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387)
2023(5053)
2022(4514)
2021(4422)
2020(3800)
2019(8624)
2018(8775)
2017(16313)
2016(9324)
2015(10568)
2014(10701)
2013(10611)
2012(9896)
2011(8926)
2010(9029)
2009(8574)
2008(8769)
2007(7819)
2006(6999)
2005(6055)
作者
(27695)
(23175)
(23088)
(21708)
(14715)
(11672)
(10559)
(9177)
(8676)
(8387)
(8369)
(7722)
(7460)
(7366)
(7266)
(6921)
(6892)
(6838)
(6767)
(6628)
(5956)
(5649)
(5603)
(5445)
(5284)
(5247)
(5090)
(5065)
(4870)
(4817)
学科
(36461)
经济(36426)
管理(25983)
(20498)
(16767)
企业(16767)
方法(15429)
数学(12104)
数学方法(11796)
(10505)
地方(10437)
(8773)
业经(8209)
中国(8134)
理论(7747)
农业(7558)
(7267)
资源(7090)
(6914)
环境(6765)
(5721)
(5182)
(4973)
教学(4607)
(4563)
贸易(4558)
(4554)
技术(4546)
地方经济(4465)
(4345)
机构
学院(131515)
大学(130503)
管理(48829)
研究(44130)
(41915)
理学(40876)
经济(40527)
理学院(40301)
管理学(39303)
管理学院(39058)
中国(34352)
科学(31827)
(30164)
(23215)
(22815)
(21870)
师范(21676)
(21433)
中心(21397)
研究所(21076)
业大(20188)
(20149)
北京(19282)
农业(17894)
(17803)
师范大学(17520)
(16358)
财经(15665)
(15632)
技术(15215)
基金
项目(86418)
科学(66046)
研究(62188)
基金(59135)
(51989)
国家(51505)
科学基金(43303)
社会(36573)
(35969)
社会科(34410)
社会科学(34396)
基金项目(32336)
(29456)
自然(29153)
自然科(28260)
自然科学(28250)
教育(27960)
自然科学基金(27683)
编号(26476)
资助(25178)
成果(21362)
(19267)
重点(19123)
课题(18528)
(17521)
(16538)
科研(16305)
计划(16260)
创新(15476)
项目编号(15331)
期刊
(53531)
经济(53531)
研究(34022)
中国(29347)
学报(22426)
科学(20855)
(20230)
(16124)
管理(16083)
教育(15972)
大学(15971)
学学(14455)
农业(14277)
技术(12215)
资源(11566)
图书(11010)
业经(9238)
(8531)
(8312)
(8046)
金融(8046)
书馆(7879)
图书馆(7879)
(7532)
问题(7305)
(7025)
(6726)
旅游(6726)
(6726)
财经(6724)
共检索到20165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朱专法  
对旅游资源进行客观而有效地评价,始终是旅游研究所探求的课题。文章运用数量化法,对山西古塔进行评价,建立了一个简便而有效的古塔评价模型。此方法也适合于其它旅游资源评价。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旦志红  
以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建设为契机,以中哈(塔城)~①国际合作示范区建设为平台,以跨学科研究方法,实现对"城乡产业一体化"与"旅游资源开发"的整合性研究。以城乡产业一体化推进城乡总体发展一体化为目标,探索我国城乡产业一体化背景下旅游资源开发的有效路径。充分发挥塔城第一产业(种植业)的前向关联效应,挖掘塔城第三产业(旅游、餐饮业)的价值洼地,并带动以塔城优势种植业产品为原料的第二产业(特产加工)的发展。以农业旅游资源开发为切入点,探索中哈旅游资源共享的合作方式,培育塔城三次产业之间的供需链,形成三次产业联动、可循环的绿色产业发展模式。通过开发塔城水域风光、生物观光、旅游商品资源,精心打造"油画中的塔城"——"千泉塔城"、"花园塔城"、"果蔬塔城"、"厨房塔城"、"丝路塔城"等系列特色旅游品牌。为农业主导型边境小城在城乡产业一体化背景下的旅游资源开发提供借鉴。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郑耀星  
从福建省旅游资源特点来看 ,旅游资源深受自然环境的影响。本文论述了空间环境、地质地貌环境、气候水文环境、生物土壤环境和环境差异对旅游资源的重要的以往认识不够的影响 ,并对这些影响作了综合分析 ,考虑旅游资源的区位、数量、种类、质量、开发情况、适游期、多功能等与旅游资源生成环境的关系 ,提出了自然环境对旅游资源影响的综合性、辩证性和相关性。本文提出对旅游资源评价因子体系要作补充和完善 ,调整资源要素价值与市场要素价值的评价比重 ,增加资源要素价值中稳定性因素 ,完善资源市场价值要增加区位、可接近性、安全性、多功能性、对其它旅游资源的作用等因素。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张晋江  
[目的]通过分析山西省生态农业自身特色,从资源的自身景观价值、资源条件及生态环境3方面选取评价指标,构建了山西省农业生态旅游资源评价模型,并对其进行评价,以期为山西省生态农业旅游发展提供借鉴。[方法]文章采用层次分析法计算各指标权重,采用加权评分法计算农业生态旅游资源综合得分值,通过专家打分法对山西省14个主要生态农业旅游资源进行评价。[结果](1)对于评价体系的准则层而言,资源价值和生态环境权重相同,总权重占比达到90%,是评价山西省农业生态旅游资源主要部分,资源条件权重最低;(2)对于评价体系的项目层而言,资源生态质量权重最大,其次是资源科教价值,再次是文化价值;(3)对于评价体系的因子层而言,资源的奇特性权重最大,其次为资源的生态稳定性,两者权重值相差不大,均是评价山西省农业生态旅游资源的重要因子。[结论]山西省主要生态农业旅游资源分布在Ⅱ~Ⅳ级,且Ⅲ级水平最多,尚有很大发展空间。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王少华  
客观评价古关隘的综合价值是正确保护和利用古关隘的科学依据。通过实地调研和专家访谈的方式获取数据资料,采用层次分析法和模糊数学综合评价模型,分析评价山西省古关隘旅游资源。研究发现:(1)山西省古关隘旅游资源丰富,品质较高;(2)从空间分布来看呈现明显的分异规律;(3)大多数古关隘因当地经济落后、基础设施条件差和地处偏僻等因素还没得到有效的开发;(4)将其划分为四个等级,为下一步整体开发利用古关隘旅游资源提供决策依据。最后根据综合评价结果和实际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古关隘旅游开发的建议。
[期刊] 产经评论  [作者] 杨英  
区域旅游资源及其评价是区域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一项基础工程。文章在讨论"旅游资源"与"旅游发展"之间的关系状况的基础上,定义区域旅游资源的概念。分析并指出将区域旅游资源分成自然旅游资源及人文旅游资源及由此建立的相应的区域旅游资源评价方法(即所谓的"两分评价法"),对小空间尺度的区域旅游资源评价存在着局限性。提出对小空间尺度区域旅游资源进行有效评价的"三分评价法",即将区域旅游资源分成显性旅游资源、隐性旅游资源及辅性旅游资源三大类。小空间尺度区域旅游产业发展类型很多,有如香港、澳门、瑞士达沃斯小镇等等,本文主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唐黎  刘茜  
以福建长泰山重村为研究对象,从乡村旅游资源价值、环境氛围、开发条件3个方面选取乡村聚落、乡村建筑、乡村历史、乡村民俗、乡村山水风光、乡村田园风光、科学考察价值、安全性、卫生状况、植被覆盖率、旅游环境容量、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可进入性、旅游服务、基础设施及客源市场等作为主要评价指标,建立多层层次结构模型,运用层次分析法对其进行乡村旅游资源综合评价,得出山重村乡村旅游资源综合评价得分为71.01,结果表明:山重村乡村旅游资源总体良好,具有很大的乡村旅游开发潜力。最后根据评价结果为其乡村旅游发展提出了科学的建议。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韩卢敏  李爽  
本文以闽台地区为例,从民间信仰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实际和资源保护的需要出发,采用定性、定量与社会调查的方法,构建民间信仰旅游资源的分类方案与评价体系。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邹伏霞  
文章基于DEA模型和灰色聚类评估体系,从资源配置的视角对湖南省生态旅游产业的可持续性利用问题进行评价分析。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黄静波  
南岭位于我国湖南、广东、江西、广西四省区交界处,其山地旅游资源十分丰富,且特色鲜明,是开展生态旅游的理想之地。运用AHP法(层次分析法)对南岭山地旅游资源进行定量评价,以此为基础,对南岭山地旅游资源地开发提出建议。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段学成  朱晓辉  王国梁  
煤铁资源型城市临汾面临着产业转型的压力,而旅游业将为资源型城市带来良好的经济、环境、社会效益,因此,实施旅游替代战略是临汾当前的理想选择。根据临汾的旅游资源现状,其旅游形象可定位为“壶口雄风兴尧都,花果林立新煤都”,通过实施发展工业旅游、大力发展旅游替代、联姻其他替代产业、开展会展节庆旅游、开发特色旅游商品等旅游资源开发战略,使临汾的经济获得新的发展,城市可持续发展得以实现。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吴冬霞  孙碧清  
广西旅游资源数量多,品位高,种类各异,对旅游资源的正确评价是开发利用旅游资源和旅游业发展的重要前提。本文在建立了广西旅游资源评价体系的基础上,从定量和定性两方面对广西旅游资源存量和开发价值进行深入分析和客观评价,并给出结论,以期为制定旅游发展规划,实现旅游业的持续发展提供参考。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杨振之  
本文认为,现行的国家标准《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只适用于观光旅游资源的分类与评价,对度假旅游资源的分类、评价则不适宜。文章对度假旅游资源的构成要素作了较为详细的研究与评价,认为度假旅游资源由观赏游憩资源、生态环境资源、服务设施及服务、餐饮及其环境、娱乐项目五大要素构成,生态环境类旅游资源是度假旅游资源的基础要素,生态环境在度假旅游地可直接转化为度假旅游产品,与游客进行着能量交换。度假游客对度假旅游地的需求,对度假旅游吸引物的评价决定了度假旅游资源的分类、评价。本文对度假旅游资源的分类、评价标准作了尝试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宋子千  
旅游资源是从需求出发的定义,对市场具有吸引力是其本质特征,对旅游资源的评价也必须以对市场的吸引力为依据。彻底的旅游市场化评价体系可以从旅游吸引力的广度、强度、指向、可持续性等方面来衡量。旅游资源的市场化评价拓展了关于旅游资源的认识,从市场化评价可以推断出只有具有竞争力的旅游资源才是好资源、环境成为重要的旅游资源、差异构成旅游资源等结论。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魏文颖  银锋  
红色旅游是旅游产业中最具中国特色的一个部分,是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财富。VR在红色旅游资源开发方面具有巨大潜力和广泛应用前景。本文以八一起义红色旅游资源为研究对象,通过现状分析,对南昌红色旅游资源的优势、不足、VR产业带来的机遇和挑战进行了阐述,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VR助力南昌八一起义纪念馆红色旅游资源开发的策略。借助商业化运作、内容精良的VRAR数字技术广告、教育意义深刻的VR研学旅游产品、针对现有馆藏重要文物开发出的VR讲解视频和大型付费VR战争体验馆等手段不仅可扩大八一起义纪念馆旅游的活动内容,增加趣味性和参与性,提高游客的创新动力,使游客身心真正受到触动和教育,而且拉伸了旅游产业链,产生可观的经济效益。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