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478)
2023(2199)
2022(1839)
2021(1864)
2020(1732)
2019(3825)
2018(3786)
2017(6786)
2016(3887)
2015(4501)
2014(4549)
2013(4448)
2012(4140)
2011(3800)
2010(3951)
2009(3717)
2008(3858)
2007(3478)
2006(3022)
2005(2916)
作者
(12336)
(10439)
(10294)
(10052)
(6540)
(4913)
(4646)
(3942)
(3901)
(3738)
(3687)
(3487)
(3461)
(3420)
(3338)
(3096)
(3062)
(3053)
(3039)
(2962)
(2700)
(2690)
(2642)
(2438)
(2408)
(2404)
(2282)
(2263)
(2206)
(2113)
学科
(13932)
经济(13886)
管理(11306)
(9041)
(7457)
企业(7457)
方法(6329)
数学(5565)
数学方法(5433)
(5234)
(4990)
(4329)
(3804)
中国(3570)
(3542)
(3372)
体制(2828)
业经(2643)
(2622)
银行(2608)
(2578)
金融(2577)
(2496)
(2452)
土地(2424)
制度(2421)
(2357)
(2293)
财务(2283)
(2275)
机构
大学(59236)
学院(57142)
研究(21606)
(20837)
经济(20342)
管理(19243)
中国(16564)
理学(16214)
理学院(15964)
管理学(15445)
管理学院(15330)
科学(14590)
(13287)
(12209)
(11866)
(11519)
研究所(10671)
业大(10163)
中心(9820)
农业(9459)
(8877)
北京(8779)
财经(8684)
(8187)
(7763)
(7715)
师范(7615)
(7358)
(6929)
经济学(6470)
基金
项目(38492)
科学(28859)
基金(27530)
研究(25637)
(25431)
国家(25263)
科学基金(20245)
社会(15481)
社会科(14492)
社会科学(14491)
基金项目(14097)
(14036)
自然(13882)
自然科(13475)
自然科学(13467)
自然科学基金(13201)
(12797)
资助(11860)
教育(11541)
编号(9661)
重点(9114)
成果(8510)
(8390)
计划(7910)
科研(7769)
(7628)
(7561)
(7315)
课题(7165)
科技(7021)
期刊
(23933)
经济(23933)
研究(16686)
中国(13014)
学报(12711)
(11069)
科学(10575)
大学(9586)
(9350)
学学(9094)
农业(7187)
管理(6846)
教育(5279)
(5241)
金融(5241)
财经(4586)
(4161)
技术(4008)
(3854)
林业(3834)
统计(3782)
(3562)
业大(3475)
业经(3379)
经济研究(3361)
资源(3359)
(3233)
问题(3189)
决策(3022)
科技(2997)
共检索到8846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张学霞  朱清科  吴根梅  孙丹珠  
植被盖度是表征生态系统特征的重要参数之一,其准确测度对于分析土壤侵蚀强度、生态环境现状具有重要意义。该文选择黄土高原退耕还林还草区野外测量的25个典型样方,探讨了数码照相法估算植被盖度的模型和方法,提出了中心投影引起的边缘畸变问题和植被信息识别问题的有效解决方案。前者采用控制点几何校正的方法解决,后者基于目视判读、统计汇总红(R)、绿(G)、蓝(B)三基色的DN(digital number)值分布规律,采用编程方式解决。研究结果表明,植被信息的三基色组成分别符合DNG>DNR>DNB、DNG>DNB>DNR和DNB>DNR>DNG3种规律,非植被信息的三基色构成遵循DNR>DNG>DNB的规...
[期刊] 草业科学  [作者] 伏帅  冯琦胜  党菁阳  雷可欣  乔万鑫  梁天刚  潘冬荣  孙斌  姜佳昌  
植被盖度是反映植被基本情况的客观指标和重要参数。本研究在对比8种常用的可见光植被指数计算草地盖度精度的基础上,发现这些植被指数对荒漠草地的植被盖度估测效果较差,因此提出一种适用于荒漠草地植被盖度估测的荒漠植被指数(DVI),并评价了不同植被指数对不同草地类型的植被盖度估测效果,分析了不同草地类型阈值取值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1)所选植被指数对草甸草地和典型草地的盖度估测效果均较好,精度较高(准确率>90%,F1得分> 0.9)。草甸草地中超绿指数(Ex G)的盖度估测效果最好(准确率> 93%,F1得分> 0.95),典型草地中各植被指数无明显差异,但对荒漠草地植被盖度估测效果较差,精度较低(F1得分≤0.6)。2) DVI对荒漠草地植被盖度估测精度较高(准确度> 93%,F1得分达到0.71),能够有效弥补上述植被指数的缺陷。3)绿叶指数(GLI)和植被颜色指数(CIVE)的阈值对草地类型敏感性最弱;Ex G、超绿超红差分指数(Ex GR)、植被因子指数(VEG)、Woebbecke指数(WI)等植被指数的阈值对草甸草地和典型草地的敏感性较弱,但对荒漠草地的敏感性较强;组合指数(COM)和Lab指数(Lab)对草地类型的敏感性最强。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于秀娟  燕琴  刘正军  郗利华  王苑  
植被覆盖度是衡量地表植被状况的重要指标,其时空分布和变化对政府进行区域规划和决策起着重要作用。MODIS植被指数是区域植被覆盖度提取的重要数据源。利用2000年1月到2009年10月的MODIS 250m归一化植被指数16d合成产品(MODIS NDVI)和其他MODIS辅助数据估算三江源区的植被覆盖度并分析时空格局变化趋势。在混合像元二分模型的基础上改进了NDVI参数的确定方法,然后利用重构后的MODIS数据估算植被覆盖度。与2007年8月的野外采样点数据比较,估算精度是87.72%,相关系数r为0.889 7,表明该模型估算大面积植被覆盖度是可行的。将获得的植被覆盖度分为5个等级,从年最大...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包刚  包玉海  覃志豪  周义  黄明祥  张宏斌  
以北京大学"无人机遥感载荷综合试验场"为试验区,采集草地植被覆盖度(VegetationCover,VC)和相应样方冠层高光谱反射率数据,并对比研究了高光谱反射率三种变换形式(小波能量系数、主成分和植被指数)与VC之间的关系模型。结果表明:在三种变换形式中,植被指数模型(R2大于0.8,RMSE小于等于0.018 8)优于基于小波变换和主成分分析的VC模型;经过对高光谱数据进行小波分解获得的第二和第四小波能量系数与VC之间存在显著的对数相关(R2分别为0.811和0813;RMSE分别为0.019 9和0.019 8);以多个小波能量系数作为自变量的VC多元回归模型明显优于基于主成分的多元线性...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李苗苗  吴炳方  颜长珍  周为峰  
该文在对像元二分模型2个重要参数推导的基础上,改进了已有模型的参数估算方法,建立了用NDVI归一化植被指数定量估算植被覆盖度的模型,并根据实际运用时的两种情况,提出了估算植被覆盖度的方案。研究结合密云水库上游实际情况,设计了模型应用的技术路线和实施方法,对研究区植被覆盖度进行了估算。通过密云流域的实地考察,利用照相法对植被覆盖度的估算结果进行了验证,估算精度达85%,表明使用此改进模型进行植被覆盖度遥感监测是可行的。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段利民  童新  刘廷玺  
光谱混合分析法是解决亚像元植被盖度反演估算问题最行之有效的方法,线性光谱混合分析又是其中最常用的研究手段。传统观点认为基于线性光谱混合分析的植被盖度估算精度主要受多重散射和端元光谱可变性的影响,而且各向异性反射这个地物表面所固有的特性也常常被忽略。研究设计了由寸苔草、沙和水3种地物类别组成的棋盘式混合地物反射率光谱测试方案,在探讨分析传统的多重散射与端元光谱可变性的基础上,进一步分析评价了各向异性反射对基于光谱混合分析的植被盖度估算的影响。结果表明,各向异性反射是不可忽视的,在最小化多重散射及端元光谱可变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吴云  曾源  赵炎  吴炳方  武文波  
本文以MODIS-NDVI时间序列数据为基础,利用像元二分模型对海河流域2000年-2007年的植被覆盖度(fc)进行了估算,分析了年最大植被覆盖度的时空变化特征,并对植被覆盖度与降雨量之间的响应关系进行了深入探讨。结果表明:①海河流域2000年-2007年平原农业区植被覆盖度整体较高,fc介于60%~80%之间;永定河上游区域植被覆盖度较低,fc小于30%;②近8年来海河流域植被覆盖度整体呈增加趋势,只有东南部的部分农田及城市扩展区,植被覆盖度有所减少;③海河流域植被覆盖度与当年3至8月的降水总量相关性最高,相关系数为0.687,该时段内的降雨量与植被覆盖度年际变化总体趋势较为相似,在绝大多...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张耀  周伟  
长期露天开采造成了植被大面积破坏、土地压占损毁等环境问题。利用遥感技术准确、快速监测矿区植被覆盖度,对植被恢复和土地复垦监管具有重要意义。以山西平朔安太堡露天煤矿为研究对象,利用多时相TM数据结合实地调查数据,采用主成分分析法,从19个植被指数因子中提取主成分,建立植被覆盖度反演模型。结果表明:(1)前两个主成分PC1和PC2的累积贡献率为91.508%,建立复垦植被覆盖度反演模型,经检验R2=0.742,达到显著相关水平。(2)1990~2010年,南、西排土场植被覆盖度分别增加了20.88%和12.89%,西扩排土场和内排土场植被覆盖度分别降低了18.23%和7.59%,南、西排土场植被覆...
[期刊] 草业科学  [作者] 柴国奇  王静璞  邹学勇  王光镇  韩柳  王周龙  
及时、准确地掌握草原光合植被覆盖度(fractional cover of photosynthetic vegetation,fPV)和非光合植被覆盖度(fractional cover of non-photosynthetic vegetation,fNPV)信息对草地资源的合理利用以及草原生态系统的监测和保护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选取锡林郭勒典型草原为研究区,以Sentinel-2A MSI多光谱影像为数据源,基于光合植被(photosynthetic vegetation,PV)-非光合植被(non-photosynthetic vegetation,NPV)-裸土(bare soil,BS)模型,利用多端元光谱混合分析(multiple endmember spectral mixture analysis,MESMA)方法估算研究区的fPV、fNPV,并对感兴趣区内fPV、fNPV的时空动态变化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对于锡林郭勒典型草原来说,PV、NPV以及BS光谱库内端元存在明显的光谱异质性特征,确定最优的端元组合是成功估算fPV和fNPV的关键;MESMA可较好地估算fPV和fNPV,fPV估算的RMSE为5.52%(R2=0.72),fNPV估算的RMSE为9.37%(R2=0.61);利用MESMA估算fPV和fNPV的季节变化符合草原植被物候发育特征,可应用于监测典型草原地区fPV和fNPV的时空动态变化。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余涛  庞勇  蒙诗栎  荚文  李海奎  孙斌  
【目的】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简称“天保工程”)实施20多年来有效保护和恢复了工程区的森林资源。工程实施成效除了森林覆盖面积增加,更多的表现为森林资源质量持续提升。为了更好地评估天保工程建设成效,利用植被覆盖度作为定量评价指标,分析天保一期(2000-2010年)、天保二期(2011-2020年)工程实施期间的森林质量变化。【方法】综合年度植被指数合成策略、优化纯植被像元和纯裸土像元值域的动态确定方法,构建改进的像元二分模型,生产天保工程区时间序列的植被覆盖度产品。基于森林资源一类清查郁闭度数据、森林生态系统定位研究网络郁闭度数据、机载高光谱植被覆盖度数据,验证该植被覆盖度产品的精度。在此基础上,分析天保工程林区植被覆盖度的时空变化趋势。【结果】天保一期植被覆盖度均值为0.68,天保二期植被覆盖度均值为0.71,增加了4.41%;工程区植被覆盖度呈现增加趋势的面积占林区总面积的78.22%,而呈减小趋势的面积仅占林区总面积的9.56%。【结论】在中国天保工程森林地区,基于MODIS植被指数产品和改进的像元二分模型生产的植被覆盖度产品的精度高于MODIS产品的精度。自天保工程实施以来,林区植被覆盖度总体上呈现出明显的增加趋势,说明天保工程实施效果显著,森林资源质量持续提升。
[期刊] 草业科学  [作者] 王世颍   宋显浩   王晓丽   刘国波   曹腾飞  
遥感技术已成为草业科学研究的重要手段,在植被覆盖度估算中的应用不断加强。由于遥感成像传感器的局限性和同时获取高空间和光谱分辨率图像的成本较高,导致植被观测领域的高精度估测难以从单一的遥感数据中获得。因此,需要综合源图像的关键信息,对不同分辨率的遥感图像数据进行融合,使融合后的图像具备更高的清晰度、更丰富的纹理和更详尽的光谱信息,从而提高植被覆盖度提取的精度。本研究以高分一号采集的全色、多光谱遥感图像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了辐射定标、大气校正、正射校正、图像配准和裁剪一系列预处理,并使用PCA、IHS等7种基于分量替换的方法,Wavelet等5种基于多分辨率分析的方法,PNN和PanNet两种基于深度学习的方法进行了全色与多光谱遥感图像融合,并做了对比研究分析。进一步,针对最优融合算法PanNet提出了改进思路并加以验证,结果表明改进后的PanNet算法的各项指标均优于改进前的PanNet算法。最后将融合图像运用于植被覆盖度估算,证明了改进后PanNet遥感图像融合算法在植被覆盖度估算上的优越性。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班爱琴  钱育蓉  莫媛淇  杨楠  
【目的】获得一种基于数码照片的准确、快速估计植被覆盖度的方法,为农林业及生态环境管理提供参数依据。【方法】首先从具有代表性的3个省区(江苏、河南、新疆)获取地表数码照片,然后采用植被判定流程图法(VDF法),对分别在温和及强烈阳光下拍摄的10个样本的共计100张数码照片进行处理,计算植被盖度,将其处理效果及计算结果与归一化差异指数法(NDI法)所得结果进行比较。【结果】在温和阳光照射下拍摄的数码照片,用VDF法和NDI法估计的植被覆盖度的准确度都能够达到90%以上;而在强烈阳光照射下拍摄的数码照片,用VDF法估计的植被覆盖度的准确度(90.01%~92.61%)高于NDI法(81.31%~88...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林杰  张金池  顾哲衍  吴玉敏  
以植被结构因子——叶面积指数(LAI)取代长期以来用于水土保持定量评价的植被覆盖度,通过遥感技术反演植被结构因子LAI,构建研究区LAI与植被覆盖管理措施因子C量化耦合模型,并进行模型精度验证。结果表明:基于LAI模拟的土壤侵蚀模数为455.89t·km-2a-1,属于微度侵蚀,与径流小区野外观测结果一致。本文提出的LAI取代植被覆盖度作为水土保持定量估算与评价指标是可行的。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李意德  曾庆波  吴仲民  周光益  陈步峰  
以海南岛尖峰岭热带林生态系统定位研究站多年来的研究作为基本数据,用两种方法(生物量法和蓄积量法)计算了海南岛和用一种方法(蓄积量法)计算了云南南部热带森林的C素库总量。结果表明,海南热带天然林(含原始林和天然更新林)的C素库总量为0.719~0.734亿t,云南南部的热带天然林的C素库总量在0.653亿t以上。因此我国热带林目前的C总量在1.372~1.387亿t以上。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崔耀平  刘纪远  胡云锋  邴龙飞  陶福禄  王军邦  
利用中国区域的GIMMS NDVI数据集和相应时期气象站点实测的温度数据集,分别在时间尺度和空间地域上对比分析植被生长过程与环境温度变化的关系,并由此提取区域植被生长关键阶段对应的温度,最后得到了中国各生态地理区植被生长的最适温度及其变化区间。结果显示:①研究首次给出了不同生态区植被生长的最适温度,其中青藏高原的参考最适温度最低,在10℃左右,而长江中下游和华南地区的较高,很多区域的值都超过了25℃,说明植被生长的最适温度具有很强的地域分异性;②根据论文结果,通过海拔高度和纬度两个地理因子,可快速拟合得到中国陆地植被生长的近似最适温度。研究结果可以为生态系统模型的参数本地化和空间化提供参考。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