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767)
- 2023(15467)
- 2022(13126)
- 2021(12477)
- 2020(10389)
- 2019(23870)
- 2018(23560)
- 2017(46327)
- 2016(25092)
- 2015(28176)
- 2014(28311)
- 2013(28075)
- 2012(26185)
- 2011(23527)
- 2010(23687)
- 2009(22020)
- 2008(21579)
- 2007(19720)
- 2006(17142)
- 2005(15246)
- 学科
- 济(109151)
- 经济(109034)
- 业(75210)
- 管理(66923)
- 农(52889)
- 企(51934)
- 企业(51934)
- 方法(45310)
- 数学(40440)
- 数学方法(39923)
- 农业(34942)
- 业经(27811)
- 中国(27665)
- 财(27378)
- 地方(26438)
- 制(21136)
- 贸(19534)
- 贸易(19530)
- 学(19049)
- 易(18960)
- 策(16427)
- 银(16228)
- 银行(16197)
- 技术(15946)
- 行(15475)
- 融(15431)
- 金融(15428)
- 发(15427)
- 环境(15405)
- 务(15211)
- 机构
- 学院(355940)
- 大学(349002)
- 济(150604)
- 经济(147470)
- 管理(139426)
- 理学(120090)
- 理学院(118822)
- 研究(118218)
- 管理学(116778)
- 管理学院(116111)
- 中国(92065)
- 农(72867)
- 京(72352)
- 科学(71499)
- 财(68283)
- 所(58983)
- 中心(57695)
- 业大(55941)
- 农业(55909)
- 江(55431)
- 研究所(53216)
- 财经(53063)
- 经(48144)
- 范(46629)
- 师范(46202)
- 经济学(45167)
- 北京(44814)
- 州(43838)
- 院(42139)
- 经济学院(40948)
- 基金
- 项目(237732)
- 科学(187829)
- 研究(176758)
- 基金(171692)
- 家(148209)
- 国家(146904)
- 科学基金(126740)
- 社会(112506)
- 社会科(106417)
- 社会科学(106388)
- 省(94870)
- 基金项目(91221)
- 自然(80651)
- 教育(79965)
- 自然科(78724)
- 自然科学(78702)
- 划(78651)
- 自然科学基金(77294)
- 编号(73400)
- 资助(69550)
- 成果(58800)
- 发(53642)
- 重点(53076)
- 部(52862)
- 课题(49986)
- 创(49570)
- 创新(46267)
- 国家社会(46030)
- 科研(45208)
- 教育部(45022)
- 期刊
- 济(171492)
- 经济(171492)
- 研究(101277)
- 农(74270)
- 中国(70575)
- 财(52194)
- 学报(51927)
- 农业(50222)
- 科学(49835)
- 管理(47456)
- 大学(40558)
- 学学(38667)
- 融(37557)
- 金融(37557)
- 业经(34046)
- 教育(34012)
- 技术(31846)
- 经济研究(25208)
- 财经(25179)
- 业(24433)
- 问题(24027)
- 经(21718)
- 版(18609)
- 技术经济(18071)
- 世界(17367)
- 统计(17325)
- 资源(16896)
- 农村(16764)
- 村(16764)
- 贸(16562)
共检索到53155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王吉鹏 李虎
[目的]涉农资金整合能积极引导金融和社会资本投向农村农业,对加快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实现产业兴旺,促进乡村产业振兴具有重要意义。[方法]以哈尔滨市通河县特色产业的调研和访谈资料为基础,重点关注了涉农资金整合以来通河县榛子产业的运作发展成效。[结果]在涉农资金整合下,通河县通过科学统筹榛子产业发展布局、搭建资金整合平台、培育新型主体、全产业链开发显著带动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得到了国家、省、市各级领导的充分认可。但也存在规划统筹不够全面、统筹管理有待于进一步强化、地方资金配套存在困难、县级统筹资金整合压力大等问题。[结论]从通河县特色产业运作发展成效中得出,坚持以产业为平台整合涉农资金对于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是最直接、最有效,也是最为关键的。通过加强顶层设计与组织,促进涉农部门机构整合;加强规划引导,优化涉农资金结构;加强关键领域有效投资,提高涉农资金使用效率;扩充融资渠道,建立多元投入机制;加强财政资金绩效考核与管理等方面的对策,可进一步提高以扶持产业为平台统筹整合涉农资金的优势和成效。
[期刊] 地方财政研究
[作者]
苑莹 辛立秋 李宗泽
建立财政涉农资金整合长效机制是党和国家支持三农发展的重大决策,更是提升财政资源使用效用、打赢脱贫攻坚战、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必然选择。本文以黑龙江省汤原县为切入点,重点关注了县域食用菌产业的运作发展,虽然该县通过统筹规划产业目标、搭建资金整合体系等方式资金整合初具成效,但在整合过程中仍面临困难。因而提出要兼顾标准化整合团队与整合平台的共同建设,以强化部门协同配合为基础,聚集资金、统筹规划、精准发力,做好资金跟踪监管与项目后评价工作,构建财政涉农资金整合长效机制,推动农村逐步实现全面振兴。
关键词:
涉农资金整合 乡村振兴 权责分配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张亚峰 许可 刘海波 靳宗振
地理标志是促进乡村振兴的重要驱动力,在实现农民增收、增加农民就业,进而推动农村地区发展方面有重要作用。我国作为发展中农业大国,在运用地理标志方面既有需求,也有潜力。文章介绍了意大利地理标志运用概况,并从制度、主体和举措三个维度建立了分析框架。在制度基础方面,分析了意大利地理标志的普适产品规则和特殊产品规则。在主体职责方面,分析了政府机构进行地理标志产品检查执法的职责和相关机构促进地理标志公众认知的职责。在具体举措方面,分析了意大利通过食品旅游项目推广地理标志、建立地理标志产品信息追溯系统、积极推动多方合作等方面的经验。最后,结合我国地理标志运用的实际情况,从制度建设、主体职责和具体举措三个方面提出了我国利用地理标志实现乡村振兴的建议。
关键词:
乡村振兴 地理标志 意大利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李萍
近年来,国家把"三农"工作作为重中之重的工作来抓,与此同时对"三农"的财政投入也不断增加,年均增长超过60%。但由于我国传统财政支农资金体制问题,财政支农资金呈"网状、块状"管理和"分散"使用的现状,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财政支农资金使用的整体合力和使用效益的提高,因而如何管好、用好财政支农资金,如何使有限的支农资金效益最大化,是当前各级政府和经济学者们热议、深思的一个问题。为此,2005年4月财政部下发《关于做好支农资金整合试点工作的通知》,在江苏、安徽、河南、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危俊
农产品生产是农业的基本功能。中央一号文件连续19年聚焦三农,强调农业生产和农产品供给,推动乡村振兴取得新进展。人民银行运用支农再贷款等货币政策工具持续引导金融机构不断加大涉农贷款投放力度,深化农村普惠金融发展,较大程度上弥补了三农领域的资金缺口,有效支持了乡村产业振兴。
关键词:
涉农贷款 乡村产业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周梅 赵德泉
本文以济宁市为样本,分别采用超效率DEA和Tobit模型对2011—2017年农村涉农贷款投放效率及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发现:尽管近年来涉农贷款规模不断扩大,但是效率并未随之提升;存贷比、产业结构对涉农贷款效率有促进作用,经济发展水平、城镇化水平和政府财政支出的影响为负,且金融体系改善对涉农贷款效率提升并未发挥显著作用。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卢彩晨 李朝晖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同时提出,要完善职业教育和培训体系。为了解职成院校涉农培训情况,助推乡村振兴,对职成院校开展涉农培训情况进行了调研。调研发现,涉农培训取得了一定成绩,但培训体系不健全、培训资源缺乏统筹、职业学校积极性不高培训内容缺乏针对性、培训师资严重不足、培训经费仍然不足、培训质量难以保证等七个问题亟待解决。建议加快构建现代农村职业教育和培训体系、完善农村职业教育和培训机制、加大对农村职业教育和培训的政策扶持和宣传力度。
关键词:
乡村振兴 涉农培训 职业教育 培训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李卓伦 王黎黎
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过程中,需要法治保障。完善的涉农法规规章体系是加强和改善农村社会管理、提高乡村治理能力、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目标的重要保障。本文以辽宁省为例,对现行涉农法规规章体系的梳理,找出存在的不足之处,分析了该体系在促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优化建立健全涉农法规规章体系的建议,充分发挥涉农法规规章体系在促进乡村振兴战略中的作用,以期为促进乡村振兴战略顺利实施提供参考。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林莹莹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飞速发展,第一产业的供给与需求都发生了极大的变化,如何使农业产业适应经济形势的变化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而构建一个科学的农业价值链金融体系有助于促进乡村振兴背景下农业产业的发展,通过PPP模式以及使用经济走廊方法发展农业价值链金融是当前最好的两个方式,本文提出了相关策略。
关键词:
乡村振兴 农业产业 价值链金融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邹建华 卢文凤 赵福奎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涉农高职重任在肩。面对时代之问,"村校合作、共生育人,产教融合、共生兴村"是涉农高职服务乡村振兴的应有逻辑。要实现村教共生,则需要通过人才、文化、产业的"共生介质"来激发乡村内生动力,为产教赋能。通过专业与产业同发展、学生与"乡贤"共进步、教师与村民齐增收、校园与村庄成一体的"四元驱动"实践路径,深化产教融合,促进村校协同共生,为乡村振兴添彩。
关键词:
涉农高职 乡村振兴 村校共生 产教赋能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彭鹏 候佳萌
乡村振兴战略为大学生就业、创业提供了新的机遇和广阔的发展空间,大学生融入乡村振兴也能够为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注入新的活力。但目前,高校毕业生到农村就业创业意愿不强,乡村振兴人才需求与高校毕业生供给存在供需矛盾,促进高校毕业生到农村就业创业的支持体系尚不完善。为促进高校毕业生到农村就业创业,应构建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教育支持体系,完善高校毕业生农村就业创业政府支持体系,发挥社会资源在促进高校毕业生农村就业创业中的协同作用。
关键词:
乡村振兴 高校毕业生 农村就业 乡村创业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段龙龙 祁妙 杨澜
本文基于四川省农业生产托管示范项目的实地调研,详细考察了农业生产托管促进乡村产业振兴的实现机制和提升路径,发现农业生产托管可以通过建构多主体利益联结、实现激励相容、创新经营模式、推动智慧数字化转型、畅通三次产业融合五大机制推动乡村产业全面振兴。同时在实践上述机制又可转化为推动乡村产业提质增效的具体实现路径,分别是创新生产托管模式、壮大服务中介组织、推动小农户再组织化、赋能乡村产业数字化转型和发挥托管多重功能促进三产深度融合。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杨再强 张鹏洲
本文在深入总结流通创新的概念、农村产业结构转型内涵的基础上,分析了流通创新推动农村产业结构转型的现状和策略,并从基建、服务、信息共享和人才四个维度提出了流通创新保障农村产业结构转型的相关策略,以期为相关政策的制定和实施提供借鉴和参考。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曹群 张恩英 刘增凡
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政策与实践为农业农村现代化和农村居民持续增收提供了有利契机,促进并引导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等新业态快速发展、因地制宜培育壮大乡村特色产业并构建现代乡村产业体系。本文运用系统动力学方法仿真模拟不同支持政策的作用效果,研究发现: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农村电子商务、农业保险保费和农林牧渔服务业固定资产投资的增长对产业融合促进乡村振兴的作用显著,农村电子商务和农业保险保费增长速度应保持在合理区间。因此,应因地制宜制定支持乡村旅游发展政策,大力发展农业生产性服务业,以优化结构为主导促进农村电子商务发展、拓展政策性农业保险范围。
关键词:
产业融合 乡村振兴 产业政策 系统动力学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刘晓辉 王晓玲 吴红 张瑞锋 刘笑冬 于喆喆 张学锋 李沭 吕爽
“一五计划”期间,苏联援华的156项重点工程,有13项落户于哈尔滨。哈尔滨逐步形成以关系国家安全和国民经济命脉的国有重要骨干企业为主体、重工业为重心的工业经济结构。七十多年来,这些企业引领和推动我国装备制造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走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引进、消化、吸收、创新的发展之路,其主要产品长期居于哈尔滨市产业链核心地位。但从供给侧和需求侧看,装备制造业还存在产业结构不优、产业链不完整等问题。按照税收现代化服务中国式现代化要求,国家税务总局哈尔滨市税务局依托税收大数据查找产业链短板,通过深入调研提出从优化税收政策激励措施、激发企业经营活力以及优化征管服务措施、为企业提供便利的税收服务两方面精准发力的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