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49)
2023(256)
2022(228)
2021(279)
2020(209)
2019(461)
2018(386)
2017(699)
2016(348)
2015(393)
2014(423)
2013(393)
2012(379)
2011(359)
2010(345)
2009(371)
2008(360)
2007(317)
2006(309)
2005(242)
作者
(982)
(861)
(791)
(741)
(562)
(424)
(330)
(321)
(293)
(288)
(280)
(276)
(271)
(259)
(252)
(245)
(241)
(238)
(234)
(233)
(210)
(210)
(207)
(205)
(205)
(192)
(190)
(182)
(170)
(169)
学科
(1564)
经济(1562)
(917)
(844)
中国(793)
管理(719)
农业(599)
人口(517)
(477)
(474)
企业(474)
方法(474)
(438)
数学(402)
数学方法(400)
(365)
地方(356)
(350)
(309)
银行(309)
(306)
(305)
金融(305)
结构(303)
收入(300)
体制(298)
业经(292)
(279)
问题(273)
社会(272)
机构
大学(6258)
学院(5784)
(2644)
经济(2590)
研究(2305)
管理(2006)
理学(1759)
理学院(1731)
管理学(1702)
管理学院(1692)
中国(1593)
(1345)
(1322)
科学(1159)
(1100)
经济学(1029)
财经(1024)
研究所(1012)
(966)
师范(961)
中心(957)
(929)
经济学院(925)
(924)
师范大学(823)
北京(818)
社会(816)
(804)
研究中心(752)
财经大学(735)
基金
项目(3861)
科学(3147)
基金(3042)
研究(3019)
(2595)
国家(2562)
社会(2200)
科学基金(2145)
社会科(2055)
社会科学(2054)
基金项目(1530)
教育(1446)
(1231)
编号(1200)
成果(1194)
自然(1188)
自然科(1157)
自然科学(1157)
(1147)
资助(1146)
自然科学基金(1132)
(1021)
国家社会(963)
教育部(936)
(907)
重点(890)
(871)
(831)
课题(826)
人文(825)
期刊
(2962)
经济(2962)
研究(2161)
中国(1332)
(1068)
科学(1059)
学报(1036)
(991)
大学(920)
学学(823)
教育(676)
财经(631)
农业(603)
管理(585)
(563)
社会(533)
(475)
经济研究(471)
问题(437)
社会科(409)
社会科学(409)
业经(368)
(352)
金融(352)
人口(314)
世界(313)
技术(308)
业大(282)
(274)
经济问题(270)
共检索到853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综合版)  [作者] 杨晓娟  靳潇  
中国近现代报刊传统"文人论政"以报刊为载体解读时政和民生疾苦,揭示了清末民初中国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全面变革的转型期,"文人论政"对政局变迁产生双向影响:以报刊为平台、斗争阵地和服务国家治理的工具,通过沟通内外信息,论战和舆论监督影响了民主政治的发展趋向,推动了中国政治近代化进程;文人主体的阶级局限性很难做到论政而不参政,为清末民初的政治乱象埋下隐患。
[期刊]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苏威  
清末民初的上海,由于商品经济的不断发展,其零售经营方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这是由当时上海的经济发展水平决定的。工业的增长、贸易的繁荣、人口的增加、消费观念的改变使得近代上海成为零售业态变迁最为剧烈的城市。环球百货业的兴起是这一时期业态发展的突出成就。
[期刊]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马华灵  
绅士权威有两个来源,其知识来源是:知识正当化使绅士成为文化权威,知识等级化使绅士成为政治权威,知识公共化使绅士成为道德权威。其社会来源是,由于古代绅士跟州县官在知识视野上具有交集视域,跟乡村平民在社会视野上具有交集视域,并且州县官与乡村平民在知识视野与社会视野上存着着双重空集视域,所以绅士是州县官与平民之间的中介,而这为绅士在乡村社会的权威奠定了社会基础。但是,随着科举制度的废除,古代绅士逐步逐代向现代知识分子转型,在这个转型过程中,绅士权威的知识来源与社会来源都解体了,于是绅士权威也崩塌了。而绅士权威在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赵志龙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石鸥  吴小鸥  
19世纪下半叶以来,西学迅速进入中国,科学出版物纷纷出现,但科学的传播却非常缓慢,这一现象直到甲午战争之后才被终结。新式学堂的大量出现,导致新式的科学教科书海量增长。当承载着科学新思想新学说的教科书被广泛传阅后,其巨大的启蒙影响力终于迸发出来。清末民初教科书的科学启蒙大致经历了首倡期、鼎盛期和稳定期三个阶段。早期教科书促进了中国学术由四部之学到分科之学的转型,推动了中国科学由格致到科学的转变,加强了学术术语的规范和统一,推进了科学方法的确立,引介了科学常识和现代文明。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莫磊  陶玉婵  
清末民初时期是云南地区政治、经济、文化变化和发展最快的时期之一,也是云南会计的大发展时期。鉴于云南作为内陆门户的特殊地位,研究其会计演变问题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以清末民初时期为切入点,主要从"完善账簿制度""改良中式簿记""银行簿记发展"三个方面展示了这一时期云南会计的主要演变过程。研究贡献在于,揭示了云南会计演变中的鲜明特点,丰富了我国区域性会计发展史的研究文献,同时通过传承和弘扬云南地区会计历史文化和民族智慧,为当前"一带一路"国家战略下我国会计的新发展问题提出了抛砖引玉式的思路建议。
[期刊] 图书馆杂志  [作者] 郑春汛  
清末民初(1862-1937)是专科目录发展史上的高峰期,数量和质量远超其他目录类型。本文通过对国内相关资料排查,搜集到清末民初334专科目录并制作年表,厘清了清末民初专科目录的发展轨迹与发展规律。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马长林  
清末通商口岸的开设和对外贸易的发展,给进入中国市场的外国银元广泛流通提供了机会,并由此刺激国内自铸银元掀起高潮。制钱荒的出现引发了铜元铸造和发行,但随之而来的滥铸使货币市场又充满弊端。晚清和民初政府对全国货币铸造和发行掌控能力的弱化,使这一时期的货币制度漏洞百出。外国银元流入明朝末年,外国银元开始流入中国。早期流入中国的外国银元数量不多,流通也不广。清朝初期中外物资交流的规模比明末有所扩大,英国东印度公司经常派船只来往于中国南部沿海地区,外国银元便于乾隆年间大量流入中国,并在上海及附近地区
[期刊] 图书馆杂志  [作者] 印永清  
本文研究了清末民初上海妇女报刊的发展概况,分析了它们的内容和刊物组织机构,考证了几种有异议的刊物,介绍了已知的报刊及其馆藏,使读者对近代上海妇女报刊在中国新闻出版史上的地位有一个初步的认识。
[期刊] 图书馆建设  [作者] 汪家熔  
从《新编清末民初小说目录》看到和想到的汪家熔1日本在1997年10月初出版了一部1100页、重达2.5千克的大型工具书《新编清末民初小说目录》,收录16046个款目。它是日本学者樽本照雄自1988年始,花9年苦功独立完成的。它称“新编”,缘由在此之前...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王文成  
清末民初,滇越铁路、个碧石铁路的修建,导致云南传统交通运输格局的重大变化。但值得重视的是,滇越铁路、个碧石铁路通车后,云南传统的陆上驿运、局部水运没有也不可能终结,仍旧发挥着重要作用。在近代化铁路机车运输快速发展的同时,传统的人力畜力运输,特别是马帮运输,也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新的发展。清末民初的云南交通运输格局,出现了人力畜力与机械动力并举的时代特征,构成云南交通运输史上重要而独特的一环。
[期刊] 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  [作者] 郑剑顺  
清末福建船政局的技术引进郑剑顺清同治五年(工866年)创办的福建船政局是当时全国最大的专门制造轮船的工厂。清朝统治者鉴于西方列强的船坚炮利,于是破除“夷夏之防”的传统观念,开始学习西方(“师夷”)制船造炮,以求“师其所长,夺其所恃”。制造近代轮船,这...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冯郦君  
专业银行向商业银行转轨是金融体制改革的一个重要课题,许多专家学者,为此纷纷撰文,介绍发达国家商业银行的经验。它山之石,固可攻玉,但我国近代商业银行历尽坎坷而累积的经验教训弥足珍贵。 我国商业银行兴起于甲午战后,发达于民国初年(1912——1927),本世纪20年代走向鼎盛,不仅形成了“南三行”、“北四行”、“四小行”等银行集团,而且涌现出了张嘉璈(公权)、陈光甫(辉德)、李铭(馥荪)、周作民、徐新六、钱新之等金融巨子,他们筚路蓝缕,开中国商业银行之先河;其壮举可歌可泣。笔者因此不揣浅陋,将其业绩写出来,以示来者,不妥之处,敬请更正。
[期刊] 涉外税务  [作者] 饶立新  曾耀辉  
清末民初,内忧外患纷至沓来。特别是清朝光绪以后,国家财政日渐穷乏,原有税种既乱且杂,不少"恶税"越发遭到民众的痛恨和抵触。在此背景下,清政府出于自保,开始仿效西洋税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卢勇  聂敏  洪成  
清峪河水利工程长久以来一直是关中泾阳、三原两县水利的支柱,但在清末民初它却陷入低潮。本文从《清峪河各渠记事簿》出发,结合县志等材料探究后认为由于水旱迭发、战乱不断以及其本身设施和管理的落后,导致了其不可避免的走向衰落。在阐述分析以上原因的基础上得出了该时期清峪河水利的衰落为后来陕西民国十八年年馑埋下祸根,并成为李仪祉回陕主持泾惠渠等新型水利工程的一个重要原因。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