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982)
2023(11663)
2022(10480)
2021(9947)
2020(8625)
2019(19800)
2018(19657)
2017(37582)
2016(21170)
2015(23684)
2014(23568)
2013(23312)
2012(21408)
2011(19304)
2010(19147)
2009(17397)
2008(16833)
2007(14486)
2006(12471)
2005(10735)
作者
(64312)
(53108)
(52962)
(50203)
(34072)
(25704)
(24089)
(21070)
(20243)
(19070)
(18218)
(17977)
(17058)
(16831)
(16819)
(16494)
(16233)
(15952)
(15242)
(15081)
(13642)
(13151)
(12901)
(12141)
(11995)
(11973)
(11871)
(11621)
(10901)
(10765)
学科
(78786)
经济(78689)
管理(55821)
(52557)
(44145)
企业(44145)
方法(40460)
数学(35440)
数学方法(34867)
(22065)
(19909)
中国(19040)
(18115)
业经(16602)
地方(15172)
理论(14173)
农业(13491)
(13463)
(13215)
贸易(13208)
(12821)
(12537)
技术(12367)
环境(12313)
(11497)
财务(11427)
财务管理(11404)
(10890)
企业财务(10817)
(10711)
机构
大学(296523)
学院(293379)
管理(113959)
(106984)
经济(104518)
研究(102908)
理学(99744)
理学院(98550)
管理学(96291)
管理学院(95817)
中国(72899)
科学(71118)
(64430)
(59136)
(54616)
业大(52233)
研究所(50658)
农业(47305)
(46690)
中心(45319)
(41828)
北京(40549)
(38736)
师范(38169)
财经(38040)
(37598)
(34690)
(34297)
技术(34176)
(31353)
基金
项目(211771)
科学(163855)
基金(152401)
研究(146063)
(136826)
国家(135738)
科学基金(114037)
社会(87238)
(84408)
社会科(82425)
社会科学(82400)
基金项目(80906)
自然(79578)
自然科(77706)
自然科学(77679)
自然科学基金(76242)
(72276)
教育(67415)
资助(64380)
编号(58537)
重点(48175)
成果(47256)
(45183)
(44637)
(43977)
计划(42741)
科研(41751)
课题(41154)
创新(41013)
大学(38524)
期刊
(111131)
经济(111131)
研究(80162)
学报(59025)
中国(53690)
(53564)
科学(50574)
大学(42344)
管理(41139)
学学(40157)
农业(37740)
(33031)
教育(32908)
技术(24713)
(20506)
金融(20506)
(20482)
业经(17657)
经济研究(17544)
财经(17285)
业大(16689)
图书(16316)
科技(16229)
(15288)
(14569)
林业(14436)
问题(14345)
理论(14041)
技术经济(13761)
农业大学(13129)
共检索到41463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彭伟秀  沈昕  李凤兰  白根本  
文冠果 (XanthoccrassorbifoliaBunge)同源异型变异株是自然产生的花器官发生变异的个体 .应用扣除杂交技术对该变异株和野生型植株进行了基因组差示杂交 ,获得样本特异DNA片段 ,此DNA片段可以作为进一步筛选突变基因的探针 ,为克隆文冠果花发育调控基因奠定基础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彭伟秀  李凤兰  王保柱  
该文对北京林业大学苗圃内发现的一文冠果的同源异型自然变异株进行了形态及解剖学观察.结果发现:这一花器官变异植株的花明显小于正常株的花,且不能完全开放,始终呈半开状.花重瓣多轮,仅具花萼和花瓣,不具雄蕊和雌蕊.因为雄蕊和雌蕊全部特化为花瓣状,部分特化的内轮花瓣上留有花药的残迹,花药内的花粉发育是不正常的.与此相关的营养体特征是变异株的叶片大,厚且颜色呈深黑绿色.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敖妍  赵磊磊  姜常玉  马履一  
为了探索miRNA在文冠果不同类型植株的花发育阶段不同组织的表达特异性,以单瓣型和重瓣型文冠果的花芽、茎、叶为试材,提取这2种类型组织的小RNA。从前期研究获得的文冠果小RNA测序数据库中筛选11个候选miRNA,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其在花发育不同阶段以及茎和叶片的表达特点。结果表明,11个候选miRNA具有不同的表达形式。Xso-M007a-b、miR167a-b与miR169在两类中都是表达量随花芽发育呈现下降趋势,XsoM003则相反,说明了miRNA表达的时序性。在不同类型之间以及不同部位miRNA的表达也存在差异,Xso-M002、Xso-M003、Xso-M007a-b、m...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胡一鸿  刘书槐  姜孝成  肖辉海  
以广亲和品种轮回422,02428与籼、粳稻配组及籼粳交、粳籼交、粳粳交配组,其中配组包括轮回422×浙湖139,轮回422×金陵玉籼,轮回422×1126,宁恢3号×轮回422,02428×金陵玉籼,02428×测49,40316×测49,40316×1126,M-201×86A4,城特232×1126,余红一号×86-3587-2以及M-201×日本优,测定亲本和籼粳杂交稻杂种一代F1的生化指标,以探讨各组合生化指标的变化规律及与育性的内在联系.结果表明,广亲和品种与籼、粳稻配组及粳粳交F1的POD活性在开花盛期可达到分蘖盛期的水平,孕穗期后,这些组合F1的游离氨基酸均呈下降趋势;从分蘖盛...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赵曦阳  马开峰  沈应柏  张明  李奎友  邬荣领  张志毅  
以30个白杨杂种无性系为材料,测定树高、胸径、树形、叶片、树皮特性等17个指标。方差分析与遗传参数计算结果表明,白杨杂种无性系各指标差异极显著(P<0.001),各指标表型变异系数变化范围为15.63%~57.50%,遗传变异系数变化范围为8.99%~52.57%,重复力高(0.7734~0.9848)。说明白杨杂种无性系各性状存在广泛变异,且这种变异受较强的遗传因素控制。表型相关结果表明,白杨杂种无性系树高、地径、胸径、单株材积和冠幅之间均达显著相关水平,遗传相关系数接近表型相关系数。主成分分析结果显示,白杨杂种无性系14个性状前3个主成分的累积贡献率为84.93%,其中第1主成分为生长量等...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魏会琴  刘忠华  马岚  万文  盛德策  
以杂交构树试管苗叶片为外植体,探讨了不同植物生长调节剂组合、叶片着生部位、GA3浓度对杂交构树不定芽再生的影响,建立了叶片不定芽再生体系,为今后的遗传转化奠定了基础。结果表明:杂交构树叶片愈伤诱导和不定芽分化的最适培养基是MS+6-BA2.0mg/L+NAA0.1mg/L,愈伤诱导率为100%,不定芽再生率为91.7%;叶片培养最佳取材部位是自试管苗顶端向下伸展叶第l~3片叶;培养基添加0.5mg/LGA3,芽增殖系数高达8.22,芽有一定的伸长生长;附加低浓度的6-BA0.3mg/L,芽明显伸长,长为3.89cm,得到壮苗,可直接用于生根培养;生根培养添加NAA1.0mg/L,诱导生根的时间...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白建荣  杜竹铭  周国玉  
从谷子不育系及杂交种服性愈伤组织产生的再生植株当代和二代调查中,发现再生植株及后代普遍出现了株高降低、穗长缩短、穗型紧密和分蘖、分枝性增强的趋势。其中产生一些特殊表型株及株型好、抗虫性强的植株,再生不育株不育度提高,再生杂交种R_2代出现了三个饱满度好的大粒性穗行。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马国辉  邓启云  万宜珍  王学华  
为了研究超高交水稻最大承载能力 ,比较了超级杂交稻苗头组合培矮 6 4S/ E32较三系高产杂交组合汕优6 3在植株钾、硅和纤维素等方面的诸多差异 :超级杂交稻植株钾、硅和纤维素总量表现出明显的优势 ;比较其干重百分率 ,两组合钾差异不显著 ,但超级杂交稻茎节间硅和纤维素含量具有优势 ;超级杂交稻齐穗后节间的钾和硅淀积作用明显 ,叶片的钾撤退相对较少 ;高肥条件下超级杂交稻植株钾、硅和纤维素总量因其干重增加而增多 ,其中叶鞘各要素的增重十分明显 ,高肥条件下干重百分率普遍下降 ,尤以硅为甚
[期刊]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作者] 樊怀福  杜长霞  朱祝军  李文君  杨莉林  张英  
以番茄‘浙杂204’Lycopersicon esculentum‘Zheza 204’为试材,采用基质盆栽,研究了限根栽培对番茄植株生长、果实产量、品质及转色期的影响。结果表明:限根栽培抑制了番茄植株的生长,株高、茎粗均下降,且随着生长期延长抑制作用愈加明显,在前后2次生长测定中,1 L容器栽培植株株高和茎粗分别为7 L容器栽培的80.06%,80.06%和50.06%,77.48%;限根栽培下果实品质提高,可溶性固形物、番茄红素和可滴定酸的含量提高幅度最高分别可达18.72%,50.67%和49.28%,对维生素C质量分数的影响较小;限根栽培还推迟了番茄果实的始红期,而终红期与对照比较一致...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邱小芬  刘虹  覃瑞  陈雁  
以地高辛标记的栽培稻基因组(基因组为AA)DNA为探针,对非洲野生稻(基因组为BBCC)的体细胞染色体进行荧光原位杂交分析,研究AA染色体组和BBCC染色体组之间的关系,同时对杂交后的染色体进行同源染色体配对。结果表明:栽培稻A基因组和非洲野生稻基因组有较高的同源性,其中高度重复DNA序列在栽培稻和非洲野生稻间具有保守性。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莫鉴国  余勤  李万渠  彭云强  
本研究以遗传标记杂交油菜组合及其不育系为材料,以不同不育株率、施氮量、播种期为处理,研究了甘蓝型杂交油菜不育株的产量效应。同时,还调查了大面积移栽和直播条件下不育株的产量表现。结果表明:不育株比正常杂种植株的单株角果数、每果粒数、单株产量均显著降低。在不同不育株率情况下,不育株单株产量2007年减产38.89%~50.00%;2008年减产55.34%~65.80%。不同施氮量情况下,不育株单株产量减产41.83%~76.34%。不同播种期情况下,不育株单株产量2007年减产50%~58.76%,2008年减产50.40%~58.04%。大面积移栽种植不育株减产47.28%,大面积直播不育株减...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杜常健   张敏   周星鲁   张磊   胡建军  
[目的]对杨树生长表型性状进行全基因组选择研究并且实现早期选择具有重要的意义。[方法]以母本丹红杨(美洲黑杨)和父本通辽1号杨(小叶杨)及其杂交F1代为材料,在田间进行施肥和不施肥处理,测定了生长表型性状(地径、株高、茎生物量)。利用3个全基因组选择模型gBLUP、sBLUP、cBLUP和364个基因型的表型观测值对502个基因型进行预测育种值。[结果]丹红杨的茎生物量在高氮和低氮条件下分别比通辽1号杨提高了20倍和33倍。gBLUP对生长表型性状预测结果准确性接近于1,sBLUP预测结果的准确性范围是0.5~0.9,cBLUP预测结果的准确性小于0.2。研究结果表明gBLUP模型预测的结果最准确,cBLUP预测的结果最差。利用gBLUP模型计算的茎生物量育种值把杂交群体划分为双高效型、双低效型、低氮高效型、高氮高效型共4个类型。筛选出优良的基因型16-1-16、16-1-194、13-116、13-73、13-481、13-268、13-286、13-566、13-173、13-578、16-1-65、13-242、16-1-189、13-40、13-608、16-1-170、16-1-22、13-237、13-272、13-335。[结论]丹红杨和通辽1号杨的生长表型性状差异显著。全基因组选择研究结果帮助我们完成了杨树育种工作的早期选择,减少了表型测定成本,提高了育种效率。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郑均宝  王峰  刘群录  卜学贤  陈维伦  
毛白杨转基因植株的研究郑均宝,王峰,刘群录(河北林学院保定071000)卜学贤,陈维伦(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北京100044)关键词毛白杨,R1000和R1000(PTVK85),生根能力,生长量,形态变化农杆菌(Agrobacterium)对植物的...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侯元凯  黄琳  高巍  杨超伟  
为文冠果良种的选育提供理论依据,对不同种源文冠果果实和种子性状的变异情况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不同种源种子经济性状(含种子千粒质量、最大及最小种子质量、种子平均体积及种子比重)由优到劣依次为P(山西蒲县)>Q(黑龙江哈尔滨)>D(河南济源)>F(河南洛宁)>S(辽宁沈阳)>E(河南灵宝)>M(山西静乐)>O(山西朔州)>I(内蒙翁旗)=C(甘肃定西)>N(山西代县)>R(甘肃平凉)>J(青海西宁)=K(山西绛县)>G(河南淅川)>H(辽宁建平)>L(山西岚县)>A(宁夏贺兰)=B(陕西淳化);不同种源种子性状由优到劣依次为Q>F>S>D>R>E=I=P>H=M>K=N>O>G>B>C>J>L>A...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张云霞  娄群峰  李子昂  王筠竹  张振涛  李季  陈劲枫  
【目的】利用基因组荧光原位杂交(genomic in situ hybridization,GISH)技术,对黄瓜(Cucumis sativus L.,2n=2x=14)种内两个变种(栽培黄瓜C.sativus var.sativus和野生黄瓜C.sativus var hardwickii)进行中期染色体分析,建立黄瓜变种染色体核型的快速分析方法,为黄瓜细胞分子遗传学研究提供基础。【方法】以栽培黄瓜‘9930’和野生黄瓜C.sativus var.hardwickii为材料,利用CTAB法提取栽培黄瓜‘9930’的基因组总DNA,采用缺刻平移法,将栽培黄瓜‘9930’基因组DNA和45S ...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