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127)
- 2023(9833)
- 2022(8175)
- 2021(7308)
- 2020(5790)
- 2019(12806)
- 2018(12621)
- 2017(22778)
- 2016(12358)
- 2015(13919)
- 2014(13582)
- 2013(13008)
- 2012(12400)
- 2011(11358)
- 2010(11647)
- 2009(10657)
- 2008(10488)
- 2007(9664)
- 2006(8678)
- 2005(8017)
- 学科
- 济(51700)
- 经济(51653)
- 业(37535)
- 管理(36292)
- 企(31376)
- 企业(31376)
- 中国(21148)
- 地方(19161)
- 技术(17562)
- 业经(15705)
- 农(15523)
- 方法(13143)
- 技术管理(12787)
- 农业(11044)
- 教育(10717)
- 银(10672)
- 银行(10657)
- 地方经济(10545)
- 行(10448)
- 发(10354)
- 融(10336)
- 金融(10335)
- 理论(10288)
- 制(9814)
- 财(9378)
- 数学(9329)
- 数学方法(9227)
- 和(8757)
- 学(8740)
- 产业(8727)
- 机构
- 学院(169186)
- 大学(169145)
- 济(68183)
- 经济(66645)
- 管理(62722)
- 研究(62027)
- 理学(52408)
- 理学院(51706)
- 管理学(50838)
- 管理学院(50488)
- 中国(46379)
- 京(37053)
- 科学(35853)
- 财(31027)
- 所(30388)
- 江(28756)
- 中心(27668)
- 范(27243)
- 研究所(27048)
- 师范(27038)
- 农(25266)
- 北京(24251)
- 州(23426)
- 财经(23265)
- 院(22910)
- 业大(21470)
- 师范大学(21347)
- 经(20960)
- 经济学(19887)
- 技术(19454)
- 基金
- 项目(106919)
- 科学(85622)
- 研究(85415)
- 基金(73182)
- 家(62129)
- 国家(61419)
- 社会(54619)
- 科学基金(53389)
- 社会科(51696)
- 社会科学(51685)
- 省(46004)
- 教育(39985)
- 基金项目(38401)
- 划(37425)
- 编号(35379)
- 自然(30738)
- 成果(30224)
- 自然科(30077)
- 自然科学(30071)
- 发(29833)
- 自然科学基金(29535)
- 创(28878)
- 资助(27488)
- 课题(26982)
- 创新(25755)
- 发展(24711)
- 重点(24447)
- 展(24253)
- 部(22491)
- 年(22310)
共检索到28620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王寒松
胡锦涛总书记日前在清华大学百年校庆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指出必须把提高质量始终贯穿到高等学校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创新的各项工作之中;建设若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郑南宁
一所大学的教育教学改革是一个厚积薄发的过程,其背后往往蕴含着这所大学长期形成的文化、思想和学术的积淀。大学要实现卓越的教育教学,一定要坚持自身的育人特色,传承和创新大学文化,并将其融入到人才培养中,丰富教育的内涵与质量,才能在自身发展和育人过程中,为社会公众评价这所大学的人才培养质量留下传奇的"故
[期刊] 改革
[作者]
蔡昉
上海三联书店结集出版的《制度、技术与中国农业发展》一书,是林毅夫博士近年在农业的制度与技术变迁领域辛勤研究的成果。其中包含的10篇论文在将现代发展经济学研究方法与中国经济发展和改革经验相结合方面,作出了可喜的探索。经过几十年的演进,西方发展经济学在制度与技术变迁方面已经形成了一套比较完整的方法论和理论假说。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杨国荣
胡锦涛总书记要求高等学校"大力推进优秀文化传承创新",这对高等学校的发展和学术的研究,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传承创新"在此具有内在的统一性:传承包含创新,创新基于传承,二者互渗互融,表现为统一过程的两个方面。文化的发展不仅以不同时代的实践过程为其背景,而且同时展开为一个历史延续的过程。文化的创新,总是离不开以往的历史积累。继承、总结以往的优秀文化成果,则是形成新的文化成果的必要条件之一。以传统的继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齐丹丹 高歌
网络直播通过广泛传播渠道、互动的特性以及创新的形式赋能非遗产业发展,对于助力社会经济发展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都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构建网络直播促进非遗产业发展水平的评价指标体系,对非遗产业发展水平进行回归分析,研究表明:网络直播对非遗产业的发展起到了比较显著的正向作用。同时,对不同区域的非遗产业发展情况进行实证分析,发现东部和中部地区网络直播对非遗产业的发展大于西部地区。此外,交通设施、经济发展水平等因素也对不同区域的非遗产业发展起到了差异性影响。基于此,应充分发挥政府在网络直播中对非遗产业发展中的总体协调功能,企业应打造平台特色、突破流量困境,平台应规范主播直播行为、孵化非遗产品明星与非遗产品带货IP。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张帆 张欣
在乡村振兴背景下,为了进一步推动乡村文化事业发展,需要从实际出发,根据乡村所具备的独特资源开展振兴事业。乡村音乐具有其存在的价值与意义,经历了几千年的流传与发展,乡村音乐已经具备了现代的形式,在发展过程中融入了新时代的内容。在乡村振兴背景下,要想把我国农村建设成为现代意义上的社会主义新农村,需要挖掘农村的潜在资源,继承和发扬好乡村音乐,借助乡村音乐中特有的文化传统和乡土情怀凝聚人心,促使人民群众齐心协力,共同加入到新农村建设的过程中来,有利于进一步激发经济发展活力,推动乡村振兴战略目标的实现。
关键词:
乡村音乐 文化传承与创新 乡村振兴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纪宝成
(一)胡锦涛总书记在清华大学建校100周年庆祝大会上的重要讲话,内容丰富,含义深刻,高瞻远瞩。讲话紧扣高等教育的发展趋势和高等学校的办学规律,具有很强的理论指导作用和现实针对性,是党和国家关于高等学校改革发展大政方针的丰富和深化,是科学发展观在高等教育领
[期刊] 高等农业教育
[作者]
朱伟华
文化传承创新被作为高校职能而明确提出,是对高校功能的拓展与完善,是高校职能趋于成熟的重要标志。立足高校文化传承创新功能的提出背景及时代意义,分析高校目前在文化传承创新方面遇到的困难,继而从重视人文科学建设、注重自身文化建设等方面提出高校加强自身文化传承创新职能的着力点。
关键词:
高校 文化传承创新 职能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柳振万
在社会主义高等教育事业发展过程中,高校党的建设与大学文化的建设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高校党建在办学指导思想、大学物质文化、精神文化、行为文化、制度文化等方面的建设都起着不可替代的主导作用,能够确保大学文化建设的正确方向及顺利开展。加强党的思想建设,能够为大学文化铸就灵魂;加强党的作风建设,能够为大学文化
[期刊] 当代经济研究
[作者]
王胜利 白暴力
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面对中国经济新常态的发展状况,坚持以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基本理论为基础,逐步构建了包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创新发展理念论、经济创新发展动力论、经济创新发展主体论、经济创新发展产业新体系论和经济创新发展制度论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创新发展理论体系,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理论。
关键词:
创新发展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政治经济学
[期刊] 当代经济研究
[作者]
王胜利 白暴力
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面对中国经济新常态的发展状况,坚持以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基本理论为基础,逐步构建了包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创新发展理念论、经济创新发展动力论、经济创新发展主体论、经济创新发展产业新体系论和经济创新发展制度论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创新发展理论体系,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理论。
关键词:
创新发展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政治经济学
[期刊]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
[作者]
黄晓勇
我们理解的传统文化,是指相对于近现代的乃至当代的文化而言,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和发展的、保留在每一个民族的精神和物质财富中最具有稳定形态的精神意蕴和具象的符号形式。我们在这里谈到中国的传统文化和韩国的传统文化以及中韩传统文化之间的交流和关联,是因为无论哪个国家和民族的传统文化,都是在某些主流中不断注入支流,经长期的、多元的和历史的发展
关键词:
中韩两国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冯刚
行业特色高校是高等教育的一支重要力量。当国家的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之后,要从文化这个视角来思考发展,更加重视文化软实力建设。高校发展到一定层次后,也要进入到关注文化这个境界。在全国上下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大力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之际,北京高科大学联盟文化论坛关心高校发展的"特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施小光
2011年5月26日,清华大学教育研究院举办了"大学:文化传承与创新"座谈会,国内十余名教育研究领域的著名学者、专家应邀出席。座谈会上,与会专家从多个角度解读和学习了胡锦涛总书记在清华建校百年庆祝大会上的讲话,并就大学与文化的关系、现代大学制度、一流大学建设等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重要理论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编辑部特将发言辑成,以飨读者。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叶冲 李化树
新常态既是我国建设地方高水平大学必须面对的客观形势,也是确立全面深化综合改革的治校新理念。地方高水平大学应当认识新常态,树立服务地方、特色发展、育人为本、开放办学的科学理念;立足经济新常态,立足区位地域特色和大学办学实际,切实明确大学发展定位,以适应新常态;坚持以质量为核心,以市场为导向,以创新为驱动,精心选择改革路径,引领新常态。
关键词:
新常态 地方高水平大学 创新发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