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2048)
2023(3299)
2022(2555)
2021(2751)
2020(2142)
2019(4974)
2018(5172)
2017(7279)
2016(5824)
2015(7073)
2014(7467)
2013(5805)
2012(5260)
2011(4773)
2010(4993)
2009(4105)
2008(3999)
2007(3927)
2006(3391)
2005(3081)
作者
(11366)
(9211)
(9149)
(8987)
(5875)
(4529)
(4508)
(3774)
(3655)
(3529)
(3350)
(3238)
(3061)
(2863)
(2855)
(2821)
(2806)
(2779)
(2757)
(2666)
(2650)
(2601)
(2445)
(2197)
(2159)
(2144)
(2131)
(2063)
(2044)
(1972)
学科
教育(22127)
中国(10334)
理论(8799)
教学(8596)
管理(6118)
思想(5535)
政治(5416)
研究(5348)
思想政治(5270)
政治教育(5270)
治教(5270)
学校(5263)
德育(5232)
学法(4359)
教学法(4359)
(4133)
经济(4128)
(3805)
高等(3760)
(3748)
文化(3704)
改革(3653)
(3435)
学理(3432)
学理论(3432)
工作(3301)
发展(3291)
(3165)
教育改革(2852)
(2758)
机构
大学(66811)
学院(59431)
教育(30425)
(23911)
师范(23850)
研究(21917)
师范大学(19294)
(16310)
职业(13943)
科学(12698)
技术(12573)
管理(12084)
教育学(11777)
(11626)
北京(11469)
(10122)
理学(10090)
理学院(9750)
职业技术(9691)
(9337)
研究所(9236)
管理学(9047)
管理学院(8898)
教育学院(8771)
中心(8720)
技术学院(8678)
(8603)
(7886)
经济(7881)
中国(7872)
基金
研究(37670)
项目(34571)
教育(29135)
科学(27834)
成果(21801)
编号(20420)
课题(18915)
社会(18528)
(17465)
基金(17456)
(17049)
社会科(17021)
社会科学(17018)
(16160)
规划(13067)
(12783)
研究成果(12608)
项目编号(12607)
国家(12395)
(12028)
年度(11046)
(10652)
(10479)
高校(10165)
(9979)
(9954)
阶段(9924)
科学基金(9881)
大学(9734)
重点(9585)
期刊
教育(58900)
研究(30415)
中国(27965)
职业(13919)
(10491)
经济(10491)
技术(9729)
图书(8563)
高等(8536)
技术教育(8066)
职业技术(8066)
职业技术教育(8066)
成人(7725)
成人教育(7725)
大学(7605)
高等教育(7291)
学报(7159)
书馆(6673)
图书馆(6673)
(6324)
论坛(6324)
(5344)
科学(5087)
发展(4725)
(4725)
(4539)
教研(4416)
高教(4416)
职教(4248)
管理(4141)
共检索到10619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关春芳  
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高速发展和整体实力大幅提升,我国的高校来华留学生教育发展也步入了一个前所未有的时期。来华留学工作作为我国教育国际合作和交流的重要内容,不仅在扩大我国高等教育的世界影响、促进高等教育国际化方面具有重要意义,在中华文化传播方面也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近年来,留学生教育甚至成为一个国家抢占教育市场和扩大国际影响的媒介。在"全球化"语境下,世界范围内的文化交流日益频繁,各国日渐重视本国文化的国际传播。在高校留学生教育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张婧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来华留学生教育得到大力发展,纵观其发展历程可以肯定,来华留学生教育在助力我国教育水平国际化发展、促进我国国际交往、推动我国文化对外传播等方面发挥着积极作用。步入21世纪,在全球一体化发展背景下,国际交往日益频繁,我国国际交流需求更加旺盛,因此对来华留学生教育的作用提出更高期许,在此情境下引入跨文化理念,进一步探索来华留学生教育的优化策略是可行且必要的。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牛莉  
伴随全球化进程的不断推进,我国综合国力和高等教育水平显著提升,来华留学生的数量也在不断增加,充分彰显了我国教育服务水平和国际影响力的巨大进步。但由于文化差异不同,这也给我国来华留学生教育体制和管理模式带来严峻挑战,尤其是在跨文化背景下出现众多心理健康、思维方式及情感沟通等系列问题。因此,跨文化背景下来华留学生的教育策略研究成为社会关注的重点。由刘继红编著、中西书局出版的《汉语国际教育视域下的跨文化传播》一书,从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角度,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杜文倩  
近年来,随着国家综合实力的提升、高等教育的开放程度增强,中国的留学生数量飞速增加。来华留学生数量和层次的变化,对高校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要具有跨文化的视野、知识、技能,在课堂上进行跨文化的有效沟通、协调,从而提高教学效果和质量。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宋卫红  
留学生教育具有政治、经济价值和促进高校发展的功能。目前我国高校留学生教育存在教育管理理念滞后、管理部门之间沟通不畅、服务投入不足等问题。解决对策是引入柔性管理、采取趋同化管理、畅通沟通渠道、加大教育投入。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蔡雪芍  
近年来,我国高校留学生教育事业蓬勃发展,人数逐年递增。留学生与国内生教育之间在学制、学籍注册、学籍异动等方面的差别,对留学生收费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目前,留学生收费中存在着各部门责任不清、缴费行为混乱、收退费缺乏监管、入账严重滞后、票据管理薄弱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笔者提出了完善监管机制、加强制度建设、改进收费方式等建议。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郭长荔  
跨文化背景下的今天,我国教育水平得到质的提升,为了让我国传统文化“走出去”,高校要重新规划来华留学生的管理机制,让留学生拥有更高的求学体验,促进其对中华文化产生认同感。《从特殊化到多元化:高校来华留学生事务跨文化管理研究》一书共分为六个部分,书中第一部分主要介绍了现阶段我国高校在管理留学生时所采用的管理机制,并将不同生源的管理制度进行对比,以此比较高校采取多种管理措施时所产生的不同效果。书中第二部分以赴华留学生为主要研究对象,阐明了传统管理模式的相关机制,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海洋  王志勇  毕萌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来华留学生越来越多,其教育规模日益扩大,在此背景下,必须提高教育层次及质量,通过借鉴一些国外留学生先进的教育经验,找出适合来华留学生的教育方法,促进留学生教育效果的提升。
[期刊] 图书馆论坛  [作者] 刘君霞  
文章从主体间性教育理念视角,以实证研究方法,分析高校学生以社团形式主动参与图书馆文化传播的实践。研究表明:在主体间性教育理念指导下,创建馆属特色学生社团,将学生与图书馆馆员放在同等主体地位,能够发挥学生的积极主动性,根据学生社团特色开展文化传播活动。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王祖嫘  
北京高校留学生人数居全国之首,对其开展跨文化适应研究具有示范意义。从语言、生活、心理、文化等四个维度展开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北京高校留学生跨文化适应状况显著高于中等水平,整体适应较好;不同维度适应性由高到低的排序为心理-文化-语言-生活;呈现阶段性和区域差异性;不同国别生源的适应难点不同;适应呈三级阶梯结构;他们在京人际结构不理想,信息渠道不畅;一些学生易成跨文化适应的问题人群。北京留学管理应优化留学生源结构,扩大奖助范围;创新管理机制,推进中外学生趋同管理;加强目标群体研究,建立有效的文化传播渠道。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朱国辉  谢安邦  许美德  
研究方向高等教育学答辩时间2011年5月本研究采用心理适应量表(Zung氏抑郁自评量表)、社会适应量表(研究者修订)及学术适应量表(研究者修订)对262名五所高校的来华留学生的跨文化适应状况进行了探索,通过相关分析、方差分析等统计方法发现:第一,相关分析的结果表明来华留学生跨文化适应的三个维度即心理适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周洪涛  
随着我国国际地位的提升与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凸显,近年来,来华留学生数量与规模日益扩大。在华留学生教育作为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承担着培养高质量专业人才的教育任务,同样也需要贯彻文化育人的本质要求,以文化人,加强来华留学生对中华文化的了解与认识,推动多元文化背景下不同文化交流互鉴,从而提升我国来华留学生教育质量的提升。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刘辉  
留学生教育的特点及其带来的文化方面的碰撞要求我们必须从文化的层面来思考留学生素质教育问题,必须以人文素质为中心,以文化的间性理论为基本原则,以“和”为主要特征。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谭旭虎  
跨文化教育不仅能帮助来华留学生更好地适应留学生活,还能增强其跨文化理解与交际能力,从而培养更多知华友华人士。目前我国的留学生跨文化教育体系存在跨文化整体设计与具体实践指导缺失、更多关注文化而不是跨文化、留学生管理的跨文化意识不足等问题。发展来华留学生的跨文化教育应围绕知识、能力、态度和价值三个教育目标,在总体愿景与宏观设计中体现跨文化教育理念与意识,着力开发跨文化教育课程与项目,采取多元化的跨文化教育教学方法,开展有针对性的教师培训,同时发展学校与社区互动的跨文化教育方式。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周丽华  
在"一带一路"背景下,不断加强与东盟国家间的文化交流与跨文化教育,有助于促进我国和东盟各国的理解互信和推进"一带一路"建设。本研究以跨文化适应论为基础,从东盟留学生跨文化适应能力、跨文化课程设置和教学形式、跨文化交流活动等三方面对广西民族大学东盟留学生跨文化教育情况进行实地访谈与调查,发现留学生教育存在跨文化适应的环境支持不足、跨文化课程的地方特色不显著、跨文化活动的系统性不强等问题,提出从跨文化教育理念、跨文化教育教学、跨文化教育资源开发等三方面进行改善的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