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587)
2023(9054)
2022(7613)
2021(6856)
2020(5469)
2019(12174)
2018(11942)
2017(21808)
2016(11461)
2015(12580)
2014(12147)
2013(11917)
2012(11470)
2011(10474)
2010(10747)
2009(9844)
2008(9682)
2007(8852)
2006(7977)
2005(7418)
作者
(31998)
(26663)
(26590)
(24818)
(17150)
(12675)
(11886)
(10217)
(10148)
(9583)
(9122)
(8914)
(8650)
(8581)
(8192)
(8064)
(7867)
(7653)
(7573)
(7518)
(6790)
(6557)
(6322)
(6223)
(6146)
(6023)
(5915)
(5897)
(5376)
(5325)
学科
(50570)
经济(50531)
(36840)
管理(34813)
(30937)
企业(30937)
中国(19683)
地方(18888)
技术(17470)
业经(15223)
(14876)
方法(12841)
技术管理(12766)
农业(10538)
地方经济(10463)
(10324)
银行(10311)
(10109)
(10066)
(10055)
金融(10054)
(9465)
理论(9124)
数学(9042)
数学方法(8944)
(8753)
(8751)
(8615)
产业(8499)
(8459)
机构
学院(159609)
大学(156210)
(66225)
经济(64804)
管理(60802)
研究(58390)
理学(50790)
理学院(50153)
管理学(49456)
管理学院(49118)
中国(44689)
(34321)
科学(33771)
(29740)
(28782)
(26731)
中心(26229)
研究所(25618)
(24211)
师范(24017)
(23701)
财经(22330)
北京(22314)
(22069)
(21332)
(20104)
业大(19903)
经济学(19196)
师范大学(18982)
(18441)
基金
项目(100833)
科学(81076)
研究(79912)
基金(69891)
(59569)
国家(58896)
社会(51564)
科学基金(51384)
社会科(48915)
社会科学(48906)
(43150)
基金项目(36838)
教育(36072)
(34817)
编号(32883)
自然(29791)
自然科(29150)
自然科学(29146)
(28771)
自然科学基金(28645)
(27790)
成果(27396)
资助(26042)
创新(24789)
课题(24451)
发展(23829)
(23389)
重点(22969)
(21017)
国家社会(20795)
期刊
(86432)
经济(86432)
研究(54653)
中国(43107)
管理(27528)
教育(27279)
(24189)
(21612)
科学(21334)
学报(20133)
(18618)
金融(18618)
农业(16651)
业经(16328)
大学(16204)
技术(16095)
学学(14577)
经济研究(13206)
科技(10962)
财经(10896)
问题(10285)
图书(9838)
(9660)
论坛(9660)
(9581)
(9340)
技术经济(9229)
商业(8581)
(7992)
现代(7885)
共检索到26716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杨国荣  
胡锦涛总书记要求高等学校"大力推进优秀文化传承创新",这对高等学校的发展和学术的研究,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传承创新"在此具有内在的统一性:传承包含创新,创新基于传承,二者互渗互融,表现为统一过程的两个方面。文化的发展不仅以不同时代的实践过程为其背景,而且同时展开为一个历史延续的过程。文化的创新,总是离不开以往的历史积累。继承、总结以往的优秀文化成果,则是形成新的文化成果的必要条件之一。以传统的继
[期刊]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  [作者] 黄晓勇  
我们理解的传统文化,是指相对于近现代的乃至当代的文化而言,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和发展的、保留在每一个民族的精神和物质财富中最具有稳定形态的精神意蕴和具象的符号形式。我们在这里谈到中国的传统文化和韩国的传统文化以及中韩传统文化之间的交流和关联,是因为无论哪个国家和民族的传统文化,都是在某些主流中不断注入支流,经长期的、多元的和历史的发展
关键词: 中韩两国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冯刚  
行业特色高校是高等教育的一支重要力量。当国家的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之后,要从文化这个视角来思考发展,更加重视文化软实力建设。高校发展到一定层次后,也要进入到关注文化这个境界。在全国上下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大力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之际,北京高科大学联盟文化论坛关心高校发展的"特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王寒松  
胡锦涛总书记日前在清华大学百年校庆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指出必须把提高质量始终贯穿到高等学校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创新的各项工作之中;建设若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俞吾金  
胡锦涛总书记明确要求"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必须大力推进文化传承创新"。这一思想不但对正确理解并处理现代化与传统文化的关系来说意义重大,而且对中国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也具有长远的指导意义,它必将激励高教工作者对文化传承创新由自发走向更加自觉。重视历史经验在"文化传承"这四个字上,凝聚着胡锦涛总书记对以往的历史经验的总结。众所周知,19世纪60、70年代,当黑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2012年5月11~12日,中国文化产业发展与创新学术研讨会暨浙江文化传承与创新学术研讨会在杭州玉皇山庄顺利召开,此次会议由浙江工商大学杂志社主办,来自全国多所高校的专家学者、本校部分教师、研究生代表等济济一堂,共享文化盛宴。自从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加快发展文化
[期刊] 图书馆论坛  [作者] 杨九龙  贺秉花  尹莉  
轩辕黄帝荆山铸鼎,标志“肇立华夏”。荆山原在秦汉时期称中华原,北周时期置中华郡,由此也被喻为中华民族的“破晓之地”。建于荆山原的中华郡文化旅游景区创新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利用,通过文化设施建设、文化品牌打造、文化保护传承等,为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提供了实践支撑,而“三大融合”“三让情怀”“三学并举”的创新实践是新时期文旅融合发展的独特探索。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周自波  
远程教育理论的发展伴随着信息技术的进步和教育实践的丰富。本文在现有纷杂的远程教育理论体系基础上,以一种新的视角分别从远程教育的发生与发展、形态与特征、系统与结构、过程与属性四个维度,对远程教育理论的传承与发展脉络进行了归纳和梳理。特别重点介绍了我国学者丁兴富、陈丽等人对远程教育的理论贡献,并将其纳入远程教育理论体系框架。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王姣娥  陈娱  戴特奇  杜方叶  郭建科  黄洁  焦敬娟  李涛  刘承良  马亮  王磊  宗会明  
交通地理学是经济地理学的重要分支学科。经过60多年的建设,我国交通地理学已经形成一门体系相对较为完善的学科,21世纪以来,在学科理论建设、新方法与新技术探索、交通发展模式与规律总结、交通系统与区域发展等领域开展了一系列研究,取得了显著的进展;国家发展需求带动学科发展是交通地理学的学科特色;为加强与国际前沿接轨,学科发展的计量化、国际化和"以人为本"导向增强,与地理学其他分支学科及交通规划、网络科学、环境科学、旅游科学等学科交叉性得到强化,新数据、新技术与新方法的应用取得突破。随着"一带一路"倡议以及交通强国战略的提出,未来我国交通地理学的发展将重点包括:(1)面向全球的跨境互联互通地理研究;(2)面向高质量发展的综合立体交通网络研究;(3)面向新发展格局的物流与供应链地理研究;(4)面向人民满意的城乡交通可持续发展研究;(5)面向学科前沿的交通地理学理论创新研究;(6)面向人工智能的交通与信息技术交叉集成研究。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施小光  
2011年5月26日,清华大学教育研究院举办了"大学:文化传承与创新"座谈会,国内十余名教育研究领域的著名学者、专家应邀出席。座谈会上,与会专家从多个角度解读和学习了胡锦涛总书记在清华建校百年庆祝大会上的讲话,并就大学与文化的关系、现代大学制度、一流大学建设等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重要理论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编辑部特将发言辑成,以飨读者。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张岂之  
要落实胡锦涛总书记关于大学文化传承创新的重要论述,就需要重新审视和研究高等教育的使命,在理论上弄清文化传承创新与高等教育的关系,并在此基础上理清大学文化传承创新怎样构建等问题。作为世界上没有中断过的伟大民族文化,中国的历史就是一部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史。从西周的"周虽旧邦,其命维新",到辛亥革命的推翻帝制走向共和,到新民主主义革
[期刊] 高等农业教育  [作者] 彭斌  周吉林  高江勇  
林业高校在传承创新生态文化方面具有三个特点和优势:林业高校的生态文化身份由大学和社会共同创造,具有广泛的社会认同性;林业高校以追求人和自然和谐为价值取向的大学精神,具有高度的文化自觉性;林业高校在生态研究方面具有学科、师资、设备等优势,具有传承创新文化的持续性。林业高校需要在提供思想和价值引领的同时,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的过程中传承创新生态文化。
[期刊] 图书馆杂志  [作者] 刘仲林  
[期刊] 高等农业教育  [作者] 洪振涛  
文化传承创新是大学与生俱来的基本职能,是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内在要求,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赋予大学的特殊使命。大学要担负起文化传承创新的使命,必须履行文化育人职责,重塑大学精神,精心培育文化人才,繁荣发展大学文化,将大学打造成育人的高地和文化的高地;同时要走出课堂、走出校园,积极参与社会文化建设,引领社会发展进步,推动文化繁荣发展,促进文化交流融合,充分发挥文化引领风尚、教育人民、服务社会、推动发展的作用。
[期刊] 高等农业教育  [作者] 朱伟华  
文化传承创新被作为高校职能而明确提出,是对高校功能的拓展与完善,是高校职能趋于成熟的重要标志。立足高校文化传承创新功能的提出背景及时代意义,分析高校目前在文化传承创新方面遇到的困难,继而从重视人文科学建设、注重自身文化建设等方面提出高校加强自身文化传承创新职能的着力点。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