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47)
- 2023(923)
- 2022(885)
- 2021(787)
- 2020(807)
- 2019(1314)
- 2018(1358)
- 2017(2346)
- 2016(1410)
- 2015(1533)
- 2014(1556)
- 2013(1612)
- 2012(1426)
- 2011(1338)
- 2010(1290)
- 2009(1186)
- 2008(1113)
- 2007(901)
- 2006(826)
- 2005(690)
- 学科
- 济(5299)
- 经济(5296)
- 业(3341)
- 方法(3319)
- 管理(3300)
- 数学(2978)
- 数学方法(2947)
- 企(2802)
- 企业(2802)
- 学(1883)
- 农(1420)
- 财(1234)
- 中国(1173)
- 业经(1006)
- 药(967)
- 贸(904)
- 贸易(904)
- 易(883)
- 农业(874)
- 地方(865)
- 制(845)
- 技术(816)
- 融(794)
- 金融(794)
- 和(783)
- 组织(768)
- 划(738)
- 环境(735)
- 理论(717)
- 务(706)
- 机构
- 大学(21367)
- 学院(20867)
- 研究(8346)
- 济(7965)
- 经济(7769)
- 管理(7242)
- 农(6627)
- 理学(6528)
- 理学院(6445)
- 科学(6288)
- 管理学(6253)
- 管理学院(6222)
- 中国(5571)
- 农业(5381)
- 业大(5129)
- 所(4847)
- 京(4627)
- 研究所(4542)
- 中心(3728)
- 农业大学(3565)
- 省(3357)
- 财(3179)
- 室(3129)
- 江(3120)
- 院(2997)
- 实验(2919)
- 业(2883)
- 科学院(2841)
- 实验室(2823)
- 北京(2761)
共检索到2856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王晋华 李凤兰 高荣孚
本文在对文冠果花芽分化和成花过程进行外部形态及细胞学观察的基础上,对其花性别分化即孕花与不孕花的发育情况进行了比较.实验表明:在蕾前期两种花在形态及解剖构造上未见差异,但在单核小孢子进行第一次有丝分裂后,差异日趋明显.孕花中雌蕊发育正常,雄蕊发育缓慢,花丝短,绒毡层消失比较晚,花药不开裂,花粉无萌发力,形成败育的雄蕊.而不孕花雄蕊发育正常,子房却在单核期停止发育,迅速退化.影响文冠果花性别分化的主要因素是与树体的营养状况密切相关.孕花中败育的花药较早就出现淀粉粒贮藏不足,这可能与子房和雄蕊对营养物质的竞争有关,小孢子因得不到足够的营养物质而败育.
关键词:
文冠果 淀粉粒 花性别分化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杜希华 陆海 高述民 李凤兰
以文冠果花药为材料 ,利用TRIZOL试剂快速提取法、异硫氰酸胍法和CTAB法提取花药总RNA .通过RNA产率、纯度、电泳图谱和mRNA差异显示等分析来确立适于文冠果花药RNA分离的方法 .研究结果表明 ,CTAB法提取的RNA呈现出 2 8SrRNA、18SrRNA和 5SrRNA三条较清晰的条带 ,很少有降解 ,其A2 6 0 A2 80 值可达 1 94 4 ,A2 6 0 A2 30 值为2 16 5 ,具有很高的纯度 .另 2种方法获得的RNA纯度较低 ,降解严重 ,有较多小分子和盐存在 ;RNA无明显条带出现 ,而是以小分子RNA弥散状分布 .使用差异显示法分析发现 ,用C...
关键词:
文冠果 花药 RNA 分离提取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吴尚 马履一 段劼 苏曼琳 荣贵纯 苏淑钗 敖妍
【目的】研究文冠果花期和果期内源激素的动态变化特点,分析内源激素对其开花、坐果等过程的调控机制,为外源激素喷施等增产措施的制定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4年生文冠果植株为试验材料,分别于花期(花序伸长期、初花期、盛花期、末花期)和果期(果实膨大期到成熟期)从树体的东、西、南、北4个方向采集花朵和果实鲜样,经液氮处理后,采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测定不同时期内可孕花、不孕花及果实种子中的内源激素赤霉素(GA_3)、吲哚乙酸(IAA)、脱落酸(ABA)和玉米核苷素(ZT)的含量。【结果】花期内,文冠果可孕花
关键词:
文冠果 花期 果期 内源激素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敖妍 段劼 于海燕 姜常玉 马履一
生物质能源作为一种清洁的可再生能源已受到世界各国高度重视。发展生物质能源瓶颈之一是生物质原料不足。文冠果作为一种具有发展潜力的生物能源物种,近年来受到人们广泛关注。为使育种工作者对文冠果栽培育种、遗传改良与开发利用的研究进展充分了解,本研究介绍了目前资源分布情况;有性繁殖和无性繁殖关键技术;文冠果变异情况和良种选育进展;开花座果特点及分子机制研究,提出防止落花落果技术措施,分析了产量影响因素;综述了化学成分与开发利用研究进展;分析了油脂含量影响因素及其改良措施,文冠果籽油及生物柴油的理化指标,比较了不同油脂提取与生物柴油生产工艺的油得率、转化率及优缺点;介绍目前产量情况与经济效益,总结林分低产...
[期刊]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作者]
牛媛 敖妍 李云 田秀铭 杨长文 刘小天 李志虹
【目的】探究文冠果Xanthoceras sorbifolium优良无性系最佳授粉组合,提高其坐果率、种实产量,为科学配置授粉树及优良种质资源无性系化推广提供参考。【方法】以文冠果5个优良无性系为材料,进行花期物候观测、柱头可授性及花粉活力检测。进行控制授粉,分析各授粉组合受精率、坐果率、种实产量及种实性状。【结果】①5个无性系开花时间在4月27日至5月14日。②雌能花开花当天及花后1 d柱头可授性较强。③雄能花初开放和完全开放当天花粉活力较高。④综合考虑各授粉组合受精率、最终坐果率、产量及种实性状得出,10号无性系较佳授粉组合为10×16、 10×119, 14号、 15号、 16号最佳授粉组合分别为14×15、 15×16、 16×15, 10号、 14号、 15号、 16号均不适合做119号的授粉无性系。【结论】科学的授粉树配置可以提高文冠果坐果率及种实产量。图4表7参29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郑彩霞 李凤兰
本文利用光镜、透射电镜及电泳和薄板薄膜层析技术对文冠果两性花和单性花(雄花)花药的绒毡层和花粉壁的发育及其营养成分进行了分析比较.结果表明,两种不同类型的花粉在绒毡层和细胞壁的发育方面没有明显差别,但两性花的花粉内壁较厚,细胞器和淀粉的贮存明显不足,且缺乏蔗糖等化合物,氨基酸的种类也较可育花粉少.两类花粉中蛋白质多肽的组成及过氧化物酶和酯酶同工酶的谱带也有明显的差异.因此,文冠果两性花花粉败育的原因可能与花粉中某些细胞器的减少,及生理生化代谢上的障碍造成花粉缺乏足够的营养物质等因素有关.
关键词:
文冠果 两性花 花粉 败育 营养物质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吴月亮 汤鑫 刘迪 刘明国
花粉活力和萌发能力对文冠果杂交育种至关重要。为优化文冠果花粉离体萌发培养基,开展了正交试验研究蔗糖(200,150,100g·L-1)、硼酸(0.05,0.10,0.20g·L-1)、硝酸钙(0.00,0.25,0.50g·L-1)和pH值(6.0,6.5,7.0)对文冠果花粉离体萌发的影响;培养基优化后,通过配对样本T检验分析不同温度贮藏(7d)的文冠果花粉经再水合与未水合2种处理其花粉萌发力的差异;通过多重比较分析文冠果不同类型花粉的萌发能力;测定不同温度条件贮藏的文冠果花粉离体萌发率随时间的动态变化。试验结果表明:文冠果新鲜花粉在蔗糖浓度为150g·L-1,硼酸浓度为0.1g·L-1,琼脂浓度为9g·L-1,pH值为6.5的培养基上,萌发率高达91.08%;不同温度贮藏的花粉在室温(25℃)条件经4h再水合处理能极显著地恢复其真实的萌发率,与未水合处理的花粉萌发率的差异达到极显著水平;文冠果不同类型花粉萌发率的排列次序为LY>SY>LR>FS,LY型花粉萌发率最高(91.08%),FS类型花粉的萌发率极低,仅为3.25%;-80℃超低温贮藏对文冠果花粉萌发率的保持最好,贮藏30d时生活力才有明显下降,萌发率为85.75%,1a后仍有近50%的萌发率;-20℃贮藏次之,7d后萌发率就有明显下降,萌发率为86.34%,1a后萌发率为42.91%;4℃贮藏再次,7d后萌发率为80.92%,1a后萌发率为24.35%,下降迅速;常温25℃条件花粉保存7d,萌发率为64.75%,保存15d时萌发率为2.83%,基本上失去了生活力。此研究可为文冠果花粉活力检测提供一种可靠方法并为花粉贮藏提供参考依据。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王娅丽 王君 王金涛 李彬彬
‘森淼文冠果’是通过单株选优方法选育出的新品种,具有物候晚、两性花/总花数量比例高、腋部花芽结果、产量稳定等特性。物候比同一栽培地对照文冠果晚7~10天;两性花/总花数量比例为48%;果实为小球果型,每穗结果 3~5个;单果干质量25.90 g,单果横径55.56 mm、纵径48.51 mm,单果平均种粒数为15.73个;种子千粒质量714.13 g。定植株行距为2 m×3 m,适宜种植于宁夏、内蒙古、陕西、甘肃等文冠果主要种植区。
关键词:
文冠果 晚花 新品种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彭伟秀 李凤兰 王保柱
该文对北京林业大学苗圃内发现的一文冠果的同源异型自然变异株进行了形态及解剖学观察.结果发现:这一花器官变异植株的花明显小于正常株的花,且不能完全开放,始终呈半开状.花重瓣多轮,仅具花萼和花瓣,不具雄蕊和雌蕊.因为雄蕊和雌蕊全部特化为花瓣状,部分特化的内轮花瓣上留有花药的残迹,花药内的花粉发育是不正常的.与此相关的营养体特征是变异株的叶片大,厚且颜色呈深黑绿色.
关键词:
文冠果 变异 雄蕊 雌蕊 同源异型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周庆源 傅德志
The reproductive biology of Xanthoceras sorbifolia,an energy crop,was investigated through field observation,artifical pollination,anatomical techniques and fluorescence microscopy.Inflorescence buds of X.sorbifolia emerge at the beginning of March and flowers bloom in the following two months in Be...
关键词:
文冠果 生殖生物学 自交败育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侯元凯 黄琳 周忠惠
文冠果(Xanthoceras sorbifolia Bunge)属无患子科(Sapindaceae),为我国北方重要的油料树种,种子出仁率52.3%,种仁出油率高达56.36%70.0%,亦是我国重要的生物柴油树种。文冠果油除了用作生物柴油以外,还用作食用油和药品生产。廖礼科等对文冠果早期选优进行了研究;白金友等对文冠果无性系指数选择进行了研究;敖妍对种子产量与果实鲜质量、果长、果宽、果皮厚等的相关性进行了研究,认为果实鲜质
关键词:
文冠果 果实 性状 相关性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侯亚南 秦瑶 李凤兰
美国肥皂荚为雌雄异株单性花,在其性别分化的早期均经历由两性花向单性花转变的过程.该文以美国肥皂荚雌雄株上不同发育时期花蕾或花为试材,从实体解剖和组织细胞学角度对其性别分化过程进行了比较系统的研究.确定雌株上早期花蕾中的雄蕊是在花粉母细胞进行减数分裂时发生败育,该雄蕊花粉母细胞只进行核分裂而不进行胞质分裂并发育成具有四个核的原生质团后逐渐解体并伴随雄蕊败育.雄株上早期花蕾雌蕊是在胚珠大孢子母细胞发生时发育停滞,组织细胞逐渐退化、死亡,雌蕊萎缩、败育.该文同时应用组织化学染色方法,对正常及败育雄蕊的花药壁层及花药内细胞发育过程中多糖及蛋白质动态进行了观察,对其性别分化过程中雌、雄性器官选择性败育机...
[期刊]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肖华山 吕柳新
综述了环境因素如温度、水分和光照以及内源激素、多胺等对荔枝花芽和花性别分化影响的研究进展 ,并提出了今后的研究对策
关键词:
荔枝 花芽分化 性别分化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汪子洋 黄炎子 王俊杰 周祎鸣 王青 于震 关文彬
文冠果是无患子科单属种,其种群野生濒危,生境破碎化严重且具有自交不亲和性。文冠果有"千花一果"之称,为提高其产量,测量了4年生文冠果实生园1 051个单株的坐果序数、坐果数、果实质量、种子质量、壳质量、平均单粒质量共6个种实性状并对各种实性状按不同果型进行了单因素方差分析和分布拟合。结果表明:不同果型之间果实质量、种子质量、壳质量、平均单粒质量4个种实性状之间差异极显著,而坐果序数和坐果数2个种实性状之间差异不显著。所有种实性状均符合威布尔分布,其中果实质量、种子质量、壳质量、坐果序数和坐果数5个种实性状
关键词:
文冠果 种实性状 威布尔分布 选择概率
[期刊]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
[作者]
杜改改
柿(Diospyros kaki Thunb.)为柿科(Ebenaeeae)柿属(Diospyros)植物,果实营养丰富、风味香甜,树姿优美,叶色泽艳丽,是良好的果用、叶用及观赏树种。我国拥有丰富的柿种质资源,这些资源除‘罗田甜柿’外,其余皆为涩柿。涩柿富含单宁,脱涩后方能食用,各涩柿品种在脱涩难易、耐贮性、果实风味、活性成分含量等性状的表现上存在显著差异。甜柿虽不需脱涩即可鲜食,但其风味与涩柿不尽相同,因而其不能完全替代涩柿。目前,选育兼具多个优良性状(如易脱涩、耐贮存、风味好、活性成分高等)的优异种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