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937)
- 2023(8419)
- 2022(6311)
- 2021(5824)
- 2020(4664)
- 2019(10270)
- 2018(10532)
- 2017(19211)
- 2016(10625)
- 2015(12241)
- 2014(12723)
- 2013(11770)
- 2012(10618)
- 2011(9572)
- 2010(9565)
- 2009(8939)
- 2008(8719)
- 2007(8295)
- 2006(7642)
- 2005(6801)
- 学科
- 济(37854)
- 经济(37810)
- 管理(28776)
- 业(23283)
- 企(18329)
- 企业(18329)
- 中国(15106)
- 农(14081)
- 学(11822)
- 业经(11770)
- 方法(10489)
- 制(10081)
- 地方(10060)
- 农业(9181)
- 理论(8765)
- 体(8189)
- 财(8095)
- 发(7737)
- 数学(7694)
- 银(7647)
- 银行(7625)
- 融(7578)
- 金融(7571)
- 数学方法(7567)
- 行(7360)
- 教育(6909)
- 和(6869)
- 土地(6262)
- 环境(6231)
- 技术(6090)
- 机构
- 学院(149667)
- 大学(149001)
- 研究(54577)
- 管理(51836)
- 济(50464)
- 经济(48965)
- 理学(42875)
- 理学院(42343)
- 中国(41754)
- 管理学(41278)
- 管理学院(41027)
- 科学(36372)
- 京(34104)
- 农(30616)
- 所(28197)
- 研究所(25604)
- 江(25593)
- 中心(25404)
- 业大(25171)
- 财(24718)
- 农业(23989)
- 范(22306)
- 师范(21980)
- 北京(21545)
- 院(20615)
- 州(20301)
- 技术(20205)
- 省(19023)
- 财经(18697)
- 师范大学(17352)
- 基金
- 项目(100693)
- 科学(77796)
- 研究(73920)
- 基金(69794)
- 家(62811)
- 国家(62295)
- 科学基金(52008)
- 社会(44233)
- 社会科(41488)
- 社会科学(41480)
- 省(40730)
- 基金项目(36467)
- 划(34385)
- 教育(34156)
- 自然(33695)
- 自然科(32842)
- 自然科学(32833)
- 自然科学基金(32227)
- 编号(31521)
- 资助(27211)
- 成果(26642)
- 重点(23377)
- 课题(23058)
- 发(21944)
- 部(20617)
- 创(20479)
- 创新(19186)
- 科研(18836)
- 计划(18797)
- 年(18745)
共检索到23949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李广兵 熊婧妍
面对我国野生动物栖息地破碎化现状,维护栖息地之整体性与连通性成为了现实要求,栖息地网络化提供了解决思路:利用线性廊道连接区域内破碎的斑块,以将所有节点与脉络组成高度连通、要素统合、覆盖全局且层次鲜明的生态网络。整体系统观为栖息地网络化建设提供了理论指导,应强化栖息地保护法律法规的系统性,在相关制度中体现其生态整体性,并增强政策执行与法律实施的协同性。而当前我国栖息地相关法律规定并未体现上述三个层次的要求。据此,结合生态网络建设先进经验和我国现实基础,法律应明文规定栖息地网络化建设的要求,在系统化立法中嵌入栖息地网络化的理念、在栖息地相关制度的完善与创新中增加生态整体性考量、在法律与政策的执行过程中实现各方力量的协同,将生态网络的整体性与连通性要求贯穿于整个栖息地保护法律体系之中。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李广兵 熊婧妍
面对我国野生动物栖息地破碎化现状,维护栖息地之整体性与连通性成为了现实要求,栖息地网络化提供了解决思路:利用线性廊道连接区域内破碎的斑块,以将所有节点与脉络组成高度连通、要素统合、覆盖全局且层次鲜明的生态网络。整体系统观为栖息地网络化建设提供了理论指导,应强化栖息地保护法律法规的系统性,在相关制度中体现其生态整体性,并增强政策执行与法律实施的协同性。而当前我国栖息地相关法律规定并未体现上述三个层次的要求。据此,结合生态网络建设先进经验和我国现实基础,法律应明文规定栖息地网络化建设的要求,在系统化立法中嵌入栖息地网络化的理念、在栖息地相关制度的完善与创新中增加生态整体性考量、在法律与政策的执行过程中实现各方力量的协同,将生态网络的整体性与连通性要求贯穿于整个栖息地保护法律体系之中。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李广兵 熊婧妍
面对我国野生动物栖息地破碎化现状,维护栖息地之整体性与连通性成为了现实要求,栖息地网络化提供了解决思路:利用线性廊道连接区域内破碎的斑块,以将所有节点与脉络组成高度连通、要素统合、覆盖全局且层次鲜明的生态网络。整体系统观为栖息地网络化建设提供了理论指导,应强化栖息地保护法律法规的系统性,在相关制度中体现其生态整体性,并增强政策执行与法律实施的协同性。而当前我国栖息地相关法律规定并未体现上述三个层次的要求。据此,结合生态网络建设先进经验和我国现实基础,法律应明文规定栖息地网络化建设的要求,在系统化立法中嵌入栖息地网络化的理念、在栖息地相关制度的完善与创新中增加生态整体性考量、在法律与政策的执行过程中实现各方力量的协同,将生态网络的整体性与连通性要求贯穿于整个栖息地保护法律体系之中。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李广兵 熊婧妍
面对我国野生动物栖息地破碎化现状,维护栖息地之整体性与连通性成为了现实要求,栖息地网络化提供了解决思路:利用线性廊道连接区域内破碎的斑块,以将所有节点与脉络组成高度连通、要素统合、覆盖全局且层次鲜明的生态网络。整体系统观为栖息地网络化建设提供了理论指导,应强化栖息地保护法律法规的系统性,在相关制度中体现其生态整体性,并增强政策执行与法律实施的协同性。而当前我国栖息地相关法律规定并未体现上述三个层次的要求。据此,结合生态网络建设先进经验和我国现实基础,法律应明文规定栖息地网络化建设的要求,在系统化立法中嵌入栖息地网络化的理念、在栖息地相关制度的完善与创新中增加生态整体性考量、在法律与政策的执行过程中实现各方力量的协同,将生态网络的整体性与连通性要求贯穿于整个栖息地保护法律体系之中。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阎济华
我国是世界上野生动物种属最多的国家之一,仅仅是脊椎动物就超过了6000余种,占到全球的15%。然而,面对如此丰富的野生动物资源,在野生动物保护上却难尽如人意。近日,国家林业局野生动植物与自然保护区管理司司长张希武在"全国野生动物保护与生态文明建设大讲堂"上表示,当前我国野生动物栖息地破碎化严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崔鸿 汪亮
我国传统文化中有关野生动物保护思想渊源流长。本文对我国古代的有关野生动物保护的法律以及其保护机构设置进行了简考和简述
关键词:
野生动物 保护 历史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翟永功 陈汤臣 张芳兰
现代农业是发达的市场农业,是优化资源数量、利用现代科学技术、促进生产要素合理流动和最佳配置,促进工农、城乡经济协调发展,获得最大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第一产业。在一定意义说,农业现代化就是对自然资源科学地合理地利用和改造的过程,在自然的活动与农林牧业生产的发展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对野生动物进行科学的管理、合理的利用、有效的保护,就能充分发挥野生动物资源在农业现代化建设中的作用。
关键词:
野生动物,资源,农业现代化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吴迪
众所周知,每个国家的士兵在进行野战生存训练时,都要系统学习自我救护的本领,以便在负伤患病又得不到外界帮助的情况下,能自我救治,转危为安。有趣的是,在自然
[期刊]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作者]
段金荣 张红燕 刘凯 徐东坡 张敏莹 施炜纲
以蠡湖为例,利用GIS技术建立综合评价蠡湖水生动物栖息地适宜性评估的数量化方法。结合蠡湖自身的环境、生态和水文条件,通过咨询水产学专家,选取12个与水生动物栖息地适宜性评估密切相关的因子,并将之分为4个子模型。应用层次分析法确定选择因子对于水生动物栖息地适宜性评估的贡献率,即权重,建立水生动物栖息地适宜性评估模型,利用ARC/INFO软件内嵌的栅格数据分析模块生成单因子评价图层,结合栅格计算、空间叠加和分级模块,得出蠡湖水生动物栖息地适宜性的等级分布图,即水生动物栖息地适宜性评估为较高等级的区域面积为0.560 7 km2,水生动物栖息地适宜性评估为高等级的区域为6.568 2 km2,水生动...
关键词:
水生动物 栖息地 评估 蠡湖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秦鹏 向往
野生动物致害补偿制度与生物多样性保护理念有所偏离,在加快生物多样性法治建设和实施生物多样性保护重大工程的背景下,应当予以纠正和完善。通过勾勒和描绘野生动物致害补偿制度的立法体系、逻辑与实践,并站在生物多样性保护视域下从制度系统的内部和外部两个维度审视野生动物致害补偿制度。研究发现:一方面,授权地方立法的模式影响了野生动物致害补偿制度建构的完备性,且难以保障制度的有效性,而补偿范围与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整体性理念明显不符;另一方面,野生动物致害补偿制度未与有关生物多样性保护制度实现衔接,形成生物多样性保护法律制度体系。未来野生动物致害补偿制度应强化中央对野生动物致害补偿统筹立法、加强地方人大引导和监督补偿办法制定、扩大野生动物保护与致害补偿立法范围、推动生物多样性保护立法实现制度衔接,保障生物多样性保护理念的扎根落实。
[期刊] 实验技术与管理
[作者]
上官大堰
珍稀野生动物是一种宝贵的自然资源,它们无法进入课堂与学生接触,而传统视频观摩与图片展示又难以营造现代教学所急需的互动性与沉浸感。该文以北京地区6种珍稀野生动物为对象,通过田野调查、素材收集,结合增强现实技术对它们的形态特征、生活习性、运动特征等内容进行虚拟仿真。与传统的动物教学方式相比,增强现实技术能够让学生身临其境地学习动物科学知识,掌握动物资源与保护的相关内容。该研究为动物科学实验与教学的创新提供了一种新思路。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王春蕾
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要求加快生态文明制度建设,建设生态文明、美丽中国,维持生态平衡及大自然的和谐发展,离不开保护野生动物,因此,野生动物保护是生态文明、美丽中国建设的主要内容之一。
关键词:
美丽中国 野生动物 保护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陈大庆
长江水生野生动物保护区和放流站的建设与管理@陈大庆¥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长江水产研究所长江水生野生动物保护区和放流站的建设与管理陈大庆(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长江水产研究所,荆州434000)为保护长江水生野生动物,国家先后在长江沿线规划了一系列的保护区和放流站...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任钟毓 王博宇 谢屹 阮向东
随着野生动物疫病的传播和扩散日益严重,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监测防控工作重要性与日俱增。自2005年开始监测防控体系建设工作以来,我国初步建成分工明确、层级清晰的全国野生动物疫病监测防控体系。为客观和系统地掌握国家级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监测站的建设和发展现状,文章利用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收集的343个国家级监测站的数据和相关资料,描述统计分析了监测站的机构设置、人员配置、工作条件、防控条件和能力,发现存在专业人员短缺、基础设备不健全、资金不足等问题,提出加强监测队伍能力建设、加大资金投入、增强科学技术的使用等对策建议
[期刊] 旅游科学
[作者]
严星雨 徐菲菲 钟雪晴
野生动物旅游作为探讨人与动物关系的重要实践,已成为国内外研究的热点之一,正确认识其发展历程和理论成果对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对国内外野生动物旅游相关文献的系统分析,结果发现:(1)野生动物旅游研究主要经历了萌芽期(2000年以前)、探索期(2001年—2014年)和发展期(2015年以后)3个阶段;(2)研究内容主要聚焦影响与影响因素、冲突与管理、伦理转向三大方面,即“影响-冲突-管理-伦理”构成野生动物旅游研究的核心要素链;(3)野生动物旅游研究在理论完善、伦理转向、研究方法等方面存在不足,未来研究需不断丰富理论视角,构建野生动物旅游共同体,突破传统研究范式,创新研究方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