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216)
- 2023(11561)
- 2022(9600)
- 2021(9361)
- 2020(7756)
- 2019(17925)
- 2018(17453)
- 2017(33748)
- 2016(17999)
- 2015(19675)
- 2014(18696)
- 2013(17980)
- 2012(16366)
- 2011(14574)
- 2010(14711)
- 2009(13545)
- 2008(13267)
- 2007(11670)
- 2006(10059)
- 2005(8966)
- 学科
- 济(68885)
- 经济(68812)
- 业(52087)
- 管理(51150)
- 企(42705)
- 企业(42705)
- 方法(31292)
- 数学(27488)
- 数学方法(26876)
- 农(20693)
- 中国(18046)
- 财(17823)
- 技术(15744)
- 业经(15436)
- 地方(14850)
- 农业(14322)
- 学(14240)
- 制(13951)
- 理论(12553)
- 银(11093)
- 银行(11070)
- 务(11028)
- 财务(10980)
- 财务管理(10952)
- 融(10924)
- 贸(10922)
- 金融(10920)
- 贸易(10912)
- 技术管理(10740)
- 行(10596)
- 机构
- 学院(235813)
- 大学(235502)
- 济(92159)
- 管理(90604)
- 经济(90172)
- 研究(79261)
- 理学(78536)
- 理学院(77629)
- 管理学(75900)
- 管理学院(75434)
- 中国(60289)
- 京(49505)
- 科学(49171)
- 财(44245)
- 所(38912)
- 农(38598)
- 中心(36974)
- 江(35820)
- 研究所(35424)
- 业大(34906)
- 财经(34811)
- 经(31650)
- 范(31551)
- 州(31326)
- 师范(31262)
- 北京(30821)
- 农业(29933)
- 院(29802)
- 经济学(28423)
- 财经大学(26049)
- 基金
- 项目(164290)
- 科学(129915)
- 基金(119383)
- 研究(119279)
- 家(105150)
- 国家(104275)
- 科学基金(89849)
- 社会(76191)
- 社会科(72235)
- 社会科学(72215)
- 省(65148)
- 基金项目(62431)
- 自然(58339)
- 自然科(57078)
- 自然科学(57062)
- 自然科学基金(56039)
- 教育(55393)
- 划(54426)
- 资助(48936)
- 编号(46993)
- 成果(38404)
- 重点(37283)
- 创(36430)
- 部(35626)
- 发(34887)
- 创新(34202)
- 课题(33572)
- 国家社会(32039)
- 科研(31409)
- 教育部(30701)
共检索到34992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贵州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马光选 刘强
通过对扶贫治理研究中的发展主义范式、制度主义范式和政策主义范式比较分析,发现当前部分地区的精准扶贫实践更多遵从在政策主义范式指引下的政策性扶贫路径。这种路径可能导致扶贫效果的"棘轮效应",造成政策结果的"马太效应",引发基层政权"异化效应"。考察云南省大理州的扶贫治理实践,我们发现一种整合式扶贫模式,这种模式具有整合论意义上的整体涌现性特征,遵循内生性逻辑、整体性逻辑和综合性逻辑进行运转,提升了国家贫困治理政策的执行绩效,化解了地方政府的政策风险,可以看作是一种贫困治理模式的创新。
关键词:
精准扶贫 整合性扶贫 政策性扶贫
[期刊] 贵州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马光选 刘强
通过对扶贫治理研究中的发展主义范式、制度主义范式和政策主义范式比较分析,发现当前部分地区的精准扶贫实践更多遵从在政策主义范式指引下的政策性扶贫路径。这种路径可能导致扶贫效果的“棘轮效应”,造成政策结果的“马太效应”,引发基层政权“异化效应”。考察云南省大理州的扶贫治理实践,我们发现一种整合式扶贫模式,这种模式具有整合论意义上的整体涌现性特征,遵循内生性逻辑、整体性逻辑和综合性逻辑进行运转,提升了国家贫困治理政策的执行绩效,化解了地方政府的政策风险,可以看作是一种贫困治理模式的创新。
关键词:
精准扶贫 整合性扶贫 政策性扶贫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同春芬 张浩
贫困问题一直是中国政府致力解决的重大问题。当前扶贫已进入新的攻坚期,要通过进一步深化改革、创新机制、完善政策,增强贫困地区的"造血"功能和发展后劲,实行更科学更有效的扶贫措施。随着互联网信息化的发展,"互联网+"运用大数据、物联网等信息通信手段,将精准扶贫战略扩展至精准识别、精准管理和精准帮扶,使互联网和扶贫政策有机融合,搭建以政府为主体、社会力量广泛参与的扶贫信息综合平台,完善政府、市场和社会的协同机制,形成扶贫合力,开创贫困治理新模式。
关键词:
“互联网+” 精准扶贫 贫困治理 模式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何洛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到2020年我国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问题。面对新的要求,云南省大理州财政扶贫需要进一步认清现状、把握重点、厘清思路、精准施策,切实走出一条扶贫开发的新路子。现状及问题"十二五"以来,大理州委、州政府科学编制规划,创新扶贫方式,加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杜晓山 李静
对扶贫社式扶贫的思考杜晓山李静一、贫困的机理陕西省商洛地区的贫困显示了我国贫困地区的最普遍特征——自然条件差和地理位置不好。商洛地区位于陕西省东南部秦岭南麓,是个“八山一水一分田”的土石山区。人均耕地只有0.94亩,且耕地中山坡地占80%以上,农业生...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杨丹
当今,我国财政扶贫资金投入的最大问题,一方面是资金供给远远不能满足贫困县脱贫攻坚的需要,亟须扩大资金投入来源;另一方面是有限的资金又存在着投入分散难以发挥出最佳的扶贫效益的问题。基于资金投入加大与使用效益不高的矛盾日渐突出这种"双重困境",国内学界和实践工作中都对加强财政扶贫资金的整合呼声甚高,将财政扶贫资金的整合认为是创新财政扶贫资金投入的第一道门滥。有鉴于此,笔者近期对南宁市国家级重点贫困县——上林县财政扶贫资金的使用管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杨丹
当今,我国财政扶贫资金投入的最大问题,一方面是资金供给远远不能满足贫困县脱贫攻坚的需要,亟须扩大资金投入来源;另一方面是有限的资金又存在着投入分散难以发挥出最佳的扶贫效益的问题。基于资金投入加大与使用效益不高的矛盾日渐突出这种"双重困境",国内学界和实践工作中都对加强财政扶贫资金的整合呼声甚高,将财政扶贫资金的整合认为是创新财政扶贫资金投入的第一道门滥。有鉴于此,笔者近期对南宁市国家级重点贫困县——上林县财政扶贫资金的使用管
[期刊] 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作者]
曾庆捷 牛乙钦
贫困治理是未来一段时间内中国基层工作的核心,促进农村产业发展是贫困治理的重要手段。全国乡村出现了形式多样的产业扶贫模式。依据产业经营主体的所有制性质和土地利用方式两项标准,可以划分出"村营市场主体""、企业承包制"和"企业示范经营制"三类产业扶贫模式。考察扶贫模式绩效,应考虑三个评价标准,即收入增加、对政府扶贫资金依赖性和贫困户参与生产程度。案例研究显示,"村营市场主体模式"具有较强的稳定性和公益性,但对村干部素质和能力要求较高。"企业承包制"在资金、技术和管理等方面具有优势,"企业示范经营模式"形式灵活,有利于激发贫困户的生产积极性,但二者都面临企业、村集体和农户之间的利益分配问题。基于案例分析提炼出产业模式和扶贫绩效之间的因果关系,为定量绩效评估提供了理论准备。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李文瑞
主要模式及成效扶贫贴息贷款模式深入推进,贫困地区人民生产生活条件显著改善扶贫贴息贷款是金融扶贫的主要做法之一,在金融扶贫过程中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截至2011年末,甘肃全省扶贫贴息贷款余额达到8.56亿元,其中到户贴息贷款余额3.34亿元,项目贴息贷款余额5.22亿元。2011年,全省累计发放扶贫贴息贷款18.53亿元,其中到户贷款11亿元,项目贷款7.53亿元。扶贫贴息贷款的发放,对改善贫困地区农民生产生活条件、促进农业产业化发展等发挥了重要作用。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郭晖 刘芳 柴军 赵明亮
贫困问题是一个世界性课题,而反贫困始终是当今世界各国所面临的重大主题之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政府在反贫困等方面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由于长期的历史因素和现实因素,贫困问题仍然是困扰中国社会的主要问题之一。本文以新疆以工代赈工作所取得的成效评析为实证基础,从区域系统发展的角度进行了扶贫模式的作用、实现成效过程的理论分析,研究和阐述了扶贫模式作为一种外部推动力,如何实现将外生性资源转化为贫困人口和地区的自我发展能力,促使扶贫过程成为增强社会资本的过程。
关键词:
扶贫模式 以工代赈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冯彦明
重庆市石柱土家族自治县推出的资产收益扶贫模式有效解决了长期存在的"扶"而不"脱"的返贫问题,成为具有很好推广价值的"石柱模式"重庆市石柱土家族自治县推出的资产收益扶贫模式不仅充分发挥了当地的自然资源和社会资源优势,为县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创造了条件,而且充分发挥了金融的"精准施策"和"带息回流"优势,有效解决了长期存在的"扶"而不"脱"的返贫问题,从而成为具有很好推广价值的金融扶贫的"石柱模式"。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王浩
从当前我国出现的七类经典精准扶贫模式来看,不同贫困户人群获得金融精准扶贫的方式是不同的精准扶贫是指针对不同扶贫区域环境、不同贫困户状况,科学采用精准选择扶贫对象、精准安排扶贫项目、精准使用扶贫资金、精准采取扶贫措施、精准实现因村派人、精准确保脱贫成效的方式,实现贫困地区和困难群众脱贫。"金融精准扶贫"是"精准扶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冯文丽 王芳 王学刚 黄英爽 耿江薇
经过一年多的实践探索,河北省阜平县走出了一条"金融扶贫、保险先行"的新路子,被称为"金融扶贫阜平模式"为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实施精准扶贫,增强内生动力"的重要批示精神,2014年河北省阜平县开展了金融扶贫示范县的创建工作。经过一年多的实践探索,河北省阜平县走出了一条"金融扶贫、保险先行"的新路子,被称为"金融扶贫阜平模式"。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张峭 徐磊
文章运用新古典经济学理论,从科技供给和需求的视角构建出中国科技扶贫模式的理论分析框架,并以此为基点结合各地科技扶贫的实践经验,认为科技供给主导模式主要有:科技网络推广模式、区域支柱产业开发带动模式和易地科技开发模式;科技需求主导模式主要有:龙头企业扶持模式、专业技术协会服务模式和小额信贷模式。
关键词:
科技扶贫 扶贫理论 扶贫模式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赵慧峰 李彤 高峰
邢台内邱岗底村20世纪80年代以前曾经属于贫困山区.经历科技扶贫后,经过三个阶段的建设——早期的治山治水阶段、发展林果产业阶段和市场化多元化经营阶段,创建了具有岗底特色的科技扶贫发展模式,即"科技专家+治山(两聚理论)+公司(村集体企业)+基地+农户"的"岗底模式"。该模式的科技扶贫机理是:科技专家是源头,"科技专家+农民技术员"是技术推广的主线,"公司+基地+农户"的组织形式是科技扶贫的长效保障机制。岗底村跳出了贫困恶性循环,实现了经济、社会、生态三大效益的有机结合。
关键词:
科技扶贫 岗底模式 扶贫机理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