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100)
- 2023(14828)
- 2022(12777)
- 2021(12142)
- 2020(10136)
- 2019(23438)
- 2018(23234)
- 2017(45593)
- 2016(24628)
- 2015(27869)
- 2014(27549)
- 2013(26673)
- 2012(24019)
- 2011(21303)
- 2010(21229)
- 2009(19854)
- 2008(19317)
- 2007(16925)
- 2006(14713)
- 2005(13059)
- 学科
- 济(93602)
- 经济(93495)
- 管理(74007)
- 业(70434)
- 企(64744)
- 企业(64744)
- 方法(47098)
- 数学(40128)
- 数学方法(39418)
- 财(26715)
- 业经(24084)
- 制(23418)
- 中国(23221)
- 农(22735)
- 银(21510)
- 银行(21363)
- 行(19934)
- 务(19552)
- 财务(19472)
- 财务管理(19441)
- 学(19030)
- 理论(18804)
- 企业财务(18523)
- 地方(16628)
- 和(16084)
- 贸(15688)
- 贸易(15673)
- 融(15645)
- 金融(15641)
- 易(15110)
- 机构
- 学院(337303)
- 大学(337032)
- 管理(137445)
- 济(127090)
- 经济(124118)
- 理学(119117)
- 理学院(117893)
- 管理学(115587)
- 管理学院(114990)
- 研究(103397)
- 中国(83320)
- 京(71239)
- 科学(64086)
- 财(61248)
- 所(50333)
- 财经(49423)
- 农(48865)
- 江(48443)
- 中心(48336)
- 业大(47910)
- 研究所(45741)
- 经(44857)
- 北京(44843)
- 范(44268)
- 师范(43903)
- 州(40595)
- 农业(38295)
- 院(37730)
- 经济学(37344)
- 财经大学(37095)
- 基金
- 项目(230099)
- 科学(181142)
- 研究(170177)
- 基金(166346)
- 家(143240)
- 国家(142009)
- 科学基金(123496)
- 社会(106008)
- 社会科(100396)
- 社会科学(100368)
- 省(90183)
- 基金项目(87948)
- 自然(81020)
- 教育(80008)
- 自然科(79154)
- 自然科学(79139)
- 自然科学基金(77691)
- 划(75632)
- 编号(71302)
- 资助(69367)
- 成果(57596)
- 重点(51062)
- 部(50420)
- 课题(48218)
- 创(48076)
- 发(47248)
- 项目编号(44986)
- 创新(44586)
- 科研(44024)
- 教育部(43948)
- 期刊
- 济(137596)
- 经济(137596)
- 研究(99257)
- 中国(61066)
- 管理(51308)
- 学报(50289)
- 财(48830)
- 科学(46798)
- 农(43982)
- 教育(41145)
- 大学(38775)
- 融(38502)
- 金融(38502)
- 学学(36439)
- 技术(29846)
- 农业(29572)
- 财经(24147)
- 业经(24062)
- 经济研究(22054)
- 经(20375)
- 图书(18242)
- 理论(17022)
- 问题(17000)
- 技术经济(15866)
- 实践(15711)
- 践(15711)
- 业(15551)
- 版(15526)
- 科技(15526)
- 商业(15508)
共检索到48996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王力 赵蕊
本文从文化价值模式角度来研究国有商业银行的公司治理问题。通过对公司治理和文化两者概念、内涵以及相互关系的分析,引入霍夫斯泰德五维度文化模型所提供的研究方法,来比较中外在不同文化价值模式下公司治理模式的差异和特点。在此基础上,具体剖析我国传统文化价值模式的特征及对国有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的影响机制,最后得出研究结论并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关键词:
文化价值模式 国有商业银行 公司治理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刘向前
公司治理模式是与一定的经济和金融体制、法律制度、文化背景以及发展历史相适应的产物,并且需要根据经济环境和法律以及文化背景的变化不断地进行调整。因此,构建我国国有商业银行的公司治理模式时,不能照搬其他国家现有的治理模式,而应结合我国的具体情况,特别是国有商业银行的特殊经济功能以及国有股一股独大的局面短期内无法改变的现实。因此,现阶段国有商业银行公司治理模式应选择以内部治理为主、外部治理为辅的混合模式。
关键词:
公司治理模式 治理结构 治理机制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林松
公司治理改革是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改革中最重要的环节,只有健全的公司治理结构和良好的治理机制才是提高和保持商业银行良好经营绩效、防范金融风险的保障。目前我国国有商业银行公司治理改革已取得一定成效,但仍存在很多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认为:应构建“三权制衡+战略引进+有效激励+充分披露+环境优化”的商业银行公司治理模式。
关键词:
国有商业银行 公司治理 激励约束机制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李金凤
以经济学理论和公司治理理论为依据,在对公司治理的模式进行研究及国际比较的基础上,探索建立适合中国经济制度特征的商业银行治理模式,是一个重要的课题。
关键词:
商业银行 公司治理 利益相关者
[期刊]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宋克勤 杜昱
近几年,国有商业银行在完成股份制改造后市场竞争力不断增强,取得了显著的成就。国有商业银行的特殊性以及极强的外部效应,决定了国有商业银行不再适用传统的"股东至上主义"的治理模式,而是适用利益相关者共同治理模式。本文采用了实证分析的方法,首先对国有商业银行各利益相关者进行了有效的识别并计算了权重;其次通过建立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得出了各利益相关者变量与银行绩效的关系,并且根据运行结果对国有商业银行利益相关者共同治理模式的现状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
国有商业银行 利益相关者 共同治理模式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王轶昕 程索奥
当前国有商业银行的治理结构已经不能满足日益激烈的同业竞争需要,深化和加快治理结构改革是国有商业银行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发现和扩展新的利润增长点的重要工作之一。本文从商业银行治理结构理论入手,分析国有商业银行治理结构的现状和问题,旨在结合在利率市场化进程加快以及人民币国际化背景下国有商业银行参与市场竞争的需要,提出建立与未来商业银行盈利模式相适应的新型多元化治理结构的政策建议。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张迎新 杨素珍
公司治理起因于产权的分离,治理的功能是权、责、利的分配,治理模式有效率的前提是剩余索取权与剩余控制权的对称分布。“股东至上主义”逻辑和利益相关者理论作为公司治理的思想源流,分别导致了两种不同的治理模式:股东单边治理模式和利益相关者共同治理模式。比较分析这两种模式,我国商业银行应当选择利益相关者共同治理模式。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郝际贵
中国上市公司股权分置改革后面临的主要治理问题是,如何解决股权分散后,有效监督公司经理人员的经营行为。商业银行代理模式是解决这一问题的较好方案。
关键词:
股权分置 公司治理 商业银行代理模式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刘士谦
本文在简要介绍当前西方发达国家公司治理的两大主要派系及其发展趋势的基础上,重点分析了我国国有商业银行公司治理存在的问题以及与国际成熟的公司治理水平尤其是巴塞尔银行监管协议关于银行公司治理框架的要求之间的差距,并提出完善我国国有商业银行公司治理水平的相应措施。
关键词:
国有商业银行 公司治理 银行监管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张伟 曹洪军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霍翠凤 杨萌
建立良好的公司治理结构是一个国家及其企业树立市场信心、吸引更多投资的重要手段。现代商业银行作为资金运营的企业特别是投融资的中介,其公司治理科学与否、运行是否有效,是商业银行构造合理的内部制衡机制和有效的内控制度,进而强化外部监管和信息披露,建立完善的产权制度的关键。本文在借鉴国外具有代表性的商业银行公司治理模式的基础上,提出了所有权分散化、推行问责制、完善信息披露制度、完善激励机制、加强风险防范及通过上市完善公司治理等进一步优化我国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的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
商业银行 公司治理 外部监控 股权多元化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吴文俊
借鉴国外公司治理模式,结合我国实际情况及银行本身的特点,提出我国商业银行公司治理应走共同治理并着重强调债权人利益的模式;同时提出公司治理和公司财务监控密不可分,商业银行应以公司治理为依托发展,多方监控主体并存,以内部监控为主的财务监控体系,全面实现公司治理的最终目的。
关键词:
公司治理模式 债权人 财务监控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李军
良好的公司治理是企业稳定运行和健康发展的基础,公司治理评价则是企业所有者衡量和检验公司治理水平的准则。诸多研究成果已经表明,良好的公司治理可以提高企业的经营业绩,投资者也愿意为良好的公司治理支付相对高的溢价。因此,公司治理水平的高低既是衡量资本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