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743)
2023(10768)
2022(9093)
2021(8183)
2020(6697)
2019(14811)
2018(14617)
2017(26479)
2016(14863)
2015(16657)
2014(16257)
2013(15882)
2012(15389)
2011(14131)
2010(14555)
2009(13425)
2008(13398)
2007(12333)
2006(11185)
2005(10185)
作者
(47174)
(39461)
(39451)
(36653)
(24880)
(19187)
(17570)
(15361)
(14938)
(14318)
(13552)
(13368)
(12770)
(12618)
(12439)
(12014)
(11899)
(11677)
(11392)
(11366)
(10086)
(10007)
(9749)
(9077)
(9025)
(8937)
(8855)
(8709)
(8212)
(8026)
学科
(62965)
经济(62911)
(41202)
管理(40911)
(32314)
企业(32314)
中国(21247)
方法(19923)
地方(19844)
(19253)
数学(16428)
技术(16375)
数学方法(16164)
业经(15991)
(15285)
农业(13111)
(11821)
(11814)
银行(11767)
(11498)
(11471)
金融(11469)
(11398)
(11394)
地方经济(11102)
(11084)
贸易(11071)
技术管理(10999)
环境(10911)
(10613)
机构
学院(214897)
大学(211886)
研究(83657)
(82924)
经济(81029)
管理(74310)
中国(62512)
理学(62460)
理学院(61541)
管理学(60206)
管理学院(59797)
科学(55478)
(47728)
(46810)
(45500)
研究所(41450)
中心(36920)
农业(36851)
业大(36763)
(36607)
(35589)
(31117)
北京(30775)
师范(30710)
(30099)
(29306)
(28662)
财经(27876)
技术(26629)
科学院(26537)
基金
项目(140787)
科学(108786)
研究(99001)
基金(97707)
(88780)
国家(87962)
科学基金(72697)
社会(60684)
(58508)
社会科(57406)
社会科学(57388)
基金项目(51525)
(49176)
自然(47592)
自然科(46485)
自然科学(46469)
自然科学基金(45625)
教育(44648)
资助(39283)
编号(39275)
(37015)
重点(33064)
成果(32155)
(31795)
创新(29978)
课题(29529)
(28774)
发展(28743)
计划(28363)
(28279)
期刊
(103070)
经济(103070)
研究(65249)
中国(53721)
(44472)
学报(42353)
科学(37172)
管理(31018)
大学(30742)
农业(30356)
教育(29608)
学学(28951)
(27252)
(21662)
金融(21662)
技术(19791)
业经(18308)
(16920)
经济研究(15990)
财经(13814)
科技(13344)
问题(12693)
(12108)
(11591)
业大(11528)
技术经济(11268)
资源(11015)
图书(10960)
(10266)
论坛(10266)
共检索到34539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作者] 梁芳  卫旭芳  白永超  侯智霞  
为探明文冠果Xanthoceras sorbifolia新梢发育过程中矿质元素的变化特性,找出新梢发育过程中影响各部位发育的关键营养元素,以文冠果为研究对象,通过连续流动分析仪和原子吸收仪测定了新梢生长发育过程中不同部位矿质元素(氮、磷、钾、铁、锰、铜、锌、钙、镁、钠)的质量分数,明确各元素在文冠果新梢内不同部位的分布规律与年动态变化趋势。结果显示:(1)文冠果新梢发育过程中不同部位氮、磷、钾、铜、铁、锌等质量分数下降,而钙、镁、锰、钠等质量分数则上升。(2)茎尖矿质元素质量分数接近于幼嫩叶片,并始终高于幼嫩叶片。(3)除了5月7日外,各时期叶片中的氮、磷、铁、锰等质量分数均高于茎段;各时期内茎尖、茎段、叶片中的钠质量分数差异均不显著。(4)在新梢生长初期叶片中的镁、锌、铜等质量分数高于茎段,生长后期叶片低于茎段;在新梢生长初期茎段中钾、钙元素质量分数高于叶片,生长后期茎段低于叶片。(5)因子分析结果显示:磷、氮、钾、铜、铁等质量分数对文冠果新梢的发育有重要影响;其中磷、氮、铜是影响茎尖发育的主要矿质元素,磷、氮、钾是影响茎段发育的主要矿质元素,磷、铜是影响叶片发育的主要矿质元素。(6)相关分析表明:氮、磷、钾、铜、锌这5种矿质营养元素之间的吸收与积累呈显著正相关(P<0.05),而钙、镁、锰、钠等元素与氮、磷、钾、铜、锌等元素呈显著负相关(P<0.05)。磷、氮、钾、铜、铁等对文冠果新梢的发育有着重要影响,在施肥时应该注意补充磷、氮、钾、铜、铁等影响较大的矿质元素。同时合理搭配其他必需的矿质元素,注意用量的协调,保证文冠果树体营养均衡、植株健康,使文冠果树施肥达到合理化和规范化。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魏艳  黄洁  林立铭  
为进一步研究木薯块根中矿质元素的分布规律,提高木薯的综合利用价值,采用等离子发射光谱法,测定了6份木薯种质全薯、薯肉、薯皮的头、中、尾3段7种矿质元素的含量。结果表明:薯肉的K、Ca、Mg、Fe、Mn、Zn、Cu含量(干基)分别为333.1~620.8、28.7~150.7、45.0~132.3、1.08~4.10、0.36~1.05、0.47~1.81、0.12~0.32 Mg/100g,部分矿质营养价值优于马铃薯、糙米,不亚于甘薯和小麦;薯皮的Ca、Mn、Zn、Fe、K、Cu含量分别为薯肉的2.4~16.2、3.1~7.8、1.8~7.7、1.1~6.5、1.1~2.6、1.1~2.5倍,...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曹永庆  姚小华  任华东  王开良  
为了探明油茶果实发育成熟过程中内源激素和主要矿质元素的变化特征,以我国南方广泛栽培的普通油茶良种‘长林4号’为试材,对其果实发育后期成熟过程中内源激素ABA、IAA、GA3、ZR和矿质元素氮、磷、钾、锰含量进行了测定,明确其变化规律,并探讨其与油茶果实发育和种子油脂积累的相关性。结果表明:油茶果实发育后期果实质量的增长呈现‘S’型曲线,种子油脂的积累进程发生在果实迅速膨大生长之后。油茶果实中ABA和IAA含量较高,ZR和GA3的含量较低。盛花后255 d之前,种子中的内源激素ABA、IAA和GA较高,随着果实的发育成熟,果皮中内源激素ABA、IAA和GA的含量则明显高于种子,而且其变化特征与果...
[期刊]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作者] 何国庆  俞春莲  饶盈  章富阳  沈晓飞  黄坚钦  刘力  夏国华  
为探明山核桃Carya cathayensis果实发育成熟过程中主要矿质元素、种仁脂肪和脂肪酸的变化特征,以40年生山核桃为试材,对果皮和种仁中氮、磷、钾、钙、镁等主要矿质元素、种仁脂肪和脂肪酸进行了分析测定,并探讨了各组分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山核桃果实成熟过程中,果实干物质总质量没有显著增加,但果皮干物质大量向种仁转移,其中8月5-20日是种仁干物质快速积累期(从0.62 g·粒-1增长至1.34 g·粒-1)。钾大量从种仁向果皮转移,种仁钾质量分数从8月5日的11.71 mg·kg-1降至9月6日的3.44 mg·kg-1,而果皮钾质量分数从5.70mg·kg-1升高至9.18 mg·kg-1,种仁与果皮中钾质量分数存在消长变化,拐点为8月17-20日;种仁氮、磷、镁质量分数均高于果皮;果皮和种仁中矿质元素质量分数有一定的相关性。种仁脂肪质量分数先快速上升后缓慢上升,8月5-10日是脂肪快速积累期(从243.20 mg·g-1上升至586.02 mg·g~(-1))。油酸、亚油酸、棕榈酸是种仁充实过程中脂肪酸的主要成分,三者占脂肪酸总量的92.33%~97.50%。脂肪与棕榈酸和亚麻酸极显著负相关(P<0.01),与油酸显著正相关(P<0.05);具有相近或相同碳链长度的脂肪酸存在较高的负相关关系,其中油酸与亚油酸和亚麻酸极显著负相关(P<0.01)。氮、钾是山核桃果实发育过程中最重要的矿质营养,种仁氮、钾与脂肪酸组分的相关性最高。因此,丰产优质栽培建议施好果实膨大肥。图1表4参30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及华  冯云霄  张海新  
为了了解桃果实生长发育期间矿质元素含量变化规律及其相关关系,对大久保桃果实发育期N、P、K、Ca、Mg 5种矿质元素含量的动态变化、单果累积水平及其相关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果实中5种矿质元素含量随果实膨大均呈递减趋势,但对应单果中的矿质元素积累量却不断增加。相关性分析表明,果实中除K元素以外,N、P、Ca、Mg含量之间呈现明显正相关关系,与单果重呈现明显负相关关系,但果实内矿质元素积累量与单果重均呈现显著正相关关系,其中Ca元素积累量与单果重相关性达显著水平,其它4种元素与单果重相关性达极显著水平。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杜晨晴  吴秀文  闫磊  刘亚林  姜存仓  
#N/A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王建  王九龄  魏刚  刘昌迎  
对银杏不同生长发育时期种子中氮、磷、钾、钙、镁等8种矿质营养元素含量的动态变化研究结果表明:银杏种子中氮、磷、钾、钙、镁5种大量营养元素的含量变化,随时间呈从高到低的规律性变化,但不同元素间变化的幅度不同,整个生长季中4月底至5月中旬、5月下旬至6月上旬是银杏种子中营养元素含量变化较大的两个阶段.成熟种子中8种主要营养元素含量分别是氮1.04%、磷0.13%、钾1.49%、钙0.13%、镁0.09%、锰3.22mg·kg-1、锌27.55mg·kg-1、铁10.0mg·kg-1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张宣  宋韬亮  刘平  刘孟军  
【目的】揭示矿质元素与枣缩果病发生的关系,提出防治枣缩果病的技术措施,为指导枣缩果病这一枣树重大果实病害的科学防治提供理论和技术支撑。【方法】系统比较重病区、轻病区及针对性施肥后枣树叶片和果实中9种主要矿质元素含量在枣缩果病发病过程中的动态变化。【结果】轻病区枣树叶片中K、Mn、Cu和B含量显著高于重病区,而Ca含量显著低于重病区;果实中K、Mn含量高于重病区,Ca含量显著低于重病区。针对性土施K、Mn肥后,叶片和果实中K、Mn含量显著增高,Ca含量显著降低,枣缩果病的发病率显著降低,由57%降低到15%以下;在补充关键元素(K、Mn)基础上喷施杀菌剂和生长调节剂防治缩果病的效果更好。通过主成分分析,初步确定河北省太行山枣区有效防控枣缩果病的叶片营养指标,即叶片中K含量高于2.06±0.23 mg·g~(-1)、Mn含量高于261.83±21.54 mg·kg~(-1)、Ca含量低于1.07±0.11 mg·g~(-1)。【结论】枣缩果病的发生与K、Mn含量低和Ca含量高有密切关系,补充K、Mn可有效防控枣缩果病。该研究可提供通过土壤施用K、Mn有效防控枣缩果病的新途径。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王小玲  刘卓荣  幸学俊  高柱  
【目的】探索赣南脐橙不同生长发育期果实营养物质含量及果实与叶片中大量元素、微量元素、重金属元素和轻稀土元素的变化特征,并分析果实和叶片中不同元素之间的相关性,为研究脐橙生理代谢和品质形成的调控机理提供依据。【方法】以赣南10年生纽荷尔脐橙为试验材料,自脐橙盛花期后90 d (7月)起,每月测定不同生长发育期脐橙果实糖酸含量及果实和叶片中大量元素(N、P、K、Ca、Mg)、微量元素(B、Fe、Mn、Cu、Zn)、重金属元素(Pb、Cr、Cd)和轻稀土元素(La、Ce、Pr、Nd、Pm)等的含量,分析其周年动态变化规律及相关性。【结果】9月份是脐橙果实和叶片矿质营养及重金属元素变化的关键时期。果实纵、横径和单果质量均与生长发育期呈显著正相关,脐橙果实近球形,果形指数为1.04~1.07。柠檬酸是脐橙果实总酸的主要组成成分,最高可达82.76%。叶片矿质营养和重金属元素含量均高于果实。大量元素Ca、Mg和微量元素Cu、Zn是影响果实和叶片矿质营养积累的关键因子,其中Ca可以促进果实Mg和Cu的积累,抑制叶片Mg和Zn积累;Mg与果实Cu和叶片Zn含量呈显著正相关。脐橙果实中未检测出Pb和Cd元素,叶片中Pm与其他4种轻稀土元素含量的变化趋势相反,其在果实发育过程中呈先减少后增大的趋势。B是影响叶片Pm积累的关键因子,能显著促进叶片Pm积累,果实中未检测出Pm;果实和叶片中的La、Ce、Pr、Nd元素之间表现出显著的促进作用。【结论】脐橙果实品质受矿质营养元素的协同影响,其中大量元素Ca、Mg和微量元素Cu、Zn是影响脐橙果实品质的关键因子;脐橙果实品质未受到重金属Pb、Cr、Cd的污染;脐橙叶片轻稀土元素La、Ce、Pr、Nd含量越高,转移积累到果实中的量也越高。
[期刊]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作者] 王柯杨  卜柯丽  马元丹  栗青丽  王灵杰  高岩  高海波  张汝民  
为了揭示毛竹Phyllostachys edulis快速生长期茎秆不同节间叶绿素荧光特征,以毛竹笋竹茎秆为材料,用YZQ-500型非调制式叶绿素荧光仪和JIP-test数据分析方法,研究了茎秆不同节间光合色素质量分数和叶绿素荧光参数的变化特征。结果显示:随着节间的升高,毛竹笋竹茎秆中叶绿素a,叶绿素b和类胡萝卜素质量分数显著下降(P<0.05),表明茎秆上下部节间的生长发育存在明显差异,中下部节间PSⅡ反应中心活性较强,光能转换效率较高,能量耗散较少,生长较快;上部节间光合功能相对较弱,生长比较缓慢。研究成果对明确毛竹快速生长机制具有参考价值。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贾冬冬   李在留   郑云丽   徐振国   郭靖  
【目的】揭示毛竹Phyllostachys edulis种子发育过程中形态和生理特性的动态变化规律,为人工进行宏观调控、获得优质毛竹种子提供理论参考。【方法】以桂林海洋山一带的开花毛竹为材料,采集开花后不同时期的毛竹种子,对其发育过程中的形态和生理指标进行观察测定。【结果】1)花后10~30 d毛竹种子胚和胚乳细胞分裂分化活动剧烈,种子长、宽、厚等性状增长速度较快;花后40~60 d种子胚和胚乳细胞形态发育成熟,种子长、宽、厚等性状增长速度减缓。2)不同发育时期毛竹种子的可溶性糖、粗淀粉及可溶性蛋白含量存在显著性差异(P <0.05),可溶性糖与粗淀粉含量均呈单峰曲线变化,可溶性蛋白含量在4.89%~5.82%范围内波动变化。3)不同发育时期毛竹种子的活性氧含量和抗氧化酶活性具有显著性差异(P <0.05),H2O2含量与POD、CAT活性呈单峰曲线变化,而O_2~-含量与SOD活性变化趋势相似。4)不同发育时期毛竹种子的内源激素含量存在显著性差异(P <0.05),IAA、GA_3及ZR含量均呈先升后降再升的趋势,ABA含量则呈单峰曲线变化,(IAA+GA_3+ZR)/ABA的比值呈先降后升的趋势,在花后40 d达到最小值,为1.001。【结论】花后10~30 d抗氧化酶活性以及内源激素含量逐渐升高,有效促进毛竹种子细胞代谢与分裂分化;花后30~60 d毛竹种子的分化活动基本结束并进入营养积累阶段,该时期抗氧化酶活性和内源激素逐渐下降,营养物质含量进一步增加。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顾玉红  高述民  李凤兰  胡青  杜景川  王艳华  
为揭示文冠果体胚形态建成过程中蛋白质组分的变化规律和确定标记性蛋白,以文冠果种胚离体培养诱导体胚发生过程中所获得的非胚性愈伤组织、胚性愈伤组织、球形胚、鱼雷胚、子叶胚及再生植株为材料,采用双向电泳进行文冠果体胚形态建成过程中蛋白质组分变化的研究。结果表明:非胚性愈伤组织的蛋白质组分最少,随着体胚形态的建成,蛋白质组分逐渐增多,再生植株时期的蛋白质组分减少。胚性愈伤组织、鱼雷胚、子叶胚及再生植株的标记蛋白质依次为23.0ku(pI6.9)的蛋白质、27.1ku(pI7.5)的蛋白质、25.1ku(pI6.6)和26.2ku(pI6.6)的蛋白质、23.2ku(pI9.5)的蛋白质。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赵家桔  周兆禧  朱敏  赵丽  高爱平  陈业渊  王家保  
关键词: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戴雄泽  王利群  陈文超  张竹青  杨博智  邹学校  刘志敏  
【目的】研究不同颜色辣椒果实发育过程中类胡萝卜素种类和含量的变化规律,分析辣椒果实色泽与类胡萝卜素变化的相关性,为选育高辣椒红素新品种提供参考。【方法】采用薄层层析方法测定不同时期辣椒果实的类胡萝卜素种类和含量。【结果】(1)青果期绿色、成熟期为红色的品种共分离出16种色素;青果期前合成的叶绿素和部分黄色类胡萝卜素含量在转色期后下降,青果期后合成的红色、橙色和黄色类胡萝卜素含量大幅增加;成熟期类胡萝卜素总含量和辣椒红素含量高。(2)青果期乳白色、成熟期为红色品种共分离出12种色素,青果期色素含量较低;随着果实发育,青果期前合成的黄色类胡萝卜素含量变化不大,青果期后合成的黄色、橙色和红色类胡萝卜...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韩彦肖  王永博  刘树海  王亚茹  李勇  李晓  王迎涛  
以黄冠梨为试材,研究套袋果实生长发育过程中矿质营养含量变化与花斑病发生的关系。结果表明,套3层袋和白袋处理后,果皮中K、Ca、Mg、Fe、Cu、Zn和Mn变化趋势与裸果基本一致。在花后80 d,套3层袋处理果皮中K、Mg和Fe含量显著高于裸果,而Ca的含量却显著低于裸果,套白袋的果皮中Ca含量也显著低于裸果。同时套3层袋果皮中Ca/K、Ca/Mg和Ca/(Mg+K)显著地低于裸果。而Cu和Mn含量以套白袋的为最高,其次为3层袋和裸果。套3层袋处理果皮中Zn含量在花后80~90 d与不套袋裸果无显著差异,在花后100 d显著的低于对照,但与套白袋的果实无显著性差异。套袋果皮中Ca含量的下降和K、...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