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652)
2023(2292)
2022(2038)
2021(1855)
2020(1381)
2019(3343)
2018(3307)
2017(6418)
2016(3440)
2015(4093)
2014(4040)
2013(3868)
2012(3546)
2011(3221)
2010(3220)
2009(2759)
2008(2553)
2007(2095)
2006(1809)
2005(1513)
作者
(9175)
(7770)
(7583)
(7389)
(4920)
(3631)
(3458)
(3023)
(2949)
(2709)
(2564)
(2478)
(2462)
(2405)
(2380)
(2377)
(2348)
(2319)
(2183)
(2180)
(1917)
(1863)
(1852)
(1820)
(1775)
(1748)
(1683)
(1671)
(1538)
(1525)
学科
(15029)
经济(14990)
管理(7407)
(7183)
地方(5780)
(5654)
企业(5654)
方法(5306)
中国(5088)
(4726)
理论(4707)
业经(4530)
数学(3925)
数学方法(3882)
教学(3420)
农业(3282)
地方经济(3189)
(3011)
(2886)
技术(2534)
学法(2443)
教学法(2443)
环境(2436)
学理(2270)
学理论(2270)
教育(2249)
(2159)
(2102)
金融(2102)
发展(2081)
机构
学院(47456)
大学(44391)
管理(17726)
(17325)
经济(16878)
理学(15257)
研究(15228)
理学院(15082)
管理学(14823)
管理学院(14739)
中国(10242)
科学(9535)
(9418)
(7357)
(7169)
师范(7103)
(6950)
(6903)
中心(6798)
(6776)
研究所(6691)
技术(6625)
业大(6545)
北京(5982)
(5982)
职业(5933)
财经(5694)
师范大学(5532)
(5496)
农业(5227)
基金
项目(32638)
研究(26597)
科学(25467)
基金(21385)
(17825)
国家(17637)
社会(16293)
科学基金(15304)
社会科(14848)
社会科学(14845)
(14782)
教育(12560)
编号(11875)
(11758)
基金项目(11477)
(9999)
成果(9348)
自然(9009)
课题(8930)
自然科(8780)
自然科学(8779)
自然科学基金(8619)
资助(8543)
发展(8153)
(7991)
(7506)
重点(7456)
(7397)
规划(6975)
项目编号(6841)
期刊
(21275)
经济(21275)
研究(14050)
中国(11287)
教育(9589)
(7227)
管理(6201)
科学(5913)
学报(5653)
技术(5444)
农业(5442)
业经(4559)
大学(4529)
(4416)
学学(4151)
职业(3365)
经济研究(3310)
(3085)
金融(3085)
问题(2557)
(2539)
财经(2506)
(2480)
科技(2465)
商业(2388)
(2372)
论坛(2372)
技术教育(2210)
职业技术(2210)
职业技术教育(2210)
共检索到6804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何振雄  
针对目前我国研究生招生规模不断扩大、硕士生学制相应缩短的情况,提倡"应用型"与"研究型"并重的研究生培养模式,避免在培养模式上的"一刀切"。提出对硕士生培养方案进行分析和整合,以满足我国国民经济对应用型人才的急需以及教育和科技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需求。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高桂娟  
我国需要根据研究生教育规模的变化,及时进行结构的调整。鉴于研究生教育的特殊性,优化科类结构应成为我国研究生教育发展的战略选择。科类结构调整应以适应社会发展需求为基本依据,主要体现于两个方面:研究生教育科类结构的调整要与科技发展相适应;研究生教育科类结构的调整要与产业结构发展相协调。
[期刊] 高等农业教育  [作者] 余建华  夏云  
从培养目标、培养过程和培养评价等三个方面对南京大学等东、中、西部六所高校社会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的比较发现,尽管六所高校在社会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方面存在一定差异,但总体来说,它们之间的相同点远多于不同点,且东、中、西部之间不存在显著的地区差异。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王传毅  李旭  胡彬涵  
当前,我国研究生教育类型结构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协调性较低。数据分析显示:类型结构中学术型人才的供给远大于科研类岗位的需求,而应用型人才的供给则明显小于当前非科研类岗位的需求。同时,科研类岗位的现实需求以及大量潜在需求尚未被学术型人才的供给所满足,非科研类岗位的需求已逐步接近应用型人才的供给。为此,现阶段应保持学术学位研究生教育和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之间的规模比例和各自增速,分类改革并优化研究生的培养模式,将类型结构调整从外延式转向内涵式。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陶文辉  
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相辅相成、相互作用、互动共生。其人才培养结构受区域产业结构、技术结构、投资结构、布局结构等因素的影响和制约。本文以鄂尔多斯市为例,从社会发展现状、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结构适应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现状,分析了职业教育如何适应区域技术进步和生产方式变革及社会公共服务需要来对人才培养结构进行适应性优化,以期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有力的支撑,促进区域经济繁荣与社会和谐发展,并提出了基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结构调整的建议。
[期刊] 中国远程教育  [作者] 丁振华  裘伟廷  钱荷娣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开放教育试点”项目研究工作即将结题,本文通过对宁波电大六年来试点实践的总结,介绍了宁波电大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基本思路与实践模型,以期对开放教育背景下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提供可借鉴经验。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张来斌  鲍志东  张士诚  朱筱敏  王英国  
面向国家艰苦行业需求,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实践了校企合作开放式研究生培养模式,在石油石化企业组建了22个研究生工作站。这种校企合作开放培养模式提高了研究生工程实践创新能力,增强了企业科研队伍实力,促进了学校办学理念的更新,拓宽了办学空间。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刘元芳  夏尊铨  傅白白  
科技发展的历史和现实呼唤跨学科研究生培养。运筹学与控制论专业跨学科培养研究生的实践和初步成果对于推动跨学科研究生培养 ,发展高层次教育有着重要的启示作用。我国跨学科研究生培养是整个研究生教育体系中的一种补充模式 ,积极探索跨学科研究生培养的新体制 ,培养跨世纪的复合型人才是我国研究生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张建中  
文章从学生设计创新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岗位适应能力和艺术综合素质培养四个方面,论述高职环艺设计专业如何培养学生适应社会发展需求的能力,认为这四个方面的能力要贯穿于日常教学中,以真正培养出对社会有用的应用型设计人才。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致天下之治者在人才,成天下之才者在教化。"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才是第一资源",会计人才是国家人才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维护市场经济秩序、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重要力量,是贯彻国家财经法规及有关政策制度的主体力量。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实现经济动能新旧转换,破解会计改革和发展难题,需要会计人才特别是高端会计人才的支撑。近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赵伐  俞建伟  
宁波大学作为一所办学历史仅20年的地方综合性大学,在发展过程中不断革新教育观念,结合地方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对人才的需求,探索、创新和完善人才培养模式。经过多年实践,学校已形成独具特色的基于“平台+模块”课程结构体系的人才培养模式,成为学校办学特色。
[期刊] 高等农业教育  [作者] 高宝嘉  伊绯  
论述了大学研究生人才培养模式的内涵、特征和影响因素,分析了国内外大学人才培养模式的形成与发展规律,在指出我国高校人才培养模式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研究生人才模式改革应在人才培养的价值取向、人才培养管理、人才培养策略、人才培养方式和人才培养管理目标等方面实现观念上的转变。推动研究生人才培养模式的发展和创新,要在人才培养管理的制度和运行机制两个方面加强建设,包括建立科学的人才培养管理调控体系和决策机制、灵活的人才培养管理制度体系和应变机制、自主的人才培养管理执行体系和创新机制、可靠的人才培养监督保障体系和约束机制,以及有效的人才培养质量评价体系和反馈机制,使得研究生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成为学校的自觉行...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于水  姜凯帆  
选取正确的发展模式对当前农村社会正经历的变迁及未来发展至关重要。借鉴斯密框架,将农村发展模式分为内生整合与外部嵌入两大类,通过对我国典型农村发展模式分析,提出"政策、贸易可达性、资本、乡村精英"等是农村社会发展的重要影响因素,内生整合是乡村社会发展的理想选择。但当前农村的发展缺乏直接进行内生整合的条件及能力,分析认为,我国大多数农村的发展需要在政府、市场的共同作用下,进行"政策、资本、贸易可达性"的外部嵌入,并在乡村精英的主导下进行整合。为保证农村发展模式的顺利实施,研究分别从土地、农民权益、村民自治的角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张来斌  鲍志东  
为支持国家石油发展战略,为西部石油企业注入科研力量,石油大学研究生院在西部石油企业设立研究生工作站,实行双导师负责制培养研究生。这不仅为西部石油企业培养了急需的高层次人才,学校也更新了办学理念,拓展了办学空间。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饶克勤,尹力,刘远立  
在过去的50年中,中国人口健康状况发生了举世瞩目的变化。人均期望寿命从35岁提高到71岁,婴儿死亡率由200‰下降到30‰以下,传染性疾病的发病和死亡大幅度减少。这些成就不但改变了中国卫生状况和人民的精神面貌,而且减少了居民因病休工、休学、失能和过早死亡所造成的经济和社会负担,给国民经济和社会带来了直接和巨大的收益。 人口结构变化、寿命延长和疾病流行学模式转变,使得卫生服务需要、需求的数量和内涵发生了本质的变化。这些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