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425)
- 2023(13718)
- 2022(11870)
- 2021(11127)
- 2020(9401)
- 2019(21663)
- 2018(21440)
- 2017(41629)
- 2016(22913)
- 2015(25774)
- 2014(25896)
- 2013(25548)
- 2012(23490)
- 2011(20704)
- 2010(20637)
- 2009(18954)
- 2008(18807)
- 2007(16245)
- 2006(14180)
- 2005(12346)
- 学科
- 济(90156)
- 经济(90034)
- 管理(73462)
- 业(69708)
- 企(60521)
- 企业(60521)
- 方法(45288)
- 数学(39706)
- 数学方法(39366)
- 财(38023)
- 农(23465)
- 中国(23390)
- 务(22335)
- 财务(22264)
- 财务管理(22208)
- 企业财务(21290)
- 制(20578)
- 业经(19654)
- 学(19436)
- 地方(18432)
- 理论(15586)
- 体(15507)
- 农业(15312)
- 贸(14751)
- 贸易(14747)
- 银(14452)
- 银行(14405)
- 易(14209)
- 和(13853)
- 融(13727)
- 机构
- 大学(322129)
- 学院(319834)
- 管理(129449)
- 济(125377)
- 经济(122661)
- 理学(112711)
- 理学院(111509)
- 管理学(109707)
- 管理学院(109137)
- 研究(102591)
- 中国(77200)
- 京(67891)
- 财(67677)
- 科学(63433)
- 所(51400)
- 财经(51263)
- 农(50449)
- 业大(47346)
- 经(46653)
- 江(46517)
- 研究所(46289)
- 中心(46101)
- 北京(42737)
- 范(40279)
- 师范(39875)
- 农业(39449)
- 财经大学(38287)
- 院(37543)
- 经济学(37443)
- 州(37342)
- 基金
- 项目(219028)
- 科学(172158)
- 研究(160178)
- 基金(159724)
- 家(138433)
- 国家(137256)
- 科学基金(118705)
- 社会(100488)
- 社会科(95216)
- 社会科学(95188)
- 基金项目(85163)
- 省(84795)
- 自然(77970)
- 自然科(76159)
- 自然科学(76140)
- 自然科学基金(74791)
- 教育(73724)
- 划(71276)
- 资助(66456)
- 编号(65363)
- 成果(53338)
- 部(48780)
- 重点(48270)
- 创(45494)
- 发(44570)
- 课题(44359)
- 创新(42262)
- 科研(42257)
- 教育部(42110)
- 大学(41306)
- 期刊
- 济(134587)
- 经济(134587)
- 研究(95493)
- 中国(59671)
- 财(57583)
- 学报(51806)
- 管理(46815)
- 科学(45612)
- 农(44511)
- 大学(39347)
- 学学(37187)
- 教育(34246)
- 农业(30185)
- 融(28632)
- 金融(28632)
- 技术(26277)
- 财经(25889)
- 业经(21879)
- 经(21804)
- 经济研究(21651)
- 问题(17461)
- 理论(15974)
- 财会(15803)
- 图书(15690)
- 会计(15217)
- 版(15128)
- 技术经济(15039)
- 业(15036)
- 科技(14569)
- 实践(14551)
共检索到46622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王永海 章涛
股权分置改革之后,我国证券市场出现了许多"分拆"上市的上市公司通过定向增发新股实现集团公司整体上市的现象。整体上市不仅可以延长上市公司的产业链,减少上市公司与集团公司之间的关联交易,降低交易费用,产生规模效应,还可以减少集团公司内部的同业竞争,带来管理协同效应和财务协同效应,从而提高上市公司的经营业绩和增加股东财富。本文采用沪深证券交易所2006年7月1日至2008年6月30日间已实施整体上市的上市公司样本数据,检验了整体上市对公司经营业绩及股东财富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整体上市可以提高上市公司的经营业绩和增加股东的财富。
关键词:
集团公司 整体上市 股东财富 经营业绩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黄志忠 白云霞
本文就上市公司举债对股东财富的影响及股市效应进行了理论分析和实证检验 ,发现中国上市公司举债所产生的效应恰恰与西方国家相反 ,即借款比率与股票风险 β存在负相关关系。进一步的分析发现 ,借款负债对企业经营业绩和股东财富的波动有稳定的作用 ,但随着公司的业绩水平和市场竞争能力的变化 ,这种稳定作用的显著程度也不相同。
关键词:
负债 代理成本 股东财富 股票风险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曾秋根
本文利用澳大利亚的三家上市公司Newcrest、BHP Billiton和RIO Tinto的相关数据证实了套期保值亏损不会对公司股东价值带来不利影响,相反,经营业绩的稳定性能够相对提高公司股东的长期价值。因此,建议国内企业重视套期保值的作用,不要因短期的套期保值亏损而放弃价格风险管理策略。
关键词:
套期保值 经营业绩波动性 股东价值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刘志勇
本文从适度负债规模理论研究的回顾入手 ,利用实证的方法 ,对 2 0 0 0— 2 0 0 2年度我国上市公司负债规模进行了研究 ,分析了上市公司负债规模和经营业绩的相关关系 ,初步探讨了企业的适度负债规模 ,并得出了一些基本结论。
关键词:
上市公司 负债规模 经营业绩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贾钢 李婉丽
通过考察控股股东利用定向增发实施整体上市的财富效应及其影响因素后发现,此类事件在短期内获得了显著为正的财富效应。在信息不对称程度较高的情形下,发行对象只有控股股东的整体上市事件具有更大的短期财富效应。控股股东认购定向增发的股份比例越大,则整体上市的财富效应越强。同时发现,在整体上市前后,控股股东持股比例变化越大的公司,市场反应越积极。经验证据也表明,定向增发这种新兴的财务行为的确存在国外研究所发现的监督效应与确证效应。
关键词:
整体上市 定向增发 财富效应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冷莹
本文选取2006年5月8日到2009年6月30日我国实施定向增发的291家上市公司为样本,对定向增发的长期股东财富效应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我国上市公司定向增发产生正的长期股东财富效应,从长远来看定向增发有利于公司发展;大股东参与定向增发的长期股东财富效应要好于非大股东参与,说明大股东参与定向增发有利于完善公司治理结构,降低经营者的代理成本;大股东以非现金方式认购定向增发股份的长期股东财富效应要好于大股东以现金认购,说明大股东通过定向增发向上市公司注入资产,更有利于抬高股票价格。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余鹏翼 李善民
以2005年至2010年我国沪深交易所成功进行外资并购的103家上市公司为样本,通过事件研究法对我国上市公司进行跨国并购前后的股东财富变化进行研究,发现收购公司在[-1,1]的事件期内的累积平均超额收益在10%的显著水平下为1.28%,在[-40,40]的事件期内的累积平均超额收益(CAR)在1%的水平下为-1.48%,显著小于零,表明跨国并购事件存在一定的公告效应,但长期来看,我国上市公司的股东并不看好其跨国并购,跨国并购并没有创造价值,股东财富发生显著损失。
关键词:
上市公司 跨国并购 财富效应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袁卫秋
以2000年12月31日前在沪深两地上市的905家A股公司为研究对象,以2001~2004年度为研究区间,考察了债务期限和债务总额比例对上市公司经营业绩的影响状况,研究结果表明,债务期限和债务总额比例均对上市公司的经营业绩具有显著的影响,但债务期限的影响作用远不如债务总额比例大,且债务期限的影响作用为正,债务总额比例的影响作用为负。此外,利用综合指标来计量公司的经营业绩显著优于单指标;而就单指标而言,净资产收益率事实上是最差的一个业绩衡量指标。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魏光兴 李魁梅
用2005-2012年我国上市公司的面板数据,研究了高管-员工薪酬差距与公司经营业绩之间的关系,发现高管-员工薪酬差距对公司经营业绩的影响呈现倒U型结构,并存在一个最有利于公司经营业绩成长的极值点。在到达极值点之前,高管-员工薪酬差距对公司经营业绩的影响表现为正效应,在达到极值点之后表现为负效应。实证结果也发现,地区、产权、资金周转率、员工人数、员工受教育程度等因素均会影响公司经营业绩,并且发达地区和非国有上市公司的极值点较大,可以承受更大的高管-员工薪酬差距。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黎玉琴
本文以我国沪市2000年—2004年的3007家上市公司为样本,分析样本公司无形资产的发展状况,检验无形资产对经营业绩的贡献。研究结论表明:我国上市公司拥有的无形资产数量在逐年增加;无形资产投资增长量比同期固定资产少;无形资产对公司经营业绩做出显著的正向贡献,但是贡献程度较小。针对研究结论,提出几点建议。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匡霞
本文运用回归模型实证分析了大股东治理与公司经营业绩之间的相关关系,结论认为大股东的控股比例与公司的资产收益率呈U型相关关系,与资产负债比率呈负相关关系。同时法人股的治理效率要明显好于国有股,无论是每股收益还是资产收益率都要好于国有控股企业。
关键词:
股权集中度 剩余索取权 公司治理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张德平
本文对我国上市公司并购活动的经营业绩进行了实证研究,以期对其作出客观的评价,并从中发现问题,找出规律,探索并购成功的模式,为证券市场管理机构更好地规范并购行为提供建议,真正使并购成为资源优化配置的重要渠道。
关键词:
上市公司 并购 经营业绩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吴泽智
上市公司经营业绩随时间推移而变化 ,但是它必定可表现为三种状态 ,即改善、不变和恶化。本文将上市公司按行业进行分类 ,并在对这些公司 1999年经营业绩进行综合测评的基础上 ,采用曼 -惠特尼U检验法对经营业绩进行行业动态对比分析 ,并对各行业上市公司 1999年上半年行业经营景气度进行分析。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徐国祥,檀向球,胡穗华
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the evaluation methods of western countries,the paper discusses and designs the evaluation system of operational results for listed companies of China and the empirical study is also made in the paper.
关键词:
评价方法 指标体系 实证研究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桂文林 舒晓惠 伍超标 刘建平
本文选取了我国钢铁行业30家上市公司财务数据,用4种评价方法计算综合评价值,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检验出各评价方法之间的差异。在此基础上,本文用最小均方误差和股价传导机制对各方法进行评优,综合得出4种评价方法的优劣顺序。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