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0368)
2023(14991)
2022(12988)
2021(12120)
2020(10134)
2019(23100)
2018(22978)
2017(44509)
2016(24067)
2015(26819)
2014(26562)
2013(25826)
2012(23464)
2011(20913)
2010(20720)
2009(19309)
2008(18317)
2007(15887)
2006(13712)
2005(11676)
作者
(66936)
(55343)
(55181)
(52364)
(35326)
(26458)
(25076)
(21763)
(21030)
(19717)
(19009)
(18516)
(17440)
(17292)
(17045)
(16951)
(16627)
(16519)
(15910)
(15681)
(13728)
(13432)
(13392)
(12619)
(12408)
(12221)
(12165)
(12105)
(11119)
(10902)
学科
(93448)
经济(93325)
管理(71426)
(66661)
(56434)
企业(56434)
方法(45612)
数学(39762)
数学方法(39381)
(26675)
(24204)
中国(23933)
业经(20486)
(19679)
地方(17795)
(17764)
(17742)
财务(17667)
财务管理(17635)
(16871)
贸易(16865)
企业财务(16823)
理论(16432)
(16332)
农业(16057)
技术(14635)
(14517)
金融(14508)
(14373)
(14345)
机构
大学(332830)
学院(331847)
管理(133397)
(130576)
经济(127810)
理学(116496)
理学院(115289)
管理学(113353)
管理学院(112767)
研究(105789)
中国(78018)
(69174)
科学(64733)
(61591)
(51464)
(50845)
财经(50147)
业大(48970)
中心(48200)
研究所(46971)
(46924)
(45721)
(43231)
北京(43117)
师范(42804)
农业(40023)
经济学(39318)
(39058)
(38205)
财经大学(37550)
基金
项目(232034)
科学(182958)
研究(171548)
基金(168656)
(145951)
国家(144733)
科学基金(125353)
社会(107894)
社会科(102200)
社会科学(102176)
(90353)
基金项目(89578)
自然(81653)
自然科(79778)
教育(79773)
自然科学(79760)
自然科学基金(78317)
(76017)
编号(70737)
资助(69444)
成果(57024)
(51502)
重点(51243)
(48595)
(48209)
课题(48103)
创新(45158)
教育部(44772)
科研(44467)
项目编号(44272)
期刊
(138583)
经济(138583)
研究(95670)
中国(58865)
学报(51940)
管理(47850)
(46933)
科学(46429)
(45283)
大学(39489)
教育(39143)
学学(37193)
农业(31406)
技术(28130)
(27505)
金融(27505)
财经(24262)
业经(23744)
经济研究(22837)
(20649)
问题(17773)
图书(17045)
理论(15875)
(15681)
科技(15374)
技术经济(15269)
商业(15233)
(14911)
实践(14547)
(14547)
共检索到47080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数理统计与管理  [作者] 王相宁  李月  
过度自信是行为金融学中的一个重要假说。本文以证券市场整体为研究对象,采用可行的广义最小二乘法(FGLS)估计线性回归模型并结合格兰杰因果检验、指数自回归条件异方差模型(EGARCH)等对中国证券投资者过度自信情况进行实证研究。结果显示,中国投资者普遍存在着过度自信,且这种心理偏差对其投资行为产生了明显影响;与美国等成熟证券市场不同,中国投资者过度自信程度在牛市和熊市中并没有统计上的显著差别。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江晓东  
本文运用福建省两个中心城市股市投资者的交易账户数据,对两个过度自信理论的命题进行实证研究,并论述了研究结论对监管层和投资者的启示意义。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李勇  曾升科  
本文从行为金融学的角度,以2008年至2010年深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分析了上市公司管理者特征对其过度自信的影响。研究发现:管理者过去或现在拥有越深的政治背景,管理者越不会过度自信;"两职合一"会使管理者感觉在公司中的掌控事务的权利增加,使其产生"控制力幻觉",从而导致过度自信;而国有企业在国家财政支持和较小业绩压力的双重作用下,管理者更容易诱发过度自信。
[期刊] 外国经济与管理  [作者] 江晓东  
本文介绍了过度自信的定义、成因和特征,梳理了有关过度自信这一认知偏差的理论与实证研究的成果,最后论述了这些研究成果对我国管理层和投资者的借鉴和启示。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陈其安  陈慧  
文章以中国股票市场1996年1月~2008年6月期间的相关数据为样本,以换手率和错误估值度为投资者过度自信度量指标,利用恰当的计量经济学模型对投资者过度自信心理偏好与中国股票市场风险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研究。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陈日清  
本文首先基于我国A股市场机构股票持有数据,构建了不同的投资组合来区分机构投资者与个人投资者的投资行为。然后运用Granger因果检验与SUR估计,探讨了我国证券市场机构投资者与个人投资者是否具有过度自信行为,结果表明无论是机构投资者还是个人投资者在不同市场状态下都存在交易过多的过度自信认知偏差。并且我国证券市场上个人投资者与机构投资者的过度自信程度在不同的市场状态下并无明显差异。最后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安灵  邱德旺  张倩倩  
本文基于投资者保护的视角,从企业的资本配置行为入手,结合交叉上市前后企业所面临法律环境的变化及其对公司治理机制的影响,深入分析交叉上市对企业过度投资行为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A+H"股交叉上市企业相较于单纯A股上市企业,其过度投资程度较低;交叉上市不仅与过度投资程度负相关,而且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自由现金流富余企业的过度投资行为,但现阶段效果还不显著。实证研究结果不仅支持了绑定假说,而且从企业资本配置效用的角度为交叉上市对投资者保护程度的提升作用提供了全新的研究视角与实证依据。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廖理  贺裴菲  张伟强  沈红波  
本文利用中国某证券公司个人投资者股票交易数据,从行为金融学的过度自信理论出发,采用投资者前期的超额净收益衡量过度自信行为,检验了过度自信对个人投资者的交易频率和投资收益的影响。实证研究发现:在控制其它因素后,(1)过度自信程度随着投资收益的增加而累积,个人投资者的超额换手率与前期收益率显著正相关;(2)随着投资经验的积累,个人投资者对自身能力的判断更加客观,前期收益对过度交易的影响程度逐渐降低;(3)过度自信增加了犯错概率,投资者的过度交易显著降低了他们的净收益。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房林林  魏巍  
本文以2009~2013年我国沪深两市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选取样本公司平衡面板数据,从管理者背景特征出发衡量其过度自信程度,并且进一步将全体样本分为轻度、中度及重度过度自信三类,同时构建资本结构速度及路径调整模型,检验了管理者过度自信程度对资本结构动态调整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管理者过度自信会对资本结构决策产生影响,即过度自信越严重,资本结构调整速度越慢;而当资本结构偏离一定程度时,过度自信的管理者更倾向于选择外部债权融资的资本结构调整方式。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胡国柳  周德建  
文章以2006~2010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的数据为研究样本,对股权制衡、管理者过度自信与企业投资过度进行了理论分析与实证研究,进而探讨了股权制衡对管理者过度自信导致企业投资过度的治理效应。结果表明,公司管理者过度自信会引发企业投资过度,而股权制衡度越高可以有效降低因管理者过度自信而导致的企业投资过度。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陈菊花  隋姗姗  
过度自信替代变量的选择是行为金融学的一大难题,本文就该领域主要的理论研究和实证研究,从管理者过度自信及金融市场投资者过度自信两个角度回顾和评述相关研究及其所使用的界定和度量方法,由此引发对过度自信衡量标准和模型的思考,并对未来的研究方向进行展望。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王东伟  
一、引言传统金融理论认为市场是有效的,资产的基本价值完全体现在其市场价格中。如果说投资者都是理性人,那么一些不理性交易者的行为不会对股票价格产生很大影响,因为市场上的套利活动会产生自然选择效应。但是,大量的实证研究结论都否定了这种说法。市场上非理性的交易会给市场带来一些用传统观点解释不了的现象,而且这些行为和产生的收益之间是有迹可循的。传统金融学中的有效市场并不存在于我国证券市场中,传统资本市场理论的两个基本假设也不适用于我国目前的证券市场:一是投资者的"完全理性人"假设。我国投资者中个人投资者占很大一部分,他们大多都抱有很大的投机心态,经常会做出一些不理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史永东  王谨乐  胡丹  
本文重点探讨了我国个人投资者与机构投资者是否存在过度自信心理以及两者在不同市场环境下的过度自信差异。研究结果表明,总体上个人投资者的过度自信程度要强于机构投资者,且当市场处于牛市行情或高波动阶段时,两类投资者的过度自信程度都会进一步增加。同时,研究还发现,个人投资者对来自于私人信息冲击的反应程度要比机构投资者大,说明个人投资者对私人信息赋予了更高的权重,所以变得更加过度自信。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刘广  陈建国  
本文利用上市公司(2009年度)数据,研究上市公司是否存在过度投资行为以及机构投资者是否能有效制约过度投资行为。结果显示,我国上市公司存在过度投资行为;机构投资者能有效制约过度投资行为。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徐韫帆  陈玲  王清流  
随着证券市场的发展,投资者的很多行为都无法用传统的经济理论来解释,传统经济学面临着新的挑战,同时行为经济学越来越受到经济学家的关注。行为经济学的灵感主要来源于心理学,而其最主要的一个结论就是人们是过度自信的。本文在总结了国内外的相关理论和实证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投资者过度自信的表现及其对金融市场的影响。最后本文指出中国证券市场要进一步健康发展必须尽量使投资者克服心理弱点,减少市场中的投机情绪。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