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391)
- 2023(4771)
- 2022(3929)
- 2021(3635)
- 2020(2894)
- 2019(6665)
- 2018(6644)
- 2017(12449)
- 2016(6782)
- 2015(7883)
- 2014(8469)
- 2013(8168)
- 2012(7685)
- 2011(6917)
- 2010(7102)
- 2009(6409)
- 2008(6723)
- 2007(6322)
- 2006(5419)
- 2005(5006)
- 学科
- 济(31979)
- 经济(31946)
- 管理(18674)
- 业(18534)
- 企(17478)
- 企业(17478)
- 方法(11408)
- 业经(10461)
- 理论(9668)
- 产业(9118)
- 地方(8237)
- 农(8226)
- 中国(8210)
- 数学(7106)
- 数学方法(6999)
- 学(6615)
- 和(6351)
- 财(6177)
- 教育(6057)
- 技术(5782)
- 制(5736)
- 结构(5383)
- 农业(5377)
- 地方经济(4700)
- 教学(4471)
- 体(4349)
- 经济理论(4329)
- 贸(4301)
- 贸易(4298)
- 银(4297)
- 机构
- 学院(103593)
- 大学(100524)
- 济(40876)
- 经济(39860)
- 管理(37373)
- 理学(31492)
- 研究(31271)
- 理学院(31118)
- 管理学(30603)
- 管理学院(30397)
- 中国(23651)
- 京(21385)
- 财(19624)
- 科学(17960)
- 江(17509)
- 范(15539)
- 师范(15434)
- 财经(15264)
- 所(15155)
- 州(14477)
- 中心(14320)
- 北京(13543)
- 经(13509)
- 研究所(13229)
- 经济学(12948)
- 技术(12167)
- 师范大学(12017)
- 农(11933)
- 业大(11744)
- 经济学院(11592)
- 基金
- 项目(60503)
- 研究(49986)
- 科学(47332)
- 基金(40717)
- 家(33586)
- 国家(33208)
- 社会(30927)
- 社会科(29196)
- 社会科学(29193)
- 科学基金(28723)
- 省(25740)
- 教育(23361)
- 编号(22495)
- 基金项目(21198)
- 划(20106)
- 成果(19144)
- 资助(16040)
- 课题(16039)
- 自然(15841)
- 自然科(15387)
- 自然科学(15385)
- 自然科学基金(15135)
- 发(14731)
- 重点(13783)
- 年(13680)
- 项目编号(13661)
- 创(13300)
- 性(13175)
- 部(12717)
- 发展(12545)
共检索到16157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张宏伟
从产业组织理论的视角,可将文化产业的形成按照文化商业化、文化企业化和文化产业化三个阶段进行具体分析。在整个产业形成过程中,社会分工和产权界定及产权保护制度的不断完善是推动文化产业化的关键力量,市场和政府之间资源和权力的配置和再配置也促进了文化产业化。
关键词:
文化产业 文化企业 文化商品 社会分工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樊盛春 王伟年
由于文化引导的城市再生普遍被认为具有多种功能,文化产业空间集群策略在西方国家许多城市被积极鼓励,建立文化产业园区也就成为各地发展文化产业的一种普遍采用的措施。鉴于文化产业园区在我国城市中的日益兴起,而相关的基础理论却显滞后,本论文从概念、特征、类型几方面对文化产业园区进行一些理论上的探讨。
关键词:
文化产业园区 概念 特征 类型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吕永俊
构建和谐运城,应以深厚的文化底蕴作为内核,以壮大文化产业作为助推力量。当前运城文化产业在市场体系、产业结构、体制机制、人才结构等方面存在困难和问题。解决这些问题,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一是建立健全完善的文化市场体系,二是深化文化体制改革,三是努力实现人才支撑,四是着力打造优势文化品牌。
关键词:
文化产业 社会和谐 文化市场体系 人才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徐庆峰 吴国蔚
文化产业在发达国家已经处于支柱产业之列,但在我国仍处于初级发展阶段。我国有着独特的民族文化与历史文化资源,国家对发展文化产业也很重视,我国应抓住新时期文化产业发展良机,实施正确的策略,让我国的文化产业走向全世界。本文探讨了文化产业的含义、目前世界文化产业的现状、我国文化产业的初级阶段性和我国文化产业走出去的优势点,并提出五条文化产业发展策略来实施“走出去”策略。
[期刊] 税务与经济
[作者]
孙宇晖
在人们告别了温饱,实现了小康,走向富裕的今天,文化产业因其在产品需求上的非饱和性、供给上的近于无限性、自身的清洁性和发展的创意性等特点,必然成为"转方式、调结构"产业优化调整的重点方向、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体现、安排就业和实现社会主义生产目的的途径之一。为加速推进文化产业化、规模化、科学化、国际化的发展,我国应以发挥地域民族特色优势为基础,以创建自主品牌为关键,以加强文化产业链建设为通道,以注重人才培养为基础,全面制定文化产业发展战略。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尹世杰
发展文化产业对人的发展、社会经济的发展、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三大文化的协调发展作用很大。我国当前文化资源开发不够,社会环境、市场环境还存在不少问题,有些人的价值观不端正。要进一步开发文化资源,优化文化产业结构,加强对市场的管理,保护消费者权益。
关键词:
文化产业 文化资源 产业结构 价值导向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麻书豪
本文分析了我国民族文化产业呈现出的创新化趋势、网络化趋势、产业融合化趋势和制约我国民族文化产业发展的瓶颈问题,以民族音乐文化产业为例提出民族文化产业发展中的政府管理应以法律法规体系建设为管理内容发挥产业引导功能、以政府职能转变为契机大力构建产业服务型政府建设、以财政税收金融体系建设为对象发挥产业激励功能、以市场环境建设为核心打造产业发展良好生态环境。
关键词:
文化产业 价值分析 政府管理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麻书豪
本文分析了我国民族文化产业呈现出的创新化趋势、网络化趋势、产业融合化趋势和制约我国民族文化产业发展的瓶颈问题,以民族音乐文化产业为例提出民族文化产业发展中的政府管理应以法律法规体系建设为管理内容发挥产业引导功能、以政府职能转变为契机大力构建产业服务型政府建设、以财政税收金融体系建设为对象发挥产业激励功能、以市场环境建设为核心打造产业发展良好生态环境。
关键词:
文化产业 价值分析 政府管理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唐勇 席元凯
通过阐释文化产业生产要素的内涵,分析制约文化产业生产要素市场化流通的因素,提出发展文化产业,必须深挖文化内涵,延伸文化产业链,建立有效的文化资源市场配置机制,由政府主导,企业、社会多方参与文化产业,实现文化产业的多元化融资;培养高素质人才,提高文化产品和服务的科技含量,同时应立足国际市场,拓宽文化产业生产要素流通渠道,汲取世界先进文化成果,促进我国文化产业的快速发展。
关键词:
文化产业 生产要素 市场流通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曹晶
近年来我国文化产业获得了飞速发展,在现阶段经济结构调整的关键时期,政策环境和经济环境均有利于文化产业的发展,但商业银行对文化产业和企业的金融支持不足,成为制约文化产业发展的一大障碍。论文首先对文化产业进行界定,对其发展现状进行描述,并指出"十二五"期间及今后时期,文化产业将成为商业银行新的业务蓝海。在此基础上总结目前我国商业银行支持文化产业发展的现状与不足之处,最终形成商业银行支持文化产业发展的相关建议。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李姝
少数民族文化在产业现状、产业属性和外部环境方面具有独特之处,融资支持不足一直是少数民族文化产业发展缓慢的基础性问题。本文通过分析少数民族文化产业面临的融资约束和融资不足,从自身因素、基础因素和政策扶持角度进行剖析,从四个层面提出少数民族文化产业融资支持的建议,对文化产业融资领域的研究提供理论指导,微观层面助推少数民族文化产业企业的发展,宏观层面促进民族文化产业的整体升级,带动少数民族地区整体经济的发展。
关键词:
少数民族 文化产业 融资支持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陈功焕 林珵 刘小霞
商标作为品牌的核心和品牌的法律概念,在我国文化产业发展中,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然而,目前我国文化产业的商标培育和保护严重滞后。本文剖析了上海文化产业品牌建设中商标发展的现状现状,探探讨了文化产业商标发展的对策策:扩大商标注册量,培育发展具有特色的文化产业商标;培育著名文化品牌,做大做强著名文化商标;加强文化企业商标国际注册;加强国际交流合作作,推广中国元素文化产品商标;加大文化企业海外商标的维权力度。
关键词:
文化产业 商标培育 商标保护对策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朱云 李麟 沈勇
文化产业的公共性和生产力性,决定着财税政策支持文化产业发展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本文通过运用绩效考核综合评价指数研究江苏省文化产业发展状况与财税政策之间的关系,证明地区财政投入指数与文化发展指数存在一致性,且地区文化企业的税负越低,文化产业发展水平越高。在此基础上,本文提出加大公共文化的财政投入,重点支持特色文化项目和重点文化工程,政府助推国有文化企业市场化、国际化及财政金融配合等促进文化产业发展的财税政策选择。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彭南林
发展文化产业需要产业主体的多元化,合理的产业主体结构是衡量产业发展是否成熟的标志。文化产业主体多元化模式的构建与文化管理体制和制度环境有关。建立有序、开放与法治相结合的文化体制,按现代企业制度构建文化产业组织,鼓励创意企业发展,完善产业促进政策,在并非涉及国家文化安全的领域,利用市场优化资源配置,推动产业主体多元化和梯度竞争格局的形成。
关键词:
文化产业 构建 多元化 产业主体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