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996)
- 2023(14646)
- 2022(12696)
- 2021(11812)
- 2020(9767)
- 2019(22447)
- 2018(22373)
- 2017(42716)
- 2016(23427)
- 2015(26520)
- 2014(26706)
- 2013(26421)
- 2012(24602)
- 2011(22339)
- 2010(22324)
- 2009(20303)
- 2008(19648)
- 2007(17373)
- 2006(15453)
- 2005(13912)
- 学科
- 济(96710)
- 经济(96604)
- 管理(62408)
- 业(59855)
- 企(48545)
- 企业(48545)
- 方法(38756)
- 数学(32124)
- 数学方法(31746)
- 中国(29499)
- 地方(27153)
- 农(27012)
- 学(22905)
- 业经(22874)
- 财(20620)
- 农业(18437)
- 贸(17398)
- 贸易(17382)
- 易(16759)
- 制(16553)
- 和(16456)
- 理论(16271)
- 环境(16124)
- 技术(15119)
- 发(15116)
- 银(15102)
- 银行(15042)
- 融(14870)
- 金融(14867)
- 行(14492)
- 机构
- 大学(331637)
- 学院(330354)
- 济(126940)
- 管理(126499)
- 经济(123913)
- 研究(119729)
- 理学(108191)
- 理学院(106845)
- 管理学(104893)
- 管理学院(104311)
- 中国(88340)
- 科学(77114)
- 京(73490)
- 所(61998)
- 农(60294)
- 财(56937)
- 研究所(56478)
- 中心(53244)
- 业大(52320)
- 江(50440)
- 北京(47237)
- 农业(47124)
- 范(46691)
- 师范(46180)
- 财经(44790)
- 院(44095)
- 州(41195)
- 经(40641)
- 省(37463)
- 师范大学(37329)
- 基金
- 项目(225741)
- 科学(175380)
- 研究(163107)
- 基金(160700)
- 家(142027)
- 国家(140762)
- 科学基金(118643)
- 社会(100125)
- 社会科(94618)
- 社会科学(94593)
- 省(89324)
- 基金项目(85492)
- 自然(78369)
- 自然科(76406)
- 自然科学(76384)
- 划(76039)
- 自然科学基金(74981)
- 教育(73835)
- 编号(66979)
- 资助(66213)
- 成果(54981)
- 发(52221)
- 重点(51238)
- 部(48435)
- 课题(47231)
- 创(46368)
- 创新(43193)
- 科研(42949)
- 计划(41795)
- 发展(40922)
- 期刊
- 济(148896)
- 经济(148896)
- 研究(100681)
- 中国(70594)
- 学报(57491)
- 农(56032)
- 科学(52461)
- 管理(47897)
- 大学(42491)
- 教育(41557)
- 财(40627)
- 学学(39777)
- 农业(38922)
- 融(29627)
- 金融(29627)
- 技术(28014)
- 业经(25385)
- 经济研究(22696)
- 财经(21185)
- 业(20368)
- 图书(20011)
- 问题(19378)
- 经(18057)
- 科技(17062)
- 版(15811)
- 资源(15806)
- 理论(15767)
- 技术经济(15391)
- 现代(15251)
- 业大(14860)
共检索到50385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熊健 葛幼松
七里老街是古镇安丰保护最完好的历史街区;也是安丰历史遗存最多和文化内涵最为丰富的地区。近年来,由于环境的变化以及缺乏统一规划管理,七里老街原有的传统风貌和文化正面临着衰退。文章指出应正确处理好传统风貌保护与现代化发展的关系,从物质环境改善、社会环境改善和传统风貌强化等多个方面对老街进行综合的保护与整治。
关键词:
七里老街 保护 更新 安丰古镇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王泽烨 李冬 栗功
现代社会的全球化过程严重削弱了城市的地域特色,许多城市老街区的公共空间逐渐呈现出效能与活力低下和认知度弱化导致的可读性、使用性差等现象,如何保护老街区的地方特色和文化痕迹,延续城市文化基因是城镇建设中被持续关注的热点。结合环境认知理论,在城市存量发展背景下以具有历史文化遗迹的老街区为研究对象,针对15分钟生活圈内的公共空间进行场地优化更新设计,籍此唤醒城市活力,增强城市的文脉特征和可读性,重构人地关系,使其公共空间适应新的行为模式和生活场景。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刘峰
城市化进程中传统街区的保护与开发一直存在着比较尖锐的矛盾,部分建筑遗存严重损毁,历史信息大量丢失的地段更是面临着被现代生活遗忘而消逝的可能。本文以南京六合文庙传统街区的保护与更新规划为例,从街区功能、民居风貌、基础设施的现状解析着手,针对性地提出了圈层式分级保护策略、空间序列与景观修复对策、建筑高度控制思路,力图使该街区在物质层面融入现代生活恢复其传统生活气息,以利于可持续的保护传统文化资源。
[期刊] 常州工学院学报(社科版)
[作者]
王燕 张新荣
文章通过对遥观镇及塘桥老街现状的实地调研,明确其保护特色并指出其目前存在的一系列问题。针对这些问题,建议通过有效的规划设计,实现对古镇老街合理的开发和保护,以促进老街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
塘桥老街 保护与开发 规划设计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肖竞 李和平 曹珂
通过对传统聚焦物质空间的历史街区保护方法的系统总结与问题剖析,提出以特征价值为导引的历史街区保护发展思路。在此基础上,结合重庆市磁器口历史文化街区保护实例,从类型特征总结、保护发展定位、保护要素梳理、景观—文化关联、保护要素管控、历史档案维护、文化—业态耦合、遗产展示利用等方面详细论述了以价值识别、价值关联、价值延续、价值活化为具体实施路径的历史文化街区价值导引保护方法,以期丰富我国既有遗产保护理论。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左辅强
缘于经济全球化、高速城市化、大规模城市更新改造以及现代化的冲击,城市中心的历史文化街区如何保护与延续地方文化遗产以重塑地域特征和传统人文风貌已成为亟待解决的难题。同时,保护和复兴历史街区必然要求妥善处理土地利用、无序管理、可持续发展、评估与权衡保护的支出和收益等综合、复杂性的问题,本文以分析研究当前历史街区保护理论发展和实践状况为基础,揭示国内在改造与保护性开发中的误区、负面影响及未来趋向,并通过引入柔性的动态适时更新概念,从改良城市功能、再造人文景观、传承和利用历史文脉、调协各相关学科发展与挑战等方面进行探讨,目的通过对城市中心区更新和开发中地域历史文化保护议题的探究,从规划设计角度提出可行...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谢辉 何益 刘畅
随着国内各地对历史街区开发力度的加强,视觉景观的更新设计产生模式化、同质化现象。面对历史街区更新中的这一共性问题,以听觉感知为切入点,选取重庆市弹子石老街为研究对象,进行了声环境测试和声景评价。研究结果表明,在历史街区更新设计的总体规划思路中应当合理组织声景序列,建议以地域文化特色声景为媒介,唤起历史空间的文脉记忆,营造历史街区场所感,凸显地域特色。
关键词:
声景 历史街区 更新设计 重庆市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武联 沈丹
论文针对我国在历史街区保护与改造中存在的问题,采取定性分析与实证研究相结合的方法,以青海同仁历史文化名城民主上街历史街区保护规划为例,探寻在城市现代化建设中如何保护、利用城市历史街区,并使之成为促进城市活力积极因素的方法。并从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理论、历史街区有机更新与活力复兴的内涵与原则,保护规划的具体方法三个方面提出了同仁民主上街历史街区的规划建设思路。总结出在规划建设中要运用有机更新的思想方法,保护街区的人文社会网络,传承与发展地域环境特色,才能达到活力复兴与可持续发展目标的结论。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赵亮 娄淑娟 李怡谦 赵健
以历史街区的保护与发展模式为研究对象,阐述了历史街区与现代城市割裂的现状,通过对国内各种模式的理论研究与实践经验的分析,引发了对历史街区保护与发展模式的新探讨,进而提出了"链接式"保护模式及"生长型"发展模式的思路,并结合济南老城区"芙蓉街—曲水亭街街区"的实例,分别从传统街巷联系、历史与现代的衔接、空间布局、建筑及文脉处理等方面探讨了该模式的应用。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黄少坚 岳欣
本文主要在济南历史文化为前提的背景框架中叙述济南老街古巷的历史发展变化、政府和现住居民对其的改造情况,以及对其未来规划保护的重要性。在实地考察和论文写作的过程中分别从政府部门、新闻媒体、旅行社、市民等方面研究了如何对老街巷进行保护和改造;开发老街旅游潜力的必要性,并提出合理的建议。
关键词:
济南老街 历史文化 合理规划 保护开发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杨帆 陈恩虎 齐先文
烔炀老街作为古镇历史遗存的承载者,秉承丰厚的历史文化,由此衍生出旅游开发的资源禀赋。历史文化资源向旅游文化资源的转化,是实现烔炀老街价值多元化的有效途径。烔炀老街旅游开发需以可持续发展理念为指导,确立保护与有限开发原则,明确旅游开发的战略定位与路径,提出活化保护与有限开发对策,进一步提升"江淮古镇"美誉度。
关键词:
烔炀老街 历史文化资源 保护 旅游开发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李翔宇 潘琳 李鸽
文化与消费结缘,就意味着文化作为特殊的商品参与了消费,文化消费对社会建构的影响日益渗透到城市生活的各个层面。以文化消费为视角,以我国近代商业历史街区为研究对象,从我国近代商业历史街区的发展历程入手,阐释了近代商业历史街区的文化消费特征;并以此为依据,提出了我国近代商业历史街区的更新策略。
关键词:
近代商业历史街区 文化消费 更新策略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朱思嘉 李斐然
自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文化导向的城市更新成为诸多城市采取的重要战略,历史街区成为实施这一策略的核心引擎。然而,这一进程的成效却不尽人意。本文结合城市发展背景,分析伊朗、塞尔维亚、葡萄牙三个国家重要城市以不同文化政策为契机,实施文化主导的历史街区城市更新项目。梳理其更新模式和成效,总结为三种文化导向的城市更新路径,最后提出对我国文化导向下城市更新实践的启示。
关键词:
城市更新 文化导向 历史街区 案例研究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蒋鑫 张希 钱行健 林箐 王向荣
自2019年国家提出建设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以来,运河遗产的相关保护和规划工作进入新的阶段,运河历史文化街区(名镇)作为运河聚落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原真性"保护受到诸多挑战。文章首先探讨了运河历史文化街区(名镇)"原真性"保护的内涵,选取"原置、重构、转换、介入"4类典型的更新模式,从空间感知和图文感知两个角度构建"原真性"评价的系统理论框架,并借助POI数据点、照片图像、点评数据等多源数据进行指标评价与解析,以反思当前更新过程中面临的困境和矛盾。最后从空间营造、功能活化、文化传承和生活留真4个方面探讨"原真性"保护下运河历史文化街区(名镇)的更新对策,旨在在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的建设背景下重申"原真性"保护的重要意义,提出未来运河历史文化街区(名镇)保护和发展的新思路。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方遥 殷敏 魏云 张宇 王伟杰
快速城市化带来的集聚效应使得部分历史文化街区面临着人口压力大、基础设施不足、空间活力缺失等问题。文章以南京市颐和路历史文化街区11-1片区为研究对象,重点研究了以街区功能置换和空间重组的模式。将人口容量的研究引入街区的保护更新中,作为规划的前期工作,文章着重研究了容量的量化分析和效能分析的方法,以期提高更新过程中的科学性和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的适用性。研究结合街区特征和数据的可获性,确定环境人口容量指标主要为空间容量、交通容量、设施容量和社会心理容量4个维度,选取计算模型得出4项容量指标的数值区间,并采用木桶原理确定理想的瞬时环境人口容量和日均环境人口容量。结果显示,街区的瞬时容量高达4.90㎡/人,环境容量需要做好疏解工作。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
历史文化街区游客满意度的影响因素——以惠山古镇为例
多元价值目标视角下非典型历史街区更新路径研究——以宁波市高桥老街为例
文化视角下的淮安滨水空间发展策略研究——以里运河河下古镇段为例
特色小镇建设中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修缮和再利用——以上海新天地、思南公馆为例
城市更新中历史文化街区改造的土地政策研究
基于特色文化保护与传承的历史文化名镇更新设计——以开封朱仙镇为例
历史街区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及驱动力——以北京南锣鼓巷为例
从“感知”到“量化”绵阳1958工业历史街区空间解读与更新研究
基于多源数据的历史文化街区更新评估体系研究——以广东省历史文化街区为例
少数民族文化传承、保护与高等旅游教育特色化发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