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496)
- 2023(16801)
- 2022(14755)
- 2021(14045)
- 2020(11806)
- 2019(27621)
- 2018(27511)
- 2017(54026)
- 2016(29628)
- 2015(33455)
- 2014(33739)
- 2013(33127)
- 2012(30699)
- 2011(27731)
- 2010(27591)
- 2009(25494)
- 2008(25102)
- 2007(22164)
- 2006(19037)
- 2005(16623)
- 学科
- 济(117045)
- 经济(116915)
- 管理(84614)
- 业(81426)
- 企(67075)
- 企业(67075)
- 方法(57823)
- 数学(51075)
- 数学方法(50403)
- 农(32626)
- 财(31717)
- 中国(28879)
- 学(25104)
- 业经(25062)
- 地方(23141)
- 贸(23003)
- 贸易(22997)
- 易(22354)
- 农业(21565)
- 制(20818)
- 务(20460)
- 财务(20376)
- 财务管理(20332)
- 企业财务(19251)
- 理论(19098)
- 和(18158)
- 环境(17770)
- 技术(17612)
- 银(17586)
- 银行(17531)
- 机构
- 大学(420114)
- 学院(420001)
- 济(167763)
- 管理(166952)
- 经济(164070)
- 理学(144805)
- 理学院(143248)
- 管理学(140630)
- 管理学院(139884)
- 研究(138949)
- 中国(103658)
- 京(88365)
- 科学(87041)
- 财(76980)
- 所(70570)
- 农(69973)
- 业大(64584)
- 研究所(64453)
- 中心(63935)
- 财经(61918)
- 江(61127)
- 经(56273)
- 北京(55682)
- 农业(55115)
- 范(54740)
- 师范(54217)
- 院(50593)
- 经济学(49954)
- 州(49455)
- 财经大学(46065)
- 基金
- 项目(287143)
- 科学(224281)
- 研究(208415)
- 基金(207083)
- 家(180485)
- 国家(178989)
- 科学基金(153180)
- 社会(128677)
- 社会科(121865)
- 社会科学(121832)
- 省(112495)
- 基金项目(109998)
- 自然(101365)
- 自然科(98940)
- 自然科学(98911)
- 自然科学基金(97114)
- 教育(96517)
- 划(94806)
- 资助(86881)
- 编号(86100)
- 成果(69752)
- 重点(64088)
- 部(63499)
- 发(60723)
- 课题(59067)
- 创(58942)
- 科研(55548)
- 创新(55004)
- 教育部(54129)
- 大学(53653)
- 期刊
- 济(178324)
- 经济(178324)
- 研究(120096)
- 中国(72930)
- 学报(66816)
- 农(62868)
- 科学(60660)
- 财(58890)
- 管理(58208)
- 大学(50552)
- 学学(47709)
- 教育(44349)
- 农业(43448)
- 融(37441)
- 金融(37441)
- 技术(37030)
- 业经(29907)
- 财经(29381)
- 经济研究(28606)
- 经(24995)
- 问题(23330)
- 业(22414)
- 图书(21005)
- 技术经济(20548)
- 理论(20225)
- 版(19694)
- 科技(19402)
- 统计(19235)
- 现代(19017)
- 商业(18847)
共检索到60184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尚姝
本轮金融危机以来,美国、欧洲、英国等先进经济体纷纷采取非常规的数量宽松货币政策,意图缓解金融体系流动性不足,促进经济复苏。本文在详细分析2001-2006年采取数量宽松货币政策的日本经验的基础上,认为数量宽松货币政策提供的充足流动性仅滞留于金融体系内部,对实体经济效果并不明显,并易带来一定的副作用。因此,我国要密切关注发达经济体实施宽松货币政策的效果,预防宽松货币政策引发的全球通胀风险、汇率风险等。
关键词:
数量宽松货币政策 日本经验 政策效果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王书琪
本文对英国实施数量宽松货币政策的背景和过程进行了介绍,并对其影响经济的渠道和作用效果进行了分析。文章指出资产组合平衡效应是英国QE影响经济的主要渠道。总的来说,第一轮量化宽松的货币政策对经济的提振效果较为显著,对真实G DP的拉动效应最高可以达到1.5%-2%,然而它对经济体的影响并不均衡,会增加贫富收入差距。第二轮量化宽松政策的效果不明显。
关键词:
数量宽松货币政策 传导机制 经济影响
[期刊] 现代日本经济
[作者]
李彬 邓美薇
在国际与国内因素影响下,安倍政权出台了史无前例的无限度、无限期的异次元量化宽松货币政策,旨在短期内提振日本经济。时隔一年多,异次元量化宽松货币政策效果差强人意。在出口方面,日元大幅贬值却未带来"J曲线效应"。在消费方面,受提高消费税影响,物价增幅过快,没有达到稳定增长目标。在投资方面,企业没有显著增加设备投资,整体经济规模尚未出现明显变化。此外,异次元量化宽松货币政策还潜藏着债务加剧和海外投资者投机行为加剧等风险,从而可能给新兴经济体带来金融动荡等诸多隐患。
[期刊] 国际经济评论
[作者]
李众敏
美国主要通过增加存款机构在美联储的存款,扩大货币基础,启动了数量宽松货币政策。这一政策实际上却起到了紧缩的效果,对依靠银行贷款获得资金的中小企业造成严重影响,但依托数量宽松注入的流动性,增强了金融市场的信心,赢得了调整的时间。在考虑此政策的退出机制时,美联储必须考虑美国国债的需求,和它自己最终被迫购买美国国债的可能性。一旦美联储被动买入国债,美国短期国债将面临较大通胀风险。在美国长期国债收益率不断上升、短期国债通胀风险不断加大的情况下,中国应该"减短持长"。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穆争社
本文以传统货币政策传导机制为逻辑起点,研究了量化宽松货币政策的特征和运行机制;结合主要经济体中央银行量化宽松货币政策的实践,阐述了政策的两种类型——"定量宽松"和"信贷宽松"的异同点,分析了政策的实施阶段及其特点、政策工具的差异、取得的成效及面临的问题,并指出值得借鉴之处。
关键词:
政策利率 量化宽松 非常规货币政策工具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肖芍芳 黄洁文
量化宽松货币政策是一种非传统货币政策。在次贷危机后,美国选择了这种政策对经济进行调控。本文对该政策进行了简要介绍,然后运用计量模型对该政策的效果进行分析。经过分析发现,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在短期内对于增加流动性、防止通货紧缩有一定作用,但长期效果不明显。而在刺激经济复苏方面,效果微弱。因此,本文认为,美联储应谨慎推出第三轮量化宽松货币政策,才能提高政策的有效性。
关键词:
美国量化宽松货币政策 效果影响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翟会颖 刘婧
金融危机时期,鉴于传统货币政策面临"流动性陷阱"的无效性,美联储实施了非常时期的量化宽松货币政策。本文从量化宽松货币政策的理论基础出发,结合美联储量化宽松货币政策的实施过程,系统分析了其运行效果。
关键词:
金融危机 流动性陷阱 量化宽松货币政策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穆争社
结合主要经济体中央银行量化宽松货币政策的实践,本文阐述了"定量宽松"和"信贷宽松"政策的异同点,分析了政策的实施阶段及所呈现的特点、政策工具的差异。认为在肯定量化宽松货币政策所取得成效的同时,也应当充分认识并高度关注其所面临的政策措施防卫性特征、中央银行的独立性受到严重威胁等问题。需要进一步增强货币政策透明度,合理引导社会公众预期;加强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的协调配合;加强对金融衍生产品所创造的广义流动性的管理。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耿群
2006年3月9日,日本银行宣布终止实行了5年之久的“量化宽松”政策。朝最终升息跨出了第一步,原因是日本经济从2005年起出现了比较明显的好转,如果再继续实行超宽松的货币政策有可能引发通胀。日本央行这次顶住了政府压力做出改变货币政策的决定, 凸现其独立性进一步提高。在目前状况下日本货币政策的改变对日本经济和全球经济都具有积极影响,对资金流动和金融市场的影响更大,尤其是将提高日本金融市场的吸引力。
关键词:
量化宽松政策 日本银行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刘兰芬 韩立岩
本文通过研究五大代表经济体的货币供应量增长变动,估算出全球流动性扩张的规模。接着,通过格兰杰因果分析,得到全球流动性是中国和巴西的货币供应量的增加的原因,量化宽松政策溢出效应的政策渠道显著。然后,本文利用EGARCH模型描述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对同为制造业大国的中国和巴西的股市冲击,计量结果表明全球流动性扩张对中国和巴西的股市资产泡沫均有溢出效应,且对巴西的影响大于中国,说明量化宽松政策溢出效应的资产价格渠道明显。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钟伟
实施数量宽松政策,意味着短期内美联储将"窖藏"部分资产,同时释放更多货币,因此美元将更廉价,以美元计价的资产价格将得到支撑,金融体系和实体经济的信心都会明显增强,这对美国经济整体上利大于弊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王永茂 刘惠好
2001-2006年日本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对日元汇率的影响实践对于目前采用量化宽松货币政策的国家具有较强的借鉴意义。以Frankel模型为理论基础,运用VEC模型分两阶段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与零利率宽松货币政策相比,日元汇率对量化宽松货币政策的独立性很强,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对汇率的即期波动和长期变动影响均不明显,对汇率的短期波动影响程度也较弱。实证结果还显示,量化宽松货币政策下,短期内存在汇率传导机制,汇率变动具有财富效应。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王铭利
为应对金融危机,我国实施了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推动我国经济在全球率先复苏。随着经济逐渐步入正轨,过量货币对经济发展的副作用开始显现。但进入2010年,随着希腊债务危机爆发,全球经济有二次探底的可能性,我国货币政策面临两难选择。该文运用基本经济理论,对我国宽松货币政策退出的必要性、判断指标等进行了分析,认为宽松货币政策确实面临退出要求,但鉴于传统退出手段给市场带来压力过大,应当通过金融体制创新和金融产品创新吸收流动性,实现适度宽松货币政策的平稳退出。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赵维全 蒋仁开
本文根据央行确定的2009年广义货币供应M2增长目标的设定,分析了其所依据的理论基础,并从我国货币改革实践、2009各影响因子不确定性方面进行了评价,最后指出,2009年人民银行在执行货币政策时,务必密切跟踪经济发展形势,以便采取灵活措施。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李石凯 刘昊虹
美国超宽松货币政策的目标原本是拉动经济增长和降低失业水平,然而就是在这两方面超宽松货币政策的效果却与预期相去甚远2012年9月13日,美联储宣布开始以每月400亿美元规模购入机构抵押贷款支持债券,此举标志着0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