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012)
2023(11484)
2022(9658)
2021(8749)
2020(7547)
2019(17343)
2018(17006)
2017(32508)
2016(17839)
2015(20236)
2014(20480)
2013(20471)
2012(19099)
2011(17354)
2010(17585)
2009(16814)
2008(17095)
2007(15630)
2006(13491)
2005(12347)
作者
(53393)
(44948)
(44924)
(42617)
(28389)
(21427)
(20589)
(17541)
(16989)
(15894)
(15291)
(15049)
(14266)
(14191)
(14076)
(14041)
(13744)
(13173)
(13030)
(12846)
(11056)
(11041)
(10919)
(10329)
(10148)
(10108)
(9943)
(9930)
(9008)
(8884)
学科
(75965)
经济(75843)
管理(54850)
(54316)
(42582)
企业(42582)
方法(35714)
数学(31855)
数学方法(31519)
(24863)
(24425)
中国(21710)
(21523)
业经(18077)
农业(16196)
(15037)
银行(15010)
(14448)
财务(14410)
财务管理(14368)
地方(14239)
(14222)
(14179)
(13688)
贸易(13681)
企业财务(13604)
(13519)
金融(13515)
(13306)
(12698)
机构
大学(266380)
学院(264847)
(111187)
经济(108659)
管理(101772)
研究(87575)
理学(86739)
理学院(85767)
管理学(84279)
管理学院(83766)
中国(70449)
(57020)
(55445)
科学(52298)
(45600)
(44547)
财经(44059)
中心(41487)
(41313)
研究所(39996)
(39817)
业大(38707)
农业(35614)
经济学(35126)
北京(34971)
(32709)
财经大学(32597)
师范(32389)
(32201)
经济学院(31810)
基金
项目(172064)
科学(135229)
基金(125869)
研究(125091)
(109045)
国家(108128)
科学基金(92561)
社会(81043)
社会科(76719)
社会科学(76698)
(66896)
基金项目(66280)
自然(58883)
自然科(57507)
自然科学(57488)
教育(57351)
自然科学基金(56477)
(56132)
资助(51831)
编号(50447)
成果(41625)
(38894)
重点(38751)
(36126)
(35724)
课题(35109)
(35066)
国家社会(33802)
教育部(33444)
科研(33390)
期刊
(124563)
经济(124563)
研究(80262)
中国(54779)
(46033)
(43018)
学报(40886)
科学(37648)
管理(35367)
大学(31344)
学学(29791)
(29661)
金融(29661)
农业(28341)
教育(23519)
财经(22018)
技术(21816)
业经(20309)
经济研究(19350)
(18728)
问题(16424)
统计(14302)
(14300)
(13710)
理论(13423)
技术经济(13348)
(12996)
(12771)
财会(12257)
实践(12071)
共检索到39972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李长乐  孙静  范艳存  
目的:分析城乡医保筹资水平的影响因素并对城乡医保的筹资水平进行预测,为相关政策的制定提供实证证据。方法:采用固定效应模型和双向固定效用模型分析影响筹资水平的因素。结果:固定效应模型显示老龄化、城镇化和地区生产总值3个变量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双向固定效应模型显示时间变量均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老龄化、城镇化、地区生产总值和时间影响城乡医保筹资水平,且均与城乡医保筹资水平呈正相关。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雷咸胜  崔凤  
整合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是建立更加公平可持续的全民医保制度的必然要求和基础条件,是我国医保制度发展与完善的必经之路。虽然部分地区在整合中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是仍存在诸多问题:政策的不明确导致管理体制混乱,医疗卫生资源配置不均衡导致整合后的不公平,待遇的"就高不就低"取向会对医保基金产生一定的压力,缴费方式的选取不慎会影响制度的可持续和社会的稳定,"两定"的整合和分级诊疗的不完善导致大医院的压力增加等问题。因此,需要理顺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整合的管理体制,注重城乡居民医保基金的开源节流和保值增值,推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张心洁  周绿林  刘彤彤  
目的:通过构建保险精算模型,测算并分析城乡居民医保制度整合和"全面两孩"政策实施后的基金财务状况,以实现一定时期内城乡居民医保基金的可持续性。方法:基于社会保险精算理论构建城乡居民医保基金收支预测模型和累计结余预测模型,对预测期内城乡居民医保基金的赤字时点和规模进行分析。结果:(1)整合后的城乡居民医保基金在预测期内不可持续,并先后于2023年和2029年发生当期结余和累计结余赤字;(2)实施"全面两孩"政策有利于基金的可持续发展,并且生育意愿越高效果越明显。结论:实施"全面两孩"政策虽有助于缓解基金的财务压力,但不能从根本上解决这一问题,同时还应控制医疗费用的不合理上涨,提高基金的缴存费率等。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李经纬  金枫  
文章基于我国31个省份的宏观数据,采用纵横向拉开档次法,从五个层面构建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对城乡医保整合的效果进行全面系统地评价。研究发现,城乡医保整合在医保制度的公平性和实施时效及医疗服务保障水平方面取得阶段性成果,但在医保政策保障水平和医保制度的可持续性方面仍存在不足。此外,对各地城乡医保整合的发展类型和方式进行分类对比后发现,医保制度的公平性在城乡医保整合的发展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李西霞  
整合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的目的是为城乡居民提供公平可及的医疗卫生服务,解决"看病难、看病贵"问题。文章认为,这一目的只能通过医疗、医保和医药"三医"联动改革协同推进方能实现。整合不仅要关注筹资机制和待遇水平问题,赋予城乡居民更大的自主选择权,更要关注与筹资和待遇保障相配套的制度建设问题,建立以基本医疗保险为导向的社区首诊分级诊疗制度,取消对基层定点医疗机构选择的限制、取消对基层医疗机构药品使用的限制,协同推进制度改革,确保整合目标的实现。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李亚青  
随着城乡一体化进程的加速,城乡居民医保筹资调整的短期性和随意性问题日益突出。在"政府财政补贴为主、个人缴费为辅"的筹资方式下,城乡居民医保的筹资调整包括对筹资水平和筹资结构的调整,需要考虑多种复杂因素的动态影响。通过从指导原则、组成要素、调整依据、机制构建等多个方面对筹资动态调整机制进行了要素分类,认为筹资调整需要坚持稳定性、可持续性和精算平衡三大原则,调整机制应当包括调整对象、调整依据、调整频率、调整时机和调整幅度、调整权限和决策程序等组成要素。其中,如何使筹资调整"有据可依",是解决现行筹资标准确定的主观性和随意性问题的关键。为此,综合考虑制度内部的"拉动因素"和外部社会经济环境的"推动因素",从日常预警和定期评估两方面对调整依据进行了重点研究,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以精算机制为核心的筹资动态调整机制理论框架。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李雅诗   陈俊璇   邹冠炀  
目的:探索建立缴费负担公平、责任均衡的城乡居民医疗保险动态筹资机制。方法:基于可支配收入的定比制筹资机制建立精算模型,测算城乡居民医保基金运行的可持续性。结果:基于1.07%的个人缴费率与2.14%的政府补贴率的筹资机制能够保证居民医保基金平稳运行,累计结余率处于合理区间,预计2035年居民医保基金累计结余能维持17.60个月的支出,压力测试下能维持8.40个月的支出。同时,个人缴费额的增长处于合理区间,定比制的筹资机制具备可操作性。结论:建议建立省级统筹下的定比制筹资机制,居民缴费率实行渐进式改革。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今年以来,为适应统筹城乡医保体系和推进医疗体制改革需要,山东省东营市在全省率先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和城镇居民医疗保险进行了制度并轨,建立了统一的城乡居民医疗保险制度,全市所有新农合参保人员和城镇居民参保人员打破城乡界限,全部转为城乡居民医疗保险,享受统一的参保、报销政策待遇。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卢纯佶  吴含蕾  
为加快建立城乡一体化的医疗保险制度,实现医疗保险全覆盖,浙江省东阳市人民政府出台了"东阳市基本医疗保险实施办法"的通知和"关于调整完善我市医疗保险有关政策的通知",决定从2013年7月1日起建立城乡统一的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在完善职工基本医疗保险政策的基础上,还将原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合并为城乡居民医疗保险制度。参保对象全日制高等院校、高中(包括职业高中、中专、技校)、初中、小学和幼儿园的在校学生应参加城乡居民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王娟丽  邓明文  
目的:在"人人享有医保"的政策前提下,探讨西藏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并轨的方案、面临的问题及对策。方法:采用描述与对比法,分析西藏城乡医疗制度运行的状况。结果:提出并轨面临户籍制度的限制、西藏城乡医疗卫生事业发展不均衡、并轨后管理方式等问题。结论:从横向统筹、由多部门协同管理、建立统一的医保信息管理系统、分级诊疗机制、完善藏药报销药品目录、"一制多档"、纵向统筹等方面提出政策建议,逐步实现西藏城乡医保制度的并轨。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闫新燕  
本文主要是研究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下的城乡居民健康公平性,为完善医疗保障制度提供科学依据。本文主要利用集中指数测量反映和经济状况有关的健康结果的公平性。探究城乡居民医保参保人员两周患病率、慢性病患病率、自评健康不良情况各自反映的健康不公平。通过对农村和城镇居民的比较分析发现差异和出现健康不公平的原因并提出相关建议。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李琼  李湘玲  
在统计31个省(市)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筹资总水平和人均筹资水平的基础上,选取包括社会保障就业支出、参保人数等12个指标作为被解释变量,用多元线性回归方法分析自变量对筹资总水平和人均筹资水平的影响。结果表明,在12个自变量中,有10个自变量对筹资总水平和人均筹资水平的影响是同方向的,但影响程度有大小之分。农村人口数、参保人数两个因素对二者的影响方向相反,即农村人口数、参保人数与筹资总水平呈正方向变化,而与人均筹资水平呈反方向变化。财政收入无论是对筹资总水平还是人均筹资水平均有显著影响。为此,应大力发展农村经济,夯实支撑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运行的物质基础;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实现地方财政分担责任制度化;完善缴费激励机制,激励居民选择高档次缴费。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李琼  李湘玲  
在统计31个省(市)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筹资总水平和人均筹资水平的基础上,选取包括社会保障就业支出、参保人数等12个指标作为被解释变量,用多元线性回归方法分析自变量对筹资总水平和人均筹资水平的影响。结果表明,在12个自变量中,有10个自变量对筹资总水平和人均筹资水平的影响是同方向的,但影响程度有大小之分。农村人口数、参保人数两个因素对二者的影响方向相反,即农村人口数、参保人数与筹资总水平呈正方向变化,而与人均筹资水平呈反方向变化。财政收入无论是对筹资总水平还是人均筹资水平均有显著影响。为此,应大力发展农村
[期刊] 地方财政研究  [作者] 樊亚凤  卫腾  
民生领域的改革如火如荼,在城乡居民医疗保险统筹的背景下,日后政府注资的主攻方向主要围绕居民与职工两大块展开。城乡居民的缴费意愿与缴费能力是影响其社会保险筹资标准变化的动态因素,科学的筹资人均负担水平应综合考虑二元体制下居民的实际收入与心理预期。本文从医疗消费与城乡居民筹资角度分析其筹资能力,采用Logisitic模型分析其筹资意愿,为使新农合无缝对接城市居民医保畅通运行,本文提倡应针对城乡居民建立分档分级的不同补贴—筹资标准档次,在法律上明确筹资主体责权利关系的同时,尽快提升基金的筹资统筹层次。
[期刊] 地方财政研究  [作者] 樊亚凤  卫腾  
民生领域的改革如火如荼,在城乡居民医疗保险统筹的背景下,日后政府注资的主攻方向主要围绕居民与职工两大块展开。城乡居民的缴费意愿与缴费能力是影响其社会保险筹资标准变化的动态因素,科学的筹资人均负担水平应综合考虑二元体制下居民的实际收入与心理预期。本文从医疗消费与城乡居民筹资角度分析其筹资能力,采用Logisitic模型分析其筹资意愿,为使新农合无缝对接城市居民医保畅通运行,本文提倡应针对城乡居民建立分档分级的不同补贴—筹资标准档次,在法律上明确筹资主体责权利关系的同时,尽快提升基金的筹资统筹层次。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