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566)
- 2023(2022)
- 2022(1707)
- 2021(1482)
- 2020(1302)
- 2019(2762)
- 2018(2547)
- 2017(5304)
- 2016(2697)
- 2015(3168)
- 2014(3296)
- 2013(3421)
- 2012(3257)
- 2011(2757)
- 2010(2736)
- 2009(2441)
- 2008(2522)
- 2007(2321)
- 2006(1885)
- 2005(1678)
- 学科
- 济(17117)
- 经济(17101)
- 产业(7993)
- 业(7477)
- 企(7101)
- 企业(7101)
- 业经(6188)
- 方法(6037)
- 管理(5914)
- 地方(5880)
- 结构(4892)
- 农(4074)
- 数学(3928)
- 数学方法(3905)
- 中国(3902)
- 文化(3803)
- 技术(3731)
- 产业结构(3667)
- 地方经济(3663)
- 理论(3046)
- 和(3004)
- 农业(2654)
- 经济理论(2273)
- 新技术(2241)
- 高新(2240)
- 高新技术(2240)
- 制(2156)
- 市场(2134)
- 企业经济(2102)
- 发(1985)
- 机构
- 学院(41761)
- 大学(39709)
- 济(19555)
- 经济(19240)
- 管理(16762)
- 理学(14413)
- 理学院(14252)
- 管理学(14098)
- 管理学院(14003)
- 研究(13436)
- 中国(8925)
- 京(8283)
- 科学(7374)
- 财(7296)
- 江(6635)
- 所(6201)
- 经济学(6111)
- 中心(6095)
- 范(5926)
- 师范(5898)
- 财经(5743)
- 经济学院(5573)
- 研究所(5553)
- 州(5333)
- 北京(5132)
- 经(5082)
- 业大(4952)
- 农(4869)
- 院(4811)
- 经济管理(4695)
共检索到6229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改革
[作者]
谭宏
1947年法兰克福社会学派的Adorno最早提出"文化产业",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对文化产业的定义是:"结合创作、生产等方式,把本质上无形的文化内容商品化。这些内容受到知识产权的保护,其形式可以是商品或是服务。"这已成为世界各国通用的一个概念。文化产业已有一个新兴的重要的产业。但是,文化从本质上属于上层建筑和意识形态层面的范畴,在文化产业化的过程中,必须把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关系理清楚。为此,从文化产业和文化事业的制度关联、经济理性的角度来甄别二者。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舒畅 付娆 李太斌
围绕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的"大力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决定,全国上下掀起积极落实、认真推进文化事业、文化产业建设的新高潮。公益性文化事业是满足人民群众基本文化需求的重要手段,经营性文化产业是满足人民群众多层次、多样性精神文化需求的重要途径,两者在社会主义事业建设中都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文化事业的建设,特别是乡镇地区的文化事业建设,在推动过程中深度融合、兼顾文化产业发展思路,将会形成两者共同发展的良性互动。
关键词:
乡镇文化事业 文化产业 融合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裘实
在我国的文化建设与文化发展中,一直把文化作为一种事业来看。其实文化既有社会效益又有经济效益,文化建设固然首先是一种事业,但同时也具有产业的特性,文化不同的特性可以让不同的主体去实现。当前文化体制改革最重要的突破,就是将传统文化事业单位分为事业和产业两类,对公益性文化事业和经营性文化产业采取不同的改革路径,从实际出发,分阶段、有区别地加以实施,推动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的协调发展。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徐晓暖
本文以推进农村文化事业和产业为视角,提出在发展农村文化事业中,要以政府为主导,重点做好加强组织领导、农村文化设施建设、农村文化队伍建设;在繁荣文化产业中,要以政策引导和体制机制创新为动力,制定综合配套人才、财税扶持、放宽市场准入等政策,引导、扶持、促进农村文化产业的健康发展,继续深化文化体制机制改革与创新,为推进农村文化产业发展提供制度保障和推力。
关键词:
农村文化事业 农村文化产业 对策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张其仔 李颢
实现产业升级是中国实现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内容,但要有效地完成这一任务,就需要发现潜在的比较优势产业。本文以最新全球产品贸易数据库为基础,对比较优势演化理论的产品空间的异质性前提进行了验证,分析了中国和全球多数国家的产品空间演化。文章运用产品空间理论对中国近期的潜在优势产业进行了预测,对不同邻近性阈值条件下产业的演化轨迹进行了充分讨论。其基本结论是,中国产业升级的能力是有限的,当期具有比较优势的产业种类和近期具有潜在比较优势的产业种类虽然高于全球平均水平,但长期看,具有潜在比较优势的产业种类总数却小于全球平均水平,潜在比较优势产业演进的可持续性并不比全球平均水平高;在产业升级过程中,中国面临两难...
[期刊] 征信
[作者]
李瑶
银行甄别客户信息的目的,一方面控制预期风险,另一方面发现客户需求。但信息的甄别是个相当困难的过程,不能仅靠客户经理尽职尽责,还要靠正确的方法指引。从案例切入,但不是案例分析,而是运用客户关系管理(CRM)理论,从市场营销角度创建独到的方法甄别客户信息。
[期刊] 征信
[作者]
李瑶
银行甄别客户信息的目的,一方面控制预期风险,另一方面发现客户需求。但信息的甄别是个相当困难的过程,不能仅靠客户经理尽职尽责,还要靠正确的方法指引。从案例切入,但不是案例分析,而是运用客户关系管理(CRM)理论,从市场营销角度创建独到的方法甄别客户信息。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梁哨辉 姜振寰
建立起核心知识甄别的四个分析步骤;对个体核心知识甄别需要进行专家选择、专家隐性知识显性化和核心知识特征评估,对专业技术核心知识甄别需要进行技术体系构建、技术水平筛选和配伍性评估。
关键词:
核心能力 知识管理 核心知识 甄别方法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苏杰芹
我们需要冷静思考,根据区域发展、企业实际状况,筛选真正优质的企业,认定名副其实的独角兽企业。2013年美国风险投资家Aileen Lee提出“独角兽”以后,迅速成为实务界和学术界关注的热点,全球“独角兽”持续快速涌现。近年来,我国独角兽企业迅猛发展,在经济下行压力持续加大的背景下,成为新经济增长动力的代表,对引领产业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升级以及经济结构调整等具有重要作用。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魏鹏举
在文化产业大行其道的今天,文化事业是一个既传统又新鲜的话题。从公共经济学的角度来看,文化产品及其服务是一种特殊的公共品。在这个领域,政府和市场究竟应该分别起到什么样的作用,西方公共财政在这个问题上的做法对于中国是有重要的参考价值的。
关键词:
文化事业 公共财政 分权 财政资助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金晓斌 联蒙珂 陈代云
在证券市场上 ,始终存在着信息不足和信息过载的情况。低效率的信息处理方法无法令投资者做出正确的投资判断。本文以通信类上市公司为例 ,对上市公司公开可获得的财务数据的甄别做些理论探讨。具体地讲是为当前通信类上市公司转型阶段的确定提供一种与定性的基本面分析相结合的转型阶段判别模型分析方法 ,使投资者能够拨开“概念和题材”的迷雾 ,对通信类上市公司的转型有一个科学、客观的判断。本文模型的判别结果与基本面的分析具有高度的一致性
关键词:
通信行业 转型公司 判别模型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殷兴山 孙景德 余霞民
本文以资本的甄别功能为视角,分析了金融发展和FDI对宁波产业结构优化所起作用的差异,认为利率管制、不恰当的政策性金融和不合理的金融结构,导致了金融系统难以充分发挥资本甄别功能,因此限制了其在产业结构优化中的作用。在此基础上,本文对如何实现宁波产业结构的优化提出了相关的建议。
关键词:
资本甄别功能 产业结构 金融发展 FDI
[期刊] 图书馆论坛
[作者]
肖鹏
文章从基层视角出发,以"政府何以关注文化事业"和"政府将如何兴办文化事业"两大问题为中心,对《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进行解读和阐释。第一个问题旨在点明公共文化服务与政府职能转型的密切关系,指出管理体制等外部性问题在未来有较大几率随着国家基层改革的开展得到真正的解决,这一政策倾向有望大大提升基层管理者兴办文化事业的决心。第二个问题则具体叙述该法律文本提供的文化事业发展思路包括:(1)明确责任;(2)统合资源;(3)调动各方参与,灵活对接文化产业等。在此基础上,论述了该法律实施语境下,可供基层管理者参考的具体行
[期刊] 图书情报知识
[作者]
柯平 胡娟 刘旭青
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以来,社会各界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导下,文化事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主体,发展文化事业是文化自信的必由之路,要深入分析新时代我国文化事业面临的主要矛盾,完善公共文化服务法治化与政策体系,推进公共文化服务数字化与社会化,实现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化、标准化与均等化,做中华民族文化的守望人和传播者。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孙浬阳
如何在竞争力发展不平衡的产业体系内甄别出符合中国要素禀赋结构、比较优势的潜在竞争优势产业是新时代促进我国产业迈向全球价值链中高端、培育若干世界级先进制造业集群的关键环节。通过将国家空间理论、产品空间理论相结合,构建空间甄别框架,发现在中国情景分析下中国在国家空间中的升级已转换为社群内升级模式,社群内优"国家清单"的优"产业清单"是符合中国比较优势、要素禀赋结构、易于成功的潜在竞争优势产业,而社群内强"国家清单"的强"产业清单"属于高技术复杂的尖端类产业,现阶段较不符合中国的比较优势。在未来,面对中国产业竞争力发展极不平衡、国家间竞争愈加激烈等新时代特征,应更注重国家空间所建议的以比较优势、要素禀赋结构为基础的中国→优"国家清单"→强"国家清单"式综合循序渐进升级路径,并集中力量突破潜在竞争优势产业关键领域,努力实现"以点带线,以线带面"式产业升级,向全球价值链中高端迈进。
关键词:
国家清单 产业清单 社会网络分析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