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032)
- 2023(8765)
- 2022(7279)
- 2021(6598)
- 2020(5504)
- 2019(12505)
- 2018(12169)
- 2017(23781)
- 2016(12163)
- 2015(14059)
- 2014(14108)
- 2013(14497)
- 2012(13979)
- 2011(12812)
- 2010(12712)
- 2009(12029)
- 2008(11650)
- 2007(10174)
- 2006(9269)
- 2005(8625)
- 学科
- 济(86601)
- 经济(86545)
- 管理(32035)
- 业(30773)
- 方法(30773)
- 数学(26711)
- 数学方法(26604)
- 企(24363)
- 企业(24363)
- 中国(21074)
- 地方(20821)
- 业经(16360)
- 农(16294)
- 地方经济(14740)
- 贸(13865)
- 贸易(13857)
- 易(13417)
- 学(13203)
- 产业(12736)
- 财(12125)
- 农业(11149)
- 制(11117)
- 环境(10527)
- 和(10231)
- 融(10104)
- 金融(10103)
- 发(9787)
- 体(9398)
- 关系(9380)
- 银(9266)
- 机构
- 大学(193258)
- 学院(191503)
- 济(103813)
- 经济(102405)
- 研究(74481)
- 管理(71136)
- 理学(61152)
- 理学院(60419)
- 管理学(59723)
- 管理学院(59357)
- 中国(56755)
- 财(42386)
- 京(40593)
- 科学(39492)
- 所(36927)
- 经济学(35332)
- 财经(34243)
- 研究所(33393)
- 经济学院(31689)
- 经(31325)
- 中心(31129)
- 江(26637)
- 北京(26440)
- 院(26090)
- 农(25672)
- 财经大学(25436)
- 范(24080)
- 师范(23931)
- 科学院(23195)
- 业大(22361)
- 基金
- 项目(122429)
- 科学(98876)
- 基金(93066)
- 研究(90757)
- 家(80396)
- 国家(79825)
- 科学基金(68452)
- 社会(64744)
- 社会科(61762)
- 社会科学(61753)
- 基金项目(48174)
- 省(43841)
- 自然(39978)
- 教育(39271)
- 自然科(39076)
- 自然科学(39067)
- 资助(38616)
- 自然科学基金(38447)
- 划(36862)
- 编号(32780)
- 发(29256)
- 部(29108)
- 国家社会(28845)
- 重点(27687)
- 成果(26739)
- 中国(26625)
- 教育部(25678)
- 创(25224)
- 发展(25167)
- 人文(24935)
共检索到29927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陆立新
近几年来,我国文化产业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正迅速从边缘产业转变为支柱产业,成为我国新的经济增长点。文章利用协整分析、误差修正模型、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及向量自回归(VAR)模型,采用1990~2006年的样本数据,对我国文化产业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动态关系作了实证分析,定量揭示了我国文化产业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程度,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关建议。
关键词:
文化产业 经济增长 协整分析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苏宝芳
美、日、韩等国家在经济危机后,靠文化产业带来的综合国力的迅速提升,实现了向文化产业大国迈进的目标。同样,由"次贷危机"所引发的金融危机也为我国文化产业的发展带来了契机,主要表现在:金融危机刺激文化消费拉动文化产业发展、金融危机催动科技创新助推文化产业发展、金融危机促进产业结构升级凸显文化产业优势、金融危机下国际文化市场竞争态势发生新变化。我国应在借鉴国外经验的基础上,通过推行文化体制改革,健全文化产业法律体系;实施文化产业品牌战略,拓展国际文化产业市场;开发利用传统文化资源,推进文化产业自主创新;制定和完
关键词:
金融危机 文化产业 机遇 策略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李怀亮 方英 王锦慧
文化产业作为新兴的朝阳产业日益受到各国政府的重视,但各国在实施发展文化产业政策后所带来的效果却不近相同,引发了理论界广泛的思考。纵观文化产业与经济增长理论的发展,充分体现了研究视角的多元化。从不同角度对文化产业对经济增长影响的理论作了系统分析,着重介绍这一领域近几年的研究成果,在评论的基础上对未来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
文化产业 经济增长 理论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曹彤 许元荣
笔者认为,中国未来的增长表现并非"定数",而是取决于以下五个"动态增长关系"的具体动态演化。第一,从投资需求来看,基建投资能否平衡制造业和房地产投资的回落。基建在中国经济中承担了非常纠结的角色;从地方政府债务来看,基建已经导致过度举债需要收敛;从投资效率来看,基建的投资回报率并不乐观,继续扩张的空间值得担忧;但从对冲中国经济下滑风险、熨平经济波动的角度来看,基建发挥着至关重要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张琳 何炼成 王凯
本文通过Johansen协整分析、向量误差修正模型、格兰杰因果检验、脉冲响应和方差分解的方法,利用1953~2007年的时间序列数据,对我国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动态关系进行了经验检验。检验结果表明我国经济增长与能源消费存在着长期的均衡稳定关系,煤炭、石油、天然气三种能源消费分别与我国经济增长存在单向格兰杰因果关系。在一定滞后期内,三种能源消费均对我国经济增长具有正向冲击效用,且煤炭消费对我国经济增长的正向冲击效用远大于石油、天然气消费的正向冲击效用。
关键词:
能源消费 经济增长 VAR模型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李嘉珊 郑湫璐
[期刊] 中国经济问题
[作者]
蔡旺春
文化产业对经济增长有直接影响与间接影响:直接影响表现在文化产业产值对经济增长的贡献;间接影响则是文化产业的发展带动产业结构优化,通过结构优化与调整促进整个经济的发展。本文主要分析文化产业对经济增长的间接贡献,从非均衡市场条件下产业结构变动的经济增长效应与路径入手,基于投入产出模型的实证分析,探讨我国文化产业关联程度与波及效应。结果表明,文化产业具有很强的扩散效应,有利于产业结构的优化,对中国经济发展具有显著的拉动作用。
关键词:
文化产业 经济增长 产业关联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凌文昌 邓伟根
本文对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产业转型指标进行分析,揭示了中国经济增长的速度和质量与产业转型之间的相关关系,为产业政策的制定和实施提供一些有益的启示。
关键词:
产业转型 经济增长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张洁燕 曾宪初
在经济与文化充分交融的当今社会,文化产业已成为发展迅速不断壮大的新兴产业,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促进和支撑作用,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认为,文化产业是"按照工业标准生产、再生产、存储以及分配文化产品和服务的一系列活动。"狭义的文化产业多指传统文化产业,而广义的文化产业则包含信息、教育、娱乐、旅游、体育等涉及文化消费的众多行业。我国理论界对文化产业做了如下界定:文化产业是指从事文化产品和提供文化服务的经营性行业,主要包括文化艺术、文化出版、广播影视、文化旅游等四个领域。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王林 顾江
本文基于内生增长理论构建计量模型,对长三角地区文化产业作用于经济增长的机制进行分析,结果显示人力资本存量、资金流入规模等因素将影响文化产业的增长效应。
关键词:
文化产业 长三角地区 经济增长 区域经济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边璐 张璞 张江朋
文章通过基于扩展VAR模型的格兰因果检验,系统考察了其他文化及相关产业、文化娱乐及科研业与人均GDP增速之间的内在关系。研究表明三变量之间存在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在1998~2009期间,三者之间作用关系非对称,即人均GDP增速对于文艺娱乐科研业、其他文化产业及其相关产业没能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而后两者对于人均GDP增速则起到了一定程度的提升作用。文章结论对于制定文化产业发展思路能够提供理论依据。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王晗
中国正处在经济增长速度换档期和经济发展转型期,作为新兴产业的文化产业在推动经济增长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本文基于2000—2009年中国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采用面板数据模型和联立方程模型检验文化产业发展与经济增长的关系。研究结果并不支持文化产业发展能够直接推动经济增长的假设,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依然是物质资本要素,但文化产业与物质资本要素、人力资本要素等结合能够共同推动经济增长,即文化产业与物质资本要素、人力资本要素之间可以实现优势互补。根据研究结果,笔者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文化产业 经济增长 物质资本 人力资本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吴茂华 王弟海
关于产业结构变化对实际产出增长率的影响效应分解,以往研究忽略了产业关联的作用。产业增长不仅会直接影响经济增长,还会通过影响其他产业间接作用于经济增长。产业关联的实证研究表明,工业实际产值增长会促进服务业产值增长,但是会降低农业产值增长;服务业实际产值增长会抑制工业产值增长,并且会降低服务业相对价格增长率;农业实际产值增长会降低服务业相对价格增长。考虑产业关联的经济增长率分解结果显示,1979—2022年中国工业产值增长拉动中国经济增长的净效应为5.72%,其中通过影响其他产业产值增长和价格结构变化的间接效应为1.2%;服务业产值增长拉动经济增长的净效应为2.49%,其中间接效应为-1.18%。进一步研究表明,工业增长净效应能够解释中国省级地区间实际产出增长率差异的78%。上述结论意味着,1979—2022年中国经济增长主要由工业增长拉动(贡献率为64.1%),这一结果要高于未考虑产业关联时的直接效应(贡献率50.68%);服务业增长的相对效应对经济增长产生较大阻碍作用。
关键词:
经济增长 三次产业 产业关联 增长率分解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