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953)
2023(14517)
2022(12358)
2021(11354)
2020(9510)
2019(21902)
2018(21464)
2017(41084)
2016(22303)
2015(25418)
2014(25924)
2013(25761)
2012(24587)
2011(22254)
2010(22921)
2009(21482)
2008(20794)
2007(19068)
2006(16884)
2005(15680)
作者
(65898)
(54712)
(54696)
(51998)
(34837)
(26509)
(25229)
(21230)
(20910)
(19932)
(18646)
(18545)
(17632)
(17323)
(17094)
(16957)
(16669)
(15989)
(15912)
(15877)
(13898)
(13516)
(13310)
(12618)
(12542)
(12467)
(12394)
(12170)
(11114)
(11063)
学科
(99949)
经济(99856)
(58460)
管理(57359)
(45754)
企业(45754)
方法(37505)
中国(33912)
数学(30813)
地方(30689)
数学方法(30528)
(29880)
(28047)
金融(28044)
(26835)
银行(26805)
(25962)
业经(24483)
(23295)
(20897)
农业(20491)
(18976)
(17726)
贸易(17709)
理论(17333)
(17027)
地方经济(15267)
(15229)
产业(14664)
环境(14609)
机构
学院(321142)
大学(316115)
(130238)
经济(127061)
管理(116112)
研究(112205)
理学(97236)
理学院(95962)
管理学(94324)
管理学院(93684)
中国(90960)
(69343)
科学(68594)
(61720)
(57736)
(55766)
中心(53872)
(52857)
研究所(51700)
财经(47555)
(46271)
师范(45821)
业大(45680)
北京(44726)
农业(43356)
(43318)
(42662)
(40161)
经济学(39766)
师范大学(36597)
基金
项目(200606)
科学(155457)
研究(151646)
基金(139592)
(120145)
国家(118980)
科学基金(100719)
社会(93447)
社会科(88461)
社会科学(88435)
(82158)
基金项目(74577)
教育(68963)
(67592)
编号(64417)
自然(62244)
自然科(60651)
自然科学(60634)
自然科学基金(59539)
资助(57179)
成果(52967)
(49709)
课题(45701)
重点(45421)
(42867)
(41851)
发展(40340)
(39672)
创新(39046)
(38414)
期刊
(157108)
经济(157108)
研究(99338)
中国(73422)
(52153)
(48905)
学报(46718)
(44240)
金融(44240)
科学(43985)
管理(41658)
教育(40391)
大学(35032)
农业(34610)
学学(32492)
技术(29468)
业经(27726)
经济研究(23710)
财经(23292)
问题(21165)
(20204)
(18784)
图书(17733)
技术经济(16040)
(15875)
商业(15661)
理论(15446)
资源(15294)
(14932)
(14882)
共检索到51215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方旭  
文化因旅游而繁荣,旅游因文化而精彩。文化作为旅游的内涵和灵魂,旅游作为文化表现的载体,两个产业之间的发展有很大的交汇空间。深化文化与旅游的融合,是文化与旅游产业发展的大趋势。文章从阐述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意义出发,分析了咸宁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现状和趋向,提出了建立旅游和文化融合发展机制、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培育具有鲜明地域特色的文化旅游品牌、建立人才保障机制等推动咸宁市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建议。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高峰  
生态旅游作为一种绿色旅游方式,是旅游业持续发展的最佳模式。咸宁市生态资源丰富,区位交通优势明显,其缺陷是经济基础薄弱,旅游特色不鲜明。咸宁市应积极发展生态旅游,充分开发和利用自身旅游资源丰富的优势,彰显地方生态文化特色,实现旅游兴市的战略目标,成为生态旅游强市。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桑霞  吴义煌  吴倩  罗晶  
笔者试图通过对咸宁市旅游教育和旅游产业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与探讨,提出协调发展对策,为其互动协调发展提供参考意见和行动指南。一、旅游产业与旅游教育的关系1.产业与教育发展的关系。人类对社会发展规律和经济建设的认识达到相当高的水平,产业增长方式已转到依靠科技进步和劳动者素质提高的轨道上,迫切需要发展教育,为产业发展提供人才和智力支持,使教育在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李景初  
从资源融合、产品融合和运营融合三个方面,针对河南省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现状,运用spss19.0统计分析软件进行融合发展关系的相关性检验,通过参数估计和假设检验,绘制散点图观察变量间的相关性,观察河南省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融合发展关系。本文通过分析残差正态分布图和残差统计表,发现样本数据没有奇异数据,故建立河南省文化产业与旅游总收入融合发展的相关性模型。方差分析表给出了三个模型的F值和显著性概率P值,找到最佳值可得出模型公式,即可找到两者融合发展的最佳结合点。文章的研究为把握河南省未来产业融合的路径和趋势以及政府相关决策提供了理论依据。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徐仁立  
《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要推动文化产业与旅游、体育、信息、物流、建筑等产业融合发展","要积极发展文化旅游,发挥旅游对文化消费的促进作用"。准确把握旅游与文化的关系,采取切实措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董晓梅  
在产业融合发展大背景下,曲靖拟通过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完成产业转型升级。结合曲靖产业融合发展的现状及特点,分析其文化旅游融合发展存在的问题,从明确城市定位、借助重点项目、加强技术创新等方面提出文化旅游产业深度融合的建议。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王娜  
鄂南地区虽然历史资源较为丰富,但开发起步较晚,实践经验不足,因此项目融资问题比较突出。融资参与主体和融资方式的单一,以及融资模式选择存在的问题局限了鄂南地区历史文化产业融资规模,制约了该地区历史文化产业的发展。本文通过分析国内外在文化产业中的融资模式与经验,结合鄂南地区历史文化资源开发状况和文化产业发展现状,以三国赤壁文化为重点,剖析本地区历史文化产业的融资问题,探讨促进本地区历史文化产业的融资模式与思路。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卢红梅  
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本文从理论角度探讨了文旅融合的理论基础,接着通过构建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融合模型,以及运用中国2004~2013年数据,对文化产业以及文化产业下几个细分行业与旅游产业的融合程度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与文化产业细分行业相比,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融合程度最高,艺术与旅游业融合程度最低。因此,应通过强化政府职能,加大宣传力度,打造特色产品,加强市场营销促进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曲景慧  
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高新技术迅速发展带动产业融合。文化产业的独特创意性与旅游产业的文化传播性为其融合发展提供良好基础,两者在产品、服务、市场、技术等方面的边界日益模糊。从产业综合实力、经营收入、人才机构角度选择20个产业融合评价指标,采用耦合协调模型对中国7大区域(31个省级行政区划)的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融合时空变动进行了评价分析。结果表明:(1)2003~2013年中国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融合水平有所提高,但仍处于融合初级阶段;(2)融合水平梯度差异明显弱化,区域差异缩小,其中中西部区域融合水平进步最大;(3)融合影响因素空间表现不同,主导因子随时间环境变化,提升产业人才与产业机构的良性互动是...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张家乐  王琪延  
在旅游业快速发展的时代,文化的魅力更加丰富了旅游产业业态。本文主要讨论旅游业与文化产业之间融合发展情况,并为我国的旅游业与文化产业融合发展提供政策建议。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古冰  卢钦  
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的互动融合是产业发展的必然趋势和要求。本文研究了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互动融合的理论基础;在此基础上,对四川省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融合的现状进行了分析,探讨了四川省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融合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由此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黄建男  廖军凯  廖合群  
红色旅游业与文化创意产业之间存在天然的、良好的融合发展基础,两者进行产业融合无疑是促进红色旅游深入持续发展的破题之举和战略选择。在产业融合的发展趋势下,红色旅游业与文化创意产业的融合路径主要有资源融合、市场融合、技术融合、功能融合等,两者融合发展的方向主要有红色文化创意园、红色影视、实景演出、红色展览宣讲、红色旅游文化节事活动和现代媒体传播等。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陈瑾  
产业融合发展是世界科技进步、经济结构调整和消费需求转型的必然产物,可以在产业间产生叠加效应,实现互利共赢目标。文化产业与旅游业融合发展,具有天然的耦合性和共同的现实需求基础,蕴含着深层的发展机理,符合当今世界产业发展的主流趋势。江西省旅游资源禀赋丰厚,文化价值功能独特,目前在两大产业融合的探索实践上已初见成效。为进一步实现建设江西省从"旅游大省"到"旅游强省"的战略目标,建议通过编制产业融合发展规划、实施文化旅游精品工程建设、创新市场开拓机制、强化高新科技对产业渗透等政策来推动两大产业快速融合。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程晓丽  祝亚雯  
旅游产业与文化产业具有天然的耦合性和共同的现实需求基础,随着安徽省"文化强省、旅游大省"战略的提出,两大产业融合发展已成共识。研究表明,目前存在融合领域不宽广、融合机制不顺畅、政策扶持不到位、产业链衔接和延伸不够等问题。研究认为旅游产业和文化产业的融合发展要立足于安徽实际,通过渗透型、延伸型、重组型三种融合模式,采取完善政府机制、建设示范基地、培育产业集群、加强市场营销、重视人才培养等路径来促进两者融合,实现安徽旅游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综合版)  [作者] 翁钢民  李慧盈  
基于2005-2014年的数据,构建旅游产业与文化产业融合水平测度指标体系和融合协调度模型,从时间和空间两个维度对河北省旅游与文化产业融合发展水平和时空差异进行研究。研究表明:河北省旅游产业与文化产业发展水平均呈现上升趋势;两大产业之间存在融合发展的可能性;河北省旅游与文化产业的整体融合水平较低,但发展态势总体趋好,区域之间融合水平差异显著,发展不平衡;在融合过程中河北省逐渐形成了以石家庄、保定为核心向周围其他城市逐级扩散的增长极模式。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