课程文化传统遭遇了根本性的冲击、消解和挑战。其中,源远流长的中国教学文化传统与灿如夏花的英美课程文化传统相遇,构成了当今世界教学与课程文化变革中的一大景观,并在中国这一特殊的教育改革场域中演绎出两种迥然有异的历史命运。在新时期,中国教学文化传统应与世界上所有优秀教育文化传统展开一种平等开放的对话,并在超越对话的基础上实现自身的创造性转化。惟有此,中国教学文化传统才能实现"脱胎换骨"或"涅磐重生",最终走向"文化自觉"意义上的自主、解放和新生。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罗玲玲,王前
论文探讨了东西方传统文化优势互补的可能性、现实性与逻辑必然性,以及互补的过程中需要解决的问题。东西方传统文化在自然观、科技观、思维方式及心理特征方面优势互补的逻辑必然性来自于科技创造的规律:人与自然的关系从对立到协调,创造思维中直觉与逻辑的均衡,创造心理特征的两极张力。
关键词:
创造力研究 东西方传统文化 科技创造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邵传林 金立民
文章基于中国省级层面的非平衡面板数据实证研究了商业文化传统影响地区制度变迁的内在机制,这不仅有助于揭开中国地区市场化制度变迁进程差异化之谜,还为化解当前经济体制市场化改革困局提供新的启示。实证结果表明,历史上商业文化传统资源越丰富的地区越具有较彻底、较迅速的市场化制度变迁进程。不论是采用市场化进程的各项分指标衡量中国式制度变迁,还是使用商业文化传统的其他衡量指标,以及其他各种稳健性检验,均表明商业文化传统对中国式制度变迁具有重要影响。
[期刊] 浙江社会科学
[作者]
张国芳 张怡
在漫长的社会变迁中,J县畲族传师学师仪式的功能经由成人礼仪式的祖先崇拜的社会秩序维护功能到以文化为基础的经济开发功能,传师学师仪式经历了"形成-延续-恢复-现代转换"的过程。传师学师仪式从新中国成立后到上世纪80年代中期濒临失传,到申报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成功、地方政府创办"传师学师节",投入大量的资金建设"畲族活态博物馆",传师学师仪式如何在社会变迁中转型并得以"再生产",是什么样的力量如何发挥作用?借鉴布迪厄实践理论的策略、习性、场域、资本等关键词,分析传统传师学师仪式功能变迁机制,并对传师学师仪式现代转换中面临的问题进行了分析。从过程-机制视角分析传统仪式功能的现代转换与再生产补充了以往学界对于仪式研究的简单的结构主义、功能主义的视角,以更全面的眼光看待传统文化的现代转型。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廉勇
家族企业管理制度变迁受到文化传统潜移默化的影响,深刻理解文化传统的这种作用,对家族企业管理制度创新具有积极指导意义。本文考察家族企业管理制度的现状,发现存在的现实问题,研究其文化传统渊源,并在此基础上探讨家族企业管理制度变迁的路径和创新的途径。
关键词:
家族企业 管理制度 变迁 创新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钱炜 汪乾荣 姚天勇 杨曙明 李庆明 须功 缪建新 陆踊 宋方
《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提出,“要重视对学生进行中国优秀文化传统教育。”在坚持社会主义道德规范和价值观念的基础上,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道德,对搞好思想道德教育,培养“四有”新人,具有重要意义。最近,本刊记者在江苏省南通市邀请当地教育界人士就此问题进行了座谈。现将与会者的发言摘要发表如下。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张学礼
目前,由于秸秆焚烧所导致的生态环境恶化尤其是大气污染问题仍然存在,这是农业生产变革中传统生产方式与生态环境的博弈。本文对1980-2000石家庄地区秸秆禁烧工作做了历史性梳理,总结了其主要的工作方法和历史经验,以期做到以史为鉴。
关键词:
生态环境 石家庄 秸秆禁烧 历史考察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余彪
从社会空间视角对村落变迁进行考察能够提供新的认识和启发。粤北客家农村是典型的宗族型村落空间系统,祖厅作为村落中的主要权威空间而存在。通过对祖厅的空间形式、价值及功能的考察,发现旧有的村落空间社会系统正在瓦解,作为熟人社会的村落共同体逐渐变得陌生化。要重建新社区共同体,必须加强对传统村落空间的保护和借鉴,注重新社区的空间建设。
关键词:
社会空间 村落空间 祖厅 社区重建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汪明帅 张帅
好教师形象是教师研究中一个具有统领性的概念,只有纳入到这一概念框架之中,有关教师的研究才有生长的基点。基于课程价值观念变迁的视角对好教师形象展开研究,我们发现,随着课程概念从"一套规范和作为教材的教科书",到作为过程的课程观念日渐流行,再到对课程的"学程"的强调,教师与课程的关系经历了从"教师教课程"到"教师研课程"再到"教师研课程"的深化和变迁;与之相呼应,好教师形象也发生了从"教书匠"到"研究者"再到"反映的实践者"的更迭。研究指出,为了保障"反映的实践者"这一新型好教师形象得以实现,首先,要从根本上动摇"教师教课程"的机制;其次,重视诱变事件的诱导力量;再次,重新审视学徒制在教师成长中的作用。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沈晓敏
本世纪初,日本教育界提出了"传统与文化教育",取代了原来的"传统文化教育"概念。"传统与文化教育"比"传统文化教育"有更宽的视野,更深的内涵和更远的追求。它从过去、现代、未来相互联系的角度谋求文化的传承和创造,不仅重视从过去传承下来的文化遗产,而且重视现代文化以及可传承至未来的新文化的创造。也不仅仅局限于培养学习者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心,更重视在理解传统文化基础上的文化创造力的培养。"传统与文化教育"的理念正通过一系列文化发展政策、课程改革措施以及地方和学校有计划的教育实践得以落实。
关键词:
传统文化 教育 文化创造 文化创新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李由
冷战后西方国际关系主流思想中的国际机制理论经历了从现实主义一统天下到新现实主义、新自由主义和建构主义"三足鼎立"的演变。国际政治经济格局和主导思想的嬗变导致冷战后全球经济治理机制经历了阶段性发展,中美两国成为当前全球经济治理机制中的核心角色。以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作为分水岭,两国的国际金融地位发生了相反方向的变化,形成了截然不同的有关全球经济治理的美国方案和中国方案。以"共生、共享、共治"理念为基础,中国在既有制度框架下努力"改制",同时在不对抗现有通用规则的前提下积极"建制",中国方案必将推动全球经济治理机制的变革,中美两国之间新旧方案的较量将对未来的国际经济治理格局产生深远影响。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肖小龙 姚慧琴
本文运用基于DEA的Malmquist生产率指数方法,测算了1992-2010年中国12个主要城市群的全要素生产率。结果表明,中国城市群全要素生产率得到了较大进步,主要来源是技术改进。同时,本文还从区域和规模层面考察了中国城市群TFP的群际差异,发现中国城市群在区域层面上没有出现明显的趋同效应;而在规模层面上,上世纪90年代大部分城市群出现了"追赶效应",在进入21世纪以后这种效应逐渐消失。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张海 万红
中国银行制度近 16 0年来的变迁 ,体现出政府主导的强制性变迁、非均衡、渐进式、不完全合同和人际化交换等特征。本文从制度经济学角度出发 ,借鉴新经济史学派的观点 ,对中国银行制度从近代以来演变的上述特征进行简要考察
关键词:
中国银行制度 变迁特征 研究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崔永涛 王燕 王志强
文章根据产品空间结构理论,通过构建产业空间结构特征指标,并结合供给和需求等因素来考察对我国30个省市产业结构顺利转型升级的影响。发现产业结构特征,尤其是产业密度、产业收入水平和产业相对优势程度是影响产业结构能否顺利转型的主要因素,供给和需求等因素对产业结构转型的影响总体来说不显著,财政支出对产业结构转型的影响则是负面的,劳动力供给因素则是正面的。
关键词:
产业空间结构 相对比较优势 接近度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