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598)
- 2023(9380)
- 2022(7775)
- 2021(6999)
- 2020(5582)
- 2019(12521)
- 2018(12111)
- 2017(22615)
- 2016(12103)
- 2015(13634)
- 2014(13844)
- 2013(13845)
- 2012(13339)
- 2011(12276)
- 2010(12562)
- 2009(11548)
- 2008(11530)
- 2007(10317)
- 2006(9418)
- 2005(8809)
- 学科
- 济(62131)
- 经济(62077)
- 管理(30809)
- 业(29841)
- 地方(23004)
- 企(22707)
- 企业(22707)
- 中国(20628)
- 农(17646)
- 方法(17469)
- 业经(17093)
- 地方经济(12881)
- 数学(12587)
- 农业(12486)
- 数学方法(12467)
- 产业(12045)
- 发(12007)
- 学(11229)
- 和(10603)
- 环境(10550)
- 技术(10188)
- 理论(9915)
- 融(9598)
- 金融(9597)
- 贸(9535)
- 贸易(9522)
- 制(9372)
- 银(9224)
- 银行(9208)
- 行(9125)
- 机构
- 学院(180680)
- 大学(176322)
- 济(73116)
- 经济(71528)
- 研究(69374)
- 管理(65371)
- 理学(54424)
- 理学院(53637)
- 管理学(52808)
- 管理学院(52427)
- 中国(51641)
- 科学(43267)
- 京(42697)
- 所(36048)
- 研究所(32522)
- 财(31791)
- 农(31008)
- 中心(30236)
- 江(29484)
- 范(28904)
- 师范(28642)
- 北京(28391)
- 业大(25370)
- 院(25253)
- 州(24222)
- 财经(24154)
- 农业(23927)
- 师范大学(23105)
- 省(22031)
- 经(21701)
- 基金
- 项目(116981)
- 科学(91958)
- 研究(88270)
- 基金(81200)
- 家(70767)
- 国家(70113)
- 科学基金(59259)
- 社会(56167)
- 社会科(53326)
- 社会科学(53318)
- 省(48303)
- 基金项目(42925)
- 划(40089)
- 教育(38328)
- 编号(35982)
- 自然(35836)
- 自然科(34759)
- 自然科学(34750)
- 自然科学基金(34117)
- 发(33508)
- 资助(32648)
- 成果(29063)
- 发展(27335)
- 重点(26941)
- 展(26860)
- 课题(26629)
- 创(24736)
- 部(24039)
- 创新(23081)
- 国家社会(22800)
共检索到29415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任云兰
京津冀地区历史悠久,文化遗产资源十分丰厚,世界文化遗产众多,皇家文化遗产集中。梳理了京津冀地区的皇家文化遗产、长城军事文化遗产、大运河文化遗产、红色旅游资源、民俗文化遗产和馆藏文化遗产,从政策、规划、交通、教育、科技、财政、金融、监管和宣传等诸多方面对京津冀地区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利用以及旅游产业协同发展问题进行了探讨。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张建梅 王佳欣
文化旅游是重要的旅游形式之一,也是区域旅游市场关注和发展的重点领域。京津冀文化旅游资源丰富,且差异化程度高,但三地文化旅游的发展极不平衡。要改变这种现状,实现资源共享、市场互通、客源互送,既需要三地在文化旅游产品创新开发方面有所突破,又要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和旅游企业的主体作用。以京津冀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为例,分析三地区域合作机制创新和文化旅游项目创新路径,实现京津冀文化旅游协同发展。
[期刊] 银行家
[作者]
傅巧灵 韩莉
2015年4月,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通过《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后,京津冀进入了一个持续高速发展的阶段。京津两地地理位置优越,处在政治中心地带,经济扶持力度大,因此经济发展尤为迅速。相比较而言,周边的河北省由于地势、资源、财政、政策等方面的原因,经济相对落后,成为京津冀地区经济发展的塌陷区和长期贫困问题的凸显区。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杜振华 郭怀英
智慧区域建设是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基础。通过智慧区域建设对京津冀在环保、交通和产业转型升级等重点领域协同发展作用的分析,可以发现,京津冀智慧区域建设中面临着不平衡性及"信息孤岛"问题,应通过PPP模式、信息共享和授权制度以及加速智慧区域基础设施建设,促进智慧区域建设,使京津冀协同发展成为新的增长极。
关键词:
智慧区域 京津冀一体化 协同发展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徐达松
区域协同是开放经济条件下地区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产业协同是区域协同发展的关键。本文在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大背景下,分析了京津冀产业发展的现状及问题,借鉴了世界主要国家运用财税政策促进区域产业协同的有关经验,从收入、支出、管理、保障四个视角,研提了促进京津冀产业协同发展的财税政策建议。
关键词:
京津冀 产业协同 财税政策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岳菊 戴湘毅
文章基于县域尺度,构建区域文化遗产与旅游发展互动耦合协调评价指标体系,采用熵权TOPSIS、耦合协调模型等方法探究2010—2019年京津冀地区200个区县的文化遗产与旅游发展的耦合协调效应及时空演化特征,识别区域文化遗产旅游发展现状和瓶颈。结果表明:(1)京津冀地区各区县文化遗产资源禀赋和旅游发展的综合水平呈波动上升趋势,区县间存在显著的不均衡现象,文化遗产资源禀赋高评价指数区呈“集聚”扩散态势,旅游发展高评价指数区呈“孤岛”向“集聚”演化格局。(2)两系统的耦合发展呈现阶段性和波动性,耦合度经历了“拮抗—磨合—高水平”到“磨合—高水平”的转变;耦合协调度由“中低耦合协调为主”上升到“中高耦合协调为主”的等级分布,但尚未完全形成良好的协调。(3)两系统耦合协调发展呈现“高—高”和“低—低”的空间聚类格局,空间溢出效应明显。其中,2010—2015年呈现明显下降态势,耦合协调度空间集聚效应下降,高值区和低值区均减少,出现“大扩散、小集聚”的空间分异特征;2015—2019年呈现上升集聚态势,高值区和低值区均显著增加,主要表现为京津冀地区北部区县的“高—高”和太行山山前地带沿线区县的“低—低”聚类特征。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伞锋
今年2月,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的京津冀协同发展工作汇报会,将实现京津冀协同发展提升到重大国家战略的高度。这既破解了三地发展的瓶径,也为全面深化改革打开了一扇窗,找到了切入点。京津冀协同发展需要进行体制和机制创新,涉及我国全面深化改革的许多方面,对于推动行政体制改革、完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安树伟 黄艳
城市化地区、农产品主产区和重点生态功能区的国土空间优化是实现京津冀高质量协同发展的关键。京津冀地区应按照“一主两副、双圈耦合、四轴多点、南粮北绿”的国土空间布局总体框架,减少国土资源错配,提高国土资源利用效率和增强国土资源跨区域配置效能,以完善世界级城市群的空间形态,培育壮大新增长极,推动中小城市承载能力提升,促进区域利益统筹协调。为此,城市化地区要通过城市群和都市圈并重发展、提升中小城市功能、提升河北要素承载力和发展水平来高效集聚人口;农产品主产区要通过发展特色农业产业带、提升农业科技化和规模化水平、走资源节约型农业发展道路来提高农业生产效率;重点生态功能区则要通过构建生态安全屏障、建立自然保护地体系、创新生态补偿模式来提高生态产品的供给能力,并在国土空间规划与保护、体制机制创新和区域治理等多方面做出努力。
关键词:
国土空间优化 高质量发展 京津冀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张鑫 蔡籽焓
河北省冀中地区拥有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但是这些文化遗产大部分散落在地理位置相对偏僻的乡村,其所蕴含的商品属性和文化价值因难以激活而无法能成为推动乡村经济发展的动力,急迫需要重要的抓手。而乡村文化旅游可以成为这一抓手,让文旅融合成为推动乡村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
关键词:
协同发展 非物质文化遗产 乡村文化旅游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刘德谦
一、有关共同研讨的回望关于京津冀旅游协同发展的研究,已经有不少年了。我记得第一次"京津冀区域旅游合作研讨会",是在1987年由北京旅游学会发起召开的。由于三地旅游学会的共同努力,研讨会不仅每年持续举行,而且还由三省市发展为五省市、七省市,最后扩大成了十省市。据笔者此前参会的印象,不仅与会各省市学会全都表现得十分积极,而且讨论既认真又直率;遗憾的是,基于各学会的正副会长和中坚力量多是学者和旅游局退下来的局长、处长,现职负责人不多,因而会中的思路及不少有益建议大多不能变为现实;为了使这个意在推动"京津冀"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赵黎明
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加快,京津冀协同发展已上升为重大国家战略。旅游业较低的资源消耗、高度的产业关联、紧密的地域联系、显著的富民效应以及突出的可持续特色,使其在京津冀协同发展中占有重要位置。如何把握这一重大历史机遇,实现旅游业的先行破局,需要关注以下问题:一、坚持观念创新,转变思维定式京津冀旅游业协同发展首先要坚持观念创新,转变原有的思维定式,为三地旅游业协同发展提供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王中和
京津冀经济圈是推进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极,交通一体化是推进区域产业整合的重要方式。京津冀地缘相接,区域内经济社会发展存在差异,铁路、公路、航空、海运等交通运输方式一应俱全,需要以交通一体化和现代物流发展实现区域生产要素的合理分配和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
关键词:
交通一体化 京津冀经济圈 问题 路径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魏后凯
"十三五"时期,京津冀协同发展已上升为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战略,京津冀区域在基础设施建设、产业结构调整、城镇布局优化、公共服务共享、生态环境联治等方面蕴藏着巨大的协同潜能。为更好地推进这一重大区域发展战略的实施,并增进学术界对这一问题的理解,我们邀请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张军扩、中国人民大学京津冀协同发展研究院院长孙久文、北京大学/南开大学/清华大学/河北经贸大学/首都经济贸易大学京津冀协同发展联合创新中心主任杨开忠、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所长魏后凯、北京市社会科学院副院长赵弘、中国人民大学区域与城市经济研究所教授张可云、首都经济贸易大学都市郊区发展研究中心首席研究员张强等专家学者,...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陶静
本文在京津冀协同发展的背景下,基于区域旅游系统空间结构,对京津冀旅游协同发展进行研究。结论表明,京津冀旅游协同发展未能形成整体布局,各旅游要素亟需整合重构;强弱屏蔽效应明显,新兴因素不断出现;系统内部发展极不均衡,空间结构演变充满变数。文章认为,京津冀旅游协同发展需破解整体与部分的关联、强势与弱势的均衡、新兴与传统的融合三个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发展对策。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侯艳艳 阎斌
京津冀协同发展为京津冀农业生态旅游创造了新环境,也提出了新要求。京津冀农业生态发展存在城乡发展水平差距较大,导致农业生态旅游极不平衡、行政区划障碍,法律法规滞后、缺乏统一旅游规划等问题。本文尝试从政府、企业、品牌形象构建、法律等这几方面探讨京津冀农业生态旅游发展策略。
关键词:
京津冀协同发展 农业生态旅游 策略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