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928)
- 2023(13476)
- 2022(10952)
- 2021(10129)
- 2020(8378)
- 2019(18224)
- 2018(17869)
- 2017(34392)
- 2016(18360)
- 2015(19854)
- 2014(19056)
- 2013(18386)
- 2012(16329)
- 2011(14273)
- 2010(14531)
- 2009(13865)
- 2008(13699)
- 2007(12418)
- 2006(10822)
- 2005(9875)
- 学科
- 业(87132)
- 企(81712)
- 企业(81712)
- 济(74641)
- 经济(74558)
- 管理(72046)
- 方法(30132)
- 业经(29648)
- 财(27079)
- 农(25553)
- 数学(21534)
- 务(21350)
- 财务(21325)
- 财务管理(21306)
- 数学方法(21289)
- 企业财务(20215)
- 技术(20111)
- 中国(18779)
- 农业(18550)
- 制(17320)
- 理论(15763)
- 策(15579)
- 划(15001)
- 和(14186)
- 贸(13488)
- 贸易(13480)
- 技术管理(13249)
- 易(13108)
- 体(13098)
- 经营(12817)
- 机构
- 学院(255735)
- 大学(246098)
- 济(106681)
- 经济(104686)
- 管理(104364)
- 理学(89850)
- 理学院(89005)
- 管理学(87808)
- 管理学院(87311)
- 研究(77301)
- 中国(61616)
- 财(51570)
- 京(49477)
- 科学(44454)
- 财经(40828)
- 农(39918)
- 江(39404)
- 所(37211)
- 经(37020)
- 中心(35474)
- 业大(34239)
- 研究所(33321)
- 经济学(31728)
- 州(31585)
- 农业(31260)
- 商学(30496)
- 商学院(30204)
- 北京(30140)
- 财经大学(30026)
- 范(29509)
- 基金
- 项目(166389)
- 科学(134534)
- 研究(125863)
- 基金(122091)
- 家(104653)
- 国家(103662)
- 科学基金(91989)
- 社会(82631)
- 社会科(78473)
- 社会科学(78458)
- 省(67230)
- 基金项目(63954)
- 自然(58081)
- 教育(57320)
- 自然科(56871)
- 自然科学(56858)
- 自然科学基金(55942)
- 划(54465)
- 编号(50657)
- 资助(47915)
- 创(40263)
- 成果(39753)
- 业(38241)
- 重点(36951)
- 创新(36732)
- 发(36468)
- 部(36309)
- 课题(34617)
- 国家社会(34214)
- 制(33792)
- 期刊
- 济(123516)
- 经济(123516)
- 研究(73344)
- 中国(48761)
- 管理(46088)
- 财(44576)
- 农(38790)
- 科学(33681)
- 学报(32529)
- 农业(26730)
- 大学(25775)
- 教育(25579)
- 学学(24642)
- 融(24539)
- 金融(24539)
- 技术(24231)
- 业经(24056)
- 财经(20720)
- 经济研究(19883)
- 经(18009)
- 业(16876)
- 问题(15274)
- 技术经济(14912)
- 财会(14001)
- 现代(13822)
- 商业(13631)
- 贸(12718)
- 科技(12435)
- 世界(11720)
- 会计(11603)
共检索到37992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谢振宇 宋军
文章全面阐释了企业战略适应的内涵和特征,并引入企业战略适应的过程模型,揭示了战略适应的运行机制,认为企业资源和能力是关系企业战略适应成败的决定性因素,其核心是企业的战略适应能力,而企业的战略适应力主要来自于企业人员的适应能力,提高企业员工战略适应能力的有效方法是组织学习和企业文化建设。
关键词:
战略适应 整合视角 过程模型 战略柔性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李金早
战略在内容构成上的细微差异,决定着企业成与败的两重命运;其"大象无形"的特性,内蕴着市场"设局"的强大功能,是企业主导竞争格局的根本;作为企业生存之道的抉择,战略,具有一旦选择就难以改变的深远影响。
关键词:
战略内容 战略特性 战略选择 价值诠释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曲波
该文通过对横纵向整合战略机理和非市场战略行为的分析,指出在中国经济转型期,企业的非市场行为对于成功实施整合至关重要,并重点回答了三个问题:为什么整合战略中需要非市场行为、非市场行为的特征有哪些、非市场行为如何与市场行为共同作用于整合战略。
关键词:
整合战略 非市场行为 政府 合法性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张铁男 韩兵
知识经济社会,企业经营环境的不稳定性使得战略认知逻辑呈现迅速更新态势,企业战略在组织内呈现动态复杂的演化过程。因此,文章从演化的视角出发,将企业战略理解为由企业惯例的演化(遗传、变异和选择)引导企业从时间和空间层面不断改变自身系统结构以保持同环境高度适应性的互动机制,并从基本假设、核心理念和方法论体系三个层面构建基于演化的企业战略动态适应性范式,为战略研究的规范性与先进性提供了新的理论指导。
关键词:
演化理论 企业惯例 战略范式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胡敏华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胡敏华
跨国战略联盟是跨国经营企业为了实现战略目标所建立的合作关系,是企业可以扩大经营范围而不扩大企业规模的一种经营方法,作为介于市场和企业组织间的“混成组织”,跨国战略联盟体现了一种新型的“柔性”竞争,是在竞争的基础上加入了合作的内涵,是一种合作性的竞争或竞争性的合作,它对现代企业的竞争关系进行了新的诠释。
关键词:
跨国战略联盟 竞争关系 新的诠释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王淼 孙小丽
经营环境的不确定性,要求企业具备较强的适应性。转型外包作为增强企业适应性,提高企业竞争力的一种有力工具,成为外包领域新的发展趋势。本文从企业面临的市场环境挑战和行业波动入手,阐述了转型外包的概念、转型外包与传统外包的区别以及转型外包的作用、要素和模式,探讨了由转型外包导致的供应商与客户关系的重大转变。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杨毅 赵红
企业集群理论一直是管理学界、经济学界讨论的热点课题。以往研究多是沿着传统聚集经济的框架展开 ,本文试图从生态学角度考量企业集群与企业生态系统、生物DNA与集群的核心竞争力、正向共生性与外部经济性、协同进化与企业集群的博弈机制概念之间的生态联系。文中赋予企业集群以生命特征 ,在当前可持续发展成为时代主题的大环境下 ,这种新的思考方式将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
企业集群 生态学 共生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宋铁波 姚浩
数字经济为企业获取及维持竞争优势提供了全新动力,因而有必要基于数字经济时代对核心能力概念给予新诠释。基于对传统核心能力理论的溯源,结合数字经济时代企业经营环境及价值创造方式新特点,本文认为企业获取维持竞争优势需要以动态竞合为特征的核心能力,即不仅具有价值性(Value)、稀有性(Rareness)、不易模仿性(Imitability),同时还有突破原有组织嵌入性(Organization),并通过合作实现价值共创的合作能力(Cooperation)和应对快速变化环境的动态能力(Dynamics),由此提出数字经济时代下企业核心能力的VCDRI分析框架,为企业维持核心竞争力提供了新思路。
关键词:
数字经济 核心能力 VRIO VCDRI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徐希燕
目前,国内外学术界对于企业竞争能力的研究正处于热点状态,发表的论文数量居高不下。但是,我们发现对企业竞争力、竞争能力、核心竞争能力、核心能力、竞争优势等概念的认识,诸家各执一端,影响到对这一问题的深入研究。因此,必须对企业竞争能力等相关概念重新进行界定与澄清,以便对企业竞争能力的研究建立在扎实的哲学、科学与逻辑学基础之上。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宋波 徐飞 陈慕桦
文章基于非对称性视角进一步探讨企业战略联盟形成的本质动因,通过阐述自然界最普遍存在的非对称与对称之间的对立统一关系及其相互转换的螺旋渐进程,从物质、信息、能量三个维度来研究企业战略联盟的非对称性,最后,从联盟定义、耗散结构理论和资源依赖理论的角度论述非对称性是企业战略联盟形成的本质核心动因。
关键词:
战略联盟 形成 动因 非对称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谢莉娟 王晓东 张昊
产业链布局对于企业效率实现具有重要的先行决策意义,而国有企业还同时面临着区别于一般性企业的功能约束和资源特点。本文从产业链视角出发,在消费品行业中选取6家国有企业,依据其是否具有重要功能加以分类,并采用多案例分析方法考察其效率实现机制。结果发现,承担稳市场、保供给等特定任务的国有企业为履行职能而采取的上游环节控制,使之同时拥有了可以带来竞争优势的独占性资源,并能在功能实现与效率提升之间形成积极反馈;处于充分竞争中的国有企业在锁定产业链主营业务环节并构建交易网络之后,凭借独有的资金优势将部分核心资源内部化,能够增强其对上下游的影响力并促成有利于提升竞争能力的纵向合作。在当前"分类改革"背景下,国...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黄速建 王钦
本文在对我国能源企业改革历程回顾的基础上,揭示了能源企业在组织结构、竞争力和可持续性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并进一步针对能源企业的环境适应性展开分析。在明确成本领先是我国能源企业战略选择基点的前提下,提出了我国能源企业发展的一体化战略和跨国经营战略。
关键词:
能源企业 战略 资源 环境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吉林东光集团有限公司(简称东光集团)始建于1956年,隶属于中国兵器工业集团,原为研制生产光学防务产品的军工企业。1982年实施"保军转民"战略,通过技术引进、兼并重组等途径,进入汽车离合器、制动器、车镜等汽车零部件领域。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程宏伟 杨义东
本文利用中国A股制造业上市公司2007-2016年的面板数据,尝试从企业税负与业绩之间的动态运动关系来揭示企业税负痛感产生的内在动因。研究表明,在税制结构、税收转嫁困境和稳定性经营三因素作用下企业税负相对于业绩呈现出粘性特征,即相对于业绩上升所带来的税负增加大于业绩下降所引起的税负减少。税负粘性是税负痛感产生的内在动因,为解释企业税负痛感提供了理论支撑。进一步研究发现,市场地位、产权性质、避税行为和成长性等因素会影响企业税负粘性程度,具体表现为市场地位越高、国有企业、避税程度越小和具有成长性的企业具有更强的税负粘性,从而在业绩下降时承受更大的税负痛感。研究结论有利于企业理性对待当前的税负状态,也为税制改革提供参考。
关键词:
税负粘性 税负痛感 税制结构 稳定性经营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