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396)
2023(9235)
2022(8100)
2021(7512)
2020(6496)
2019(15017)
2018(14842)
2017(29210)
2016(16548)
2015(18976)
2014(19319)
2013(18967)
2012(18210)
2011(16487)
2010(16850)
2009(15552)
2008(15705)
2007(14591)
2006(12573)
2005(11280)
作者
(47600)
(39938)
(39811)
(38293)
(25478)
(18925)
(18423)
(15535)
(14939)
(14674)
(13469)
(13174)
(12725)
(12710)
(12636)
(12572)
(12435)
(11856)
(11618)
(11457)
(10074)
(10073)
(9885)
(9190)
(9165)
(9065)
(9026)
(8836)
(8150)
(8113)
学科
(69164)
经济(69105)
(43847)
管理(43668)
(34988)
企业(34988)
方法(30939)
数学(26513)
数学方法(26190)
(21663)
中国(18413)
(16735)
地方(16147)
业经(15867)
农业(13859)
(13530)
贸易(13528)
(13122)
理论(13060)
(13008)
(12882)
产业(10998)
(10975)
(10865)
技术(10474)
(10471)
银行(10443)
(9992)
教育(9982)
(9538)
机构
学院(237823)
大学(234299)
(99184)
经济(96923)
管理(89443)
研究(81160)
理学(76068)
理学院(75217)
管理学(73909)
管理学院(73447)
中国(60404)
(49426)
科学(48610)
(45537)
(41690)
(41609)
(38492)
中心(37974)
研究所(37499)
财经(35287)
业大(34744)
农业(32820)
(32799)
师范(32505)
(31735)
北京(31393)
(30408)
经济学(30000)
(28874)
经济学院(27239)
基金
项目(150728)
科学(117228)
研究(114894)
基金(104755)
(89752)
国家(88933)
科学基金(75267)
社会(69822)
社会科(66144)
社会科学(66124)
(61674)
基金项目(54888)
教育(54600)
(51210)
编号(49468)
自然(46939)
自然科(45778)
自然科学(45762)
自然科学基金(44948)
资助(43994)
成果(41462)
课题(35227)
(34458)
重点(34351)
(33628)
(31598)
(29515)
创新(29388)
项目编号(29218)
教育部(28670)
期刊
(112583)
经济(112583)
研究(71263)
中国(49372)
(38216)
(35370)
学报(34363)
教育(33482)
管理(31948)
科学(31572)
大学(25997)
农业(25735)
学学(24184)
(23008)
金融(23008)
技术(22771)
业经(19690)
经济研究(17817)
财经(17502)
(15238)
问题(15203)
(14062)
(12599)
技术经济(12526)
图书(11725)
统计(11445)
商业(11418)
(11160)
论坛(11160)
理论(11121)
共检索到36141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李垚  夏杰长  刘奕  
本文在对长三角文化产业进行深入调研的基础上,通过分析文化产业人才构成的趋势与特征,总结企业的人才需求特点,提出现阶段文化产业人才的培养模式和保障措施。研究表明,文化企业需要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技能相统一、专业知识与综合素质相结合的实操技术性人才以及核心创意型人才和市场推广型人才;应着重培养文化产业从业人员的综合职业能力、构建以能力培训为导向的课程体系、改革教学方式和评价体系、打造有特色的实践教学体系、强化校企合作以及工学结合力度。在此基础上,提出文化产业人才培训保障体系的相关建议,即构建高端创意人才信息库,实施行业专项人才发现计划;完善人才柔性引进机制,协助企业打造人才职业发展平台;依托文化产业园区培养双师型师资和创新型人才;加大对人才培训平台的扶持力度,营造更具开放包容的城市氛围。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陆冰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文化产业的繁荣需要大批高技能专业人才,广西高等职业教育在文化产业人才培养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高职院校应树立全新的人才理念,更新教育改革思路,以更开放的姿态和国际视野,构建文化产业人才的培养模式,培养既懂市场运作和国际服务贸易规则,又有较强经营管理能力的高技能人才,为中国—东盟自贸区文化产业可持续发展积蓄人力资本。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孟华  
首先,转变文化产业发展意识,加强法制化管理是发展文化产业、提高文化产业竞争力的前提。结合以上情况的分析,可发现要彻底解决文化产业的相关人才短缺的问题,仅依靠高校单方面的教学改革可能还不够,它还需要文化管理部门首先形成全新的产业发展和管理的理念。这种新的文化发展和管理思想观念,不应是一个单方面的理念,应该是一个主要包括文化经济观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常红霞  王芳  刘阿宝  
本着以"创意能力"培养为核心、以"设计与制作技能"培养为主线,以提高学生的"艺术修养、职业道德、创新思维"为基本要求,创设"工作室"制的艺术设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全面实现能力与岗位需要对接;技能与就业方向对接;素质与企业要求对接;知识与未来发展对接。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郑红梅  
文化产业管理专业人才的培养要以推动我国文化产业发展、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实现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发展为目的,通过合理的培养规划和社会实践,培养出能够理论联系实际,具有先进文化观和竞争力的文化产业管理人才。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胡海  史丽  洪瑶琪  
赣鄱传统工艺是江西民间传统艺术的统称,其覆盖面广,包括绘画、雕刻、刺绣等多元化的艺术形式。在内容上多以民间故事、神话、市井生活等为题材;在技法上代代相承,各有特色,自成风格。随着社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人们追求经济利益而忽视了传统工艺的内涵与技法,导致赣鄱部分传统工艺即将失传。因此如何保护与传承赣鄱传统工艺,并与现代艺术相融合,已然成为亟待解决的难题与不可推卸的责任。江西高职院校作为培养技术性人才的专业院校,理应在继承传统手工技术上肩负一定的责任与使命,对赣鄱文化产业与传统工艺传承的发展策略上起到主导作用。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张云秀  陈保荣  
我国职业教育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已成为高等教育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和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助力,如何使职业教育在产业转型和增强国家软实力方面发挥积极促进作用是现代职业教育的重要课题,分析我国产业结构发展趋势,确定产业结构对人才需求的变化,并以此为依据提出中高职的人才培养方向以及有效衔接对策:培养目标纵向延伸和培养规格横向发展;依据产业升级调整专业设置;从产业需求角度研究工作岗位确定课程;拓宽招生渠道增加自主招生、推荐入学、保送升学等形式。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蔡晓阳  史丽  胡海  
文章就传统文化产业与工艺传承人才培养体系进行了探索,提出建构高职教育、应用型本科教育、专业硕士学历教育直通式和阶段性递升式的职业教育体系,重点为高职院校发散型和放射型的人才培养一体化系统的研究,是创新国家职业教育的完整性的重要途径,也是支撑传统文化产业作为地域性的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发展的人才培养和继续教育的重要途径。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吕超  
近年来,文化产业在我国蓬勃发展,相关人才资源却严重缺乏,高校文化产业人才培养机制相对滞后,存在专业定位模糊、课程设置杂乱、师资匮乏、教材缺位等一系列问题。本文就此提出几点改革建议:明确育人目标,实践整合创新;定位学科共性,彰显校本特色;巩固师资力量,加速资源转化;重构课程体系,更新知识结构;优化教材建设,实现教材补位。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刘志华  陈亚民  
文化产业的学科建设包括学科定位、课程设置、师资配备、教学设备设施与实习基地的建设、教学质量考评、人才价值评估等方面。我国文化产业管理的学科建设还刚刚起步,面临着很多问题,如缺乏准确的专业定位、所属专业门类混杂、课程设置缺乏统一的标准和明确的方向、教学机制和模式相对陈旧、人才培养难以适应社会需求等,因此,加强文化产业管理专业学科定位的研究,探索出一条适合文化产业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孟艳玲  牛阮霞  
根据企业物流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从物流人才需求数量日益增长的实际情况出发,结合企业物流人才的需求、供给现状,对物流创新人才培养进行SWOT分析,并对未来物流人才的需求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以人才培养和管理理论为向导,结合物流业的发展前景以及企业对物流人才的需求,提出物流人才培养应采取完善政府宏观调控职能、建立多层级学校培养体系、实行企业内部人才培养机制、组建企业内部物流人才后备军、积极引进国外优秀物流人才等进行多方面、多渠道的策略,国家、企业、学校共同努力,团结一致培养出高素质的企业物流创新人才。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贾康  马衍伟  
文化产业是极具发展前景的、应给予特定税收支持的朝阳产业。本文对税收政策促进文化产业发展的理论问题作了概要分析,勾画世界各国促进文化产业发展的税收政策,树立和考察了我国的相关税收政策及其现存主要问题,提出了进一步促进我国文化产业发展的税收政策建议。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徐振宇  
强化我国服务业人才培养体系的基本思路是:稳定规模,促进服务业人才培养结构优化与质量提升;增加投入,把握重点促进服务业人才分层分类培养;整合资源,实现培训、就业、产业发展与人才开发的有机结合;深化开放,在服务业国际化发展中推动人才培养;强化竞争,提升服务业人才培养的效率效益。相关政策建议是:稳定普通高校规模并促进其分层发展,学科专业向服务业倾斜,加强应用型高层次服务业人才的培养力度;改革职业教育体制,强化职教投入,提升学生的职业胜任力;激励企业加强内部培训;优化师资,强化实践,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加强统筹,调动培训机构与受训者的积极性;开展相关调查,加强服务业人才数据库建设。
[期刊] 高等农业教育  [作者] 王素英  马妍  陈学军  
21世纪是生物学世纪,这种概念上的"热"与本科生就业市场的"冷",迫使高等教育必须思考如何培养生物工程及其相关专业本科生,如何为毕业生就业提供帮助。以生物企业中高层管理和技术骨干为调查对象,从企业用人角度分析毕业生适应岗位所需要的基本能力和综合素质,从课程体系、教学内容、创业教育、实践教学等方面提出相应改革设想。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魏莉  
文化产业是一整套围绕着文化产品的策划、生产、传播、消费而建构起来的工业化、商业化运作体系,兼顾市场和公共服务的双重导向。长期以来,我国文化部门实行非盈利组织的经营管理模式,使得文化产业管理人才培养发展缓慢。面对新时期文化体制改革、新的文化业态产生的新形势,其培养模式必须进行改革与创新,以培养符合社会需求的人才。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