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609)
- 2023(5101)
- 2022(4332)
- 2021(3838)
- 2020(3343)
- 2019(7581)
- 2018(7635)
- 2017(14540)
- 2016(7989)
- 2015(8996)
- 2014(9200)
- 2013(8799)
- 2012(8026)
- 2011(7135)
- 2010(7069)
- 2009(6640)
- 2008(6608)
- 2007(6076)
- 2006(5345)
- 2005(4767)
- 学科
- 济(32643)
- 经济(32585)
- 管理(29688)
- 业(27542)
- 企(25164)
- 企业(25164)
- 方法(16673)
- 数学(14865)
- 财(14817)
- 数学方法(14773)
- 务(11520)
- 财务(11501)
- 财务管理(11485)
- 企业财务(11182)
- 制(9172)
- 体(7613)
- 中国(7335)
- 农(6777)
- 银(6249)
- 融(6242)
- 金融(6235)
- 银行(6234)
- 业经(6178)
- 行(5883)
- 学(5853)
- 理论(5560)
- 体制(5324)
- 技术(5113)
- 地方(4874)
- 划(4660)
- 机构
- 大学(113729)
- 学院(113170)
- 济(46474)
- 经济(45433)
- 管理(45313)
- 理学(39250)
- 理学院(38897)
- 管理学(38280)
- 管理学院(38084)
- 研究(35740)
- 中国(28449)
- 财(24787)
- 京(23256)
- 科学(20216)
- 财经(19497)
- 农(17978)
- 经(17720)
- 所(17682)
- 中心(16856)
- 江(16770)
- 业大(16007)
- 研究所(15814)
- 北京(14529)
- 财经大学(14509)
- 农业(14096)
- 经济学(13540)
- 州(13386)
- 商学(13268)
- 商学院(13172)
- 范(13088)
- 基金
- 项目(74128)
- 科学(58918)
- 基金(54820)
- 研究(53702)
- 家(47252)
- 国家(46865)
- 科学基金(40983)
- 社会(34582)
- 社会科(32893)
- 社会科学(32885)
- 基金项目(29181)
- 省(28944)
- 自然(26897)
- 自然科(26345)
- 自然科学(26336)
- 自然科学基金(25888)
- 教育(25453)
- 划(24014)
- 资助(22646)
- 编号(21553)
- 成果(17747)
- 部(16945)
- 重点(16253)
- 创(15366)
- 课题(14874)
- 教育部(14768)
- 发(14519)
- 创新(14399)
- 科研(14394)
- 人文(14316)
共检索到16962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佟岩 刘第文
企业集团整体上市的实现方式通常表现为并购活动,但由于并购双方具有关联关系,所以带来的影响也具有特殊性。笔者重点关注整体上市对企业集团内部资源整合的目的、机构投资者关注的程度这两个方面特征,分析它们对公司整体上市后的投资效率所产生的差异化影响。由于整体上市公司中,80%以上通过定向增发实现,所以笔者以2006至2013年间深沪两市通过定向增发实现整体上市的公司为样本,使用双重差分模型对比了整体上市前后以及整体上市公司与配对公司的非效率投资变化情况,研究发现:整体上市有利于减少非效率投资;但不同的整体上市动机对非效率投资的影响各不相同,以剥离不良资产、转变发展方向为动机的整体上市遏制非效率投资的效...
关键词:
整体上市 机构投资者 非效率投资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郭晓冬 王攀 吴晓晖
本文从合谋视角探讨机构投资者网络团体如何影响上市公司投资决策。研究发现,机构投资者网络团体持股比例越大,公司非效率投资现象越严重。在控制内生性问题后,该结论依然成立。此外,机构投资者网络团体拥有足够的动机和能力与管理层和大股东合谋,对他们侵占资金和谋取私利的行为视而不见,致使企业代理成本增加,公司非效率投资现象更加严重。较好的信息和法律环境有助于缓解机构投资者网络团体对公司非效率投资的负面影响。本文结论对深入研究机构投资者网络团体的经济后果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机构投资者 网络团体 非效率投资
[期刊] 会计研究
[作者]
佟岩 华晨 宋吉文
整体上市的优越性早已引起关注,但关于机构投资者的参与对整体上市影响的研究仍较为缺乏。本文以2004—2013年通过定向增发实现整体上市的公司为研究样本,系统分析机构投资者的认购情况与短期市场反应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1)定向增发整体上市的市场反应显著为正,且有机构投资者参与的公司市场反应更好;(2)券商、基金、投资公司等相对独立的机构投资者的认购比例与定向增发整体上市市场反应之间存在倒U形关系,信托、保险等公司与上市公司可能存在一定商业关系,其参与程度对市场反应不产生规律性影响。
关键词:
机构投资者 定向增发 整体上市 市场反应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杜晓荣 付晓月
本文以2010-2014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数据为样本,实证检验机构投资者对管理者过度自信与非效率投资关系的影响。研究发现:管理者过度自信与企业非效率投资呈正相关关系,机构投资者整体持股可以抑制管理者过度自信对企业非效率投资的影响;大机构投资者和稳定型机构投资者能够抑制管理者过度自信与企业非效率投资的正相关关系,而小机构投资者和交易型机构投资者则没有起到抑制作用。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杜晓荣 付晓月
本文以2010-2014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数据为样本,实证检验机构投资者对管理者过度自信与非效率投资关系的影响。研究发现:管理者过度自信与企业非效率投资呈正相关关系,机构投资者整体持股可以抑制管理者过度自信对企业非效率投资的影响;大机构投资者和稳定型机构投资者能够抑制管理者过度自信与企业非效率投资的正相关关系,而小机构投资者和交易型机构投资者则没有起到抑制作用。
[期刊] 预测
[作者]
李秉祥 李越 姚冰湜
本文以管理防御理论为基础,编制互惠量表并建立回归模型,检验机构投资者互惠行为与上市企业非效率投资的关系。研究发现:机构投资者广义互惠与企业非效率投资显著负相关;机构投资者负互惠对企业非效率投资有显著正向影响;而机构投资者平衡互惠与企业非效率投资相关性不显著。本文探索性地应用互惠量表研究机构投资者持股对企业非效率投资的治理效应,为改善企业投资效率提供了新的分析视角。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娜仁 彭晓敏
本文以2009-2014年创业板上市公司为样本,从异质性角度分析了机构投资者对企业非效率投资的影响,研究发现,机构投资者整体持股与公司非效率投资之间没有关系。进一步将机构投资者分为压力抵制型机构投资者和压力敏感型机构投资者,并分别检验了二者对公司非效率投资的影响,结果表明压力抵制型机构投资者能显著抑制公司的非效率投资,而压力敏感型机构投资者不能缓解公司的非效率投资,却加剧公司的非效率投资。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蒋红芸 李思
本文以我国沪深A股上市公司2009-2015年数据作为观测样本,基于信息不对称、委托代理等理论考察内部控制、机构投资者与非效率投资的关系,实证研究发现高质量内部控制能够有效抑制非效率投资行为,机构持股可以制约投资不足的发生,但是对于过度投资并没有起到积极治理效应,机构持股能够增强内部控制对于非效率投资的抑制效果,而且不同类型机构投资者在内部控制与两种低效投资行为的关系中起到的调节作用有所差异。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计方 刘星
本文基于委托代理理论,从非效率投资视角考察了机构投资者的公司治理效应。研究发现:机构投资者能够发挥积极股东的监督作用,其持股比率与公司投资过度、投资不足程度显著负相关;相对于非国有控股的上市公司,机构投资者对国有控股上市公司非效率投资行为的监督与抑制受到限制。
关键词:
机构持股 非效率投资行为 国有控股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金蕾
本文以2010至2014年在沪深A股上市的公司作为研究样本,分别检验了内部控制质量对投资过度和投资不足的影响,并进一步将样本按有无机构投资者持股划分为两组,探讨两者之间的差异性。研究发现,在投资过度企业中,良好的内部控制可以有效抑制投资过度;在投资不足企业中,良好的内部控制也可以有效抑制投资不足;机构投资者持股在弱化了内部控制对投资过度的抑制作用的同时,也强化了内部控制对投资不足的抑制作用。
关键词:
内部控制 投资过度 投资不足 机构投资者
[期刊] 中国注册会计师
[作者]
林丽娜
本文以2010年至2015年A股制造业上市公司作为研究对象,使用Richardson(2006)模型对上市公司非效率投资程度进行度量,研究发现:机构投资者能够抑制过度投资与投资不足两类非效率投资,并且机构投资者总体持股对投资不足的抑制作用更加显著。将机构投资者进行细分类以后,在抑制过度投资进而改善业绩方面,本文所研究的六类机构投资者均没有起到显著作用;而在抑制投资不足进而改善业绩方面,只有证券投资基金能够起到显著作用。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郝丽娜
本文选择2009-2016年A股制造业上市公司作为研究样本,分析了机构投资者与非效率投资对公司业绩的影响。研究表明:投资不足和过度投资这两类非效率投资会对公司业绩造成负面影响;较之过度投资来说,中国上市公司投资不足的情况明显更加广泛,且引发的经济后果也更加严重。机构投资者可以有效的对过度投资以及投资不足这两种非效率投资进行抑制,除此以外机构投资者总体持股所表现出的抑制作用更为明显。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娜仁 彭晓敏
本文以2009-2014年创业板上市公司为样本,从异质性角度分析了机构投资者对企业非效率投资的影响,研究发现,机构投资者整体持股与公司非效率投资之间没有关系。进一步将机构投资者分为压力抵制型机构投资者和压力敏感型机构投资者,并分别检验了二者对公司非效率投资的影响,结果表明压力抵制型机构投资者能显著抑制公司的非效率投资,而压力敏感型机构投资者不能缓解公司的非效率投资,却加剧公司的非效率投资。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张华 朱莹桓
过度投资和投资不足是企业非效率投资的两种形式,投资效率低下一直是我国上市公司中普遍存在的问题,这会导致公司资产和社会资源的不充分利用。目前关于机构投资者能否抑制非效率投资或抑制程度是否一样的结论还未成熟。本文首先阐述了机构投资者、非效率投资的相关研究,梳理了机构投资者的治理效应、非效率投资影响因素的相关文献;然后回顾了国内外关于机构投资者持股及其异质性对非效率投资影响的文献;最后对文献进行评述,以期丰富非效率投资和机构投资者的理论研究并指出未来可能研究的方向。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邵翠丽 何瑛
文章基于信息流转的“治理效应”和资本获取的“资源效应”视角,探讨机构投资者网络对企业非效率投资的影响因素和影响机制。研究发现:机构投资者网络密度越大,对企业非效率投资抑制作用越强。机构投资者网络作为一种非正式制度安排,通过信息互动监督和社会资本输入两条路径抑制企业非效率投资的逻辑推演。从传统公司治理主体经济人属性到多因素网络治理社会属性展开研究,形成了兼顾正式制度安排和非正式制度补充的完整治理逻辑,为机构投资者网络完善公司治理机制提供新的理论解释和新兴资本市场实践证据,为监管部门加强引导和监督提供新思路。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