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4212)
2023(20455)
2022(17391)
2021(16486)
2020(13486)
2019(30987)
2018(30758)
2017(57863)
2016(31776)
2015(35488)
2014(35759)
2013(35289)
2012(32942)
2011(30065)
2010(30372)
2009(28021)
2008(27628)
2007(24782)
2006(22194)
2005(20204)
作者
(93055)
(77902)
(76978)
(73261)
(49349)
(37311)
(34868)
(30362)
(29459)
(27923)
(26594)
(26270)
(24901)
(24846)
(24400)
(23724)
(22799)
(22741)
(22245)
(22197)
(19701)
(19327)
(18807)
(17819)
(17345)
(17325)
(17300)
(17288)
(15846)
(15649)
学科
(131063)
经济(130890)
(90782)
管理(87289)
(65994)
企业(65994)
(54067)
方法(50333)
数学(43216)
数学方法(42763)
中国(40691)
农业(36215)
(32777)
业经(32501)
地方(30183)
(29813)
(28284)
(24222)
贸易(24203)
(23526)
(23513)
银行(23458)
(22618)
(22217)
金融(22209)
(21007)
环境(20224)
技术(20104)
理论(20069)
(19641)
机构
大学(452672)
学院(451802)
(185753)
经济(181771)
管理(171221)
研究(163548)
理学(146445)
理学院(144725)
管理学(142338)
管理学院(141513)
中国(125556)
科学(99243)
(98558)
(89484)
(86825)
(83608)
研究所(75673)
中心(73904)
业大(71066)
(69122)
农业(69114)
财经(67429)
北京(62797)
(61390)
(61325)
师范(60699)
(58629)
经济学(55671)
(55083)
(50100)
基金
项目(301025)
科学(236240)
研究(222162)
基金(217537)
(190570)
国家(188889)
科学基金(160357)
社会(140553)
社会科(132856)
社会科学(132824)
(116941)
基金项目(114446)
自然(102069)
教育(101231)
自然科(99628)
自然科学(99604)
(98684)
自然科学基金(97825)
编号(90747)
资助(88958)
成果(75575)
重点(67757)
(67275)
(67086)
课题(63486)
(61967)
国家社会(58281)
创新(57899)
教育部(57168)
科研(56805)
期刊
(215846)
经济(215846)
研究(140010)
中国(100983)
(87950)
学报(75472)
科学(69251)
(65488)
管理(63131)
农业(59494)
大学(57625)
教育(54547)
学学(54264)
(47122)
金融(47122)
技术(38421)
业经(37571)
财经(33388)
经济研究(33187)
(29674)
问题(28731)
(28656)
(23629)
图书(22241)
世界(22120)
科技(21701)
(21222)
技术经济(21164)
理论(20650)
业大(20068)
共检索到69883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许文文  
"整体性扶贫"是对中国扶贫开发政策和实践的本土经验总结,使得扶贫开发中的一切"整合"得到落实。"整体性扶贫"的命名来源于西方前沿的公共治理"整体性政府"理论,然而,尽管都强调公共问题治理中的"多元整合",但"整体性扶贫"与"整体性政府"仍存在着本质差异。差异具体体现在二者的产生背景以及中国政府在多元整合中的绝对主导地位,而差异来源于中西方制度体制以及政治文化的不同。因而,可以说,"整体性扶贫"是中国政府的创新,是一种独立的公共治理模式,而不是盛行于西方的公共治理模式的拷贝。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许文文  
"整体性扶贫"是对中国扶贫开发政策和实践的本土经验总结,使得扶贫开发中的一切"整合"得到落实。"整体性扶贫"的命名来源于西方前沿的公共治理"整体性政府"理论,然而,尽管都强调公共问题治理中的"多元整合",但"整体性扶贫"与"整体性政府"仍存在着本质差异。差异具体体现在二者的产生背景以及中国政府在多元整合中的绝对主导地位,而差异来源于中西方制度体制以及政治文化的不同。因而,可以说,"整体性扶贫"是中国政府的创新,是一种独立的公共治理模式,而不是盛行于西方的公共治理模式的拷贝。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王宁  
为了缩小城乡之间的差距,提高全体人民的生活水平,近年来,国家加大对农村的扶贫开发。本文通过对农村扶贫开发模式的实施与其在实施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进行探讨,以此分析我国目前农村扶贫开发所取得的成效。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段应碧  
文章全面总结了中国农村扶贫开发所取得的成效和工作经验,系统分析了农村扶贫工作所面临的严竣挑战,并从四个方面展望了今后的农村扶贫工作。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曹子坚  张震霖  
开展全国健康扶贫三年攻坚行动,降低我国农村居民因病致贫率是现阶段我国脱贫工作的一项重大任务。我国农村居民健康状况的宏观判断以及农村居民因病致贫的微观案例表明,农村贫困主体发病率居高不下,且日益严重,健康素养普遍较低,缺乏健康生活方式与行为,较难开展慢性病与传染病防治工作,部分贫困者无法正确选择重大疾病就医地点。究其原因是贫困地区基础设施落后阻碍健康能力实践,贫困家庭疾病照料降低劳动力水平,贫困者弱势地位恶性循环。阻断因病致贫所带来的疾病—贫困循环、代际传递和代际逆传递,是我国现阶段农村贫困地区健康扶贫的破题之要。因此,应加快提升农村贫困地区居民健康素养,健全农村地区基础设施,优化新农合医疗保险门诊报销比例及范围,着力加快农村贫困地区的健康扶贫进程。
[期刊]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申秋  
贫困问题是世界各国政府和相关国际组织关心的重要议题。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农村扶贫政策经历了体制改革下的救济式扶贫(1978-1985年)、开发式扶贫制度化和八七扶贫攻坚阶段(1986-2000)、"大扶贫"格局的形成和发展阶段(2001-2013)、脱贫攻坚和精准扶贫阶段(2014至今)四个阶段。随着改革开放后的经济高速发展和国家对农村地区的扶贫开发力度的不断加大,贫困人口基数快速减少,取得了辉煌的成绩。据我们的分析,在当前中国实施的农村精准扶贫实践中,仍然存在如何精确瞄准扶贫对象、整合扶贫资金、调动扶贫对象参与的积极性等问题。
[期刊]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申秋  
贫困问题是世界各国政府和相关国际组织关心的重要议题。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农村扶贫政策经历了体制改革下的救济式扶贫(1978-1985年)、开发式扶贫制度化和八七扶贫攻坚阶段(1986-2000)、"大扶贫"格局的形成和发展阶段(2001-2013)、脱贫攻坚和精准扶贫阶段(2014至今)四个阶段。随着改革开放后的经济高速发展和国家对农村地区的扶贫开发力度的不断加大,贫困人口基数快速减少,取得了辉煌的成绩。据我们的分析,在当前中国实施的农村精准扶贫实践中,仍然存在如何精确瞄准扶贫对象、整合扶贫资金、调动扶贫对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陈忠言  
中国经济的普遍增长与政府的积极作为被学界认为是中国政府战胜贫困的两大因素。中国扶贫机制的特征有三:1.政府、市场、社会方式同时发挥作用;2.各种方式之间的整合广泛存在;3.在整合中政府处于主导地位。因此,笔者认为以上两个因素并不能很好展示中国扶贫模式背后的逻辑。整体性治理理论强调制度化、经常化的"跨界"整合以增进公共价值。我国农村扶贫也具有这种多元整合的特征,其与整体性治理理论具有高度的相似性。本文从整体性治理理论出发,以我国扶贫格局中的东西协作为案例以展现我国农村扶贫中政府主导下多元整合的扶贫模式。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刘明月  陈菲菲  汪三贵  仇焕广  
产业扶贫是精准扶贫的重要方式,但政府主导的产业扶贫存在资金使用效率低、可持续性差等问题,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通过产业扶贫基金,引入市场机制和市场力量参与产业扶贫,是提高扶贫精准性和效率的有效途径。本文在阐述产业扶贫基金运行机制的基础上,利用5省10家企业的典型案例数据分析产业扶贫基金的带动方式及实施成效,进而探究产业扶贫基金模式的优势和面临的困境。研究结果表明:产业扶贫基金模式以基金的形式为贫困地区具有发展前景和带动能力的龙头企业注入资本,通过产业资本和贫困地区资源的结合,形成"产业基金+企业+贫困地区资源+农村人口"的运行模式。产业扶贫基金通过直接生产带动、就业带动和资产收益带动显著提高当地农户的家庭收入水平,还明显增加贫困地区财政收入、改善当地生态环境等。与政府主导的产业扶贫相比,产业扶贫基金具有资金使用效率高、产业扶贫精准度高、可持续性强等优势。但产业扶贫基金仍处于探索阶段,实施中还面临被投资企业经济利益与扶贫责任较难平衡等困境。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赵曦  罗洪群  成卓  
基于机制设计理论的内涵提出了中国农村扶贫机制改革的思路,针对现行农村扶贫机制在法律保障、管理机制、纵向传递、资源整合、社会参与和监督评估等方面存在的弊端,结合机制设计理论的要求,重点从确立法律保障、规范管理体制、拓展横向传递、整合扶贫资源、完善社会参与和加强监督评估等方面探讨了中国农村扶贫机制改革的路径安排。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白南生  卢迈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赵曦  熊理然  肖丹  
政府逐年增加扶贫投入是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的主要手段和农村脱贫的强大动力。文章从评估中国农村扶贫资金投入的成本——收益及其变动趋势入手,揭示了剩余贫困人口减贫速度减缓、脱贫成本增加、扶贫成效降低,这些预示着原有扶贫资金管理模式存在着诸多问题,在分析了中国农村扶贫资金管理体制存在的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农村扶贫资金管理体制调整与改革的新思路。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张超  罗必良  
研究目标:借鉴马克思及西方产权理论主要思想,研究揭示中国农村特色扶贫开发道路的制度选择及经验。研究方法:基于产权理论对经济事实进行逻辑推演,并采用19782012年中国农村统计数据进行检验。研究发现:中国农村特色扶贫开发道路主要体现在农村资源(土地和人力)的产权制度改革上,由此形成的资源产权激励效应和正向扩散效应,正是中国农村人口发生大规模减贫的最重要原因及主要经验,并构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一部分。研究创新:本文基于产权理论的研究为减贫提供一个新的微观制度视角解释。研究价值:总结提炼中国农村特色扶贫
[期刊] 中国农村观察  [作者] 都阳  蔡昉  
通过回顾农村贫困的变化阶段,本文认为中国农村贫困的性质已经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贫困分布由区域的、整体性的贫困逐渐过渡到个体性贫困,贫困人口的构成也以边缘化人口为主要组成部分。扶贫政策也需要进行战略性的调整,需要从瞄准区域的政策向瞄准个体的政策转化,在这一过程中,建立和完善农村的社会保障体系尤其重要。而本文的分析表明,更明确地细分贫困群体,集中使用扶贫资源是战略调整的重要举措。
[期刊]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张立冬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