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0306)
2023(15043)
2022(12356)
2021(11617)
2020(9402)
2019(21598)
2018(21489)
2017(40301)
2016(21644)
2015(24376)
2014(24574)
2013(23502)
2012(21693)
2011(19582)
2010(20203)
2009(19055)
2008(18174)
2007(16279)
2006(14809)
2005(13959)
作者
(61286)
(50717)
(50275)
(48259)
(32195)
(24059)
(23063)
(19542)
(19418)
(18310)
(17358)
(17260)
(16323)
(16288)
(16082)
(15768)
(14972)
(14703)
(14453)
(14270)
(12951)
(12416)
(12362)
(11764)
(11550)
(11402)
(11374)
(11200)
(10371)
(9972)
学科
(89994)
经济(89893)
管理(57757)
(55076)
(47086)
企业(47086)
(34908)
银行(34763)
(33192)
中国(33070)
方法(31946)
(31482)
金融(31475)
(27942)
数学(27639)
数学方法(27049)
地方(24416)
(23989)
业经(23543)
(22069)
理论(17092)
(16899)
(16556)
农业(16036)
(15279)
制度(15268)
(14260)
贸易(14241)
(13751)
技术(13134)
机构
学院(296561)
大学(292893)
(121074)
经济(118177)
管理(108287)
研究(104509)
中国(91101)
理学(90382)
理学院(89372)
管理学(87496)
管理学院(86954)
(64025)
(61181)
科学(60683)
(52385)
中心(50229)
(48391)
(47548)
研究所(46839)
财经(46167)
(41774)
北京(41436)
(40501)
师范(40023)
业大(39996)
(39265)
(37946)
经济学(37398)
农业(37382)
(36171)
基金
项目(187310)
科学(146850)
研究(141883)
基金(132251)
(114172)
国家(113156)
科学基金(97090)
社会(88204)
社会科(83638)
社会科学(83618)
(75315)
基金项目(68015)
教育(66700)
(62741)
自然(60332)
自然科(58986)
自然科学(58973)
编号(58682)
自然科学基金(57879)
资助(55195)
成果(49204)
(44810)
课题(42952)
重点(42815)
(40399)
(39723)
创新(37076)
发展(36165)
国家社会(36076)
(35875)
期刊
(144211)
经济(144211)
研究(99130)
中国(71932)
(54867)
金融(54867)
(47450)
(45639)
管理(44736)
教育(43004)
学报(42441)
科学(39531)
大学(33491)
学学(31252)
技术(29400)
农业(28997)
业经(24461)
经济研究(23796)
财经(23618)
(20346)
问题(17796)
(14935)
统计(14680)
理论(14653)
(13859)
论坛(13859)
技术经济(13771)
(13759)
商业(13524)
职业(13448)
共检索到48688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宋立  
按照转轨经济学的主张,中国金融体制改革以极其滞后的次序和被动的方式推进,致使金融改革与发展不能适应经济改革与发展的需要。如果说转轨前期金融改革的主要任务是解决不良资产等紧迫问题的话,那么随着对国有银行的一次次注资和不良资产问题严重程度降低,金融发展和金融体系重构等长远问题的重要性日益凸现。以股份制改组为中心的国有银行改革思路,过分注重金融机构个体竞争力等微观效率,而忽略了构建与经济发展相适应的新型金融体系,现有银行体系对经济发展、宏观稳定和国家财政金融安全的潜在损害没有根本消除,为此,需要从新发展观的长远战略高度和宏观视角来重新审视和整体规划金融发展与改革,尤其是国有银行改革思路。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张艳英  
供给侧改革是经济发展模式转型下提出的推进结构性改革的全新概念,供给侧改革重点在于改变传统低效能的要素配置观念。对于商业银行而言,过去靠规模扩张及政策红利带来的粗放型增长的优势在新经济发展模式下难以再现,传统的经营逻辑与管理逻辑亟待突破。商业银行供给侧改革的整体思路是:优化金融资源配置;深度关注和刺激新的金融需求;构建高效的管理机制和支持保障系统;提高商业银行核心竞争力;转变经营理念和培育服务文化;激发市场端的供给活力和提高服务水平;实现中后台的管理变革和机制优化。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丁志杰  王秀山  白钦先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李华民  
评价国有银行组织绩效应把资产收入率纳入到评价指标体系中来,以弥补单一利润指标的缺陷,收入结构的绝对与相对优化都表现出国有银行效率增进趋势。以资产收入率指标描述的产出效率不低于股份商业银行的国有银行,却表现出了偏低的盈利能力,其原因在于经营者的费用规模扩张侵蚀了出资人利润收益空间。因此,要国有银行提高盈利能力,关键在于抑制经营者费用偏好,而利润约束硬化,作为抑制费用偏好的制度条件,又决定了国有银行制度变迁的路径依赖。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詹向阳  
在大型国有银行一系列改革举措中,更具突破性的举措是建立了现代公司治理体系,这是体制机制上的一次重大改革,极大改变了大型国有银行内部经营决策机制和职能配置结构,对于优化大型国有银行内部运作流程和提高经营决策的科学性、规范性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何德旭  
1978年以来,我国四大国有独资银行改革已经取得了阶段性成果,初步建立起了较为完善的现代化多元银行业组织体系。相对而言,改革都是浅层次的,大都是在转变国有银行的经营机制上做文章,是一些表面上、形式上的变化,改革还没有真正触及具有实质意义的体制。因此,四大国有银行的不良资产比例依然过高、资本充足率较低、经营业绩不甚理想、垄断程度较高、国际竞争力较差。“十五”期间,我国经济将进入一个新的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盛松成  王维强  
近年来,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日益完善和金融体制改革的逐步深化,我国的金融宏观调控体系也发生了历史性的变化,原先在计划经济体制下的那种以指令性信贷计划和不变的利率为主要手段的直接调控方式越来越不能适应市场经济条件下进行宏观调控的需要。市场经济强调...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张杰  
本文旨在为人们解读国家通过注资方式推动国有银行改革的意图与绩效提供一个金融政治经济学的视角。其主要命题与观点大致有 :第一 ,政府推动下的银行改革有一个共同的特征 ,那就是一般都受到某种外部因素的刺激并追求短期见效的效果 ;第二 ,在微观经济基础未能得到有效调整的情况下 ,单方面改变银行资本结构的行动注定会无功而返 ;第三 ,国有银行制度在世界范围普遍存在 ,且不乏有效运作的例证 ,通过人为方式降低国有银行比例以提高整体银行效率是一种逻辑误导 ;第四 ,中国国有银行低效率运行的根源不在出资人本身 ,而在于出资人获取回报的特殊经济流程 ;第五 ,若考虑到被巴塞尔协议剔除的一些无形资产可以在国有银...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郝继伦  
国有企业、国有银行和资本市场:配套改革与协同发展·郝继伦一、国有企业:普遍亏损为哪般?在非国有经济迅猛发展,并成为国民经济高速增长主要推动力的同时,国有企业低效率及普遍性亏损始终困扰中国经济,且亏损额呈逐年扩大态势。据国家有关部门统计,1988—19...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谭忠善  
深化金融改革,提高银行整体素质河南省金融学会谭忠善把我国银行建设成具有国际管理水平的规范化银行有一个转换的过程。现有银行实行商业化经营,可以说刚刚起步,无论是人员素质,经营方式,还是管理水平都不适应全面实施《商业银行法》的要求,需要进一步深化金融改革...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陈婷  王长江  刘军  
国有商业银行改革是目前金融改革的重点,其具体改革方案多基于定性分析。本文通过对世界上主要国家政府拥有银行产权及其与金融发展之间的关系的实证研究,得出政府拥有银行产权比例过高不利于其金融发展。因此,我国国有商业银行改革重点应在于产权制度的改革,力求产权主体的人格化和多元化,尽快完成股份制改造,条件成熟时上市。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