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69)
2023(190)
2022(130)
2021(155)
2020(141)
2019(251)
2018(293)
2017(535)
2016(329)
2015(394)
2014(392)
2013(361)
2012(375)
2011(347)
2010(338)
2009(317)
2008(309)
2007(278)
2006(263)
2005(223)
作者
(846)
(646)
(590)
(567)
(440)
(293)
(292)
(239)
(228)
(227)
(226)
(224)
(212)
(203)
(198)
(196)
(194)
(189)
(184)
(184)
(179)
(166)
(163)
(153)
(150)
(146)
(140)
(139)
(135)
(131)
学科
(1157)
经济(1155)
管理(717)
(650)
(585)
企业(585)
方法(522)
数学(431)
中国(418)
数学方法(413)
(373)
(358)
理论(324)
教育(318)
(317)
(254)
业经(238)
(234)
贸易(234)
(226)
(221)
银行(220)
(206)
(193)
金融(193)
(187)
(184)
(184)
(181)
财务(181)
机构
大学(4471)
学院(4083)
研究(1380)
(1365)
经济(1321)
管理(1181)
中国(1035)
(957)
理学(939)
理学院(921)
管理学(895)
管理学院(881)
(824)
(798)
师范(796)
(747)
科学(742)
(728)
教育(662)
师范大学(657)
研究所(609)
财经(606)
(596)
中心(595)
北京(589)
(542)
(478)
(454)
财经大学(447)
业大(442)
基金
项目(2195)
研究(1767)
科学(1616)
基金(1509)
(1202)
国家(1194)
社会(1087)
社会科(1029)
社会科学(1029)
科学基金(952)
教育(910)
编号(866)
成果(838)
(792)
基金项目(712)
(675)
资助(598)
项目编号(585)
课题(573)
(545)
重点(525)
(524)
社科(482)
自然(479)
(479)
(469)
自然科(466)
自然科学(466)
大学(463)
(463)
期刊
(1668)
经济(1668)
研究(1542)
中国(1054)
教育(1006)
(908)
学报(893)
大学(711)
学学(604)
管理(575)
科学(549)
图书(540)
(505)
金融(505)
财经(474)
(442)
书馆(428)
图书馆(428)
(411)
技术(376)
(343)
(321)
(288)
社会(279)
现代(277)
财经大学(273)
国际(261)
财会(254)
月刊(250)
农业(248)
共检索到748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邓三鸿  
[目的/意义]对《情报学教育和人才培养研究》这一专著进行多个角度和层面上的评析,以推动中国情报学教育和人才培养研究往纵深领域更好和更快地发展。[方法/过程]通过比较和内容分析的方法,从情报学教育和人才培养的发展历程、具体调研、真实招聘和iSchools教育对比这4个层面对专著的内容进行评析。[结果/结论]该专著通过系统的分析和研究不仅得到有效的结论、对策和建议,而且形成独特的面向中国情报学教育和人才培养研究的数据、信息和知识。
[期刊] 中国经济问题  [作者] 林卿  
危机的根源既有市场失灵也有政府失灵,最根本的原因还在于不断积累的有效需求不足孕育了经济周期动荡;新自由主义主导下的市场无限制竞争同时加剧了投资和消费需求不足;经济全球化与美元本位的货币体系,为美国的透支消费,以及将债务与风险转嫁给全球提供了条件,既掩盖了美国经济增长与有效需求不足的矛盾,也加剧了危机积累的隐蔽性与危机爆发的强烈性。在经济周期动荡已是全球性的全球经济时代,迅速建立有利于全球经济平衡发展的全球经济新秩序,形成全球范围的有效的管理制度与宏观调控机制,是全人类应共同努力的目标。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李宇  黄胜  邹立君  
对我国高校职业技术教育学硕士研究生培养现状调查发现,我国高校在培养职业技术教育学硕士研究生方面存在诸多问题,包括培养目标倾向学术型人才、课程设置不合理、培养模式单一及导师队伍素质结构不健全等。职业技术教育学硕士研究生理想的人才培养策略体现在培养目标多样化、课程设置合理化、创新培养模式、完善导师素质结构等。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姜文  
建设创新型国家,关键在于人才,特别是杰出创新人才。钱学森提出"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的疑问,不仅反映了中国创新人才培养的困境,更对整个社会和教育界提出了反思和改革的要求。本文从"钱学森之问"所引发的讨论入手,探究疑问背后之实质,最后从国家政策引导、按教育规律办学、用人机制保障三个层面提出关于创新人才培养的思考和建议。
[期刊] 图书馆  [作者] 邹永利  
文章在评介LIPER、KALIPER、CILIP课程认可标准以及IFLA的专业教育指南等几个有影响的图书情报学教育研究课题的基础上,讨论了图书情报学教育向情报学教育转型的趋势、转型过程中出现的学科定位、师资知识结构问题等,并在结语部分简单分析了图书情报学专业所面临的困境。
[期刊] 常州工学院学报(社科版)  [作者] 赵鹏程  
《诗薮》一书体现了胡应麟的诗歌流变观,是明代晚期一部重要诗歌理论著作。文章以七言体为例,兼及古体七言歌行及其所影响的七言律诗,分析胡应麟《诗薮》之诗体流变观。分别考察"辨体"与"体变"、古体七言之变、近体古体七言之变,分析《诗薮》诗体流变观之复杂性与宏观性,运动性与规律性。
[期刊] 中国远程教育  [作者] 张少刚  朱叶  牛慧  
实践教学在远程教育中始终是一个难点,如何从电大培养应用型人才的角度来认识和组织实践教学活动?如何将学生实践能力培养贯穿于教学全过程?本研究采用统分结合的行动研究方法,将实践教学分为课程实践、集中实践和条件保障三部分。在课程实践中,探讨了课程作业和课程实验教学。在集中实践教学中探讨了课程设计、实习、社会调查、毕业论文等。在条件保障中探讨了实践基地建设、实验教学媒体和手段等。特别是在基于现代信息技术的网上虚拟试验、虚拟实践环境的构建方面进行了一些有益的探索。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谭焱良  唐年生  
"学、研、训、赛、产"五环相扣人才培养模式是对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的继承、发展和创新,具有很强的育人价值和现实意义,具有深厚的职业教育理论基础。该模式对人才培养理念目标、培养方案、培养方式以及教学方法、课程建设、师资引进培养等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并研究构建了"学、研、训、赛、产"五环相扣人才培养模式的长效运行机制。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王明伦  
面对 WTO的挑战 ,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培养什么样的人才和怎样培养人才 ,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从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内涵出发 ,分析了影响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主要因素 ,提出了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应坚持的基本原则 ,研究了“宽口径、强基础、重实践、图发展”的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重建框架。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孟建伟  
当今的大学教育在不断走向知识化、学科化、专业化和体系化的过程中,的确存在着一种值得特别注意的倾向,那就是教育与生活的脱节。当然,教育应当遵循自身发展的逻辑,同实际的生活保持其相对独立性。它不应当同化于生活,而应当高于生活。否则,大学就失去其应有的思想和精神高度。但是,教育又不能脱离生活,因为生活乃教育之根。教育应当源于生活,同时又服务于生活。可以说,教育的最终目的就是为了使人获得更好的生活。如果教育不能及时从生活中汲取创造的灵感和营养,不能引领生活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陈飞虎  
独立学院的办学目标不只是培养急需人才,不只是追求应用型和就业率。以学生为主,强调人才培养的多样性、开放性,搭建教育立交桥,让学生接受更多的优质教育服务和个性化教学,才是独立学院发展的题中应有之义。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张晨  马树超  
探索培养技能型创新人才的有效模式,不仅是推进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重要举措,也是完善整个创新人才培养体系的必然要求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张士强  
提高人才培养能力,培养适应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所需人才是地方高水平大学建设之要义。以提高人才培养能力为逻辑起点的地方高水平大学建设的对策主要有:以创新为导向,重塑本科教学体系;以学生发展为导向,强化学科建设;强力推进产教深度融合;强化大学文化育人功能;明确服务导向,创新管理育人机制。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王辉  刘冬  
"一贯制科技高中"(P-TECH)由IBM公司及其协作伙伴共同创设,以其务实中求创新的办学思路、联群通力的治校机制、融会贯通的课程体系、聚焦应用型综合技能的培养过程而获成功,成为美国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首席品牌",其办学模式正在全美多州推广。"一贯制科技高中"办学模式之兴将对美国教育改革进程发挥积极影响,我国的应用型人才培养工作亦可从中获取启示与借鉴。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杨德广  宋丽丽  
"超常"学生可以概括为"三高",即高智商、高情商和高创造力。将本来就客观存在的"超常"学生选拔出来进行早期培养、及时培养,可以说是一项为国家未来造就一批拔尖创新人才的基础工程。"超常"学生需要"超常"教育,但长期以来,我国在"超常"教育方面存在严重的不足,究其原因,在于传统"均衡论"观念、"左"的思想以及形而上学的观点影响和贻误了"超常"教育;与此同时,招生工作中"稳定压倒一切、分数高于一切、公平主导一切"也被置于至高无上的地位,也导致"超常"教育不能实施、不敢实施。为此,要做好"超常"教育,破解"钱学森之问",一要树立实施超常教育的责任感和紧迫感;二要转变思想观念,破除"三个一切";三要制定"超常"学生的选拔标准和操作办法,大力创建"超常"学校;四是创设良好的外部环境,善待"超常"学生并加大培养力度。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