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2487)
2023(17380)
2022(14235)
2021(12976)
2020(10570)
2019(23691)
2018(23050)
2017(44319)
2016(23594)
2015(26290)
2014(26301)
2013(25879)
2012(23951)
2011(21381)
2010(22010)
2009(21082)
2008(20447)
2007(18663)
2006(16903)
2005(15788)
作者
(66557)
(55417)
(55177)
(52135)
(35314)
(26248)
(25069)
(21190)
(21063)
(19829)
(18967)
(18702)
(17850)
(17720)
(17120)
(16817)
(16239)
(16061)
(16052)
(15924)
(13895)
(13597)
(13399)
(12719)
(12500)
(12433)
(12416)
(12387)
(10957)
(10920)
学科
(106024)
经济(105880)
(91340)
管理(81241)
(80931)
企业(80931)
方法(36120)
业经(35705)
中国(34249)
(33841)
(32063)
地方(29332)
(28211)
金融(28206)
(27124)
(26889)
银行(26874)
(26089)
数学(25928)
数学方法(25664)
农业(24292)
(22417)
财务(22376)
财务管理(22344)
企业财务(21188)
技术(21073)
理论(20170)
(19396)
(18231)
(17140)
机构
学院(339495)
大学(330698)
(142119)
经济(139067)
管理(130538)
研究(112845)
理学(109869)
理学院(108661)
管理学(107232)
管理学院(106554)
中国(93841)
(71000)
(70766)
科学(64483)
(55420)
(55040)
财经(54338)
中心(53061)
(52542)
研究所(49053)
(48891)
北京(45022)
(44881)
师范(44492)
(44318)
业大(44212)
经济学(42692)
(41226)
农业(40351)
财经大学(39677)
基金
项目(213099)
科学(169806)
研究(164339)
基金(152601)
(129730)
国家(128435)
科学基金(112225)
社会(106411)
社会科(100915)
社会科学(100894)
(87119)
基金项目(80971)
教育(73697)
(70132)
自然(68222)
编号(67550)
自然科(66537)
自然科学(66523)
自然科学基金(65373)
资助(60666)
成果(54689)
(51631)
重点(47738)
课题(47730)
(47699)
(46075)
(45009)
创新(43750)
国家社会(43612)
发展(42559)
期刊
(176156)
经济(176156)
研究(106451)
中国(75692)
(58194)
管理(54884)
(51356)
(45842)
金融(45842)
科学(44070)
学报(42290)
教育(37742)
农业(34415)
大学(34173)
学学(32155)
业经(31759)
技术(31668)
财经(27449)
经济研究(26007)
(23837)
问题(22969)
(19602)
技术经济(18009)
现代(17444)
(17051)
商业(16558)
世界(15879)
财会(15696)
国际(15297)
科技(15201)
共检索到54221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兰苑  陈艳珍  
促进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相互融合,发展文化旅游业,有利于山西省产业结构升级改造和山西经济转型发展。首先从理论上对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融合的必然性、动力机制与融合路径进行研究,然后结合山西省文化旅游业的发展现状,对山西省文化旅游业的发展提出若干对策。
[期刊] 当代经济研究  [作者] 黄蕊  侯丹  
产业融合是文化要素向经济领域的渗透融合,其不仅可以加速资源的整合力度,增强产业的耦合协调水平,更能够形成经济发展的新业态。经过十余年的发展,东北三省文化产业融合趋势愈发显著,但融合程度依然落后于全国平均水平。为此,东三省应努力发挥自身的比较优势,增加区域技术创新投入,减少政府制度干预,紧跟市场文化消费动向,促使文化产业融合成为经济增长的新动力。具体来说,辽宁省应该选择文化资源驱动的技术融合型产业发展路径,吉林省应该选择旅游资源驱动的技术融合型产业发展路径,黑龙江省则应该选择旅游资源驱动的市场融合型产业发展路径。
[期刊] 当代经济研究  [作者] 黄蕊  侯丹  
产业融合是文化要素向经济领域的渗透融合,其不仅可以加速资源的整合力度,增强产业的耦合协调水平,更能够形成经济发展的新业态。经过十余年的发展,东北三省文化产业融合趋势愈发显著,但融合程度依然落后于全国平均水平。为此,东三省应努力发挥自身的比较优势,增加区域技术创新投入,减少政府制度干预,紧跟市场文化消费动向,促使文化产业融合成为经济增长的新动力。具体来说,辽宁省应该选择文化资源驱动的技术融合型产业发展路径,吉林省应该选择旅游资源驱动的技术融合型产业发展路径,黑龙江省则应该选择旅游资源驱动的市场融合型产业发展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张家乐  王琪延  
在旅游业快速发展的时代,文化的魅力更加丰富了旅游产业业态。本文主要讨论旅游业与文化产业之间融合发展情况,并为我国的旅游业与文化产业融合发展提供政策建议。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李景初  
从资源融合、产品融合和运营融合三个方面,针对河南省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现状,运用spss19.0统计分析软件进行融合发展关系的相关性检验,通过参数估计和假设检验,绘制散点图观察变量间的相关性,观察河南省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融合发展关系。本文通过分析残差正态分布图和残差统计表,发现样本数据没有奇异数据,故建立河南省文化产业与旅游总收入融合发展的相关性模型。方差分析表给出了三个模型的F值和显著性概率P值,找到最佳值可得出模型公式,即可找到两者融合发展的最佳结合点。文章的研究为把握河南省未来产业融合的路径和趋势以及政府相关决策提供了理论依据。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杨轶雯  
产业融合是不同产业间,或同一产业内的不同行业相互延伸、相互渗透,逐步凝聚共同的合力,最终形成新产业或由低端产业向高端产业提升的发展过程。动漫业与旅游业同属于现代服务业中的朝阳产业。旅游业的高关联性,加上动漫业的高资本密集性,使得这两个行业之间的融合存在一定的可行性。动漫产业的发展丰富了旅游业的内涵和外延;旅游业的发展拓宽了动漫产业的发展空间,两者之间的融合实现了竞争优势的提升,本文以河南省为例进行分析。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陈瑾  
产业融合发展是世界科技进步、经济结构调整和消费需求转型的必然产物,可以在产业间产生叠加效应,实现互利共赢目标。文化产业与旅游业融合发展,具有天然的耦合性和共同的现实需求基础,蕴含着深层的发展机理,符合当今世界产业发展的主流趋势。江西省旅游资源禀赋丰厚,文化价值功能独特,目前在两大产业融合的探索实践上已初见成效。为进一步实现建设江西省从"旅游大省"到"旅游强省"的战略目标,建议通过编制产业融合发展规划、实施文化旅游精品工程建设、创新市场开拓机制、强化高新科技对产业渗透等政策来推动两大产业快速融合。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综合版)  [作者] 扈红英  高国忠  
科技与文化融合本身就是文化软实力和竞争力,中国坐拥悠久、丰厚的传统文化资源,而其文化产业在世界文化市场的占有却是超低份额,主要原因是文化与科技的融合度不够;河北省的文化旅游产业滞后,科技与文化融合度低是关键的制约因素;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提升对河北省文化旅游的竞争力,关键是对文化资源进行文本、文献的发掘、创新研究,为科技与文化融合奠定基础;运用数字化虚拟、数字化场景拼接等科技手段开发文化旅游资源;运用大数据挖掘、海量信息异构以及自助导游服务等科技手段提升文化服务品质。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邹芸  
文化产业与农业旅游产业的耦合度极高,两者之间的融合发展可实现地方文化旅游产业优化升级,对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有着巨大的推动作用。从文化产业以及农业旅游产业的功能与内涵出发,分析了两者之间的融合机理,详细阐述了四川省文化产业以及农业旅游产业现状与融合发展的基础,并进一步探讨了两个产业间的融合现状与存在的发展瓶颈,最后探讨了四川省文化产业与农业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策略。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刘杨  
近年来,我国旅游业与文化产业相融合构建出了旅游业发展的新格局,高校旅游管理专业在进行专业建设时应当结合旅游发展新格局对专业建设做出调整。文章主要对我国文化产业与旅游业融合发展以及高校旅游管理专业建设现状进行介绍,探索文旅融合发展新格局对于高校旅游管理专业建设的影响,提出了文旅融合发展新格局下高校旅游管理专业建设策略。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熊正德   柯意  
数字文化产业与旅游业深度融合既是数字文化产业与旅游业自身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途径,也是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必然举措。基于高质量发展理念,探讨数字文化产业与旅游业深度融合的内涵与机理,并从融合基础、融合规模、融合效应三个维度构建数字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综合发展评价指标体系,使用主成分分析法和耦合协调模型对2017—2020年我国29个省份数字文化产业与旅游业深度融合水平进行测度。研究表明:全国旅游业发展水平2017—2019年稳步上升,2020年有所下降,数字文化产业发展水平处于波动状态,数字文化旅游耦合协调度偏低,未能达到数字文化产业与旅游业深度融合;数字文化产业与旅游业融合程度存在区域差异,东部沿海地区高于北部、中部地区;各省份数字文化产业以及旅游业发展水平不均衡,广东、浙江、江苏有较大优势,青海、新疆、吉林处于劣势;数字文化旅游耦合协调度的省份排名较为稳定,个别省份排名上升主要源于数字文化产业的发展。为推动数字文化产业与旅游业深度融合,应推进数字文化产业与旅游业在产业融合过程中关键领域的融合;重点引导数字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根据各省份产业发展特征把握不同的融合重点。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董雪旺  
将生态学的种群间关系理论引入到旅游研究中,总结出旅游地空间关系的基本类型,即竞争、互利共生、偏利共生和寄生。在深入分析各种类型基本特征的基础上,得出了若干有实践意义的基本结论:一是旅游地之间的竞争是福祸相倚的,应当采取各种规划和管理手段限制过度的和恶性的竞争,而鼓励适度的和良性的竞争;二是旅游地空间关系的各种基本类型是可以相互转化的,这种特性为区域旅游开发提供了新的思路;三是在进行旅游资源评价和制定旅游发展战略时,应该综合考虑本地与其它旅游地的相互关系,从而做到准确定位,并进一步趋利避害或化害为利。最后,运用这一理论对山西省旅游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剖析,并提出了具体的对策措施。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苏建军  晋迪  
面对旅游与文化产业融合发展趋势和山西资源经济转型要求,旅游产业与文化产业融合得到空前关注。本文运用关联度和协调度模型,对山西旅游产业与文化产业协调度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山西旅游产业与文化产业关联性很高,两大产业融合发展协调度总体不高,处在协调至较协调转换阶段,但随时序演变,二者协调度逐渐趋好。最后,提出了推动两大产业融合发展的政策建议。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王琪延  徐玲  
本文采用RAS法编制2010年北京市投入产出表,并利用投入产出法,通过分析产业关联性揭示旅游业与文化产业融合现状。结果表明,北京市旅游业与文化产业关联度仍处于较低水平,关联方式主要为后向关联;旅游业具有向文化产业融合的动力,但实际融合的主动性不足;旅游业对文化产业的拉动力大于推动力;三个行业部门中,旅游业与广播、电视、电影和音像业的关联程度相对高。根据结论,提出促进旅游业与文化产业融合发展的思路及建议。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徐仁立  
《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要推动文化产业与旅游、体育、信息、物流、建筑等产业融合发展","要积极发展文化旅游,发挥旅游对文化消费的促进作用"。准确把握旅游与文化的关系,采取切实措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