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021)
- 2023(11219)
- 2022(9139)
- 2021(8393)
- 2020(6592)
- 2019(14627)
- 2018(14396)
- 2017(26043)
- 2016(14046)
- 2015(15623)
- 2014(15280)
- 2013(14507)
- 2012(13653)
- 2011(12272)
- 2010(12616)
- 2009(11469)
- 2008(11318)
- 2007(10486)
- 2006(9316)
- 2005(8474)
- 学科
- 济(56284)
- 经济(56241)
- 管理(41139)
- 业(40289)
- 企(33532)
- 企业(33532)
- 中国(22665)
- 地方(20071)
- 技术(18101)
- 农(17140)
- 业经(17115)
- 方法(14904)
- 技术管理(12977)
- 银(12643)
- 银行(12630)
- 行(12294)
- 农业(12122)
- 融(11734)
- 金融(11732)
- 制(11663)
- 发(11070)
- 数学(10902)
- 理论(10872)
- 地方经济(10852)
- 数学方法(10775)
- 教育(10626)
- 财(10169)
- 和(9619)
- 贸(9501)
- 贸易(9486)
- 机构
- 学院(189214)
- 大学(186730)
- 济(75606)
- 经济(73867)
- 管理(69798)
- 研究(66246)
- 理学(58214)
- 理学院(57518)
- 管理学(56585)
- 管理学院(56210)
- 中国(51274)
- 京(40315)
- 科学(38294)
- 财(35141)
- 所(32220)
- 江(31820)
- 中心(30090)
- 范(29565)
- 师范(29331)
- 研究所(28717)
- 农(27088)
- 州(26350)
- 财经(26227)
- 北京(26176)
- 院(24558)
- 业大(23911)
- 经(23613)
- 师范大学(22716)
- 经济学(22149)
- 技术(22003)
- 基金
- 项目(120177)
- 研究(97287)
- 科学(95537)
- 基金(81643)
- 家(68916)
- 国家(68131)
- 社会(61234)
- 科学基金(59318)
- 社会科(57972)
- 社会科学(57960)
- 省(51904)
- 教育(45465)
- 基金项目(42925)
- 划(41656)
- 编号(41130)
- 成果(35043)
- 自然(33838)
- 自然科(33080)
- 自然科学(33076)
- 发(32844)
- 自然科学基金(32500)
- 创(31512)
- 课题(30831)
- 资助(30517)
- 创新(28259)
- 重点(27388)
- 发展(27256)
- 展(26749)
- 年(26114)
- 项目编号(25369)
- 期刊
- 济(96806)
- 经济(96806)
- 研究(63572)
- 中国(52014)
- 教育(37024)
- 管理(30960)
- 农(27467)
- 财(26383)
- 科学(24209)
- 学报(23910)
- 融(22038)
- 金融(22038)
- 大学(19715)
- 技术(19042)
- 农业(18880)
- 业经(18208)
- 学学(17222)
- 经济研究(14799)
- 图书(13827)
- 财经(12802)
- 科技(12080)
- 问题(11514)
- 坛(11343)
- 论坛(11343)
- 经(11308)
- 书馆(10481)
- 图书馆(10481)
- 业(10348)
- 职业(10259)
- 技术经济(10042)
共检索到31489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冯刚
行业特色高校是高等教育的一支重要力量。当国家的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之后,要从文化这个视角来思考发展,更加重视文化软实力建设。高校发展到一定层次后,也要进入到关注文化这个境界。在全国上下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大力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之际,北京高科大学联盟文化论坛关心高校发展的"特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杨国荣
胡锦涛总书记要求高等学校"大力推进优秀文化传承创新",这对高等学校的发展和学术的研究,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传承创新"在此具有内在的统一性:传承包含创新,创新基于传承,二者互渗互融,表现为统一过程的两个方面。文化的发展不仅以不同时代的实践过程为其背景,而且同时展开为一个历史延续的过程。文化的创新,总是离不开以往的历史积累。继承、总结以往的优秀文化成果,则是形成新的文化成果的必要条件之一。以传统的继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王颖丽
人类社会的发展过程中,社会发展的方向和走势取决于文化。在特定历史时期、自然环境下形成的一个地区固有的特色文化,蕴含着民族特有的精神价值。随着国际化趋势的发展,如何保护、传承和发展地方文化变得尤为关键。地方高校作为区域内的最高学府,汇聚了各方人才、技术和物质资源,在地方文化的传承和发展过程中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本文拟对地方高校在传承和创新地方文化的必要性和可行性方面展开分析,探寻地方高校在地方文化的传承与发展过程中的引领作用。
关键词:
地方高校 地方文化 传承创新
[期刊]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
[作者]
黄晓勇
我们理解的传统文化,是指相对于近现代的乃至当代的文化而言,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和发展的、保留在每一个民族的精神和物质财富中最具有稳定形态的精神意蕴和具象的符号形式。我们在这里谈到中国的传统文化和韩国的传统文化以及中韩传统文化之间的交流和关联,是因为无论哪个国家和民族的传统文化,都是在某些主流中不断注入支流,经长期的、多元的和历史的发展
关键词:
中韩两国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徐铭 丁钢
高职院校文化传承创新是一种继承传统、立足现实、面向未来的文化自觉过程。传统背景下,高职院校文化存在着传统底蕴与现代大学诉求、学术价值与市场价值、学生学习习惯与大学氛围之间的矛盾与冲突。现代环境下,管理体制的调整、招生办法的改革以及现代职教体系的建立,对高校院校文化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新的挑战。面向未来,高职院校文化建设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的人本取向,科学定位,自觉积淀,重在建设,实现人文性和技术性、高等性与职业性的统一,形成自身独特的文化气质和开放的文化气度,构建高职教育的独特文化体系。
[期刊] 高等农业教育
[作者]
彭斌 周吉林 高江勇
林业高校在传承创新生态文化方面具有三个特点和优势:林业高校的生态文化身份由大学和社会共同创造,具有广泛的社会认同性;林业高校以追求人和自然和谐为价值取向的大学精神,具有高度的文化自觉性;林业高校在生态研究方面具有学科、师资、设备等优势,具有传承创新文化的持续性。林业高校需要在提供思想和价值引领的同时,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的过程中传承创新生态文化。
关键词:
林业高校 生态文化 传承 创新
[期刊] 高等农业教育
[作者]
朱伟华
文化传承创新被作为高校职能而明确提出,是对高校功能的拓展与完善,是高校职能趋于成熟的重要标志。立足高校文化传承创新功能的提出背景及时代意义,分析高校目前在文化传承创新方面遇到的困难,继而从重视人文科学建设、注重自身文化建设等方面提出高校加强自身文化传承创新职能的着力点。
关键词:
高校 文化传承创新 职能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臧亚平 吴月红
徽州文化底蕴深厚,内涵丰富,历史悠久,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具有人文性、历史性和广泛性的时代特征。当前徽州文化传承发展存在地方文化部门管理水平有限、文化传播路径狭窄以及文化产业市场营商环境有待改善等问题,对此,要将徽州文化融入现代文化事业建设、丰富徽州文化传承内容、创新徽州文化传承载体和规约徽州文化营商市场等,进一步繁荣徽州文化,使其重新焕发生机与活力。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王寒松
胡锦涛总书记日前在清华大学百年校庆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指出必须把提高质量始终贯穿到高等学校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创新的各项工作之中;建设若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俞吾金
胡锦涛总书记明确要求"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必须大力推进文化传承创新"。这一思想不但对正确理解并处理现代化与传统文化的关系来说意义重大,而且对中国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也具有长远的指导意义,它必将激励高教工作者对文化传承创新由自发走向更加自觉。重视历史经验在"文化传承"这四个字上,凝聚着胡锦涛总书记对以往的历史经验的总结。众所周知,19世纪60、70年代,当黑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李民 魏饴
作为文化继承、创新和传播的重要阵地以及繁荣校园文化的主阵地和示范区,大学在推进地方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中承担着重要使命。大力推动"文化兴校"战略,更加自觉、更加主动地推动地方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更加积极、更加坚定地探索校园文化建设特色品牌之路,是当前形势下地方高校发展的必然要求和未来使命。作为"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湖南省文明标兵单位和湖南省首届"书香校园"单位,湖南文理学院在发展过程中,始终秉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张秀娟
<正>创新教育视角下,高校德育的发展策略需要与时俱进,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由陈建伟著、北京工业大学出版社出版的《高校德育的传承与创新研究》一书,从高校德育的地位、特点、基础、发展历史及发展成果等多个角度,全面分析了高校德育的传承与创新,强调了德育工作的创新性和前瞻性。该书深入剖析了高校德育发展面临的现实困境和制约因素,阐述了创新教育引导高校德育的发展方向,针对高校德育在方法和内容等方面的理论创新、原则和基本路径进行了详细叙述。
[期刊] 常州工学院学报(社科版)
[作者]
薛配 吴衍发 傅士凡
国家级非遗邳州纸塑狮子头历史悠久,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独特的艺术特色和多重社会历史文化价值。现代文化生态的发展导致邳州纸塑狮子头生存发展的空间越来越小,传承发展面临极大的困境。文章基于文化生态学、艺术学和美学的研究方法,以邳州非遗纸塑狮子头在文化生态中的发展演变和传承创新为视角,分析邳州纸塑狮子头形成的历史渊源、艺术特色和传承现状,探讨邳州纸塑狮子头的文化生态环境和创新发展路径,以期为非遗的传承保护与创新发展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
关键词:
文化生态 纸塑狮子头 艺术特征 传承创新
[期刊] 图书馆论坛
[作者]
杨九龙 贺秉花 尹莉
轩辕黄帝荆山铸鼎,标志“肇立华夏”。荆山原在秦汉时期称中华原,北周时期置中华郡,由此也被喻为中华民族的“破晓之地”。建于荆山原的中华郡文化旅游景区创新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利用,通过文化设施建设、文化品牌打造、文化保护传承等,为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提供了实践支撑,而“三大融合”“三让情怀”“三学并举”的创新实践是新时期文旅融合发展的独特探索。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裴劲松
高校作为文化传承的基本载体和文化创新的重要基地,承担着光荣而艰巨的历史使命。而被誉为"大学的心脏"的高校图书馆,作为保存、传承、传播和创造先进文化的重要场所,在文化传承创新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一、依托高校优势,形成特色文化图书馆是人类知识的宝库和文献信息的资源中心,既收集着丰富的原始文献和书籍,更蕴藏着当今世界的先进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