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2900)
2023(4533)
2022(3733)
2021(4007)
2020(3186)
2019(7312)
2018(7413)
2017(12030)
2016(7976)
2015(9182)
2014(9680)
2013(8691)
2012(8506)
2011(7683)
2010(8221)
2009(7500)
2008(7648)
2007(7270)
2006(6476)
2005(6190)
作者
(20818)
(17173)
(16932)
(16352)
(11040)
(8353)
(8074)
(6839)
(6682)
(6286)
(5992)
(5789)
(5433)
(5398)
(5367)
(5347)
(5268)
(5186)
(4997)
(4985)
(4779)
(4341)
(4168)
(4115)
(4045)
(3918)
(3884)
(3709)
(3590)
(3582)
学科
教育(20368)
(19520)
经济(19481)
中国(13504)
管理(13420)
(11859)
理论(10506)
(10359)
(9418)
企业(9418)
教学(7638)
方法(7103)
研究(5431)
(5383)
(5130)
(5129)
业经(4756)
(4713)
思想(4646)
发展(4586)
政治(4500)
(4463)
数学(4245)
(4243)
数学方法(4025)
经济学(3976)
技术(3873)
思想政治(3852)
政治教育(3852)
治教(3852)
机构
大学(110049)
学院(102604)
研究(41281)
教育(30271)
(28353)
管理(28260)
经济(27216)
(27117)
师范(26959)
(26496)
科学(26057)
中国(25529)
理学(22944)
理学院(22462)
师范大学(22298)
管理学(21640)
(21435)
管理学院(21401)
研究所(19339)
(18350)
北京(18008)
中心(17654)
技术(16495)
(15144)
(15088)
(14569)
职业(14557)
(14448)
业大(12704)
农业(11901)
基金
项目(57886)
研究(50437)
科学(45431)
基金(36299)
教育(32123)
(30843)
国家(30355)
社会(27358)
社会科(25238)
社会科学(25233)
成果(25107)
编号(24402)
科学基金(23913)
(23632)
(22311)
课题(20208)
(18027)
基金项目(17410)
资助(15135)
项目编号(15028)
重点(14717)
规划(14418)
(14211)
(13912)
研究成果(13375)
(13321)
自然(13321)
自然科(12986)
自然科学(12983)
(12850)
期刊
教育(52055)
研究(42252)
(37182)
经济(37182)
中国(34824)
学报(17688)
科学(14850)
(14604)
大学(14428)
技术(12577)
职业(12189)
(12080)
学学(11409)
管理(11156)
农业(10262)
图书(9923)
(7981)
论坛(7981)
技术教育(7937)
职业技术(7937)
职业技术教育(7937)
书馆(7422)
图书馆(7422)
(7072)
金融(7072)
高等(6434)
(6351)
(6103)
财经(6087)
(5760)
共检索到18001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钱雨  
文化塑造着人脑,人脑也建构着文化。人类学的理论与方法为教育神经科学研究文化、脑与教育的关系拓展了新的领域。对"文化中的脑"与"脑中的文化"的关注已经推动了人类学的新分支——"神经人类学"的诞生。在人类学的启迪下,中国教育神经科学研究将有助于加深对不同文化族群中儿童学习的内在机制的理解,为尊重文化多样性的教育实践和推动教育公平的政策制定提供科学依据。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王亚鹏  董奇  
教育应该重视儿童大脑发展的敏感期和可塑性。对于教育者而言,一方面要为学习者提供适宜的刺激和材料,促进他们的大脑发生可塑性的变化,但同时又要防止在大脑发生可塑性变化的过程中付出不必要的代价。大脑发展过程中出现的认知障碍往往有其对应的神经机制,要使神经科学研究真正对教育有所贡献,真正"大面积"地进入教育教学实践,无论是教育决策部门、还是相关的研究机构及其学者都需要进行必要的思路调整。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蔡铁权  陈丽华  
现代人类学已成为兼具科学精神和人文情怀的学科。人类学对文化的定义包括了人类在精神和物质领域的一切活动,文化是"习得"的,这将促使我们重新思考教育的意义和学习的内涵。人类学普遍使用的以参与式观察为特色的田野研究手段,为我们如何真正理解儿童打开了全新的思路。人类学对儿童预先形成的概念与语言关系的研究成果,无疑地为科学教育中概念的形成和"做科学"的研究提供了特有的视角。人类学对儿童认知的认识,为儿童科学学习的研究,为科学课堂教学的研究开拓了崭新的途径。特别是,人们一直只是关注移植自然科学的观点和研究方法于社会科学,现在,人类学的观点和方法,却为科学教育及其研究领域带入了新的启示。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李姗泽  
在传统教育体系中,生育文化与教育的关联历来不被人重视,生育文化常常被认为是与教育相关不大或毫无相关的领域,从教育的视角对生育文化问题的关注较少。但是在儿童个体生命成长过程中,生育文化的影响和重要的教育价值是不容忽视的。本文分三个方面论及教育人类学视野中的生育文化及其研究价值,以期对关注教育、关注文化的教育价值、关注除学校以外更大教育空间的人们提供一个看待教育的新的视角,从而对教育发展有一定启示。
[期刊] 教育学报  [作者] 伍海燕  王乃弋  罗跃嘉  
近年来,随着文理科交融与多学科交叉的大力提倡和高速发展,认知科学与教育学领域都对儿童发展观的理解发生了深刻的改变,并且意识到了脑和教育相关的密不可分,"教育神经科学"这一新的学科也应运而生。情绪认知神经科学的新进展主要包括基本情绪脑环路、情绪与认知的交互作用、情绪障碍的神经机制等方面。情绪神经科学知识的掌握可以使教育的实践建立在更加科学的基础上,从而更好地建构课程情感教育目标、评价和教育内容。采用积极教育理念,加强情绪神经科学与教育学的双向交流,将脑科学的最新技术应用到师生互动的教学活动中,无疑是今后发展的方向。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周加仙  
本文论述了教育神经科学的发展与演进过程,分析了教育神经科学在发展过程所积累的经验与教训,指出教育神经科学是在生物科学、认知科学、发展科学和教育科学之间创建永久连接,为教育奠定科学基础的新型学科。该学科的发展将对科学的人才培养与国家综合国力的增加发挥重要的作用。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韩益凤  
大学理想是大学的精神特质和理性追求,随着时代的变迁、大学的转型,大学理想在现代社会的失落终会阻碍大学在未来社会中更好的发挥作用。本文以教育人类学的视角探析了大学理想的内核、大学理想与现实之间的张力,以及大学对一流、卓越、至善的梦想和追求的内在动力。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李复新  瞿葆奎  
教育人类学是一门以人为研究对象的应用性边缘学科 ,虽具有悠久的思想渊源 ,但在教育科学知识的分类中 ,仍属年轻学科。代表这门学科的名称的形式之多、由来之久、演变之广 ,是教育科学其他分支学科中不多见的。学科的源起是“多元的”,我们可以把教育人类学的源起与发展宏观地划分为观念教育人类学时期和实体教育人类学时期。对于它的学科地位 ,国际学界有两种截然不同的看法 ,归纳起来 ,可称之为“学科独立论”和“学科非独立论”。教育人类学是 1 9世纪末 2 0世纪初科学知识相互渗透与相互分化的产物 ,作为一个新的知识门类 ,它是以哲学、教育学和人类学的理论为基础的
[期刊] 北京大学教育评论  [作者] 克里斯托弗·乌尔夫  李明明  
继以现象学、整体化和哲学为导向的教育人类学之后,在过去几十年里,以教育—历史为导向的人类学也日益兴起。它从对迄今为止的教育人类学研究的批判出发,突出强调其研究的双重历史性,同时也不忘对人类学的批判。属于历史教育人类学的重点研究范围的有:身体与感知、代际与性别、时间与空间。对其发展来说,历史与心态、文化性与跨文化性、跨学科性与跨国性这三个任务和研究领域极为重要。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王美  柳恒爽  
《左传》曾以"筚路蓝缕,以启山林。抚有蛮夷,以属华夏。不鸣则已,一鸣惊人"的诗句记载当年楚国先民艰辛而伟大的建国创业情形,展现了当时先民们积极进取、革故鼎新、不屈不饶的楚文化精髓的恢弘气势。纵观整个历史,新朝代的开启、宏大事业的成就、新兴学科的创立莫不经过艰苦卓绝的创业过程。在开创者们那种开天辟地、气势如虹、纵横四野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秦金亮  
发展认知神经科学是认知科学、神经科学、人类发展科学的重要交叉学科,是儿童发展研究新的增长点。成熟理论、技能学习理论、交互式特化作用理论是发展认知神经科学目前已形成的三大理论。发展认知神经科学关于神经高级功能的可塑性研究,为终身教育提供了科学依据;关于神经发育的研究,为早期教育提供了科学依据;对神经发育异常的研究,为特殊教育以及神经康复提供了科学依据。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周加仙  
教育神经科学是一门备受瞩目的新兴学科。在该学科的发展过程中,清除教育领域的神经神话、确立研究与应用的伦理道德准则、正确地对待不同文化中的心理模型是教育神经科学发展中的重要问题;创设研究型学校,培养跨学科的研究人才与教育工程师,建立儿童青少年的脑发育与认知发展的数据库是教育神经科学健康发展的保障。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田阡  
在文化人类学视野的观照下,大学文化是一种具有相对自足性的特定场域,它是经过历史、文化的长期积淀而形成的,具有延续性、传统性、感染性和创生性等特征。作为大学文化的典型表现和有效表意实践方式,艺术教育成了当前大学文化内涵丰富的重要内容和实践建设的主要途径。它一方面对于提升大学文化品格起着人文精神的作用,另一方面对于凸显大学文化、实践大学文化起着具体的操作和表达功能。在这样一种文化人类学整体关联视角的考察下,大学文化与艺术教育形成了特殊的关系状态,以一种文化遗产的方式共同作用于精神成人、传承文化和创新文化。
[期刊] 开放教育研究  [作者] 佘燕云  杜文超  
教育神经科学通过探索有关学习的脑机制,为学习科学研究提供生理学研究视角。文章首先对教育神经科学的内涵、发展及脑功能成像技术进行简要的介绍;继而对教育神经科学的主要研究内容进行论述,包括脑的功能结构与发展研究、语言学习的脑机制研究、数学学习的脑机制研究,以及情绪发展的脑机制研究;最后,描述了教育神经科学面临的困境,并提出教育神经科学未来的研究方向。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常永才  孟雅君  
新时期中国比较教育学面临的挑战主要在研究方法方面,文化人类学正进入到人文社会学术阵地的前沿。该学科以微观为基础的研究单元、通过田野工作的数据收集技术和整合性的深度分析策略,可供中国比较教育革新借鉴。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