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3(1722)
2022(1605)
2021(1465)
2020(1341)
2019(2912)
2018(3007)
2017(6030)
2016(3366)
2015(3901)
2014(4127)
2013(4133)
2012(3911)
2011(3586)
2010(3646)
2009(3660)
2008(3817)
2007(3566)
2006(3130)
2005(2817)
2004(2716)
作者
(10216)
(8665)
(8362)
(7963)
(5452)
(4125)
(3929)
(3335)
(3242)
(3194)
(2960)
(2877)
(2853)
(2851)
(2670)
(2447)
(2443)
(2423)
(2407)
(2358)
(2308)
(2108)
(2089)
(2084)
(1969)
(1922)
(1907)
(1809)
(1694)
(1683)
学科
(16287)
经济(16267)
管理(10809)
(10425)
企业(10425)
(10086)
方法(8341)
理论(5681)
数学(5619)
数学方法(5565)
中国(4569)
(4438)
业经(4264)
教育(4194)
(3834)
(3781)
文化(3721)
地方(3238)
(3040)
(2933)
(2813)
贸易(2812)
经济理论(2789)
产业(2733)
(2666)
企业经济(2574)
(2543)
市场(2527)
关系(2340)
(2282)
机构
大学(58516)
学院(56377)
(19669)
管理(19200)
经济(19172)
研究(17354)
理学(16244)
理学院(15971)
管理学(15609)
管理学院(15490)
中国(12404)
(12197)
(10905)
科学(10763)
(10450)
师范(10416)
(9154)
(9062)
财经(8737)
师范大学(8400)
研究所(8151)
北京(7795)
(7756)
(7653)
中心(7048)
(6628)
业大(6444)
财经大学(6322)
(6316)
教育(6190)
基金
项目(31663)
科学(24922)
研究(24403)
基金(22463)
(18990)
国家(18750)
社会(15940)
科学基金(15814)
社会科(14976)
社会科学(14972)
(12215)
教育(11933)
基金项目(11724)
(10425)
编号(10220)
成果(9958)
自然(9401)
自然科(9200)
自然科学(9198)
自然科学基金(9056)
资助(8994)
课题(7359)
(7200)
重点(7086)
项目编号(6546)
教育部(6442)
人文(6427)
(6411)
(6337)
(6309)
期刊
(26052)
经济(26052)
研究(19522)
中国(11049)
学报(10345)
教育(10253)
(9438)
科学(8852)
大学(7980)
管理(7941)
学学(7246)
(6116)
财经(6026)
(5224)
图书(4802)
(3977)
金融(3977)
技术(3959)
书馆(3912)
图书馆(3912)
业经(3884)
农业(3837)
问题(3804)
经济研究(3562)
(3496)
(3228)
论坛(3228)
(3163)
商业(3025)
社会(2711)
共检索到8824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黄新宇  
人类社会离不开文化与传播,世界文明的延展无不显现出文化的印迹以及传播的表征。人类的存在,就其本质上的合作性、交互性、延续性而言,内在地具有文化与传播属性。作为社会整体之一的个体成员,要在文化与传播的相互作用之中被接纳、认可,展现其存在的本质方式与意义价值,就离不开文化与传播。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曹群  
现今新闻传播媒介日益多样,泛娱乐化、碎片化的新媒体传播方式增加舆论监督和舆论引导的困难性与复杂性,尤其对于国际新闻传播基于文化、情感、思维和价值理念等多方面的差异致使新闻传播需要以跨文化为基础,凸显出新闻传播策略更新升级的必要性与重要性,因此,本文将结合孙英春编著的《跨文化传播学》分析我国新闻传播对舆论的监督与引导现状,从文化认同与法律手段双重视角探讨新闻传播创新策略,助力新闻传播向着更加完善化、有序化的方向发展,促使我国舆论环境更加健康积极。
[期刊] 中国图书馆学报  [作者] 倪延年  
知识传播 ,也就是知识的扩展 ,或者称之为知识的分配、知识的流通。它具有实现人类知识成果社会经济价值桥梁的功能 ,提高社会成员知识拥有水平的功能 ,为知识经济社会创造良好社会环境的功能 ,等等。参考文献 4。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吴朝彦  
为应对国际旅游市场日趋激烈的竞争,利用国际游客口碑传播提升我国城市的影响力与吸引力变得尤为重要。本文借鉴旅游目的地已有理论观点,将城市原真性划分为客观原真性和存在原真性两类,探讨城市原真性对国际游客口碑传播的作用机理。通过问卷调研获取583个有效国际游客样本数据,利用SPSS和AMOS统计软件进行实证检验,结果表明:两类城市原真性均能正向影响国际游客的城市依恋和口碑传播,城市依恋进一步对口碑传播有显著影响,而文化认同作为调节变量,强化了客观原真性对城市依恋的正向影响,但对存在原真性与城市依恋关系的调节效应不显著。研究结论能为我国旅游城市通过原真性呈现,形成国际游客的情感联结并提升口碑传播效应提供理论借鉴和管理启示。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周锦  王廷信  
艺术传播在新经济条件下发生了形式和手段的变化,同时文化产业的发展模式也有了显著的改变。艺术传播既是文化产业快速发展的必要条件之一,也是文化产业集群发展的内在需求。科技发展带来的网络传播成为艺术与文化产业之间的新媒介,而社交媒体和自媒体的兴起是艺术传播与文化产业互动的新平台。在艺术传播与文化产业互动中,文化产业为艺术传播提供了发展原动力,艺术传播是文化产业发展的推动力,而数字化艺术是两者互动的融合基础。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魏强  
随着佛教众多教派的出现,寺院教育逐渐形成体系。教育理念、教学方式、教学内容、考试制度等都在不断完善且形成了固定模式,最终孕育出青藏高原独具特色的寺院教育,对藏区文化习俗的保存、传播和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期刊] 上海对外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毛锋  孙秋霞  闫静文  何佩文  
近年来,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中国与中东欧的关系越来越重要。加强双方文化交流不仅能进一步促进双方经济合作,也能促进双方文化共同发展,推动世界文化大繁荣。双方文化由于历史、地理及现实等原因具有很大的差异,但双方文化并非水火不容,而是可以兼容并蓄的。双方文化的传播是不同文化碰撞的过程,双方需要在这一过程中选择最优策略,这就是一场博弈。本文从文化传播源、文化传播途径与渠道和文化受众层面对中国和中东欧文化传播中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从博弈论的视角提出了相应的建议及改进措施,争取实现双方收益最大化。
[期刊] 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Scientific and Technical Documents Publishing House)  [作者] 张黎夫  熊国忠  
影响国际技术传播的环境因素包括自然环境、政治环境、经济环境和社会文化环境。本文着重从社会文化环境和政治环境两方面探讨这种影响。社会文化环境方面的影响主要表现为特定社会的语言系统、风俗习惯、教育状态、宗教信仰、价值观念、社会阶层和相关群体等因素的影响;政治环境方面的影响则主要体现为国际政治关系、国内政治状态和国内国际政策三个相互联系的方面。
[期刊] 上海对外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毛锋  孙秋霞  闫静文  何佩文  
近年来,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中国与中东欧的关系越来越重要。加强双方文化交流不仅能进一步促进双方经济合作,也能促进双方文化共同发展,推动世界文化大繁荣。双方文化由于历史、地理及现实等原因具有很大的差异,但双方文化并非水火不容,而是可以兼容并蓄的。双方文化的传播是不同文化碰撞的过程,双方需要在这一过程中选择最优策略,这就是一场博弈。本文从文化传播源、文化传播途径与渠道和文化受众层面对中国和中东欧文化传播中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从博弈论的视角提出了相应的建议及改进措施,争取实现双方收益最大化。
[期刊] 图书馆  [作者] 宋小华  
本文论述了网络文化的基本概念、网络文化与传统文化的性质及特点、网络文化与民族文化的冲突与统一 ,阐述了我国在发展网络文化及网络文化传播方面应采取的策略
[期刊] 图书馆杂志  [作者] 周久凤  
知识传播是现代图书馆的核心功能。图书馆知识传播活动具有一定的个性特征。图书馆知识传播的基本功能表现为:知识整合功能、知识发射功能、知识增值功能、文化传承功能、思想陶冶功能、科学与人文融通功能、知识社会保障功能。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张巨才  黄鹏  
当今我国文化产业问题的解决之道,关键在体制和机制,瓶颈在营销。关于文化产业的体制机制的研究文章已很多,但可操作的营销策略的研究成果极少见,本文试图就此予以探讨。以文化传播为先导和内核,以文化产品营销为目标和载体,二者互含互动互促,是文化产品营销的灵魂和基本规律。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刘少和  李秀斌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王保利  常颖  
本文在提出农产品品牌文化概念和分析农产品实施品牌文化必要性的基础上,从确立农产品品牌文化的价值内涵和明确其品牌文化定位两方面,对农产品的品牌文化进行了塑造,并对农产品品牌文化的传播提出了相应的策略,将农产品的文化底蕴发扬光大,从而提升农产品品牌的竞争力。
[期刊] 常州工学院学报(社科版)  [作者] 方忠平  
常州文化传播是常州经济社会发展的内在需求,是常州的历史积淀和当代传媒视角的认知、解读和融合。常州文化传播话语体系是针对常州城市形象、城市性格、城市实力乃至城市意志具象在较为广泛的区域舞台乃至更大范围的综合展现所形成的常州文化和文明的重要表达系统。在常州文化传播话语体系的建构中,电视媒介在由传统媒体向当代互联网媒体的发展进程中应以其独有的表现方式超越信息和娱乐提供,塑造社会共识、意义和价值观,并通过信息中的意识形态,影响社会大众的日常生活。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