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910)
2023(2633)
2022(2162)
2021(2012)
2020(1669)
2019(3596)
2018(3787)
2017(6499)
2016(3851)
2015(4427)
2014(4769)
2013(4249)
2012(3945)
2011(3584)
2010(3634)
2009(3333)
2008(3150)
2007(2994)
2006(2578)
2005(2313)
作者
(12026)
(9958)
(9804)
(9420)
(6168)
(4650)
(4532)
(3953)
(3862)
(3557)
(3362)
(3358)
(3292)
(3256)
(3197)
(2982)
(2974)
(2929)
(2913)
(2743)
(2612)
(2517)
(2470)
(2359)
(2283)
(2231)
(2229)
(2145)
(2095)
(2088)
学科
(10550)
经济(10525)
管理(9924)
(6972)
(5568)
企业(5568)
(4735)
(4719)
中国(4322)
(4310)
(3935)
理论(3744)
(3348)
教育(3154)
(3026)
银行(3013)
(2939)
(2893)
金融(2886)
教学(2815)
地方(2772)
方法(2767)
体制(2621)
业经(2514)
农业(2254)
制度(2082)
(2082)
数学(2046)
数学方法(1999)
(1996)
机构
学院(51634)
大学(50664)
研究(20067)
(16344)
管理(16273)
经济(15759)
中国(14901)
科学(13297)
理学(13290)
理学院(13100)
管理学(12728)
管理学院(12634)
(12113)
(11809)
(10799)
研究所(9856)
农业(9610)
(9178)
业大(9137)
中心(9124)
(8946)
技术(8482)
(7613)
(7599)
师范(7437)
北京(7404)
(7331)
(7064)
财经(6448)
(6237)
基金
项目(34208)
研究(25602)
科学(25529)
基金(22325)
(20323)
国家(20136)
科学基金(16080)
(14658)
社会(14023)
社会科(13088)
社会科学(13086)
教育(12447)
(12271)
基金项目(11409)
编号(11345)
自然(10255)
成果(10093)
自然科(10000)
自然科学(9994)
自然科学基金(9785)
资助(9141)
课题(8992)
(8826)
重点(8029)
(7401)
(7316)
(6975)
(6940)
计划(6772)
项目编号(6728)
期刊
(21395)
经济(21395)
研究(15503)
中国(15214)
(11414)
学报(11250)
教育(10983)
科学(8655)
大学(8146)
学学(7623)
农业(7534)
(7439)
管理(6592)
技术(5592)
(4677)
金融(4677)
业经(4046)
职业(3984)
(3712)
(3342)
业大(3338)
经济研究(3324)
财经(3189)
图书(3153)
(2889)
论坛(2889)
农业大学(2867)
(2787)
科技(2662)
问题(2601)
共检索到8474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刘振天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把提高质量作为教育改革发展的核心任务,并提出要制定教育质量国家标准,改进高校教学评估,建立健全教育质量保障体系的目标和要求。把改进高校教学评估工作与建立健全高等教育质量保障相提并论,可谓抓住了二者之间内在的和本质的联系。因为教学评估是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建设题中应有之义,前者既是后者的重要
[期刊] 高等农业教育  [作者] 陈然  李大胜  
六西格玛管理理论是一个经过众多成功企业验证的成熟的管理理论,其管理战略理念及实施质量管理的具体方法对高校实施精细化的内部质量管理具有借鉴意义。高校在内部质量保障体系构建过程中,可运用六西格玛管理理论与方法先对保障体系构成要素进行界定与分析,通过层次分析法找出影响教学质量的关键控制点,再以教学评估的形式作定量测量与分析,根据结果对这些关键控制点进行持续改善,在此基础上整合扩大成高校内部质量保障体系。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张德江  
提高质量已成为新时期高等教育内涵发展的核心任务。高等教育质量首要的是人才培养质量。建设和完善有效的校内质量保障体系,是保证和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因素。近十年来,教育部分别组织了本科教学工作的水平评估、合格评估和审核评估。这些评估都对学校的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建设起到了很好的促进作用,同时,在多所高校参加三种教学评估中也发现了一些不够完善和不到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张海燕  徐锡叶  王江  
构建实践教学评估体系的目的是及时反馈信息,提高教学质量。天津职业大学在实践教学评估中,通过组建监控团队,构筑校企"实践共同体",将胜任力评价、有效性评价、教师绩效评价、教学量乘系数等定性指标与定量指标相结合,建立实践教学监控网络与质量预警机制,实施评价与校内津贴及各种奖励挂钩等措施,促进实践教学质量的提升。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于剑  韩雁  梁志星  
发展形成"全员参与、全程覆盖、全因素管理"的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及时发现人才培养全过程中的问题是质量保障体系有效运行的基础。将数据收集、数据预处理、信息融合与分析等过程紧密衔接。进入21世纪以来,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成为中国高等教育的时代主题,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是这一主题中的核心命题。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由高校外部质量保障体系和高校内部质量保障体系组成,其中高校内部质量保障体系具有根本性和基础性作用。中国民航大学经过多年研究和实践,秉承"崇尚严实,致能致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马卫国  
为保证我国职业本科教育的高质量发展,建立职业本科内部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势在必行。构建我国职业本科内部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应树立基于产教融合的质量保障理念、建立以学生为中心的质量保障机构、规范相关的教学质量评估标准、构建相关的教学质量保障系统、创新产教融合型内部教学质量保障制度、打造基于产教融合的质量保障文化。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严欣平  张其敏  王光明  
建立科学的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完善教学质量保障机制,既是高校生存与发展的必然要求,更是高校所必须承担的社会责任。文章探讨了高校内部质量保障体系的建设理念,提出以人为本、系统规划、持续推进的建设原则与分析质量生成过程、找出质量控制关键点、科学定位、拟定质量标准等建设思路,同时阐明了五个具体组成系统的工作内容和质量要求。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尹慧茹  
提高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是高等学校教育教学改革的根本目标,科学的评估与监控是实现这一目标的重要手段。黑龙江大学建立并实行的“3+X”教学评估体系,在评估体制的科学性、评估视野的全面性、指标体系的先进性、评估目的的导向性、评估主体的多元性、组织运行的严密性等方面形成了鲜明的特色,为学校在教育部本科教学评估中获得优秀提供了有力的支撑。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刘红  傅锦彬  邢以群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杨梨  徐小平  
构建社会工作专业实践教学评估体系对于引导实践教学更规范、系统地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在把握评估内容的全面性与特殊性,评估主体的多元性与协调性,评估方式的多样性等基本原则下,研究确定社会工作专业实践教学评估团队组建和评估程序,设计了社会工作专业实践教学评估指标体系。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张欲晓  
大学英语分级教学是以分类教学、因材施教的原则为指导,以学生的具体特点为依据,实现学生英语综合应用能力培养的有效途径。教学评估对调整教学模式、提高教学质量起着关键性作用。在分级教学中,动态地跟踪学生的学习过程,解决了静态评估中教学与评估相互割裂的问题,增加了教师与学生的互动机会,有利于肯定学生的学习成果,挖掘学生的学习潜能。建立与分级教学相匹配的、动态评估与静态评估相结合的双重评估体系,避免了分级教学中同级学生成绩参考性减弱的现象,有助于缓解学习过程中学生的焦虑情绪,有利于逐渐形成良性竞争的激励机制。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宋永忠  
评估与质量是研究生教育密不可分的两个概念,基于自组织评估的研究生质量保障体系具有全方位开放性、非线性运行机制和可持续发展性的特征。从培养目标、保证机制、课程体系、导师队伍、服务平台五个方面论述了南京师范大学基于自组织评估的研究生教育质量保障体系建设。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安青松  
上市公司质量是资本市场的基石,资本市场有史以来的中外认知概莫能外。近代资本市场经过100多年的发展进步,形成了上市公司质量的三套保障机制,即公司治理、看门人机制和信息披露制度。一般认为,这三套机制保障的核心是上市公司的公共信用,而公共信用无疑是促进资本形成的关键要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安青松  
上市公司质量是资本市场的基石,资本市场有史以来的中外认知概莫能外。近代资本市场经过100多年的发展进步,形成了上市公司质量的三套保障机制,即公司治理、看门人机制和信息披露制度。一般认为,这三套机制保障的核心是上市公司的公共信用,而公共信用无疑是促进资本形成的关键要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