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3653)
2023(19414)
2022(16550)
2021(15376)
2020(12872)
2019(29257)
2018(28955)
2017(55621)
2016(29984)
2015(33664)
2014(33207)
2013(32339)
2012(29937)
2011(26917)
2010(26960)
2009(24491)
2008(23887)
2007(21023)
2006(18370)
2005(16036)
作者
(83852)
(69742)
(69183)
(65705)
(44427)
(33386)
(31527)
(27269)
(26424)
(24754)
(23759)
(23549)
(22152)
(21961)
(21461)
(21246)
(20731)
(20376)
(19928)
(19844)
(17244)
(17045)
(16828)
(16008)
(15625)
(15505)
(15458)
(15408)
(13948)
(13876)
学科
(123900)
经济(123780)
管理(87037)
(85625)
(71925)
企业(71925)
方法(52456)
数学(44006)
数学方法(43386)
中国(35507)
(33984)
业经(30616)
地方(30356)
(28508)
(24855)
技术(23923)
农业(23017)
(21917)
(21917)
贸易(21900)
理论(21740)
(21194)
(20165)
(19463)
银行(19415)
环境(19048)
(18654)
金融(18652)
(18627)
(17725)
机构
学院(416376)
大学(415635)
(167107)
管理(166093)
经济(163510)
理学(143629)
理学院(142015)
管理学(139547)
研究(139421)
管理学院(138758)
中国(103539)
(88528)
科学(85043)
(75002)
(68471)
(64558)
中心(63495)
研究所(62301)
(61956)
业大(60218)
财经(59968)
(57378)
师范(56848)
北京(55873)
(54501)
(51269)
(50403)
农业(50050)
经济学(49602)
师范大学(45795)
基金
项目(285021)
科学(225517)
研究(211652)
基金(205364)
(177917)
国家(176354)
科学基金(152752)
社会(133914)
社会科(126914)
社会科学(126885)
(112900)
基金项目(108832)
教育(98010)
自然(97984)
自然科(95756)
自然科学(95736)
(94097)
自然科学基金(94017)
编号(86909)
资助(83644)
成果(70279)
(63900)
重点(63817)
(62442)
(61930)
课题(60341)
创新(57257)
国家社会(54666)
教育部(53948)
科研(53864)
期刊
(184837)
经济(184837)
研究(122605)
中国(83040)
管理(63764)
学报(61941)
科学(59068)
(58923)
(56232)
教育(53207)
大学(48146)
学学(44931)
农业(41082)
技术(38502)
(36062)
金融(36062)
业经(32576)
经济研究(29140)
财经(28507)
(24563)
问题(23903)
图书(23048)
(22010)
科技(21220)
技术经济(20642)
商业(19633)
现代(18992)
理论(18916)
(18676)
(18231)
共检索到61589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金哲松  陈方  韦苏倢  
自2009年国务院出台《文化产业振兴规划》之后,中国文化产业得以快速发展。但不可忽略的是中国的文化产业与世界文化产业发展强国相比,还存在很多不成熟之处。文章采用比较发展的视角,借助霍夫斯泰德有关文化维度的研究工具,归纳总结各国文化产业创新发展驱动机制与实践发展经验。这些特征既是各国文化产业发展的比较优势,也是值得中国借鉴的有益经验。最后,文章对如何促进中国文化产业发展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喻莎莎  
文章基于2001-2011年东亚的中国、中国香港、日本、韩国、泰国、菲律宾、新加坡、马来西亚、印度等10个主要经济体间的文化制品双边贸易面板数据,检验分析了影响各个不同类型国家(地区)文化经济发展快慢的主要原因。结果表明:出口国较大的经济规模与高水平人均收入可以促进文化贸易与产业的快速发展,国家类似的殖民背景对同类型国家文化贸易具有显著推进作用,文化贸易具有显著远距离偏好性,而新技术的发展对文化贸易并无直接影响。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吴宇军  胡树华  代晓晶  
基于创新型城市建设的整体目标,参照知识竞争力指数及STI指标体系,构建了创新型城市四维评价模型。对全国4个直辖市和15个副省级城市进行对比分析,揭示出创新型城市构建进程中,创新驱动要素的差异性,结论认为,主要有科技创新驱动、产业创新驱动、开放创新驱动、"两型"示范驱动、体制机制创新驱动以及综合创新驱动等六类典型驱动模式。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尼章光  罗心平  李美纵  王美存  郭学红  陈于福  解德宏  陈华蕊  龙亚芹  
通过分析华坪县芒果差异化发展战略条件、发展现状及可行性,提出了华坪县芒果产业差异化发展战略思路、注意问题及发展对策,为华坪芒果产业持续发展提供新的理论依据。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唐松  
区域产业品牌已成为促进产业集聚和产业结构升级的关键要素之一。笔者基于利益主体行为博弈视角对差异化路径下区域产业品牌的发展战略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在市场主导型路径下,各主体在区域产业品牌投入上存在互补性,产业集聚虽然会降低单个企业对区域产业品牌的投入,但却会促进整体企业和政府加大对区域产业品牌的投入,对企业征税税率过高或过低都不利于区域产业品牌的发展;在政府主导型路径下,地方政府在区域产业品牌建设上的效率越高、外部性越大、产业集聚程度越高以及市场需求对区域产业品牌的敏感度越大,则政府建设区域产业品牌的力度越大。因此,各地区应根据自身情况选择不同发展路径建设区域产业品牌。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云南烟草工业差异化发展战略研究"项目组  程永照  王海娟  车科  何建龙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周琳  
在阐释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特征、内涵基础上,对企业创新绩效的提升进行了制度层面和微观层面的深入剖析。分析认为,企业创新绩效低下是制约创新驱动转型的关键因素。提升企业创新绩效的制度安排主要有建立开放、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营造鼓励和支持创新的金融体系,完善知识产权保护制度,激发企业创新驱动力;提高企业创新绩效的微观层面主要是构建适合创新活动特征的能动性管控系统,以保障创新思维真正转化为生产力,真正为企业创造价值。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王玉民  刘海波  靳宗振  梁立赫  
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实施是我国转变经济发展模式、提升产业结构、实现跨越发展的必由之路。本文从驱动对象、驱动方式和驱动力源泉三要素出发,以科技创新和管理创新链条为坐标轴,构建了"四相模型",理清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基本认识问题,提出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策略选择思考和策略选择路径,并对现阶段存在诸多阻碍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实施的难题提出了策略建议。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李庆胜  胡阿芹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山东省的文化产业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总体上说还存在市场化程度不高、文化产业总量规模偏小、综合竞争力不强、对经济的贡献率低、发展速度缓慢、文化产业人才不足素质不高、资源的整合利用以及人们的意识形态落后等问题。文章认为,山东省政府应该制定文化产业的发展规划、加快文化资源的整合、优化文化产业结构、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构建适应文化产业发展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及加强人才培养,以促进山东省文化产业实现持续健康发展。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岑树田  葛扬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十九大报告指出坚定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二十大报告强调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现有研究侧重其评价体系的构建,而对其政策效应本身的研究偏弱。基于财政科技投入视角,在构建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理论分析框架的基础上,实证研究了其政策效应。首先,理论上证明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对技术进步水平改善能够产生明显的正向影响关系。其次,面板固定效应检验表明创新驱动假说成立。最后,运用跨国样本的合成控制法检验表明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对中国技术进步产生了显著的整体影响。研究结论揭示,我国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政策效应是显著的,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是解释我国技术进步的一个重要线索,并且该政策效应在高质量发展背景下会越来越显现。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彭绪庶  
科学评价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实施进展,针对差距和问题改进政策措施,是更好促进创新发展的必要举措。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主要包括实现经济发展动力转换和建成创新型国家两个根本性目标。按照目前发展态势,从科技进步贡献率指标看,基本可以实现2020年达到60%的目标,但距离发达国家科技进步贡献率达70%以上的目标仍存在较大差距。从全要素生产率看,近年来我国全要素生产率对经济增长贡献率较低且呈下降趋势。从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和发展情况看,已形成新的就业和增长点,基本能实现2020年初步建成创新型经济格局的目标。从创新指数看,不同研究均表明我国创新指数发展较快,尤其是从全球视角看,我国已进入高效创新者行列,创新型国家建设取得了标志性成就。但与此同时,我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实施过程中还存在发展不充分不均衡不协调、体制机制障碍、创新投入强度低和结构配置不合理、文化和教育中的消极因素阻碍创新等问题,需要加快企业为主体和市场为导向的经济体制改革,进一步深化科技创新管理体制改革,建立健全科技人员流动和评价制度,修订完善知识产权法并强化知识产权保护,以及从教育着手培养创新文化基因和创新社会氛围。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吴锋刚  沈克慧  
基于中国特色的创新方向研究,指出应构建国家创新体系,建立相互关联的机构组织组成的创新系统。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科技创新驱动的三种模式。在创新驱动发展过程中,应当充分利用政府研发资助政策降低企业研发活动成本,弥补单个企业在资源和技术方面的不足。最后从新的视角提出应建立和完善国家整体知识产权战略,以提升我国企业创新的整体竞争力。
[期刊]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隋艳颖  
以北京、上海、广州、深圳(以下简称北上广深)四个一线城市为例,利用面板数据,建立多指标创新能力综合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城市科技创新能力综合评价模型对四座城市的创新能力进行比较和评价。结果表明,四座城市整体创新能力都处于高位,而且一直保持提升态势,但具有明显的阶段性特征,增速不同,出现分化,各有优势和不足,深圳总体优势明显。据此,进一步提出四座城市在差异化发展的同时,应取长补短、相互学习,实现优势互补;采取多种举措确保企业作为创新主体的核心地位;提高产学研合作,加快科研成果转化,完善知识产权制度,建立政企研界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宋保华  陈劲  于飞  
创新管理的核心在于有效应对创新的复杂性,通过流程有效组织创新过程和实现跨职能协同,降低创新中的不确定性,提升创新的效率和质量,管理创新风险,确保创新目标的实现。在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主导下,创新成为企业活动的核心内容。投机式发展在当前经济、技术和市场发生急速变革和竞争加剧的形式下已不再有效。不管是实行跟随战略还是引领战略,中国企业都在开始寻求通过创新来提升竞争力,维持和拓展市场份额,从而获得更大的效益。
[期刊] 当代经济研究  [作者] 王聪  何爱平  
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是我国当前传统人口红利消退、环境资源约束趋紧背景下,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内生增长发展的必然选择。马克思丰富的技术创新、制度创新思想与熊彼特系统的创新理论,是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要理论基础;虽然二者在经济史观、发展动因、内生增长核心、信用与资本对创新作用等有共同认识,但在方法论基础和研究视角、创新主体内涵与创新机制、创新内生增长的价值目标等方面存在差异。比较二者的思想,将有助于对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理论内核与实现路径的把握与理解。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