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914)
- 2023(5452)
- 2022(4592)
- 2021(4115)
- 2020(3484)
- 2019(7282)
- 2018(6825)
- 2017(12925)
- 2016(7130)
- 2015(7439)
- 2014(7041)
- 2013(6990)
- 2012(6381)
- 2011(5741)
- 2010(5553)
- 2009(4854)
- 2008(4705)
- 2007(3957)
- 2006(3415)
- 2005(2787)
- 学科
- 济(25805)
- 经济(25774)
- 管理(19873)
- 业(19694)
- 企(14927)
- 企业(14927)
- 方法(12384)
- 数学(11317)
- 数学方法(11226)
- 农(7999)
- 学(7838)
- 财(7189)
- 贸(6809)
- 贸易(6809)
- 易(6655)
- 中国(6187)
- 业经(5795)
- 农业(5664)
- 环境(4990)
- 技术(4893)
- 务(4576)
- 财务(4574)
- 财务管理(4570)
- 制(4366)
- 企业财务(4362)
- 地方(4008)
- 产业(3892)
- 划(3833)
- 出(3607)
- 银(3599)
- 机构
- 大学(103080)
- 学院(101965)
- 济(39685)
- 经济(39005)
- 研究(38206)
- 管理(37977)
- 理学(34044)
- 理学院(33611)
- 管理学(32940)
- 管理学院(32792)
- 农(29427)
- 科学(28449)
- 中国(27123)
- 业大(24063)
- 农业(23863)
- 京(22032)
- 所(21367)
- 研究所(20303)
- 农业大学(16453)
- 中心(16422)
- 财(15815)
- 院(14572)
- 江(14502)
- 省(13622)
- 财经(13483)
- 室(13326)
- 北京(13241)
- 实验(12672)
- 科学院(12603)
- 经(12470)
- 基金
- 项目(80233)
- 科学(61636)
- 基金(59415)
- 家(56983)
- 国家(56528)
- 研究(48238)
- 科学基金(46350)
- 自然(33557)
- 自然科(32798)
- 自然科学(32781)
- 基金项目(32297)
- 自然科学基金(32225)
- 社会(31604)
- 省(31316)
- 社会科(30045)
- 社会科学(30036)
- 划(27567)
- 资助(23085)
- 教育(21040)
- 计划(18607)
- 重点(18569)
- 科技(17377)
- 创(16907)
- 部(16794)
- 发(16773)
- 科研(16656)
- 编号(16607)
- 创新(15912)
- 业(15708)
- 农(14326)
共检索到13588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徐金涛 赵会英 李永红 张海娥 刘金利 高丽娟 乐文全 韩继成
【目的】筛选黄冠梨密植省力化栽培模式下的适宜树形。【方法】以采取倒伞形、"Y"字形、纺锤形、圆柱形整形的黄冠梨幼树为试材,研究4种树形对梨树主要树相指标、树冠光能分布、叶片光合速率和光合色素含量以及果实产量、品质的影响。【结果】在(1m×4m)~(2m×4m)的栽植密度下,纺锤形具有成形快的优点,3年生幼树平均株高2.64m,总枝量54.0条/株,短枝量27.7条/株,短枝量、短枝比例(49.0%)显著高于其他树形。纺锤形总花芽量141.6个/株,顶花芽量50.8个/株,高于其他树形。在相似的疏果(疏花)条件下,纺锤形选留果范围大,平均留果量64.47个/株,果实在树冠内呈立体分布。纺锤形叶片...
关键词:
梨 密植 树形 光能利用 果实品质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李银芳 阿迪力·吾彼尔 关桂兰 阿依古力 李和平 李莉
本文对促生长菌剂在香梨幼树栽培中,进行了不同土壤水分生境下生长和生理状况的比较。促生长菌剂对枝条生长有促进作用,从生理状况的测定结果同样得到了证实。但对叶片生长,无论面积和厚度都没有促进作用。
关键词:
促生长菌剂 香梨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韩彦肖 王亚茹 刘树海 王永博 李晓 李勇 王迎涛
以黄冠梨果实为试验材料,研究不同植物生长调节剂对黄冠梨果实糖、酸含量及其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生长调节剂处理果实中糖、酸变化趋势与套3层袋的对照果实一致。在花后60~70 d,IAA和GA4+7处理果实中葡萄糖、果糖和可溶性糖含量显著高于套3层袋的对照果实,但果实成熟时,没有显著性差异。GA3和GA4+7处理蔗糖含量从花后100~110 d显著高于套3层袋的对照。果实成熟时,GA3处理果实苹果酸和有机酸含量显著高于对照果实,NAA、IAA和GA4+7处理与对照无显著差异,不同类型生长调节剂处理对果实中莽草酸含量无显著影响。
关键词:
梨 植物生长调节剂 酸 糖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李晶 姜远茂 门永阁 李洪娜 周乐 魏绍冲
【目的】揭示大田栽培条件下,苹果矮化中间砧幼树生长及对不同形态15N的利用、分配特性。【方法】以1年生宫藤富士/SH6/平邑甜茶幼树为试材,采用15N同位素示踪法,研究硝态氮和铵态氮对苹果幼树生长及15N利用和分配的影响。【结果】施肥46 d后,15NO3-15N利用率为3.43%,显著高于15NH4-15N利用率(1.19%)。施用NO3--N后树体生物量、根冠比显著高于NH4+-N,根系中15NO3-15N分配率为27.91%,显著高于15NH4-15N分配率(25.13%)。施肥118 d后,NO3--N肥效降低,表现为树体生物量显著低于NH4+-N处理,15NO3-15N利用率为4.0...
关键词:
苹果 硝态氮 铵态氮 15N 利用 分配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李丽梅 陈凤敏 关军锋 及华 冯云霄 孙玉龙 龚新明
研究了贮前预冷对不套袋和套袋(外灰内黑、外黄内白双层纸袋)黄冠梨贮藏品质和果皮褐变的影响,结果表明:套袋黄冠梨果皮褐变明显重于不套袋果实,并以套外黄内白袋的果实褐变严重。预冷对黄冠梨可溶性固形物(TSS)没有显著影响,但加快硬度下降,在一定程度上延缓了可滴定酸含量下降,并减轻果皮褐变的发生率,特别是对减轻套外黄内白袋果褐变效果非常明显。相关分析表明,预冷主要通过影响不套袋果实果皮酚含量,套外灰内黑袋果实果皮POD活性和套外黄内白袋果实果皮PPO活性来调控果皮褐变的。
关键词:
预冷 黄冠梨 贮藏品质 褐变 酚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韩彦肖 王永博 刘树海 王亚茹 李勇 李晓 王迎涛
以黄冠梨为试材,研究套袋果实生长发育过程中矿质营养含量变化与花斑病发生的关系。结果表明,套3层袋和白袋处理后,果皮中K、Ca、Mg、Fe、Cu、Zn和Mn变化趋势与裸果基本一致。在花后80 d,套3层袋处理果皮中K、Mg和Fe含量显著高于裸果,而Ca的含量却显著低于裸果,套白袋的果皮中Ca含量也显著低于裸果。同时套3层袋果皮中Ca/K、Ca/Mg和Ca/(Mg+K)显著地低于裸果。而Cu和Mn含量以套白袋的为最高,其次为3层袋和裸果。套3层袋处理果皮中Zn含量在花后80~90 d与不套袋裸果无显著差异,在花后100 d显著的低于对照,但与套白袋的果实无显著性差异。套袋果皮中Ca含量的下降和K、...
关键词:
黄冠梨 套袋 矿质营养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高慧淋 胡万金 曲杨 殷有
为促进辽西半干旱地区油松人工林的可持续经营,以辽西地区辽宁省生态实验林场油松人工林为研究对象,分析带状采伐对天然更新油松幼树树冠结构的影响。2014年春季选取油松成熟林进行带状采伐,2017年冬季在采伐带及保留带内各选取不同地径大小的50株幼树进行枝条解析。测量幼树的地径、树高、冠长等林木因子,同时测量所有枝条的枝长、弦长、分枝角度、着枝深度。每株幼树每轮选取1个标准枝条,测量标准枝枝长的连年生长量。结果表明:伐带内天然更新幼树单株的平均轮数11.5,保留带内幼树活枝的平均轮数为12.1,对照区内幼树活枝的平均轮数为12.8。方差分析结果表明采伐带、保留带与对照区内油松幼树单株活枝轮数差异不显著(p>0.05)。在实施带状采伐后,采伐带内幼树单株每轮平均枝条数量为2.4,保留带内单株每轮平均枝条数量2,采伐带内单株每轮枝条数量显著大于保留带(p<0.05)。采伐带内枝条的分枝角度从树冠上部至下部变化较大,保留带内则变化相对较小,且保留带各轮枝条分枝角度总体上大于采伐带。采伐带内枝条的平均生长量为16.1cm,保留带的平均生长量为11.7cm,差异显著(p0.05)。研究结果可为制定科学合理的森林经营方案以促进油松人工林天然更新奠定基础。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王国栋 肖元松 彭福田 张亚飞 郜怀峰 孙希武 贺月
【目的】明确纳米碳对桃树生长的作用并筛选出纳米碳与尿素配施的最佳比例,为果树栽培过程中施用纳米碳材料及提高氮素肥效提供理论依据。【方法】试验采用同位素示踪技术,以2年生‘瑞蟠21’/毛桃为试材,在盆栽条件下利用~(15)N尿素配施不同用量(设5个处理:CK:0,T1:5 mL,T2:10 mL,T3:15 mL,T4:20 mL)的纳米碳溶胶进行试验,探究纳米碳对土壤理化性状、桃树生长发育及氮素吸收利用的影响。测定盆土的pH、氧化还原电位、电导率,植株嫁接口上部2 cm处干径及植株各器官干重,叶片的叶绿素SPAD值、净光合速率,根系构型、植株各部分全氮含量及~(15)N丰度。【结果】施用纳米碳显著降低了土壤pH,提高了土壤氧化还原电位,影响了土壤溶液的氧化还原状态;土壤电导率随纳米碳用量的增加呈现处理前期降低后期增大的趋势。纳米碳的施用促进了桃幼树须根系的生长;显著提高了桃树叶片净光合速率、叶绿素含量及干径增量;桃幼树总物质积累量以T3处理最高,为778.0 g,比对照提高了28.4%。纳米碳的施用提高了桃树细根、粗根、侧枝、春梢叶等器官的Ndff值;与对照相比,T1处理显著提高了主干、中心干的氮素分配率,T3、T4处理降低了主干的氮素分配率;施用纳米碳对桃植株的氮素利用率均有显著提高,以T3处理的植株氮素利用率最高,为45.2%,比对照提高了66.5%;随纳米碳用量增加,土壤氮素残留率显著提高,T1、T2、T3、T4处理分别为对照的1.06、1.35、1.62和1.70倍,氮素损失率明显降低。【结论】尿素配施纳米碳可改善土壤理化性状,有效吸附土壤中的氮素,显著降低氮素损失率,显著提高植株氮素利用率和土壤氮素残留率,促进桃树须根系的生长和植株形态建成。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樊卫国 葛会敏
【目的】石灰性黄壤是中国西南喀斯特地区的主要土壤种类,这一地区柑橘分布广泛。研究石灰性黄壤上柑橘对不同形态氮肥的选择吸收与利用特性,旨在为中国西南喀斯特地区柑橘园施肥提供合理的氮肥选择依据。【方法】以枳砧纽荷尔脐橙嫁接苗为材料,以p H 8.1的石灰性黄壤为栽培介质,采用土培方法,测定单施硝态氮、铵态氮、尿素及混施不同比例硝态氮和铵态氮后枳砧纽荷尔脐橙幼树的总叶面积、高度、基径、鲜重及干重生物量、根冠比值、氮的吸收量和氮的利用效率;采用常规耗竭法,在春季和夏季测定枳砧纽荷尔脐橙幼树根系对NO3-和NH4+吸收的动力学参数。【结果】在石灰性黄壤上,单施硝态氮、铵态氮、尿素的枳砧纽荷尔脐橙幼树生长...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沈海龙 张群 范少辉 赵克尊 杨文化
本研究以红松幼树及其周围最近4株相邻木组成的小环境结构单元为研究对象,研究了光照条件、土壤腐殖质层厚度、相邻木、直射光、上层树种、草本和灌木等6个环境因子对红松幼树生长的影响。本文对其中的直射光、上层树种、草本和灌木等3个群落结构特征因子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顶部透光对红松幼树生长最为有利,其次为东、西北、东南及中部等方向的直射光;(2)上层树种为叶片小或枝叶稀疏的树种时对红松幼树生长有利。(3)草本和灌木的盖度会影响红松幼树的生长,且在红松幼树的不同生长阶段,其影响作用不同。当红松幼树仍处于下木层时,草本和灌木会抑制红松幼树的生长,当红松幼树离开草灌丛后,草本、灌木影响作用将逐渐减弱。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张群 范少辉 沈海龙 杨文化 赵克尊 亓丽岩
本项研究以红松幼树及其周围最近4株相邻木组成的小环境结构单元为研究对象,研究了光照条件、土壤腐殖质层厚度、相邻木、直射光、上层树种、草本和灌木等6个环境因子对红松幼树生长的影响。本文对其中的光照条件、土壤腐殖质层厚度和相邻木等3个林木空间结构因子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可以用开敞度表达红松幼树对光环境条件的特殊要求。随着林木的生长,开敞度将不断减小。(2)深厚的土壤腐殖质层厚度(约20cm)有利于红松幼树的生长。(3)用混交度和角尺度分别代表相邻木种类及相对于红松幼树的方位,当M=0 5(中度混交),W=0 5(随机),即同种红松伴生且周围相邻木为随机分布时,对红松幼树生长有利。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刘昌 路琦 汪生财 陈梦缘 邢韶华 王清春 杨军
【目的】林窗增加了林分空间结构的复杂性和林下生境的异质性,对林下幼树的更新具有重要影响。黄檗是我国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研究黄檗幼树的生长状况、空间分布与林窗空间结构的关系,有助于了解其对林下生境的适应性,对促进黄檗种群的更新具有重要意义。【方法】本文以2014年在北京百花山自然保护区内林下栽种的黄檗幼树为研究对象,于2021年对黄檗的生长及存活状况进行了调查,并使用背包式激光雷达获取了样地的林窗空间结构数据。采用空间点格局、生境关联性检验和方差分析等方法研究了林窗对黄檗幼树空间分布及生长状况的影响。【结果】(1)自然生长条件下,7年后黄檗幼树存活率为19.25%,在排除扩散限制后,存活黄檗幼树的空间分布表现为聚集分布。(2)林窗空间结构是黄檗幼树空间分布格局形成的重要原因,黄檗幼树分布与林窗边缘呈显著正关联,而与林冠区呈显著负关联。(3)黄檗幼树的基径在林窗边缘显著高于林冠区和林窗中心(P <0.01),在林冠区与林窗中心之间没有显著差异;黄檗幼树的冠幅和树高则呈现显著的梯度变化(P <0.05),即林窗边缘>林冠区>林窗中心。【结论】研究表明林窗对黄檗幼树的空间分布格局和生长状况具有重要的影响。林窗边缘的生境条件更有利于黄檗幼树的存活和生长,而林窗中心和林冠区则会对黄檗幼树的生长发育产生一定的抑制作用。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邢利博 张庆伟 韩明玉 赵彩平 陈锡龙 侯玉珏 刘航空
【目的】研究PBO喷施处理对苹果幼树生长、叶片品质相关指标及芽萌发和成花的影响。【方法】以5年生苹果品种"长富2号"(以下简称"富士")和"富红早嘎"(以下简称"嘎啦")为试材,在4、5、6月的10号喷施6 667mg/L PBO溶液3次,喷施量(按溶液质量计)为2.5kg/(株.次),以喷施清水为对照,测量统计幼树生长、叶片品质和成花相关指标。【结果】(1)经PBO喷施处理后"富士"、"嘎啦"幼树株高、冠径的年生长量均受到显著抑制,而茎粗的年生长量却显著增加;PBO对"富士"、"嘎啦"主枝的延长生长有显著抑制作用,也显著抑制了"富士"幼树主枝的加粗生长,但对"嘎啦"主枝加粗生长的抑制作用不显...
关键词:
苹果幼树 叶片质量 PBO 花芽分化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周鑫 胡红玲 胡庭兴 杨珊珊 陈玉凤 铁得祥 王曦
【目的】探讨不同程度涝渍胁迫对桢楠幼树光合生理及生长的影响,为桢楠苗圃水分管理及造林地的选择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3年生桢楠幼树为研究对象,进行盆栽渍水处理,试验共设对照(CK)、轻度渍水(H5)、中度渍水(H10)、重度渍水(H15)和完全渍水(H20)5个处理,在处理第51天(H20处理叶片出现萎蔫)时,测定桢楠幼树的生长和光合生理指标。【结果】(1)渍水胁迫显著抑制了桢楠幼树的生长(P<0.05),随着渍水程度的加剧,H5、H10、H15、H20处理桢楠幼树株高净生长量分别较对照降低了30.2%,76.7%,81.4%和90.7%;(2)桢楠幼树光合色素含量随渍水程度的加剧呈降低趋势;(3)随涝渍胁迫的加剧,桢楠幼树净光合速率(Pn)、气孔导度(Gs)和蒸腾速率(Tr)显著降低(P<0.05),但胞间CO2浓度(Ci)则表现为先降后升的趋势;(4)在低光照(光合有效辐射
关键词:
涝渍胁迫 桢楠 生长特性 光合生理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周克友 陶佳 刘璐璐 石佩 范崇辉
【目的】探讨秋季断根、施肥对苹果幼树根系构型和生长发育的影响,为苹果早丰优栽培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于2012-10,以3年生盆栽‘富士’苹果(Malus×domestica Borkh.)幼树为试材,以植株不进行任何处理为对照,设置断根、施用氮肥(以下简称施肥)和断根后施用氮肥(以下简称断根施肥)3个处理,研究不同处理对苹果根系长度、根系体积、根长密度、不同直径根系长度、光合作用及生长情况等的影响。【结果】与对照相比,断根施肥处理后树体根系长度、根长密度及根尖数显著增加,根系表面积、根系体积显著减少;直径≤1.0 mm的根系长度显著增加,直径>1.0mm的根系长度减少。同时,断根施肥处理后叶...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