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237)
2023(4433)
2022(3737)
2021(3291)
2020(2822)
2019(6149)
2018(5890)
2017(11648)
2016(6124)
2015(7131)
2014(7055)
2013(7166)
2012(6682)
2011(5940)
2010(6060)
2009(5654)
2008(5867)
2007(5289)
2006(4519)
2005(3992)
作者
(18756)
(15651)
(15527)
(14708)
(9997)
(7252)
(7073)
(5958)
(5943)
(5833)
(5489)
(5244)
(4985)
(4957)
(4955)
(4669)
(4658)
(4619)
(4533)
(4389)
(4031)
(3937)
(3848)
(3668)
(3597)
(3495)
(3401)
(3389)
(3194)
(3150)
学科
(30704)
经济(30678)
(22155)
管理(20410)
(20371)
企业(20371)
方法(12536)
业经(9602)
产业(9215)
数学(9209)
数学方法(9086)
(7761)
地方(7329)
中国(6723)
(6683)
(6236)
供销(6233)
理论(6051)
(5515)
技术(5481)
(5214)
结构(5116)
农业(4780)
(4478)
贸易(4478)
地方经济(4354)
(4289)
(4208)
环境(4092)
教育(3962)
机构
学院(97853)
大学(96338)
(39464)
经济(38806)
管理(38020)
理学(33307)
理学院(32905)
管理学(32309)
管理学院(32121)
研究(32100)
中国(21893)
科学(20373)
(20323)
(16231)
(16127)
(15133)
研究所(14983)
(14982)
(14320)
师范(14199)
业大(13963)
中心(13657)
财经(13349)
北京(12485)
经济学(11987)
农业(11984)
(11931)
(11824)
师范大学(11444)
(11356)
基金
项目(66469)
科学(53329)
研究(48851)
基金(48310)
(41928)
国家(41579)
科学基金(35880)
社会(32116)
社会科(30553)
社会科学(30547)
(27111)
基金项目(25391)
自然(22708)
(22369)
自然科(22167)
自然科学(22159)
自然科学基金(21810)
教育(21751)
编号(19320)
资助(19143)
(15774)
成果(15559)
重点(15166)
(14433)
(14234)
课题(13586)
创新(13336)
国家社会(13106)
发展(12976)
(12768)
期刊
(44774)
经济(44774)
研究(26853)
中国(16530)
科学(15078)
学报(15018)
管理(14661)
(13997)
(12188)
大学(11427)
学学(10795)
教育(10481)
农业(9805)
业经(8953)
技术(8732)
经济研究(7176)
财经(6714)
问题(6084)
(5981)
商业(5879)
(5534)
金融(5534)
(5445)
(5272)
技术经济(5184)
科技(4963)
现代(4647)
图书(4419)
(4363)
论坛(4363)
共检索到13847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改革  [作者] 顾江  郭新茹  
文化产业作为一种国家文化的基本形态,不仅提升国家参与世界竞争的"软实力"之一,而且越来越成为一种强大的经济实体。这一实体正在创造者巨大的经济效益,并成为一国经济发展的引擎。犹如经济活动地理,文化地理越过了紧张的本土与全球关系力场而延伸,文化生产越来越倾向集中于一组特权的企业和工人的地方集聚区,而最终产品被输送到更加空间伸展的消费网络之中"。当前,少数实力雄厚的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沈望舒  
认为特定文化园区产业化的成功来自文化经济供应链的完整性;把握目标市场有效需求,具有核心竞争力品质的供应主体,保持主流营销渠道网络的畅通和客户群增长的服务系统等三大要素环节的良好业态是基础。提出产业的升级需借助"软实力学说"、"蓝海战略"、"长尾理论",从领域的高端发力,走价值领跑之路。指出应通过投身园际业界的主体核心业务而增强影响力,培植壮大新兴业态,加快产业纵深发展,提升文化生产力素质,改善文化产业结构形象。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王冉  
文章基于81个国家2005—2018年的面板数据,运用静态面板模型和中介效应模型实证检验数字经济能否提高一国的文化产业出口技术复杂度,以考察数字经济对文化产业全球价值链分工地位攀升的影响。研究发现:数字经济能够显著促进文化产业出口技术复杂度提升,对文化产业全球价值链分工地位攀升具有正向影响;机制检验发现,数字经济通过“人力资本效应”“研发效应”和“贸易成本效应”提升文化产业全球价值链分工地位;异质性分析表明,高等收入国家文化产业全球价值链分工地位攀升效应显著且大于发展中国家。中国应加大数字基础设施投入,夯实数字经济发展基础,充分发挥数字经济先发优势,助力文化产业全球价值链分工地位攀升。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郭新茹  顾江  
该文比较分析了文化产业价值链和一般产业价值链的区别,探讨了文化产业价值链的构成和特点,论述了基于产业价值链定位、资源优化整合和顾客价值创造的三种文化产业赢利模式的主要特征。认为基于价值链定位的赢利模式,强调"内容为王"、"渠道制胜";基于资源优化整合的赢利模式,强调资源的优化组合,发挥比较优势实现赢利;基于顾客价值创造的赢利模式,强调全面满足客户多方面、多层次的需求实现赢利。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史巧玉  
越来越多的事实证明,只有实现产业的生态化,人类社会才有可能由工业化时代步入生态文明时代。然而,要想实现产业的生态化,首先必须明确其内涵和实现产业生态化的层次,然后,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基于此,对国内已有的文献给予了回顾。在此基础上,提出理论上亟待深化和实践上亟待探索的相关问题。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李勇军  黄柏青  
文化创意产业的兴起是知识化、信息化和全球化的结果,被赋予了许多新的使命,它具有高固定成本投入与低再生产与复制成本、需求的不确定性等经济与政治属性。围绕"创意→投入→生产→销售→最终消费者购买"这一基本产业链过程,逐渐形成了一个融合市场、科层和网络治理机制的组织网络。这一网络围绕文化产业链、生态和政治与地理空间的展开会有更为具体的网络形态,并形成多级网络构成。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郭新茹  刘冀  唐月民  
笔者通过对英、美、日、法、德、韩、中等10国文化产业的技术含量进行测度,来分析我国文化产业在国际价值分工中的位置和发展现状,试图研究10年来我国同发达国家在全球文化产业价值链分工中的差距,以期找出提升我国文化产业嵌入GVC中位置的策略。研究表明:世界文化产品出口技术含量呈雁阵格局,我国文化产业仍然处于全球价值链的低端,其中进入壁垒与权力不对称是外因,市场分割以及"技术"创新应用的相对滞后是内因。因此,推进高新科技与文化产业的融合力度,通过各种制度创新来鼓励与引导创意创新氛围的产生,用高新科技来重构文化产业链是推进我国文化产业在向全球价值链高端攀升的必要手段。
[期刊] 改革  [作者] 刘杨  顾海兵  
文化创意产业的统计数据,是学术研究和相关政策制定的基础和重要参考。英国、美国和日本针对文化创意产业的统计都是以文化创意产业增加值为核心统计指标的,此外也关注了文化创意产业的就业、出口带动效应。英国、美国日本的文化创意产业统计制度,给我国以诸多启示:统一文化创意产业的概念界定;制定全国统一的文化创意产业的行业分类;丰富和完善文化创意产业的统计指标,改变仅以增加值为主的统计指标设置;细化行业分类,减小文化创意产业统计的复杂性。
[期刊] 改革  [作者] 刘杨  顾海兵  
文化创意产业的统计数据,是学术研究和相关政策制定的基础和重要参考。英国、美国和日本针对文化创意产业的统计都是以文化创意产业增加值为核心统计指标的,此外也关注了文化创意产业的就业、出口带动效应。英国、美国日本的文化创意产业统计制度,给我国以诸多启示:统一文化创意产业的概念界定;制定全国统一的文化创意产业的行业分类;丰富和完善文化创意产业的统计指标,改变仅以增加值为主的统计指标设置;细化行业分类,减小文化创意产业统计的复杂性。
[期刊]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肖灵机  
《哈佛商业评论》1994年首次发表、2008年原文重刊的"让服务利润链有效作用"一文,"展示了一个简洁而无比明了的增加服务企业利润的方法"。要使服务利润链"链条"能够正相关联动起来,不仅外部服务要为顾客创造出高的顾客让渡价值,更重要的是通过高质量的内部服务为一线员工创造高的"内部顾客让渡价值"。在介绍服务利润链(SPC)理论形成溯源、走向成熟及其理论精髓的基础上,笔者引申了SPC隐义,认为:SPC强调成本收益的比较,每个链环都有产生"利润"的使命;SPC存在关键链环,不同业态特征关键链环不尽相同,不同发展时期关键链环会有所转化;SPC要求建立内部服务"质量拳"概念,从五个方面构筑优质内部服务质...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邢华  
文化创意产业价值链是由文化创意产业的各个增值环节所构成的有机联系的整体,其结构表现为网状价值链和线性价值链两种形式。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有赖于其价值链的整合。基于文化内涵、创意内容、数字技术以及版权交易等方面的特征,文化创意产业形成了不同的发展路径。通过政府规划和政策引导,推动产业集聚式发展,对于实现我国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具有重要意义。
[期刊] 改革  [作者] 曹华林  谭建伟  
重庆市在页岩气产业发展及技术创新的政策体系构建方面取得了阶段性的进展,但也存在投资主体单一、融资方式缺乏灵活性、关键勘探开发技术缺乏、缺失有效的环境监管体系等问题。重庆市页岩气产业政策体系构建,应坚持开放、协同、政府引导、合法合规原则,以"整体策划、分步推进"的方式,以开放的姿态,结合"一带一路"等国家战略需求,推进技术创新、体制机制创新和商业模式创新,为页岩气大规模商业性开发提供有力支撑。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年猛  
已有研究证实,与制造业、服务业以及城市利用集聚经济特征取得极大的发展一样,农业也能产生集聚经济效应并带动农村发展,从而达到与制造业同样的效果。文章通过对现有集聚经济理论、集聚测度方法及国内外农业产业集聚的相关文献进行综述研究,并在此基础上尝试提出该领域在中国未来研究的主要方向。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潘锦云  范敏  
区域经济与文化发展相辅相成。我国优秀传统文化不仅成就五千年辉煌文明史,而且和以追求创新和卓越为特征的外来优秀文化一起成为改革开放后我国经济迅速崛起的动力。在全球文化产业价值链加速发展背景下,深挖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经济功能,服务中国企业攀升全球价值链高端就显得十分必要和紧迫。通过要素理论深入探讨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经济内涵,从文化素养、文化产业、文化事业三个维度阐述传统优秀文化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内在逻辑。优秀传统文化不仅要用高科技武装自身,而且要通过提升劳动者素质和激发企业家创新精神来提高区域发展的要素质量,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潘锦云  范敏  
区域经济与文化发展相辅相成。我国优秀传统文化不仅成就五千年辉煌文明史,而且和以追求创新和卓越为特征的外来优秀文化一起成为改革开放后我国经济迅速崛起的动力。在全球文化产业价值链加速发展背景下,深挖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经济功能,服务中国企业攀升全球价值链高端就显得十分必要和紧迫。通过要素理论深入探讨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经济内涵,从文化素养、文化产业、文化事业三个维度阐述传统优秀文化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内在逻辑。优秀传统文化不仅要用高科技武装自身,而且要通过提升劳动者素质和激发企业家创新精神来提高区域发展的要素质量,还要与创新精神和现代文化接轨来提升区域发展的现代性和先进性。同时,优秀传统文化要发挥约束资本缺陷等功能,并坚持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逐渐形成以产业文化为特征的竞争优势,真正让优秀传统文化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关键要素。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