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551)
2023(13446)
2022(11327)
2021(10085)
2020(8210)
2019(18651)
2018(18017)
2017(35594)
2016(18743)
2015(20863)
2014(20998)
2013(21235)
2012(20503)
2011(18806)
2010(19217)
2009(17758)
2008(17434)
2007(15362)
2006(14077)
2005(13222)
作者
(55353)
(46226)
(46048)
(43684)
(29817)
(22139)
(20919)
(17761)
(17702)
(16564)
(16058)
(15478)
(14922)
(14920)
(14583)
(14370)
(13502)
(13275)
(13246)
(12822)
(11728)
(11277)
(11272)
(10710)
(10446)
(10403)
(10194)
(9973)
(9467)
(8963)
学科
(113154)
经济(113059)
管理(48259)
(46988)
方法(39756)
(34978)
企业(34978)
数学(34567)
数学方法(34369)
地方(32538)
中国(31438)
(26494)
业经(23135)
农业(19032)
(18768)
地方经济(18737)
(18342)
(15969)
(15896)
贸易(15882)
环境(15655)
(15587)
金融(15584)
(15368)
(15137)
产业(14788)
(14356)
银行(14337)
(13949)
(13459)
机构
学院(280481)
大学(279416)
(132818)
经济(130296)
研究(106327)
管理(103149)
理学(87541)
理学院(86403)
管理学(85265)
管理学院(84705)
中国(80064)
(60513)
科学(60392)
(58060)
(53521)
研究所(47922)
中心(46697)
财经(45545)
(43682)
经济学(43326)
(42875)
(41277)
(39322)
师范(39008)
北京(38869)
经济学院(38848)
(38464)
业大(35860)
(35101)
财经大学(33551)
基金
项目(180771)
科学(144394)
研究(135134)
基金(132031)
(114005)
国家(113065)
科学基金(97149)
社会(90835)
社会科(86360)
社会科学(86345)
(69837)
基金项目(69429)
教育(60105)
(58777)
自然(58330)
自然科(56952)
自然科学(56943)
自然科学基金(55938)
资助(53381)
编号(52661)
(46284)
成果(43137)
重点(41506)
(40612)
国家社会(38651)
发展(38481)
课题(37977)
(37894)
(37249)
教育部(35241)
期刊
(159122)
经济(159122)
研究(94833)
中国(59848)
(42221)
管理(40205)
(40020)
科学(38280)
学报(38091)
(30364)
金融(30364)
大学(29651)
教育(28717)
学学(27988)
农业(27057)
经济研究(26465)
技术(24512)
业经(24229)
财经(24186)
问题(22302)
(21197)
(16357)
技术经济(15978)
世界(15368)
(14644)
统计(14199)
国际(14160)
商业(13815)
资源(13671)
经济问题(13311)
共检索到44690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王林  顾江  
根据长三角地区14个城市1992~2006年的年度数据,对该地区文化产业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以及文化产业作用于经济增长的机制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显示,即使在当前准入门槛较高的情况下,文化产业的发展对长三角地区的经济增长也产生了显著的促进作用,人力资本存量、资金流入规模等因素影响了文化产业的增长效应。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徐保昌  李佳慧  李秀婷  
在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的背景下,充分发挥国内市场对出口贸易的驱动作用成为推进贸易强国战略的必然前提,因此探究市场整合对出口贸易发展的影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以长三角地区制造业上市企业为研究样本,将国泰安(CSMAR)数据库、中国海关数据库以及中国城市统计年鉴进行数据匹配,考察市场整合与出口贸易发展之间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研究结果表明,市场整合促进了出口增长,并且该促进作用对高行业竞争程度、小规模的民营企业更为明显;而市场需求提升、债务融资规模扩大是市场整合推动出口增长的主要路径。本文不仅为市场整合影响出口贸易发展提供了微观层面的证据,更为完善长三角统一开放的市场体系建设、推进充分开放的全国统一大市场提供了决策参考。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高山   夏帅   陈阳   笪远瑶  
基于“一价法”和2010—2020年长三角地区41个地级市8种商品的相对价格数据,构建“商品-城市-时间”维度的市场整合指标,结合各地级市的经济增长目标,通过构建固定效应模型识别地方经济增长目标对商品市场整合的影响及机制。研究表明:地方经济增长目标显著驱动了商品市场整合,地方经济增长目标每提高1%,商品市场整合程度将同比提升,该结论在一系列稳健性检验之后仍然成立。机制检验显示:劳动资源错配是地方经济增长目标影响商品市场整合的重要渠道,资本资源错配的渠道效应不显著。异质性及动态分析表明:对于增长目标设定较高、财政分权程度较低、技术差距较小以及距上海港较远的城市,地方经济增长目标对商品市场整合的影响更明显。“新常态”后,地方经济增长目标对商品市场整合的边际激励效应有所提高。当经济增长目标未能如期完成时,地方经济增长目标对商品市场整合的边际激励效应有所下降。研究结论对于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以及实现高质量发展具有深刻的政策启示。
[期刊] 审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吴静  
通过建立模型,对长三角地区服务业的外商直接投资(FDI)与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实证研究。研究表明,长三角地区服务业的FDI对经济增长具有较强的促进作用,但仅凭经济总量的增加不足以进一步吸引服务业外商直接投资,制度的建设与完善才是吸引FDI的关键。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吴福象  刘志彪  
在长三角城市化群落中,城市化率与经济增长之间具有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城市群对经济增长也正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新引擎作用,本文的实证结果支持了这一论断。城市化群落驱动经济增长主要是通过两种机制来实现的:一是当要素在区域间能自由流动时,一些优质要素主动向大城市集聚,而普通要素则选择向小城市集中,结果提高了长三角城市群要素积聚的外部经济性,提高了城市群研发创新的效率,促进了经济增长;二是在要素能自由流动时,城市群内政府通过"蒂伯特选择"机制来实现,即政府为了吸引城市群外的企业和产业,加大了固定资产投资中的更新改造的比例,加大了对城市群内基础设施建设投资的比例,降低了企业交通运输成本,强化了需求关联的循环...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张韬  
阐述了物流业发展与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契合机理,并以长三角地区为研究对象,分析了其一体化发展进程中的物流业发展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最后提出了促进其物流业发展、加快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对策建议。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矫卫红  
为研究区域经济的发展状况,文章利用模型分析法建立地理加权空间经济计量模型,对长三角地区的经济发展情况进行分析,结果证实长三角地区的金融发展总体呈现空间相关性与差异性,长三角地区的初始经济状态与区域经济增长有明显的空间依赖性。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周耿   王宇伟   范从来  
打破区域壁垒,促进要素在更大范围畅通流动,是构建全国统一大市场的前提。通过分析长三角地区的百度迁徙大数据,深入解析数字经济、区域壁垒与要素流动之间的相互作用机制。研究发现,数字经济对要素流动产生了双重直接影响:一方面,随着数字经济的发展,两地间的要素流动量增加,促进了市场统一,体现出连接效应;另一方面,要素更多地从数字经济落后地区流向发达地区,呈现出虹吸效应,阻碍了地区均衡发展。进一步分析指出,区域间的自然、人文和行政壁垒阻碍了数字经济连接效应的发挥,同时人文壁垒加剧了数字鸿沟带来的虹吸效应。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王亚飞  廖甍  王亚菲  
本研究将高铁开通作为一项"准自然实验",基于2005-2017年长三角地区25个地级及以上城市的面板数据,采用倍差法并借助匹配倍差法和安慰剂测试等稳健性检验工具,对高铁开通的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增长效应进行实证检验。研究发现:高铁开通在短期和长期都对沿线城市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增长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将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分解为技术进步和技术效率后发现,高铁开通对农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效应主要表征为对农业技术进步的推动而非对农业技术效率的改善;高铁开通有助于强化城镇化对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促进作用以及产业结构对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反哺作用。在我国高铁建设纵深推进和"乡村振兴战略"全面实施的背景下,应将高铁建设纳入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和促进农业高质量发展的有效手段和政策工具,借助高铁开通的杠杆效应进一步发挥好城镇化、产业结构升级对农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带动作用。
[期刊] 教育与经济  [作者] 宗晓华  王立成  
高等教育资源能否有效地转化为区域的创新优势,是当前经济从高速增长向高质量转型所面临的重要挑战。本文基于2001—2018年长三角地区41个城市的面板数据,通过构建面板双固定效应模型、借助工具变量来探究高等教育资源对城市创新水平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高等教育资源仅对城市技术创新能力有着显著的促进效应,而对城市技术创新效益的提升作用并不明显。分阶段的回归结果进一步显示,高等教育资源向城市创新优势的转化呈现出明显的滞后性和不平衡特征,即更快转化为城市的技术创新能力而非技术创新效益。高等教育资源对城市创新水平的两种影响效应差异预示着,要充分发挥高等教育资源的创新动能,必须进一步加强高等教育与产业需求的耦合衔接,建立高校与城市联动机制,引导区域高等教育资源合理布局。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王全忠  彭长生  
分步扩容是中国城市群稳步发展所采用的惯用范式之一。以长三角城市群的周边城市为视角,阐述周边城市积极融入城市群的内在逻辑,并分析加入城市群所带来的经济增长效应。研究结果发现:样本观测期内,长三角城市的经济增长主要源于要素驱动,而且城市固定资产投资贡献的经济增长主导着长三角城市群的实际经济增长。长三角城市群扩容的加入效应低于预期,加入城市群对周边城市经济增长的拉动效应有限。解析影响周边城市加入城市群时间的原因,发现城市自身经济产出水平和现代交通体系构建是影响城市加入城市群时间的重要参考标准,而趋同的产业结构对加入时间具有负向影响,对未来有待加入城市群的城市来说,需要淡化"一纸文书"效应和期望。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高峰  
由合理竞争导致的分工有利于效率提高,而只有合作才能共赢。文章通过分析长三角地区文化产业各门类的非均衡发展状况,对文化产业的分工与合作进行了深入探讨,以期寻求更好的区域内分工合作途径,为长三角地区文化产业协同发展出谋划策,从而促进整个长三角地区的文化产业发展更趋繁荣。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黎文勇  
文章从高效、稳定、协调、持续、共享五个维度构建指标体系,测算了长三角2010—2017年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并分析其时空特征。研究发现:长三角经济高质量发展指数总体呈现“上升—下降—上升”的变化态势;各城市之间的经济发展水平差异较大,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与城市的行政级别或经济规模存在一定关联;五个维度对总指数的贡献率由高到低依次为持续、高效、共享、协调、稳定;各维度发展指数的空间分布非常不均衡。长三角应重点从体制机制改革创新、提高产业供给体系质量、优化城市功能分工、健全保障制度等方面推动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连俊华  
在经济新常态下,长三角地区经济一直保持稳定增长态势,凭借着独特的区位优势,与世界经济交流日渐频繁,国际贸易的增长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的助推器,然而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了地区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国际贸易与区域经济的收敛性关系研究具有重要意义。以长三角地区国际贸易发展与经济增长收敛性的关系为主线,详细分析了长三角国际贸易对区域经济增长收敛性的影响,对比长三角两省一市的人均生产总值差异变动,阐述了国际贸易与地区经济收敛性的关系,然后进行长三角经济的α-收敛检验,利用Hausrnn检验结果进行绝对β-收敛和条件β-收敛检验,最后根据得出的结论对长三角进行国际贸易提出建议。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钱水土  金娇  
金融是现代经济的血液,是产业发展的助推器,产业集聚区的形成与区域经济的发展自然离不开金融的支持。文章以长江三角洲地区16个地市①2000-2007年的面板数据为基础,对金融结构、产业集聚与区域经济增长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分析表明:产业集聚与区域经济增长存在稳定的正相关关系,存(贷)款集中度和股市融资规模对区域经济增长都具有显著的正向作用,融资结构呈显著的负向作用,而贷款结构的影响并不明显。最后据此提出了简短的政策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