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814)
- 2023(17042)
- 2022(14733)
- 2021(13759)
- 2020(11534)
- 2019(26383)
- 2018(26163)
- 2017(50621)
- 2016(27304)
- 2015(30950)
- 2014(30756)
- 2013(30139)
- 2012(27304)
- 2011(24245)
- 2010(24266)
- 2009(21945)
- 2008(21216)
- 2007(18331)
- 2006(15633)
- 2005(13175)
- 学科
- 济(107627)
- 经济(107517)
- 管理(78543)
- 业(74845)
- 企(61972)
- 企业(61972)
- 方法(52723)
- 数学(45146)
- 数学方法(44362)
- 农(29131)
- 中国(27636)
- 业经(25897)
- 财(25126)
- 学(23081)
- 地方(22485)
- 理论(20559)
- 农业(19313)
- 环境(18631)
- 贸(18369)
- 贸易(18358)
- 和(18339)
- 制(18316)
- 技术(17965)
- 易(17816)
- 务(16176)
- 财务(16087)
- 财务管理(16048)
- 划(15629)
- 企业财务(15111)
- 产业(15011)
- 机构
- 学院(378913)
- 大学(377252)
- 管理(153085)
- 济(145380)
- 经济(142048)
- 理学(133884)
- 理学院(132441)
- 管理学(129698)
- 管理学院(129008)
- 研究(119234)
- 中国(87106)
- 京(79345)
- 科学(75908)
- 财(64248)
- 农(58146)
- 所(57770)
- 业大(57435)
- 中心(55609)
- 江(53937)
- 研究所(53124)
- 财经(52581)
- 范(50737)
- 师范(50253)
- 北京(49421)
- 经(47893)
- 农业(45434)
- 州(44516)
- 院(44210)
- 经济学(43216)
- 技术(41717)
- 基金
- 项目(269749)
- 科学(212590)
- 研究(198189)
- 基金(194492)
- 家(168920)
- 国家(167505)
- 科学基金(145129)
- 社会(124029)
- 社会科(117509)
- 社会科学(117477)
- 省(106694)
- 基金项目(103031)
- 自然(94619)
- 自然科(92383)
- 自然科学(92364)
- 教育(92205)
- 自然科学基金(90652)
- 划(89171)
- 编号(82027)
- 资助(79884)
- 成果(65306)
- 重点(60243)
- 部(58494)
- 发(57661)
- 创(56390)
- 课题(56015)
- 创新(52428)
- 科研(51211)
- 国家社会(50593)
- 项目编号(50549)
- 期刊
- 济(151949)
- 经济(151949)
- 研究(102831)
- 中国(68464)
- 学报(59354)
- 管理(55108)
- 科学(54177)
- 农(52100)
- 财(48246)
- 大学(45680)
- 教育(45485)
- 学学(42775)
- 农业(36654)
- 技术(36034)
- 业经(27259)
- 融(26540)
- 金融(26540)
- 财经(24363)
- 经济研究(24329)
- 图书(23416)
- 经(20943)
- 问题(19670)
- 业(19066)
- 科技(18753)
- 技术经济(18126)
- 版(18054)
- 统计(17793)
- 商业(17224)
- 理论(17139)
- 资源(16894)
共检索到53028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何里文 马瑜彬
文化产业生态系统是一个"文化-技术-经济"相结合共创复合价值的系统过程,如何在兼顾优秀地方与民族特色文化资源保护传承和合理开发利用的前提下,推动形成产业优势互补、创新融合、品效兼顾、联动发展的生态系统协同体系,是当代重要的文化产业建设命题。因此,本文对现有文化产业生态系统的概念和形成机制进行文献梳理,对服务主导逻辑的内涵进行分析,基于服务主导逻辑的视角,构建特色文化产业生态系统运行机制模型及形成机理模型,以期为其产业发展提供启示。
[期刊]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
[作者]
周青 姚景辉 杨伟
【目的/意义】"互联网+"使企业创新生态系统的内外部环境发生巨大变化,催生出多样化的价值共创模式。【设计/方法】基于服务主导逻辑,分析归纳出"互联网+"对企业创新生态系统价值共创的影响,从发起主体、核心能力、价值主张、推进机制和价值实现五个维度归纳总结出三种价值共创模式,即机构引导型、社群推动型和机构-社群协同型,并以多点公司、虎扑社区和微信小程序为例进行典型案例分析。【结论/发现】"互联网+"企业创新生态系统的价值共创须以共同的价值目标为出发点、以人性为着眼点、以创新为支撑、以服务为主线,致力于价值共创的可持续发展。
[期刊] 国际商务研究
[作者]
吴国新 余宇新
本文通过对国内外相关研究文献的梳理,发现从生态系统视角,采用ACM方法,研究服务外包产业发展的文献比较欠缺;文章在对服务外包理论基础、服务外包产业发展、ACM方法的应用和生态系统视角的研究4个方面综述的基础上,系统阐述了服务外包生态系统的主要观点,并从研究内容、研究视角和研究方法等方面进行评价;最后对研究前景进行展望。
关键词:
服务外包 生态系统 基于主体可计算模型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张海涛 闫奕文 冷晓彦
通过对信息生态学的分析,介绍了企业信息生态系统的内涵,并构建了企业信息生态系统逻辑模型,重点对企业信息生态系统的运行机制进行分析,最后构建了运行机制间的总体关系图。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焦雯珺 闵庆文 李文华 Anthony M.FULLER
生态足迹(EF)自提出以来得到了世界各国学者的广泛关注。然而,核算内容的不完整导致其无法全面衡量人类活动对生态系统造成的各种影响。本文完善了基于生态系统服务的生态足迹(ESEF)概念与通用模型,并拓展出基于资源供给和废弃物吸纳两大类服务的足迹模型。案例研究则利用基于废弃物吸纳的足迹模型,对太湖流域上游常州市和湖州市水污染物排放的环境影响进行评估。研究表明,就水污染物吸纳而言,当地水环境处于不可持续状态;氮磷营养盐的累积对当地水环境造成的压力远远大于有机物。这些信息能够为当地水环境管理政策的制定提供参考。ESEF概念的提出与模型的建立,有助于实现足迹方法对人类活动影响的全面衡量,并推动足迹理论的...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卢小丽
由于传统Wackernagel and Rees生态足迹模型仅研究人类对资源的需求和生态系统供给的生物生产能力之间的差距,忽略了生态系统的其它功能,无法体现生态系统的整体性。本文以传统生态足迹模型为基础,引入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理论,提出了基于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的生态足迹模型。该模型以生态生产性土地的生态服务功能价值评估为基础,改进传统生态足迹模型中均衡因子和产量因子的计算方法。采用生物生产性土地的综合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价值当量因子计量生态足迹模型中的均衡因子,采用生态系统单元的单位面积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与全国该生态系统单元的平均价值的比值表示产量因子。改进后的生态足迹模型既反映了区域人类...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郭莉 苏敬勤 徐大伟
对中国产业生态系统演化机制的研究是生态工业领域的一项探索性工作。本文运用自组织理论中的哈肯模型,建立产业生态系统演化方程,以北京、上海等21个省市为样本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反映环境科技进步的环保生产率是产业生态系统演化的序参量,从自组织理论角度增强了生态工业主要依靠技术创新这一结论的可信性和说服力。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韩少杰 苏敬勤
企业开放式创新范式与创新生态系统的融合推动了企业中心型开放式创新生态系统成为理论研究和产业发展的新趋势。本文采用探索性多案例研究方法,选取大机车主导的机车创新生态圈、瓦轴集团主导的轴承创新生态圈、三一重工主导的工程机械创新生态圈为案例研究对象,探讨企业中心型开放式创新生态系统的构建逻辑类型及形成机理。研究发现,企业中心型开放式创新生态系统的构建逻辑包括机会构建逻辑、杠杆构建逻辑和定位构建逻辑,其“组织目标→核心发展路径→战略行动方式”的过程机理如下:机会构建逻辑存在“识别机会实现市场抢占→快速行动→以实现目标为导向的即兴行为”的过程机理;杠杆构建逻辑存在“确定并利用优势资源实现转型升级→构建优势资源和互补资源的组合→搜集并补充互补资源”的过程机理;定位构建逻辑存在“明确企业定位实现差异发展→满足用户需求为宗旨→拼凑可行资源协同响应”的过程机理。三类构建逻辑的组织目标具有与竞争对手的差异性,核心发展路径具有重视外部资源的外向性,战略行动方式具有实现自身和外部资源同时利用的联合性。而三类构建逻辑的形成受到来自于外部和内部情境6个层面14种不同构建动因组合的影响。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陈蓉 叶春森 梁昌勇
云计算通过互联网提供计算资源与服务,改变了IT价值系统的构成要素、结构和规则,促进了服务导向的IT服务价值系统形成。云计算在改变原有信息网络技术的服务成分和交付模式的基础上,提高了传统服务要素在使用中产生附加值的创造效率,推动了互联网服务创新架构演化,创造了终端使用中的节能、绿色与交互等服务消费需求;这些服务价值逻辑主导了由发现、创造、转移和创新构成的云计算价值系统。
关键词:
服务价值 云计算 价值系统 网络创新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谷留锋
科技金融综合服务平台是我国科技金融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它符合创新过程和合作过程复杂性的本质。科技金融平台实质上是一个平台生态系统,它既具备多边市场的一般特征,又有科技金融产业的特殊性。作为系统中介,数据是科技金融服务平台的基础和核心,而数据的缺失也是目前我国绝大多数科技金融服务平台服务效率低下的症结和生态化发展的瓶颈所在。平台应在多边市场中逐步沉淀业务数据,在此基础上运用前沿的金融科技手段,丰富数据化产品和服务,实现平台的生态化发展。
关键词:
科技金融服务平台 平台生态系统 多边市场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张文龙 余锦龙
仿照自然生态系统,依照企业在产业生态系统中功能的异质性,可以将其分为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等不同构件。产业生态系统也由低级逐渐发展变化到高级、由简单逐渐发展变化到复杂的持续而有序的演替与进化过程,而且不同阶段的资源能源利用率和废弃物排放情况也不一样。本文基于产业代谢理论,对产业生态系统物质和能量流动进行原理刻画和数量建模,优化耦合和综合调整产业生态系统中的不同部门和不同环节,并提出微观系统企业层面大力推动实施清洁生产、中观系统产业层面大力发展高效生态产业以及宏观系统制度层面进行外部性内在化的制度创新等物质和能量流动管理的对策建议。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孙金花 苟晓朦 杜姣
高校在区域创新生态系统中为核心组织,是原始知识与技术创造的源泉,并提供多样化的知识转移机制。基于如何让以高校为主导的创新生态系统在区域性发展视角下发挥协同作用与实现可持续发展这一重要议题,构建基于生态学视角的、高校为主导的创新生态系统协同演进的Lokata-Volterra(LV)模型,通过数理分析探讨创新生态系统中各类种群之间的协同演变规律;并以重庆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重庆市北碚国家大学科技园等高校为主导的创新生态系统为研究对象,融合Logistic模型对创新生态系统的动态演化进行实例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以高校为主导的创新生态系统需要主动链接内外部资源,与平台实现生态系统内部主体多样性,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与协同演变。
[期刊] 预测
[作者]
陈姝 王正斌
顾客抱怨一直是理论界和实务界积极探讨的焦点问题。随着商品主导逻辑向服务主导逻辑转变,顾客抱怨行为方式也在发生着变化。本文以营销逻辑发展为背景,梳理和评介了国外经典的顾客抱怨模型,并就两大逻辑下顾客抱怨模型进行比较分析,在此基础上,归纳总结了顾客抱怨模型的特征,并且探讨了模型的演进,最后对顾客抱怨模型未来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王晓敏 胡兵 凌礼
基于服务主导逻辑,提出服务质量评价包括物理环境、专业服务及核心利益3个维度,而服务态度和行为属于共同性要素,可将顾客参与作为影响服务质量评价的前置变量,间接分析共同性要素的影响作用。最终,以展览服务为例,构建了展览服务质量评价模型,并进行了实证分析。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王晓敏 胡兵 凌礼
基于服务主导逻辑,提出服务质量评价包括物理环境、专业服务及核心利益3个维度,而服务态度和行为属于共同性要素,可将顾客参与作为影响服务质量评价的前置变量,间接分析共同性要素的影响作用。最终,以展览服务为例,构建了展览服务质量评价模型,并进行了实证分析。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